一個毫無疑問的結論。


    也是, 魏平麾下也並非都是庸才的。


    魏景想起衛詡。


    不過是誰也沒關係了,勝敗尚且乃兵家常事,更何況一個突襲戰策被敵軍猜中?他神色未有太大變化。


    攻關之戰,曆來守易攻難,既然敵軍早有準備,那就不必白耗力氣。


    “傳令, 鳴金收兵。”


    ......


    虛實戰策落空, 未能速戰速決, 遺憾是遺憾的, 但難卻不難。


    那就穩攻, 己方大軍人數倍於對方,耗些時日沒有攻不破敵軍防線的。


    休整一個白日,魏景下令, 翌日清晨整軍, 直奔南洛城, 佯攻轉實。


    旌旗隱天蔽日, 黑壓壓的益州軍如海潮洶湧而來, 南洛城上空硝煙濃濃, 喊殺聲震天。


    安王開戰的及時預料,僅僅阻擋了魏景大軍五日時間。


    益州軍連日猛攻, 南洛壓力十分之大,安王不得不將越來越多的兵力調度至此。在攻城的第四天,魏景估摸著差不了,再次下令分兵突襲鞍山關。


    第五天清晨, 鞍山關破。


    同日,南洛城被攻陷,安王突圍敗退。


    至此,零陵門戶大開。


    魏景揮軍東進。


    作為一個相對地廣人稀的郡,郡內天險也不多,零陵攻伐難度並不大,魏景率大軍一步步逼近,在十月中旬攻陷零陵郡。


    他當即分兵五萬,命陳琦取東邊的桂陽郡,而他則率三十萬大軍乘勝追擊,北上曲陽。


    益州大軍氣勢如虹,而安王卻恰恰相反。


    兵力是他最大的劣勢,幾次奇兵突襲,兩回正麵交鋒,他皆吃了大虧。惡戰連連,損兵折將,好在還有衛詡郭淮等智囊在旁出謀劃策,雖幾度遇險,但他大軍主力始終沒有被魏景擊潰。


    隻饒是如此,戰至最後,他麾下十八萬大軍也損了四萬餘,僅存十四萬。


    安王當機立斷,舍棄零陵,退入曲陽,依仗天險防禦並反攻益州軍。


    不得不說,地利是戰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曲陽郡這山多水多關隘多的險惡地形,給魏景大軍帶來了很大的阻滯。


    益州軍攻勢立即就緩下來了,且戰且停,最終被徹底卡在曲陽中部險關雉尾關。


    猛攻幾輪無果,陷入僵持。


    僵局足足持續了七天,最終被魏景打破,他在糧草運輸上賣了個隱蔽破綻,誘使一名喚申泉的敵軍校尉貪功,背著安王偷偷突襲。


    牽一發而動全身,魏景率大軍壓上,激戰一個晝夜,雉尾關破,殲敵三萬餘。


    安王險險脫身,及時往北急退,退往靈城。


    ......


    “雉尾關後,還有一個靈城。”


    臨時議事廳,魏景手一點案上的地域圖,道:“靈城一下,曲陽北一馬平川。即便安王還能僥幸突圍,他也隻能退回漢壽郡。”


    激戰近一個月,取曲陽終到了最後關頭。


    說來,這安王也是非常堅韌的,好幾次魏景差點合圍成功,都被他率軍成功脫身。


    不過也不奇怪,他麾下好歹也是有些能人的,比如那個衛詡。


    “主公英明。”


    季桓拱手,他很讚同魏景的判斷,又補充:“靈城,最好能在月內取下。”


    話罷他側頭,往窗外望了一眼。


    他們現在正身處剛攻下的雉尾關,夜色深沉,淅瀝瀝的冷雨再次轉大,伴隨著“嗚嗚”寒風,劈裏啪啦打在臨時議事廳的窗簷之下。


    曲陽山多水多,濕氣重雨水足,好在秋末初冬的雨大多夜半下的,對白日作戰影響倒不大。


    不過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雪很快就會下來。攻城攻關更難。甚至雪太大的話,未必適宜繼續攻伐。


