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機器學習偏差校正的強因子模型預測精度顯著高於單一的強因子模型。”
“特別是pith算法在偏差校正方麵效果最佳,相比於未校正的強因子模型,pith校正後的模型在均方根誤差(rmse)、平均絕對誤差(mae)和平均絕對百分比誤差(mape)方麵分別降低了77.93%、88%和88.77%。”
童永山看著最後這一行實驗結論就如同看著不穿衣服的絕世美女。
如果說剛剛的預測擬合度還有偶發性因素的話,那最終實驗報告上的偏差校正結論則完全說明這個實驗的有效性!
實際上,金融領域的諸多模型,大部分都不是用來預測具體股指信息和股票價格的。
有些模型是用來做風險評估的,有些模型是用來做宏觀經濟分析的,還有些模型是用來做時間序列波動性分析的。
但自從計量經濟學誕生的那天開始,無數數學家出身的計量經濟學家都曾經幻想過自己能夠真正的預測股指的波動和股票的價格。
實際上,他們也是朝著這個方向一步一步在走的。
從期權定價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到用來給套利定價的apt模型;從風險管理的var到管理利率衍生品的lmm。
計量經濟學家們一往無前的擴大著這個世界的金融風險,把這個世界帶入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機。
這一切,都來自於他們對準確預測的渴望。
但這又談何容易。
預測股指也好,還是金融衍生品也罷,都不隻是根據過去的走勢做出的盲目預測,那樣的話,計量經濟學家和記錄彩票號碼希望能夠總結出數字規律的賭鬼也沒什麽兩樣了。
預測模型,實質上是多重模型的組合,更符合大模型的定義,是多種不同用途的模型,匯總訓練後,在大數據環境下,基於真實數據狀況下產生的推演,而並不是簡單的總結規律。
說人話,就是虛擬出真實市場,再根據訓練數據中的真實數據,自發演化出未來的變化趨勢。
但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真正可以相對準確預測出任何一種金融產品價格變化的模型出現。
因為變量太多了,計算量也太大了,在人工智能誕生之前,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此之前,傳統計量經濟學領域,預測準確率最高的就是時間序列模型中的arima模型和garch模型,這兩個模型都是30多年前提出的。
而提出garch前置模型arch的羅伯特恩格爾與克萊夫格蘭傑也獲得了304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縱然如此,garch模型的預測波動準確率也不超過百分之五十。
而在機器學習領域,目前有一部分學者和華爾街的天才分析師們也使用長短期記憶神經網絡架構對金融產品價格做出預測,但預測準確度更加不盡如人意。
現在強因子模型和神經網絡算法的結合下,居然將偏差率降低了這麽多,偏差率低了,就說明預測準確率的提高並不是一個偶然性的事件!
大成功!
對了,這個pith算法是什麽?
麵對童永山的疑問,方豫坦然自若:“這是柚子科技開發的一種深度學習算法模型,我測試了幾種不同的算法,最終pith的偏差校正效果是最好的,報告後麵附有幾種不同算法的偏差校正影響。”
“我要仔細再研究一下這個報告,小豫,你準備一下,明天組會做一次完整梳理。另外,文章也可以準備起來了,隻要我們核實了實驗結果的正確性,就可以投稿了。”童永山按捺住心中的激動,打開自己的電腦,連接柚子科技的服務器,開始從上麵下載本次實驗的所有資料。
方豫點點頭:“老師,實際上論文實驗期間已經寫的差不多了,估計也就兩三天,補充上結果和論據部分應該就能寫完。你覺得這篇文章投在哪裏好?”
童永山讚許的看了看方豫,這學生,太讓人省心了!
這麽多年,就沒帶過這麽省心的學生!
這課題從開題到現在有一個月嗎?好像也就二十多天吧?
居然把一階段的內容已經做完了!
而且結果還遠遠超出自己對一階段的預期!
童永山毫不猶豫:“當然是ecta(計量經濟學雜誌)!”
