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群臣向這位太子躬身行禮,雖說沒有山呼,眾人的態度依舊莊嚴。
今日早朝人數並不多,因有一部分都跟著父皇去驪山秋獵了,昨天沒有看出來,今天再看連文官都去了一部分。
太極殿內很安靜,李承乾看著眾人麵帶笑容。
房玄齡先走出朝班,時任尚書左仆射,從官職品階上來說是現在大唐實際意義上的丞相,陛下不在,太子監理朝政,隻有丞相來安排。
李承乾作揖道:“還請房相主持朝政。”
房玄齡頷首點頭,看著眾人道:“兵部先來。”
兵部尚書侯君集還在河西走廊,說話的是兵部侍郎段瓚,他站出朝班道:“陛下秋獵在驪山,所帶兵馬五千,昨日送去五百石糧草,往後糧草從何處調用?”
聞言,房玄齡看向了朝班另一邊,司農寺卿李大象站出來道:“今年渭南的官倉存了三百石糧草,可以先行送去,等各縣調度,後續的就可以交給兵部了。”
如此兵部侍郎段瓚點頭作揖行禮,走回了朝班。
今年剛被提拔的禮部尚書李百藥站出來道:“房相,今年各國使者都快來了,主持接見各國使者的用度是否可以提前準備了。”
房玄齡身形倒不顯得消瘦,也沒有中年發福的,看起來四十多歲的模樣,他撫須皺眉道:“此事留中書省再行商議。”
李百藥又向太子行禮這才走回朝班。
李承乾揣著手站在房玄齡身後,聽著這位房相有條不紊地安排著朝中的各類事。
就連宗正寺卿李孝恭也站出來問詢。
李承乾揣著手仔細看著早朝的種種步驟,不像以往的早朝,眼下眾人麵對太子監理朝政,眾臣子說話的語氣都放低了不少。
而不是如往常一樣,站出朝班朗聲講話,就怕坐在皇位上的皇帝聽不到。
今天的早朝大家都很放鬆,更像是站在一起開了一個會。
入秋之後,朝中的事就沒這麽多,還有一些事是為了來年準備的,就算真有什麽事,也不過是給驪山秋獵的大軍提供糧草。
早在去驪山秋獵之前,該安排的事也都安排好了。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房玄齡回身看了看太子,低聲道:“殿下,可還有要說的。”
李承乾這才回神道:“大家辛苦了,其實……”
話語頓了頓,眾人看著這位太子神態輕鬆地來回走了兩步。
“其實有許多事情還不懂,孤還是要向諸位學習,虛心求教嘛,要是遇到什麽難事,需要諸位幫忙指點,還望不吝賜教。”
眾人紛紛一笑。
太極殿的氛圍也寬鬆了不少,大家三言兩語交談的也有。
李承乾接著道:“也不敢耽誤國事,朝中各部都快去忙吧。”
言至此處,房玄齡帶頭行禮,群臣行禮之後三三兩兩散去。
李承乾揣著手走出太極殿,就見三個太監腳步匆匆而過,剛走過太極殿,這兩太監行禮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腳步停下,蹙眉道:“這麽慌張做什麽?”
心說父皇都不在皇宮了,宮裏去驪山的人不少,想來應該沒什麽事了。
眼前的太監躬著身子道:“殿下,太上皇又發脾氣了,非要去秋獵,老奴幾個實在是攔不住。”
李承乾道:“行了,孤走一趟。”
這幾個太監終於如釋重負,連連行禮。
太極殿距離武德殿並不遠,李承乾回頭看去太極殿內的文武大臣早就走完。
這才邁步走向武德殿,今天的天氣很好,想必父皇在驪山秋獵一定很盡興。
武德殿在太極殿的東麵,其實距離東宮也不是很遠。
剛走到殿外就看到一張胡凳被丟了出來。
“告訴他們!今天不讓朕去驪山,朕就帶著兵馬殺出一條血路。”
聽到殿內的話語聲,李承乾就見到了站在殿內的還有皇叔李孝恭,他現在也是一臉愁容。
“皇爺爺?”
“作甚!”李淵一聲怒喝,回頭見是自家的大孫便整了整衣襟,語氣緩和一些道:“你來做什麽?”