    因此,在雪下來前徹底取下曲陽郡,對己方才是最有利的。否則整個冬季進軍不易,還得提防安王反攻,對方更熟悉地形,己方要吃虧。


    “伯言所言甚是。”魏景也是這個意思。


    接下來,就該商議如何取靈城了。


    “這靈城之難取,隻怕比雉尾關更甚。”


    範亞一直盯著地域圖琢磨,這時抬起頭來,濃眉擰得緊緊的:“我們需慎之又慎。”


    季桓神色凝重:“是也。”


    是的,作為取曲陽的最後一關,靈城難度比之前所有關卡還要大。


    難在哪裏呢?


    雉尾關距靈城二百餘裏,這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隻兩地之間崇山峻嶺連綿,通行不易。


    那有路嗎?


    當然是有的。不過不多,僅僅兩條。一條是東邊途徑合邑的東巒道,另一條是偏西的途徑羊縣的大寧道。


    難處就在這兩條道上。山多林密還長,其中二道又分別以合邑段和羊縣段最險,伏擊幾乎百發百中。


    這麽說吧,魏景雖兵力雄厚,但在地利徹底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一旦進入伏擊圈,那也是一場苦戰。


    哪怕勝了,那也是慘勝,損失慘重必不可少。


    那己方就避無可避了嗎?


    那倒不然。


    魏景輕點了點地域圖:“東巒道和大寧道,安王若要設伏,隻能任選其一。”


    兵力給予了安王最大的掣肘。


    連連敗退,安王如今手上大約也就十一二萬的兵將,再留些許駐守靈城,能帶出來的最多十萬。


    伏擊三十萬大軍,就算再占地利優勢,十萬也是非常勉強的了。要是再一分為二,百分百伏擊不成反被魏景反殺。


    季桓頷首:“也不知,這安王會在哪條道上設伏?”


    二選一,一條安全一條危險。前者順利抵達靈城不說,還能立即掉頭反攻安王;後者,不論勝還是不勝,都將會是己方開戰以來的首次重損。


    若重損,受影響的不但是目前的攻伐安王,後續的東征計劃也很可能需要調整。


    季桓肅然:“某以為,事關重大,若無把握,寧可按兵不動,等明年春雪消融,再分兵繞路回平陽,從平陽攻漢壽。”


    漢壽郡,曲陽的頂上,安王大本營,西與平陽接壤。隻現在繞路大約是來不及了,按往年推算,再有半月雪就該下來了。變數太大。


    最穩妥的法子是這樣。


    但現在都戰到這一步了,要白白放棄大優勢給安王喘息蓄力,誰也不甘心。連日來臨時議事廳就沒空過,反複議論直至深夜,又遣出大批哨探打探地形。


    他們也是吃了距離遠和人地生疏的虧。不管是合邑段還是羊縣段,距離靈城也就三四十裏,安王已經遣軍士設卡巡視,哨探難以接近,多日來皆未帶回多少有價值的訊報。


    “難不成,咱們真得放過安王那孫子?!”


    束手無策,張雍抓了抓頭發,咬牙一擊長案:“氣煞我也!”


    放過安王?誰甘心呢?隻是沒辦法,在不能進一步作出判斷之前,絕不可冒進。


    魏景也是眉心微攏:“再等等。”


    無法接近打探地形,哨探們已經轉向本地鄉民,希望能收集到有用消息。


    皇天不負有心人。


    在第九天的時候,哨探帶回一個重要訊報。


    訊報是一個死裏逃生的鄉民帶來的。


    “我們莊裏的鄉親都死了,夜半來了一群人,圍了莊子闖進家中見人就殺,……”


    三十來的一個莊稼漢子,哭得滿臉眼淚鼻涕:“……我家貧,想著雪下來前進山一趟,打些野物貼補貼補,耽誤時辰夜半才歸,誰知……”


    這是山坳裏的一個村莊,頗偏僻,漢子接近村莊時發現不對,屠村。他憤怒又恐懼,連爬帶滾回身奔逃,深一腳淺一腳拐去城鎮方向,夜半獨身神色驚恐引起了哨探注意。


    好端端的,怎麽突然被屠村了呢?還是在這種關鍵時刻,季桓等人對視一眼,他立即問:“你們整個莊子,近日,或許近年,可有發生過什麽不同尋常的事?”