江南蓁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去衛生間處理完了,回到了童永山的辦公室,把剛剛師生二人的對話聽了大半。
論文都已經寫好了?
不會吧?
江南蓁下意識的捂著嘴,驚訝的看著方豫。
雖然她學術能力比較差,但畢竟也是研究生畢業,基本的學術素養和眼光還是有的。
這個課題雖然基本上不屬於傳統計量經濟學領域的課題,更貼近計算機科學。
但其中計量經濟學部分的強因子模型如何改進才能適用於大數據分析,對於大多數計量經濟學的學者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哪怕開八次組會集中研討都未必能夠做出來的東西,這個才剛剛大二的本科小師弟居然一個人搞完了?
而且還要投etca!?
那可是五大頂刊!
能投中一篇,就足以在國內任何一個頂級大學的經濟學係拿到教職的頂級ssci!
而且聽童永山的意思,好像這篇文章隻要寫完了,就肯定能投中?
有這麽厲害嗎?
江南蓁豔羨的看著方豫的電腦,他這篇文章中,要是能給我個並列一作,不,哪怕給我個二作也行啊。
要不幹脆偷了他的論文搶發?
這個念頭隻是一閃即逝,想也知道不可能。
到時候不用說事後的各種會議與報告自己拿不出來,隻要童永山出來指證自己,這事就幹不成。
自己現在連學術界的小屁屁都不算,到時候再被扣上個學術不端的帽子,連金融圈都回不去了。
而且,自己的目的本身就不是為了學術,而是通過學者往上爬啊!
咦?等等!
江南蓁腦中電光一閃。
糊塗啊!
自己光把目光集中在童永山身上做什麽?
這樣看起來,這個小師弟未來在學術界的潛力不比童永山這個已經五十多歲的老頭子更大?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小師弟似乎不太好搞定啊。
而且,太年輕了,要是不能傍上結婚,光是搞到一起去,除了能爽一下,似乎利益也不是太大。
得好好想一想。
不過,這小師弟看起來確實很能幹。
要不要試試呢?
江南蓁一雙狐狸眼在方豫身上轉了轉。
說起來長,這些也不過是江南蓁腦中一瞬間的念頭。
還沒等她琢磨清楚下一步該怎麽辦,就聽到方豫又繼續道:“您是計量經濟學會會員,又是etca的審稿人,投etca把握確實更大一些。”
“但我得提前跟您說好,我肯定得是一作,另外柚子科技那邊也還有個共同一作,隻能給您個通訊作者,您沒意見吧?”
江南蓁有些驚訝,學生這麽硬氣的同導師提論文署名的事情,在她看來膽子未免有點太大,也太直接了。
讓她感覺更奇怪的是,方豫這話說的挺硬,但聽起來似乎沒有那麽刺耳?
他是怎麽做到的?(不是法術)
果然,聽到方豫的話,童永山對方豫一點不滿都沒產生,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你這個小子,我還能惦記你的論文不成?”
“柚子科技的一作資格簽協議的時候不是已經簽好了嗎?現在成果已經有了,我這麽大個的專家,總不能毀約吧?有什麽可擔心的?”
“不用說一作,這文章二作你都可以自己指定!該是誰的就是誰的,我的組裏沒有那麽多事。”
方豫咧嘴:“我就知道您德高望重、高風亮節、光明磊落、高潔清雅、潔身自好……”
童永山沒好氣:“打住打住,怎麽潔身自好都出來了?你小子少拍我馬屁,趕緊回去把實驗數據整理好,論文補充完,趕緊審核完,還能趕上月底的審稿,我還能給你插個隊,要是下周搞不完,那就又得多等小兩個月。”
嗬嗬,潔身自好是給你提個醒,可別晚節不保辜負了師娘。
不得不說,方豫實際上把一部分對母親的情感投射到了趙師娘身上,否則他才不會管童永山出軌不出軌。
方豫嘿嘿一笑:“您放心吧,那我先走了啊。”
童永山揮揮手:“走吧走吧,趕緊走,看到你就來氣。”
剛說完,童永山又想起來什麽,把方豫叫住:“論文記得tex啊,別用word,知道嗎?”