“孫兒想著來看看您。”李承乾小心翼翼邁步,走過被丟得一地狼藉的各種東西,又道:“咦?皇爺爺是在打牌嗎?”
李淵看了眼桌上的牌,道:“沒興致。”
先給了一旁皇叔一個眼神,李承乾坐下來道:“孫兒陪皇爺爺打會牌如何?”
李淵遲疑了片刻,又有些無奈點頭,“也好。”
李孝恭連忙上來整理著一張張牌。
三人坐在牌桌邊,拿出一些銅錢,李淵先是隨意打了一張牌。
李承乾也是應付著出了一張。
武德殿總算是安靜了下來。
連續玩了四五局,李淵越玩越不對勁,與這個孫兒打牌一直在輸。
李孝恭使著眼色,眼珠子都快飛出來了。
李承乾連續打出三個順子,手中的牌就出完了,揣著手道:“孫兒又贏了。”
“你小子怎如此熟練?”李淵沉聲問了一句。
“咳咳咳……”一旁的李孝恭劇烈咳嗽了起來。
“你咳什麽!”李淵不痛快道:“你還不是一直在輸。”
李孝恭連忙道:“您有所不知,這牌就是您孫兒做出來的。”
“啊……”李淵後知後覺,尷尬一笑道:“從來沒人與朕說過這事。”
李孝恭垂頭喪氣,心說好不容易安撫住這太上皇,還指望可以讓他老人家贏了牌高興高興,這位東宮的大侄子可真是下手不留情麵,讓他的親爺爺輸成這樣。
眼看牌局也沒了興致,李孝恭看了看一旁掛著的弓箭,這是武德殿這位太上皇打算去驪山秋獵用的。
隻不過掛在殿內,也沒用上。
李孝恭又道:“不如練練射箭,某家好久不練,手不知道是不是生了。”
聞言,李淵頷首道:“也好。”
讓幾個太監擺好了靶子,爺孫叔侄三人打算射箭玩,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幹脆在武德殿前擺開了陣仗。
李孝恭站在一旁。
李淵搭箭拉弓,一箭射出之後,皺眉看著遠處也不知箭矢落在哪處,反正是沒在靶子上。
李承乾走上前道:“讓孫兒試試。”
“嗯。”
接過皇爺爺手中的弓,李承乾先是試了試弓弦,不得不說這弓弦要拉開還挺費力氣的。
唐人酷愛長弓,這種射程較遠的長弓一度在曆史上流傳許久。
李承乾拉開弓,一箭射出,箭矢落在靶上,倒是沒有在中心。
李淵搖頭道:“長弓不是這麽拉的。”
“是這樣嗎?”
“也不對,腳要邁開。”李淵嘖舌道:“記得你小時候就教過你,伱忘了?”
“孫兒多半是忘了。”
看著太上皇耐心地教著太子如何拉長弓,李孝恭的心情也平靜許多。
不多時,李麗質快步走來,她乖巧地行禮道:“見過皇叔。”
李孝恭看了眼還顯矮小又有些稚氣未脫的李麗質,道:“你怎麽來了?”
“聽說皇爺爺生氣了,母後讓來看看。”
李孝恭看向正討教太上皇如何拉弓的太子,這太子揣手站著聽得認真,道:“其實你皇兄是個可憐的孩子。”
李麗質不解道:“皇叔何出此言?”
李承乾又從皇爺爺手中拿過長弓,一箭射出,這一次姿勢標準了許多,箭矢的力道也更大了。
精準釘在靶上,箭矢的尾部因餘力還不停搖晃著。
李孝恭低聲道:“陛下出去秋獵,太子殿下隻能留在宮裏,隻能在宮裏射箭散心,這難道不可憐嗎?”
“說得不對。”
“嗯?”