    “不同尋常?”


    涕淚滿麵臉色發青的漢子一愣,高聲驚喊:“啊!難道是……”


    還真有。


    兩年多前,官府征過一次徭役,點了附近幾個村莊,但凡男丁和壯實婦人,俱應征。


    本來吧,官府征徭役挺正常的,但奇就奇在,直到一個月多徭役期結束,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具體去了何處幹活。


    “……午後聚集,入夜出發的,不走路是坐車,不過軒窗釘死了,我們也得蒙上眼睛才能登車。”


    大家心裏毛毛的,但千真萬確的官府征徭,他們隻能忐忑上了。


    “走了很久,我睡了一覺,第二天天蒙蒙才停。”


    鄉民們被拉到一個鐵礦,很大很大的鐵礦,這礦上剛發生了塌方事故,不少曠工和礦山都被壓在底下,他們是來幫忙清理的。


    “真奇怪,從來沒聽說過咱曲陽郡有這麽大一個鐵礦。”


    漢子喃喃道:“我們幹了一個多月的活,清好塌陷的土石,又把礦石挑下山拉到荊水邊,才被送回家。”


    又是黑車送回,並嚴令不得泄露不得彼此交流,否則立時投入大獄。良民最害怕這個,因此一直嘴比蚌殼緊。


    要說古怪,涉及全莊的就這一次,漢子驚恐:“可,可那是官府徭役啊?”


    魏景和季桓對視一眼。


    官府徭役太正常了。


    鐵礦,可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荊州鹽鐵資源本就遠不如益州豐富。那麽在安王屬地上那麽大一鐵礦,主人不可能有第二個,必是他本人無疑。


    那為何不宣之於眾?


    原因無他,在洛京皇帝麵前,安王一直都是努力隱藏實力並佯裝忠心的。


    然鐵礦大塌方,卻不得不征召民夫清理了。


    魏景和季桓的關注重點卻並不在此處。


    “你說你們將礦石挑下山,後又拉到荊水邊,才被送回家?”


    這麽說,這鐵礦是緊挨道路的?


    這漢子所在村莊,正好在合邑羊縣相夾的一帶丘陵,距兩者的距離都差不多,算一算馬車行進的速度,一夜時間差不多剛好能到東巒道或大寧道。


    意思就是說,東巒道或大寧道附近隱藏著一個大鐵礦。


    季桓簡直是又驚又喜。


    如今采礦,隻能露天開采。大鐵礦開采多年,可想而知山體挖空得多厲害。


    本來百發百中的伏擊地段,憑空添了這麽一個巨坑,對陳兵肯定有重大影響。


    成雞肋了。


    安王必不會在此處伏兵,而且很有可能,後續還會放出風聲,引導他們選擇另一條道。


    重大突破。


    問了漢子,肯定那鐵礦確實在某道旁時,季桓連忙追問:“是哪條道?”


    眾人屏息凝神,誰料漢子搖了搖頭:“不知。”


    張雍大急:“哎,你不是又挑礦石又拉車去荊水的嗎?都走了好幾十裏路,還能不知自己走的是哪條道?!”


    那漢子卻說:“我們是入夜才挑礦石的,本就分不清是身在何處,下了山在道上,眼睛又被立即蒙上,……”


    夜色中,眼睛被蒙上一層薄薄的黑布,前麵有人提著燈走著,隻能隱隱看見光亮,不會迷失方向,就這樣一直悶頭走著,直到停下。


    “到了荊水,那布也不許取下,不過那陣子風大,我很清楚聽見浪潮聲,必是荊水無疑。”


    一般小河小溪,沒這種濤聲的,漢子篤定道:“我常年走山路,一裏路大約走多少步,我是有數的。”


    處處不對勁,心裏害怕,偏偏不能交談眼睛也看不見,隻能心裏默默數著步子,估摸路程。


    “走了三十多裏快四十裏,或許四十裏多點也不定,反正就差不多。”


    ......