方豫擺擺手不耐煩:“知道知道,模板都下載完了。”
童永山不以為忤,笑罵一聲,樂的跟個彌勒佛似的。
剛出門,方豫就看到江南蓁跟了出來。
“小師弟!”江南蓁踩著高跟鞋快走了兩步,追上方豫,話音中帶點喘息。
方豫停下腳步:“師姐,啥事?”
“老師對你真好,剛剛你跟老師說論文署名的時候我都嚇壞了,老師居然沒生氣,你太厲害了!怎麽做到的?教教師姐行不行?”江南蓁抬頭看著方豫,似乎帶著滿眼的崇拜。
“怎麽做到的?”方豫想了想,“很簡單啊,自己寫一篇能上ssci頂刊的論文,然後給他看看,直接提就行了啊。”
江南蓁臉色一僵,哪裏不知道方豫是在敷衍她。
方豫也確實在敷衍江南蓁,如果不是他,換成程風,哪怕這篇文章是程風獨立寫的,實驗是程風獨立做的。如果程風當麵和童永山提出這個要求,就算童永山高風亮節德高望重答應了程風的要求,心裏一樣也會有所不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
假如兩個貢獻相同、職位相同、各方麵都相同的人提出一個相同的要求,a說這個話,就讓人覺得理所應當;b說同樣的要求,就讓人覺得大逆不道得寸進尺。
為什麽會產生這樣的差別呢?
是因為這兩個人從一開始,就在他人眼中建立了不同的人設形象。
方豫從一開始,在他人麵前展露的形象就是有主見、有話直說,睚眥必報的人設。一旦別人接受了這種人設,那麽就會對他說的話抱有更高的容忍度。
而如果方豫從一開始,在他人麵前展露的形象是習慣於把主導權拱手讓人,什麽事情都是別人說了算。那麽,哪怕他在一件事情上起到的是主導性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當他對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別人一樣也會感覺不適。
因為他把周圍人對他的接受度閾值拉得太高了。
而在人在進入一個新的社交環境初期,是在這個新的社交環境中建立新人設的最好階段。
這個階段,即使你展露出很強的自我意識,哪怕做的過分一些,大多數人也不會就此和你斷絕來往或盲目樹敵,正常人的邏輯都是再觀察觀察。
說白了,就是讓別人適應你的過分。
一旦潛移默化中適應了,你就會在這個新的社交環境中,獲得最大的自由度和最大的社交特權。
哪怕是一個性格懦弱的人,隻要意識到這一點,在進入新環境的時候特意改變自己,他也能在新環境中成功塑造出強硬的形象,哪怕這隻是一種假麵,但假麵戴多了,黏在臉上的時候,他就真的強硬了。
江南蓁心中運氣,努力保持著臉上的優雅:“那師姐可是學不了了,沒辦法,師姐腦子太笨了。對了,師弟,師姐請你吃晚飯吧,慶祝你學術成功突破。”
方豫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江南蓁,目光非常直接。
“嗬嗬,晚上倒是沒什麽事,不過師姐有話就直說吧,都是同門,有什麽不能說的。”
江南蓁被方豫的目光打量的汗毛都要豎起來了,感覺就像光著身子被人用鐳射掃描了一遍似的。
“那個,師弟,嗯……”江南蓁吞吞吐吐,感覺有點不好意思,“你這篇論文能不能把我的名字也寫上?”
方豫咧嘴一笑:“師姐是想要個二作?”
江南蓁低著頭:“你也知道,我沒什麽天賦,剛剛老師也說了,二作作者你都可以指定,要是名額還夠的話,能把我加上嗎?”