李麗質低聲解釋道:“皇叔覺得皇兄可憐是因為他是東宮的儲君,又因父皇常有猜疑之心,這才讓皇叔覺得可憐。”
李孝恭沉默不語。
其實承乾是個令人省心的孩子,這長樂公主看起來又十分地聰慧,一語中的。
這宮裏的兄妹兩人一個比一個厲害。
李孝恭覺得自己老了,有一種老了跟不上年輕人的感覺。
照理說年輕人笨一些倒也罷了,可偏偏就很靈醒。
李孝恭笑道:“老夫在宗正寺還有不少事要辦,就先告辭了。”
李麗質又是乖巧行禮道:“皇叔慢走。”
而後,她快步上前道:“皇兄,皇兄,讓我也試試。”
李承乾將長弓遞給這個妹妹,她試著拉開弓,用盡力氣麵色漲紅,也沒見這張長弓能夠拉開。
讓一旁的李淵撫須直笑。
就連一旁的太監們也跟著笑,太上皇能夠高興,他們也跟著高興。
其實太上皇已很久沒有這麽開心了,或許也隻有孫兒與孫女在身邊,才能讓他老人家真正地開懷。
練了一上午的拉弓,兄妹倆這才回東宮。
李承乾揣著手走在前頭。
李麗質雙手背負,走在後頭。
兄妹一前一後走到東宮門前。
“麗質?”
“嗯?”
“母後的身體如何了?”
李麗質先一步走入東宮,道:“好多了,隻要母後不累就很少犯病,就連孫神醫都說母後的病情隻要好生調養就無大礙了。”
寧兒來到殿前,道:“殿下,中書省又送來了奏章。”
想起妹妹的行書很不錯,她的書法深得父皇的真傳。
李承乾道:“麗質,幫孤一起批複奏章。”
“妹妹怎麽可以批複奏章的,這不合適的。”
“孤一個人忙不過來,你來幫忙。”
“那好。”
對她來說,參與國事太過複雜,給皇兄幫忙就簡單多了。
其實都是一件事,換一種說法就輕鬆許多。
寧兒,李麗質,李承乾三人一邊吃著飯菜,一邊批閱著奏章。
戶部的奏章都是一些賦稅賬目,李麗質的數術很不錯,她可以熟練地撥動算盤寫出批注。
見太子殿下與公主殿下用好了飯菜,小福就來收拾碗筷。
一張長長的桌子,太子殿下坐在最中間。
長樂公主坐在左邊,就坐在太師椅上,雙腳還踩不到地,便這麽晃著。
寧兒姐坐在右側,殿下寫好的批注她都要檢查一遍確認無誤。
東宮很安靜,隻有三人偶爾有交談聲。
昨晚批複奏章都送去了中書省,等太子與公主殿下已經批複好了一部分,便讓人趕忙送去,中書省也會派人將後續需要批複的奏章送來。
一來一回間,太子監理朝政的工作就這麽繼續著。
李麗質已經盤完了戶部今年對關中各縣秋收的統計,而且按照皇兄的吩咐都記錄在了一張表格上。
她吹了吹墨跡,道:“小福,你讓人將這個表格也送去戶部。”
“喏。”
等在承天門外的小吏接過給太子批閱的奏章,便急急忙忙送去朝中各部。
中書省內,經過東宮太子批閱的奏章一份份地送來。
長孫無忌看著東宮批複後的奏章神色凝重,同樣抬頭看去,見到房玄齡也是蹙眉不語,上前道:“房相覺得如何?”
房玄齡低聲道:“殿下批注的措辭倒是以往沒見過,不過意思上可以明白殿下是想說加強下麵官吏的指導,尤其是地方縣丞或是地方的鄉老要增加實地監察。”
“是呀,太子殿下的批注一直都在強調鄉民生活。”
戶部侍郎李大象帶著一卷紙而來,“房相,這是東宮給的圖。”
“除了批複還給畫圖?”
李大象將一卷紙鋪開,入眼的是一張表格,表格很大鋪滿了整張桌子。
房玄齡頷首道:“老夫在李淳風的道觀中見到過這種圖,說是他用來專研數術。”
經過一番講解之後,哪一縣有多少田地,入秋之後的糧食收成也都一目了然。
東宮儲君關心鄉民生活,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當太子批複的奏章得到房玄齡的肯定,長孫無忌覺得自己心中的石頭也終於落地了。
李大象小聲道:“隻不過這前後兩份奏章的字跡不一樣。”
房玄齡看了眼,頷首道:“嗯,確實不同,這表格的字跡仿的是陛下的行書,倒是更像是女子所寫。”
仿陛下的文書?而且寫得很漂亮。
稍加推測,房玄齡當即明白了是怎麽回事,殿下的孩子中隻有長樂公主習得陛下的文書筆跡,加之筆法還很生澀。
“嗬嗬,早就聽聞過國子監的夫子說,長樂公主數術天分了得。”
今日早朝人數並不多,因有一部分都跟著父皇去驪山秋獵了,昨天沒有看出來,今天再看連文官都去了一部分。
太極殿內很安靜,李承乾看著眾人麵帶笑容。
房玄齡先走出朝班,時任尚書左仆射,從官職品階上來說是現在大唐實際意義上的丞相,陛下不在,太子監理朝政,隻有丞相來安排。
李承乾作揖道:“還請房相主持朝政。”
房玄齡頷首點頭,看著眾人道:“兵部先來。”
兵部尚書侯君集還在河西走廊,說話的是兵部侍郎段瓚,他站出朝班道:“陛下秋獵在驪山,所帶兵馬五千,昨日送去五百石糧草,往後糧草從何處調用?”
