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著崔敦禮的講述,道:“朕知道,承乾這個孩子向來是講究成本的,大軍出征付出了這麽多,他自然要收回成本。”


    隻要陛下能夠理解,崔敦禮便放心了許多,道:“正是。”


    所謂知子莫如父,李世民心中很清楚承乾的心思。


    崔敦禮說著之後的治理之策,並且開設崇文館,他道:“陛下不用煩憂,待捷報送入洛陽,太子殿下自會讓人治理,在此之前,陛下隻需要劃州府而治,建設都護府。”


    李恪站在一旁聽著,這個崔敦禮就差沒說餘下的事交給皇兄,讓父皇不用多想,也不用擔憂。


    李世民詢問道:“不設立高句麗王?”


    “回陛下,曆代遼東動亂皆是因高句麗王而起,太子殿下決定不設立高句麗王,從此廢黜。”


    李世民忽然一笑道:“他還真是趕盡殺絕。”


    崔敦禮道:“殿下向來是愛惜鄉民的,往後還要派來官吏治理高句麗,收取賦稅,查封各處礦產。”


    唐軍贏了,高句麗滅了,從此設立安東都護府,為了防止高句麗死灰複燃,將高句麗六萬戶人口遷徙到營州。


    崔敦禮與陛下說完了治理之策,再一次見到金春秋。


    這位新羅使者如何要回去了。


    “回去之前,太子殿下有兩件事交待你。”


    金春秋行禮道:“不知太子殿下有何事吩咐?”


    崔敦禮道:“使者回去之後,需要操練兵馬,吞並百濟,將來登基成為新羅王。”


    金春秋看了看四下道:“太子殿下,是想讓外臣篡位嗎?”


    崔敦禮道:“太子殿下從未說過要你篡位,你們新羅的事大唐不參與。”


    金春秋神色了然又是行禮。


    崔敦禮又道:“往後你要好好治民,你若為新羅王要讓臣民向大唐繳賦稅,你若不能成為新羅王,就繼續做個使者。”


    金春秋忙拜倒在地,道:“外臣願意聽殿下吩咐。”


    “好,之後的事,等你成為新羅王之後,再給你吩咐。”


    “喏,外臣願聽殿下吩咐。”


    崔敦禮笑著道:“太子殿下願意給你一個機會,望你好好把握。”


    金春朗聲道:“願聽憑太子殿下吩咐。”


    李世民站在大殿外,遠遠看著這一幕,那新羅使者就拜倒在崔敦禮麵前,並且還聽到那句聽憑太子殿下吩咐。


    李恪也知道如今皇兄在朝中的權勢已強大得一發不可收拾,不知父皇此刻作何打算。


    他行禮道:“父皇,或許是皇兄對新羅另有安排,這個新羅使者向來是個諂媚的人。”


    李世民收回目光,道:“告訴全軍休息半月,回家。”


    李恪忙道:“兒臣這就去安排。”


    他笑嗬嗬地離開父皇,腳步朝著王宮外走去,父皇說了要回去了。


    在出征之前,皇兄說過要讓父皇不留遺憾。


    那麽現在來看,父皇該是不留遺憾了。


    貞觀十九年的五月下旬,唐軍班師回朝了,命降將高延壽與突厥將領李思摩鎮守高句麗王城。


    回去一路上,景色蕭條,千裏看不到人煙,隨著這一次的大勝,天可汗命高句麗人口大遷徙。


    因此這支回師的大軍越來越壯大,四周聚集的都是高句麗的子民,現在他們要做天可汗的子民。


    回去的路上,崔敦禮給李恪解釋著疑惑,“他們要去營州接受崇文館的教化。”


    李恪詢問道:“遼東的崇文館教化與西域的崇文館教化一樣?”


    “多半是一樣的,都是儒家典籍,但讓他們成為天可汗的子民,需要時間,最好從孩子開始教導。”


    李恪頷首。


    唐軍又一次來到了鴨綠江邊,李世民命人繼續搜尋前隋將士的屍骨。


    大軍在鴨綠江邊又休整兩日,李世民看到崔敦禮收了很多高句麗的孩子作為弟子,教他們中原話與中原禮儀。


    當這裏的一切平定之後,李世民望著鴨綠江良久不語,多年以來留在心中的一口氣吐了出來。


    這天夜裏,皇帝又做了一個很漫長夢,在夢中李世民夢到了承乾站在朝班上,權力都已到了他的手中,而自己這個皇帝卻成了擺設。


    夢中就連皇後都為承乾戴上了天子的冠冕。


    醒來的時候,李世民走出大帳之外,看著漫天的星空,營帳內將士們的鼾聲此起彼伏。


    李世民在鴨綠江邊看見劉仁軌一個人坐在這裏。


    這個皇帝不動聲色坐在他的身邊。


    看到是陛下,劉仁軌連忙起身行禮。


    李世民道:“不用多禮。”


    “陛下,禮數不可廢。”


    “你有孩子嗎?”