這一章學生和剛畢業進入新單位的必看。
“特別是pith算法在偏差校正方麵效果最佳,相比於未校正的強因子模型,pith校正後的模型在均方根誤差(rmse)、平均絕對誤差(mae)和平均絕對百分比誤差(mape)方麵分別降低了77.93%、88%和88.77%。”
童永山看著最後這一行實驗結論就如同看著不穿衣服的絕世美女。
如果說剛剛的預測擬合度還有偶發性因素的話,那最終實驗報告上的偏差校正結論則完全說明這個實驗的有效性!
實際上,金融領域的諸多模型,大部分都不是用來預測具體股指信息和股票價格的。
有些模型是用來做風險評估的,有些模型是用來做宏觀經濟分析的,還有些模型是用來做時間序列波動性分析的。
但自從計量經濟學誕生的那天開始,無數數學家出身的計量經濟學家都曾經幻想過自己能夠真正的預測股指的波動和股票的價格。
實際上,他們也是朝著這個方向一步一步在走的。
從期權定價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到用來給套利定價的apt模型;從風險管理的var到管理利率衍生品的lmm。
計量經濟學家們一往無前的擴大著這個世界的金融風險,把這個世界帶入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機。
這一切,都來自於他們對準確預測的渴望。
但這又談何容易。
預測股指也好,還是金融衍生品也罷,都不隻是根據過去的走勢做出的盲目預測,那樣的話,計量經濟學家和記錄彩票號碼希望能夠總結出數字規律的賭鬼也沒什麽兩樣了。
預測模型,實質上是多重模型的組合,更符合大模型的定義,是多種不同用途的模型,匯總訓練後,在大數據環境下,基於真實數據狀況下產生的推演,而並不是簡單的總結規律。
說人話,就是虛擬出真實市場,再根據訓練數據中的真實數據,自發演化出未來的變化趨勢。
但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真正可以相對準確預測出任何一種金融產品價格變化的模型出現。
因為變量太多了,計算量也太大了,在人工智能誕生之前,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此之前,傳統計量經濟學領域,預測準確率最高的就是時間序列模型中的arima模型和garch模型,這兩個模型都是30多年前提出的。
而提出garch前置模型arch的羅伯特恩格爾與克萊夫格蘭傑也獲得了304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縱然如此,garch模型的預測波動準確率也不超過百分之五十。
而在機器學習領域,目前有一部分學者和華爾街的天才分析師們也使用長短期記憶神經網絡架構對金融產品價格做出預測,但預測準確度更加不盡如人意。
現在強因子模型和神經網絡算法的結合下,居然將偏差率降低了這麽多,偏差率低了,就說明預測準確率的提高並不是一個偶然性的事件!
大成功!
對了,這個pith算法是什麽?
麵對童永山的疑問,方豫坦然自若:“這是柚子科技開發的一種深度學習算法模型,我測試了幾種不同的算法,最終pith的偏差校正效果是最好的,報告後麵附有幾種不同算法的偏差校正影響。”
“我要仔細再研究一下這個報告,小豫,你準備一下,明天組會做一次完整梳理。另外,文章也可以準備起來了,隻要我們核實了實驗結果的正確性,就可以投稿了。”童永山按捺住心中的激動,打開自己的電腦,連接柚子科技的服務器,開始從上麵下載本次實驗的所有資料。
方豫點點頭:“老師,實際上論文實驗期間已經寫的差不多了,估計也就兩三天,補充上結果和論據部分應該就能寫完。你覺得這篇文章投在哪裏好?”
童永山讚許的看了看方豫,這學生,太讓人省心了!
這麽多年,就沒帶過這麽省心的學生!
這課題從開題到現在有一個月嗎?好像也就二十多天吧?
居然把一階段的內容已經做完了!
而且結果還遠遠超出自己對一階段的預期!
童永山毫不猶豫:“當然是ecta(計量經濟學雜誌)!”