聞言,房玄齡看向了朝班另一邊,司農寺卿李大象站出來道:“今年渭南的官倉存了三百石糧草,可以先行送去,等各縣調度,後續的就可以交給兵部了。”
如此兵部侍郎段瓚點頭作揖行禮,走回了朝班。
今年剛被提拔的禮部尚書李百藥站出來道:“房相,今年各國使者都快來了,主持接見各國使者的用度是否可以提前準備了。”
房玄齡身形倒不顯得消瘦,也沒有中年發福的,看起來四十多歲的模樣,他撫須皺眉道:“此事留中書省再行商議。”
李百藥又向太子行禮這才走回朝班。
李承乾揣著手站在房玄齡身後,聽著這位房相有條不紊地安排著朝中的各類事。
就連宗正寺卿李孝恭也站出來問詢。
李承乾揣著手仔細看著早朝的種種步驟,不像以往的早朝,眼下眾人麵對太子監理朝政,眾臣子說話的語氣都放低了不少。
而不是如往常一樣,站出朝班朗聲講話,就怕坐在皇位上的皇帝聽不到。
今天的早朝大家都很放鬆,更像是站在一起開了一個會。
入秋之後,朝中的事就沒這麽多,還有一些事是為了來年準備的,就算真有什麽事,也不過是給驪山秋獵的大軍提供糧草。
早在去驪山秋獵之前,該安排的事也都安排好了。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房玄齡回身看了看太子,低聲道:“殿下,可還有要說的。”
李承乾這才回神道:“大家辛苦了,其實……”
話語頓了頓,眾人看著這位太子神態輕鬆地來回走了兩步。
“其實有許多事情還不懂,孤還是要向諸位學習,虛心求教嘛,要是遇到什麽難事,需要諸位幫忙指點,還望不吝賜教。”
眾人紛紛一笑。
太極殿的氛圍也寬鬆了不少,大家三言兩語交談的也有。
李承乾接著道:“也不敢耽誤國事,朝中各部都快去忙吧。”
言至此處,房玄齡帶頭行禮,群臣行禮之後三三兩兩散去。
李承乾揣著手走出太極殿,就見三個太監腳步匆匆而過,剛走過太極殿,這兩太監行禮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腳步停下,蹙眉道:“這麽慌張做什麽?”
心說父皇都不在皇宮了,宮裏去驪山的人不少,想來應該沒什麽事了。
眼前的太監躬著身子道:“殿下,太上皇又發脾氣了,非要去秋獵,老奴幾個實在是攔不住。”
李承乾道:“行了,孤走一趟。”
這幾個太監終於如釋重負,連連行禮。
太極殿距離武德殿並不遠,李承乾回頭看去太極殿內的文武大臣早就走完。
這才邁步走向武德殿,今天的天氣很好,想必父皇在驪山秋獵一定很盡興。
武德殿在太極殿的東麵,其實距離東宮也不是很遠。
剛走到殿外就看到一張胡凳被丟了出來。
“告訴他們!今天不讓朕去驪山,朕就帶著兵馬殺出一條血路。”
聽到殿內的話語聲,李承乾就見到了站在殿內的還有皇叔李孝恭,他現在也是一臉愁容。
“皇爺爺?”
“作甚!”李淵一聲怒喝,回頭見是自家的大孫便整了整衣襟,語氣緩和一些道:“你來做什麽?”
“孫兒想著來看看您。”李承乾小心翼翼邁步,走過被丟得一地狼藉的各種東西,又道:“咦?皇爺爺是在打牌嗎?”