    青翟衛有專司審訊的好手,反複問訊過後,很肯定稟上,這確實是個普通莊稼漢子,沒撒謊。


    而去窺察村莊的哨探也回來了,附近幾個村莊死寂一片,雖沒焚燒引人矚目,但事發不久遠處都能隱隱嗅到血腥味。雖沒接近,但能斷定確實遭遇屠村。


    “四十裏?”


    回到議事大廳,季桓眉心緊鎖:“東巒道的合邑段,大寧道的羊縣段,去往荊水,都是四十裏左右。”


    確實有了重大突破了,可是問題又繞回原點。


    使人查探吧,這兩段其實都不短,安王心有防備之下,很難查到。


    隻差一點,就能突破了,偏偏不得,張雍急得狠狠捶了自己大腿一記。


    他皮糙肉厚沒太大感覺,隻在“啪”的悶悶皮肉擊聲中,本斜倚在太師椅上的魏景倏地坐直。


    季桓忙問:“主公?”可是發現什麽破綻?


    “私礦?塌陷?”


    魏景驟想起一事,表妹納妾風波當時,到最後舅母孟氏不得不將女兒遭遇的慘厄說明白。


    私礦,塌方。


    傅芸就是被擄去私礦才遭遇不幸的,後來又因為礦上大塌方,她才有機會逃脫。


    他隱晦說了說,眾人登時大喜,季桓忙道:“既如此,我們需立即去信平陽,看是那鐵礦究竟在哪一條道側。”


    終於取得重大突破,眾人精神大振,然折返平陽需繞路零陵,時間很緊,魏景立即手書一封,遞給心腹親衛。


    “立即送回平城,交給夫人。”


    ......


    事涉傅芸淒慘遭遇,詢問的任務不好交給外人,邵箐是最合適。


    這幾天日夜商議,大家都累了,既有方向,魏景便吩咐散了,讓眾人歇去。


    他精力充沛,征戰月餘又連續議事,也不累,一得閑暇,連忙提筆蘸墨,又給妻子寫了一封家信。


    “阿箐吾妻,若順遂,當半月內取下靈城。曲陽下,僅剩漢壽。若有大雪阻滯不宜揮軍北上,我即趕回平陽,與汝及孩兒短聚。思汝及吾兒甚矣,夜間輾轉,……”


    他微微笑著,寫罷夫妻間私語,末尾又囑咐一句。鐵礦之事,問清楚即可,戰事有他,且莫掛心,切切要放寬心養胎。


    他妻子腹中骨肉,已足三月了,聽聞乖巧,不鬧人。


    嗯,是個好孩子呢,得多多誇讚。


    他不知不覺,寫了足足三大張紙箋,細細晾幹,親自封了,命親衛立即送出,最好能和前麵一封公函一起送至。


    親衛領命飛奔而出。


    腳步聲漸遠,魏景收回視線,投向案上的地域圖,柔和的微笑斂起,黑眸中閃過一抹厲光。


    安王反複脫逃,看來那衛詡功不可沒,不過這一回若能確定鐵礦,大幾率可殲殺安王。


    魏景微微眯眼,視線穿過軒窗,遠眺北方黝黝山林。


    若能順利殺之,他很快就能回去陪伴妻兒了。


    ......


    魏景遠眺北方之時,其實安王和衛詡也在討論他。


    “十萬將士,東巒道大寧道設伏,隻能選一。”


    這個問題,已反複討論過多次了,安王卻一直沒有表態。深夜諸謀臣將吏散去,議事廳僅剩二人,衛詡眉心微蹙:“最遲明日,此事就得決定下來。”


    道長路狹,探報不能及時送回,對敵我雙方都造成不小的困難。兩天了,益州軍隨時會進軍,己方設伏得提前進行,越快越好。


    不過,這真是一個很困難的選擇題,於己方也是。伏擊成功,己方大挫敵軍,將立即扭轉頹勢。再加上冬季開戰難,己方可抓緊時間征召新兵,屆明年春,不說反攻奪回失地,起碼自保是不再捉襟見肘的。


    但若伏擊不成,曲陽郡保不住是肯定的,就連能不能順利突圍回漢壽,都是一個大疑問。


    衛詡神色凝重,說話間看向安王,乍一瞥,他卻一怔。


    “你……”這是怎麽了?