江南蓁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去衛生間處理完了,回到了童永山的辦公室,把剛剛師生二人的對話聽了大半。
論文都已經寫好了?
不會吧?
江南蓁下意識的捂著嘴,驚訝的看著方豫。
雖然她學術能力比較差,但畢竟也是研究生畢業,基本的學術素養和眼光還是有的。
這個課題雖然基本上不屬於傳統計量經濟學領域的課題,更貼近計算機科學。
但其中計量經濟學部分的強因子模型如何改進才能適用於大數據分析,對於大多數計量經濟學的學者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哪怕開八次組會集中研討都未必能夠做出來的東西,這個才剛剛大二的本科小師弟居然一個人搞完了?
而且還要投etca!?
那可是五大頂刊!
能投中一篇,就足以在國內任何一個頂級大學的經濟學係拿到教職的頂級ssci!
而且聽童永山的意思,好像這篇文章隻要寫完了,就肯定能投中?
有這麽厲害嗎?
江南蓁豔羨的看著方豫的電腦,他這篇文章中,要是能給我個並列一作,不,哪怕給我個二作也行啊。
要不幹脆偷了他的論文搶發?
這個念頭隻是一閃即逝,想也知道不可能。
到時候不用說事後的各種會議與報告自己拿不出來,隻要童永山出來指證自己,這事就幹不成。
自己現在連學術界的小屁屁都不算,到時候再被扣上個學術不端的帽子,連金融圈都回不去了。
而且,自己的目的本身就不是為了學術,而是通過學者往上爬啊!
咦?等等!
江南蓁腦中電光一閃。
糊塗啊!
自己光把目光集中在童永山身上做什麽?
這樣看起來,這個小師弟未來在學術界的潛力不比童永山這個已經五十多歲的老頭子更大?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小師弟似乎不太好搞定啊。
而且,太年輕了,要是不能傍上結婚,光是搞到一起去,除了能爽一下,似乎利益也不是太大。
得好好想一想。
不過,這小師弟看起來確實很能幹。
要不要試試呢?
江南蓁一雙狐狸眼在方豫身上轉了轉。
說起來長,這些也不過是江南蓁腦中一瞬間的念頭。
還沒等她琢磨清楚下一步該怎麽辦,就聽到方豫又繼續道:“您是計量經濟學會會員,又是etca的審稿人,投etca把握確實更大一些。”
“但我得提前跟您說好,我肯定得是一作,另外柚子科技那邊也還有個共同一作,隻能給您個通訊作者,您沒意見吧?”
江南蓁有些驚訝,學生這麽硬氣的同導師提論文署名的事情,在她看來膽子未免有點太大,也太直接了。
讓她感覺更奇怪的是,方豫這話說的挺硬,但聽起來似乎沒有那麽刺耳?
他是怎麽做到的?(不是法術)
果然,聽到方豫的話,童永山對方豫一點不滿都沒產生,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你這個小子,我還能惦記你的論文不成?”
“柚子科技的一作資格簽協議的時候不是已經簽好了嗎?現在成果已經有了,我這麽大個的專家,總不能毀約吧?有什麽可擔心的?”
“不用說一作,這文章二作你都可以自己指定!該是誰的就是誰的,我的組裏沒有那麽多事。”
方豫咧嘴:“我就知道您德高望重、高風亮節、光明磊落、高潔清雅、潔身自好……”
童永山沒好氣:“打住打住,怎麽潔身自好都出來了?你小子少拍我馬屁,趕緊回去把實驗數據整理好,論文補充完,趕緊審核完,還能趕上月底的審稿,我還能給你插個隊,要是下周搞不完,那就又得多等小兩個月。”
嗬嗬,潔身自好是給你提個醒,可別晚節不保辜負了師娘。
不得不說,方豫實際上把一部分對母親的情感投射到了趙師娘身上,否則他才不會管童永山出軌不出軌。
方豫嘿嘿一笑:“您放心吧,那我先走了啊。”
童永山揮揮手:“走吧走吧,趕緊走,看到你就來氣。”
剛說完,童永山又想起來什麽,把方豫叫住:“論文記得tex啊,別用word,知道嗎?”