    劉仁軌道:“臣有兩個兒子。”


    李世民歎道:“朕的兒子很有手段,現在朕要回去了,那個兒子大權在握又一年,如今他的權勢該更大了。”


    陛下的孩子中,權勢最大的就是太子。


    劉仁軌閉口不言,似乎說什麽都是不對的。


    李世民笑道:“朕的這個兒子很厲害,也很有手段,恐怕這一次回去之後,朕還要給他幾分薄麵,你說朕見到他該如何言語?是誇讚他,還是指責他。”


    “臣……”劉仁軌蹙眉回道:“陛下是太子殿下的父親,不論是指責還是誇讚,對子嗣來說都是雨露。”


    大軍要回家了,全軍上下都是高興的,可如今這位陛下顯得很憂愁。


    涉及皇帝的家事,劉仁軌不敢左右皇帝的想法。


    皇帝的家事與尋常人家的家事不同,現在陛下東征大勝而歸,而如今太子的權勢早已勝過往昔。


    先前劉仁軌沒有想這麽多,現在一想,也替陛下為難。


    往後皇帝與太子父子之間,該怎麽相處?


    大軍再一次啟程,行軍半月之後已有兵馬先一步到了營州,陛下的旨意昭告天下,高句麗滅亡,拿下了高句麗王城,手刃淵蓋蘇文,並且拿回了前隋將士的屍骨。


    此戰唐軍,在高句麗連克城池。


    貞觀十九年六月,李世民抵達了營州。


    張儉看著一車車的屍骨送到了城下,當年前隋將士的屍骨都已成了森森白骨。


    當年隨著楊廣出征的東征將士們的家眷也都來到了營州,男女老少看著這堆屍骨一時失語。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婦人抱著一根白骨,哭泣著道:“兒啊!你十五歲出征,母親來接你了……”


    嚎哭聲越來越多,男女老少看著滿地的屍骨,紅了眼眶。


    李世民擦去眼淚,仰頭道:“恪兒。”


    “兒臣在。”


    “命人準備祭祀,朕用太牢之禮祭拜這些將士。”


    “喏!”


    太牢禮是曆代帝王祭祀的禮儀,牛,羊、豕三牲全備,在營州郡城前擺好了祭壇。


    皇帝如此行為,足可見對前隋將士的重視。


    李世民親自祭拜這些屍骨,命鄉民們各自帶走屍骨,雖說無法分清這些屍骨是誰的,又是誰的家人。


    但各家都拿取了一些,帶回去安葬。


    屍骨回來了,家人的牽掛也就回來了。


    李世民淚水從眼眶中滑落,他對身邊的李道宗道:“現在朕也可以如承乾那般,說到做到了吧。”


    李道宗頷首道:“天下臣民皆會記住這一天。”


    大軍在營州散去,貞觀十九年的七月,李世民率兩千騎兵打算奔赴洛陽。


    或許是奔襲得太著急,當這位皇帝到了定州的時候,就病倒了。


    李世民隻能躺在車駕內,減緩回去的速度。


    高燒轉醒之後,李世民睜開眼見到了女兒的臉,疑惑道:“東陽?”


    “嗯,女兒來看望父皇了。”


    李世民撫著頭上的濕布道:“你何時來的?”


    東陽回道:“得知父皇生病,女兒就先一步來了。”


    “朕……”


    東陽將要起身的父皇按下,身體靠著行進中正搖晃的馬車,一臉不悅地道:“父皇的身體無大礙。”


    李世民頷首道:“朕隻是風寒。”


    東陽又給父皇把脈,片刻之後,道:“從遼東奔赴而來,應該先在遼東休整幾天的,怎麽能這般著急,父皇都這般年紀了,如此奔波自然就得病了。”


    有女兒在身邊,李世民安心地一笑,後背靠著馬車坐起來,道:“那些孩子可都還好?”