李淵看了眼桌上的牌,道:“沒興致。”
先給了一旁皇叔一個眼神,李承乾坐下來道:“孫兒陪皇爺爺打會牌如何?”
李淵遲疑了片刻,又有些無奈點頭,“也好。”
李孝恭連忙上來整理著一張張牌。
三人坐在牌桌邊,拿出一些銅錢,李淵先是隨意打了一張牌。
李承乾也是應付著出了一張。
武德殿總算是安靜了下來。
連續玩了四五局,李淵越玩越不對勁,與這個孫兒打牌一直在輸。
李孝恭使著眼色,眼珠子都快飛出來了。
李承乾連續打出三個順子,手中的牌就出完了,揣著手道:“孫兒又贏了。”
“你小子怎如此熟練?”李淵沉聲問了一句。
“咳咳咳……”一旁的李孝恭劇烈咳嗽了起來。
“你咳什麽!”李淵不痛快道:“你還不是一直在輸。”
李孝恭連忙道:“您有所不知,這牌就是您孫兒做出來的。”
“啊……”李淵後知後覺,尷尬一笑道:“從來沒人與朕說過這事。”
李孝恭垂頭喪氣,心說好不容易安撫住這太上皇,還指望可以讓他老人家贏了牌高興高興,這位東宮的大侄子可真是下手不留情麵,讓他的親爺爺輸成這樣。
眼看牌局也沒了興致,李孝恭看了看一旁掛著的弓箭,這是武德殿這位太上皇打算去驪山秋獵用的。
隻不過掛在殿內,也沒用上。
李孝恭又道:“不如練練射箭,某家好久不練,手不知道是不是生了。”
聞言,李淵頷首道:“也好。”
讓幾個太監擺好了靶子,爺孫叔侄三人打算射箭玩,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幹脆在武德殿前擺開了陣仗。
李孝恭站在一旁。
李淵搭箭拉弓,一箭射出之後,皺眉看著遠處也不知箭矢落在哪處,反正是沒在靶子上。
李承乾走上前道:“讓孫兒試試。”
“嗯。”
接過皇爺爺手中的弓,李承乾先是試了試弓弦,不得不說這弓弦要拉開還挺費力氣的。
唐人酷愛長弓,這種射程較遠的長弓一度在曆史上流傳許久。
李承乾拉開弓,一箭射出,箭矢落在靶上,倒是沒有在中心。
李淵搖頭道:“長弓不是這麽拉的。”
“是這樣嗎?”
“也不對,腳要邁開。”李淵嘖舌道:“記得你小時候就教過你,伱忘了?”
“孫兒多半是忘了。”
看著太上皇耐心地教著太子如何拉長弓,李孝恭的心情也平靜許多。
不多時,李麗質快步走來,她乖巧地行禮道:“見過皇叔。”
李孝恭看了眼還顯矮小又有些稚氣未脫的李麗質,道:“你怎麽來了?”
“聽說皇爺爺生氣了,母後讓來看看。”
李孝恭看向正討教太上皇如何拉弓的太子,這太子揣手站著聽得認真,道:“其實你皇兄是個可憐的孩子。”
李麗質不解道:“皇叔何出此言?”
李承乾又從皇爺爺手中拿過長弓,一箭射出,這一次姿勢標準了許多,箭矢的力道也更大了。
精準釘在靶上,箭矢的尾部因餘力還不停搖晃著。
李孝恭低聲道:“陛下出去秋獵,太子殿下隻能留在宮裏,隻能在宮裏射箭散心,這難道不可憐嗎?”
“說得不對。”
“嗯?”