方豫擺擺手不耐煩:“知道知道,模板都下載完了。”
童永山不以為忤,笑罵一聲,樂的跟個彌勒佛似的。
剛出門,方豫就看到江南蓁跟了出來。
“小師弟!”江南蓁踩著高跟鞋快走了兩步,追上方豫,話音中帶點喘息。
方豫停下腳步:“師姐,啥事?”
“老師對你真好,剛剛你跟老師說論文署名的時候我都嚇壞了,老師居然沒生氣,你太厲害了!怎麽做到的?教教師姐行不行?”江南蓁抬頭看著方豫,似乎帶著滿眼的崇拜。
“怎麽做到的?”方豫想了想,“很簡單啊,自己寫一篇能上ssci頂刊的論文,然後給他看看,直接提就行了啊。”
江南蓁臉色一僵,哪裏不知道方豫是在敷衍她。
方豫也確實在敷衍江南蓁,如果不是他,換成程風,哪怕這篇文章是程風獨立寫的,實驗是程風獨立做的。如果程風當麵和童永山提出這個要求,就算童永山高風亮節德高望重答應了程風的要求,心裏一樣也會有所不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
假如兩個貢獻相同、職位相同、各方麵都相同的人提出一個相同的要求,a說這個話,就讓人覺得理所應當;b說同樣的要求,就讓人覺得大逆不道得寸進尺。
為什麽會產生這樣的差別呢?
是因為這兩個人從一開始,就在他人眼中建立了不同的人設形象。
方豫從一開始,在他人麵前展露的形象就是有主見、有話直說,睚眥必報的人設。一旦別人接受了這種人設,那麽就會對他說的話抱有更高的容忍度。
而如果方豫從一開始,在他人麵前展露的形象是習慣於把主導權拱手讓人,什麽事情都是別人說了算。那麽,哪怕他在一件事情上起到的是主導性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當他對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別人一樣也會感覺不適。
因為他把周圍人對他的接受度閾值拉得太高了。
而在人在進入一個新的社交環境初期,是在這個新的社交環境中建立新人設的最好階段。
這個階段,即使你展露出很強的自我意識,哪怕做的過分一些,大多數人也不會就此和你斷絕來往或盲目樹敵,正常人的邏輯都是再觀察觀察。
說白了,就是讓別人適應你的過分。
一旦潛移默化中適應了,你就會在這個新的社交環境中,獲得最大的自由度和最大的社交特權。
哪怕是一個性格懦弱的人,隻要意識到這一點,在進入新環境的時候特意改變自己,他也能在新環境中成功塑造出強硬的形象,哪怕這隻是一種假麵,但假麵戴多了,黏在臉上的時候,他就真的強硬了。
江南蓁心中運氣,努力保持著臉上的優雅:“那師姐可是學不了了,沒辦法,師姐腦子太笨了。對了,師弟,師姐請你吃晚飯吧,慶祝你學術成功突破。”
方豫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江南蓁,目光非常直接。
“嗬嗬,晚上倒是沒什麽事,不過師姐有話就直說吧,都是同門,有什麽不能說的。”
江南蓁被方豫的目光打量的汗毛都要豎起來了,感覺就像光著身子被人用鐳射掃描了一遍似的。
“那個,師弟,嗯……”江南蓁吞吞吐吐,感覺有點不好意思,“你這篇論文能不能把我的名字也寫上?”
方豫咧嘴一笑:“師姐是想要個二作?”
江南蓁低著頭:“你也知道,我沒什麽天賦,剛剛老師也說了,二作作者你都可以指定,要是名額還夠的話,能把我加上嗎?”
這一章學生和剛畢業進入新單位的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