    東陽整理著自己的藥箱道:“稚奴與慎弟去了博州,麗質皇姐如今過問京兆府的事,明達陪在母後的身邊,父皇放心家裏一切都好。”


    “你爺爺……”


    “爺爺也挺好的,近來天天與明達一起打拳。”


    “打拳?”


    東陽解釋道:“是李道長傳授的一種拳法,與五禽戲差不多,練一練也無大礙。”


    “他們都知道朕大勝了?”


    “那是自然。”東陽神色慵懶地道:“爺爺聽到捷報高歌了小半個時辰,老人家差點唱岔氣了,得知父皇要回來了,小於菟與鵲兒每天都在城牆上望著,望著父皇平安回來。”


    聽到孫子與孫女,李世民的臉上有了笑容,“朕的孫子與孫女,當真這般想念朕?”


    東陽歎道:“是呀,他們很想念父皇。”


    李世民撫須道:“朕也想著早點回去。”


    東陽看著父皇須發多了幾縷白色,便收回目光看向馬車外,如今父皇應該是沒有牽掛了。


    行進了一天,外麵的天色也入夜了。


    東陽從車轅上下來,親自給父皇準備飯食,見到皇叔提著酒水而來,道:“不能喝酒。”


    李道宗還未說話。


    車駕內的李世民道:“朕就喝一口。”


    東陽用一個小陶鍋煮著粥道:“父皇剛用了藥,現在喝酒就會壞了藥性,不僅好得更慢,要是更壞了,如何是好?”


    李世民確實恢複了許多,嘴裏也有了味道,道:“朕……”


    “父皇要是喝下這一口酒水,女兒現在就回去,不管父皇了。”


    口中的話語還沒說出口,聽東陽這麽一說,李世民擺手示意讓李道宗拿著酒壺離開。


    東陽親自給父皇熬了一碗粥,盛好端上,道:“放涼了再用。”


    李世民聞著粥香道:“這粥的味道為何……”


    “這是藥膳,女兒與明達平日裏討論出來的藥膳,這粥可以讓藥性更好地發揮,其中藥理與人的髒腑有關,算是一種輔藥。”


    如果是尋常的肉粥,倒也可以。


    李世民用木勺子舀起一些,聞了聞之後,神色艱難。


    再看了看女兒的神色,李世民抿著嘴道:“嗯,果然一股藥味。”


    隨後也是眼睛一閉,一口氣碗中的藥吃完了。


    如此東陽才滿意。


    見到女兒又拿出了藥材開始熬藥,李世民走下馬車道:“朕恢複了,可以走路了。”


    東陽狐疑道:“是嗎?”


    李世民又多走了兩步。


    火光下,東陽看著父皇還顯蒼白的臉,道:“那父皇不妨多走幾步。”


    李世民雙手背負繼續走著,忽然又感到一陣頭暈目眩,身後扶著車駕。


    東陽搖著手中的蒲扇,麵帶笑容,意料之中地暈了。


    李道宗連忙上前來扶,道:“陛下。”


    李世民神色更差了,不過還是一笑,道:“看來是朕太著急。”


    李道宗道:“陛下不如休養一些時日。”


    “朕的孫兒與孫女還在等著朕。”


    李道宗攙扶著陛下道:“不著急這一兩日。”


    李世民踉蹌走著,道:“朕坐片刻。”


    “哎。”


    東陽打量著皇叔與父皇兩兄弟,又是搖頭一歎。


    李世民道:“若朕明日繼續趕路,等到了洛陽,朕的病是否就好了?”


    東陽想了片刻,道:“看父皇恢複得如何,女兒是醫者,不能斷然給病人承諾。”


    李世民又笑了,笑得很開心。


    這一刻,皇帝即便是病著,也很高興。


    遼東一戰大勝,心結也打開了,此生再無遺憾了。


    東陽將藥湯盛出,小小的一碗藥湯遞上,道:“喝了。”


    李世民苦著臉道:“剛吃了藥膳。”


    “一天兩頓,需要用三天,而後排藥五天。”


    李世民盤算著前後需要八天,按照現在的腳程來看,若趕路夠快,到了洛陽,多半是九天,那時候的病情該痊愈了。


    思量完,一想到能見到孫子與孫女,便端著碗一口氣將湯藥喝了。


    東陽又道:“父皇病重的消息送入洛陽時,朝臣中有人在勸諫皇兄登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九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九文並收藏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