李麗質低聲解釋道:“皇叔覺得皇兄可憐是因為他是東宮的儲君,又因父皇常有猜疑之心,這才讓皇叔覺得可憐。”
李孝恭沉默不語。
其實承乾是個令人省心的孩子,這長樂公主看起來又十分地聰慧,一語中的。
這宮裏的兄妹兩人一個比一個厲害。
李孝恭覺得自己老了,有一種老了跟不上年輕人的感覺。
照理說年輕人笨一些倒也罷了,可偏偏就很靈醒。
李孝恭笑道:“老夫在宗正寺還有不少事要辦,就先告辭了。”
李麗質又是乖巧行禮道:“皇叔慢走。”
而後,她快步上前道:“皇兄,皇兄,讓我也試試。”
李承乾將長弓遞給這個妹妹,她試著拉開弓,用盡力氣麵色漲紅,也沒見這張長弓能夠拉開。
讓一旁的李淵撫須直笑。
就連一旁的太監們也跟著笑,太上皇能夠高興,他們也跟著高興。
其實太上皇已很久沒有這麽開心了,或許也隻有孫兒與孫女在身邊,才能讓他老人家真正地開懷。
練了一上午的拉弓,兄妹倆這才回東宮。
李承乾揣著手走在前頭。
李麗質雙手背負,走在後頭。
兄妹一前一後走到東宮門前。
“麗質?”
“嗯?”
“母後的身體如何了?”
李麗質先一步走入東宮,道:“好多了,隻要母後不累就很少犯病,就連孫神醫都說母後的病情隻要好生調養就無大礙了。”
寧兒來到殿前,道:“殿下,中書省又送來了奏章。”
想起妹妹的行書很不錯,她的書法深得父皇的真傳。
李承乾道:“麗質,幫孤一起批複奏章。”
“妹妹怎麽可以批複奏章的,這不合適的。”
“孤一個人忙不過來,你來幫忙。”
“那好。”
對她來說,參與國事太過複雜,給皇兄幫忙就簡單多了。
其實都是一件事,換一種說法就輕鬆許多。
寧兒,李麗質,李承乾三人一邊吃著飯菜,一邊批閱著奏章。
戶部的奏章都是一些賦稅賬目,李麗質的數術很不錯,她可以熟練地撥動算盤寫出批注。
見太子殿下與公主殿下用好了飯菜,小福就來收拾碗筷。
一張長長的桌子,太子殿下坐在最中間。
長樂公主坐在左邊,就坐在太師椅上,雙腳還踩不到地,便這麽晃著。
寧兒姐坐在右側,殿下寫好的批注她都要檢查一遍確認無誤。
東宮很安靜,隻有三人偶爾有交談聲。
昨晚批複奏章都送去了中書省,等太子與公主殿下已經批複好了一部分,便讓人趕忙送去,中書省也會派人將後續需要批複的奏章送來。
一來一回間,太子監理朝政的工作就這麽繼續著。
李麗質已經盤完了戶部今年對關中各縣秋收的統計,而且按照皇兄的吩咐都記錄在了一張表格上。
她吹了吹墨跡,道:“小福,你讓人將這個表格也送去戶部。”
“喏。”
等在承天門外的小吏接過給太子批閱的奏章,便急急忙忙送去朝中各部。
中書省內,經過東宮太子批閱的奏章一份份地送來。
長孫無忌看著東宮批複後的奏章神色凝重,同樣抬頭看去,見到房玄齡也是蹙眉不語,上前道:“房相覺得如何?”
房玄齡低聲道:“殿下批注的措辭倒是以往沒見過,不過意思上可以明白殿下是想說加強下麵官吏的指導,尤其是地方縣丞或是地方的鄉老要增加實地監察。”
“是呀,太子殿下的批注一直都在強調鄉民生活。”
戶部侍郎李大象帶著一卷紙而來,“房相,這是東宮給的圖。”
“除了批複還給畫圖?”
李大象將一卷紙鋪開,入眼的是一張表格,表格很大鋪滿了整張桌子。
房玄齡頷首道:“老夫在李淳風的道觀中見到過這種圖,說是他用來專研數術。”
經過一番講解之後,哪一縣有多少田地,入秋之後的糧食收成也都一目了然。
東宮儲君關心鄉民生活,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當太子批複的奏章得到房玄齡的肯定,長孫無忌覺得自己心中的石頭也終於落地了。
李大象小聲道:“隻不過這前後兩份奏章的字跡不一樣。”
房玄齡看了眼,頷首道:“嗯,確實不同,這表格的字跡仿的是陛下的行書,倒是更像是女子所寫。”
仿陛下的文書?而且寫得很漂亮。
稍加推測,房玄齡當即明白了是怎麽回事,殿下的孩子中隻有長樂公主習得陛下的文書筆跡,加之筆法還很生澀。
“嗬嗬,早就聽聞過國子監的夫子說,長樂公主數術天分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