    隻見安王神色,一掃方才聚眾議事時的沉凝,他雙目炯亮,麵上微帶猙獰,且透著自信,隱隱似有一種迫不及待呼之欲出。


    衛詡擰眉,看著不對勁啊?


    怎麽回事?


    “你,莫非你……”有了必勝之策不成?


    衛詡轉念一想,卻有些猶疑,實在是目前的戰況,沒什麽空子可鑽。


    安王一笑:“謹之,此次我必殲逆王!”


    “哦?”


    衛詡還真是驚異了:“怎麽說?”


    這一時半會的,還真很難解釋清楚,安王直接道:“你隨我來。”


    衛詡的好奇心還真被勾起來了,不過他也是幹脆利索的人,也不問,直接站起,隨安王往外而去。


    二人身處靈城衙署,出了議事大廳,安王直接往西而去,一直走向盡頭。


    衛詡挑眉,這衙署盡頭,他沒記錯的話是一處石牢。


    安王的目的地還真是石牢。


    石牢守衛明鬆暗緊,森嚴。進得牢門,安王穿過長長的甬道,下了石階。


    石階通往地下一層,兩邊壁燈驅走黑暗,卻格外陰暗潮濕,在這初冬時分,寒意沁人。安王加了一件大毛鬥篷,衛詡倒不用,照舊寬袍廣袖,雪白衣帶飄飄。


    隔一段距離,衛詡就隱隱聽見一道紊亂而急促的呼吸聲。


    石牢盡頭有人,看樣子還凍得夠嗆。


    果然,走到盡頭,一轉,一個精鐵鑄造的牢籠式小囚室出現在眼前。


    這囚籠呈長條狀,還分兩格,每格很小,大約隻容五六個成年人緊挨站著。優點是小巧可移動,囚籠根部還沾著新鮮泥土,明顯是剛運抵卸下的。


    兩格囚籠,左麵一格是空的,右邊一格則蜷縮著一個瘦弱的男孩。


    說男孩可能不太對,他約莫有十二三歲,已介乎在男童和少年之間,鬢發淩亂,衣衫髒汙不薄但也不厚,沒有凍病卻抑製不住瑟瑟發抖。


    聽得腳步聲,小少年動了動,微微抬頭。隻見一張不大的臉沾滿汙漬,又黃中泛青,他唇色泛白,兩頰微微凹陷,隻饒是如此,仍可分辨眉清目秀,可見生得不俗。


    一見安王,小少年立即顫抖,縮起身體緊緊抱腿坐著,目帶驚恐看過來。


    衛詡挑眉:“此乃何人?”


    就這麽一個小少年,能和伏擊益州軍有聯係?


    安王居高臨下,正正對上小少年恐畏的目光,後者立即一縮,他微微一笑。


    “此人姓傅,名沛。”


    作者有話要說:  本周六的加更得暫停一次了,清明,祭祖……


    不過日更還是有的。星期天就恢複加更哈,阿秀算來算去時間還是不夠啊,隻能醬紫了,摸摸寶寶們~ (づ ̄3 ̄)づ


    還要感謝下麵給文文投雷的寶寶呢,筆芯!


    裙子扔了1個地雷


    左左扔了1個地雷


    諾子諾扔了1個火箭炮


    骨頭的胖次扔了1個地雷


    骨頭的胖次扔了1個地雷


    骨頭的胖次扔了1個地雷


    34306003扔了1個地雷


    34306003扔了1個地雷


    木偶波兒扔了1個地雷


    洛白無城扔了1個地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子妃奮鬥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木成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木成林並收藏皇子妃奮鬥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