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劉辯斥責詔書傳到荊州劉表、益州劉焉和江東孫堅那裏,三位反應各異。劉表連忙上京請罪,並請求免去自己荊州牧的身份,舉家搬回京師。折子上說:


    臣劉表,叩首頓首,謹以丹誠,上書於大漢皇帝陛下禦前。臣聞陛下英明神武,掃清宇內,克複中原,功蓋寰宇,天下鹹服。然臣於陛下攻打袁紹之役中,未能及時出兵以助,致使陛下孤軍奮戰,臣之罪也,實難辭其咎。


    昔者,陛下下詔,命臣率荊州之眾,赴河北以助陛下討伐袁紹。臣受命之時,心潮澎湃,誓以死力相報陛下之恩遇。然臣愚鈍,未審時度勢,誤以為袁紹勢大,非一州之力可圖,故猶豫不決,按兵不動。此乃臣之大錯,臣悔之無及。


    陛下神武,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擊破袁紹,天下震驚。臣聞捷報,既喜且愧。喜於陛下之英明,愧於臣之無能。臣思及陛下之信任,而臣卻辜負聖望,未能及時出兵,致使陛下獨當一麵,臣之罪也,萬死不足以贖。


    陛下詔書至,申斥臣之過,臣心如刀割,痛徹心扉。臣深知,臣之過失,非輕描淡寫所能掩蓋,故臣懇請陛下,賜臣以重罰,以儆效尤。臣自知罪孽深重,不敢乞求陛下寬恕,但求陛下能念及臣昔日之微勞,給予臣改過自新之機。


    為此,臣請辭荊州牧之職,願舉家遷回京師,以贖臣之罪。臣雖不才,但願在陛下左右,盡忠竭力,以報陛下之恩遇。臣雖無大才,但願以微薄之力,為陛下分憂解難,以贖臣之罪愆。


    陛下聖明,必能體察臣之誠意。臣願陛下寬恕臣之過失,賜臣以改過自新之機。臣雖不才,但必將竭盡所能,以報陛下之恩遇。臣在此叩首頓首,懇請陛下垂鑒。


    臣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臣雖愚鈍,但願能以此次之過為鑒,痛定思痛,改過自新。臣將恪守臣道,盡忠報國,不負陛下之期望。


    陛下之威名,如日中天,光照四海。臣願陛下永葆聖體康健,萬歲萬歲萬萬歲。臣劉表,再次叩首頓首,以表臣之誠意。


    謹此上奏,伏乞聖裁。罪臣劉表謹上”


    劉辯接見了劉表,讚揚了他及時悔過自新的態度,準許他回京任職。下旨劉備代理荊州牧,出兵江夏威懾江東。


    孫堅深思熟慮後,派遣了他的長子孫策與智勇雙全的周瑜一同進京謝罪,並探察朝廷的虛實。


    劉辯莊重地接見了孫策與周瑜一行。孫策恭敬地跪下,行叩拜之禮:“臣孫策,參見陛下。”


    劉辯麵無表情地示意:“平身。”隨後,他淡淡地問道:“你父孫堅為何沒有奉召前來?”


    孫策恭敬地回答:“家父接到陛下的申斥詔書後,深感罪孽深重,懊悔不已。心中憂慮過度,導致身體抱恙,實在無法親自前來向陛下請罪。因此,特命臣代父前來,懇請陛下寬恕家父,以及江東的百姓。”


    劉辯聞言,故意道:“哦?孫將軍病了?陳留王的師傅華佗醫術高超,朕可以派他前去為孫將軍診治。”


    孫策沉穩地回應:“陛下無需掛懷,若陛下能寬宏大量,寬恕家父的罪責,家父的病情自然會不治而愈。若陛下不肯饒恕,即便華佗在側,恐怕也難以根治。”


    劉辯微微頷首,語帶威嚴:“如此說來,朕非寬恕他不可了。”


    孫策再次跪下,誠懇地說:“望陛下垂憐。”


    劉辯深深看了他一眼,緩緩道:“你們這是在要挾朝廷嗎?”


    孫策連忙搖頭:“臣不敢。”


    “你們嘴上說著不敢,但行為上卻在這樣做。”劉辯的語氣中透露出不滿。


    孫策故作惶恐,再次強調:“臣不敢。”


    劉辯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好,朕寬恕你父孫堅。但考慮到孫將軍年事已高,又突生怪病,朕不忍他再為國操勞。因此,朕決定封他為歸命侯,回京任職。江東之事,朕會另派人手打理。你們可願奉召?”


    孫策略一思索,回答道:“臣父恐怕難以承受長途跋涉的勞頓。”


    劉辯擺了擺手:“朕可以派禦用龍攆去接孫將軍回京,不必匆忙趕路,每日行程一二十裏即可。朕定會讓孫將軍在回京途中得到妥善照料。”


    孫策微微頷首,假裝應承:“臣定當遵從陛下旨意,回去告知家父,舉家回京。”


    然而,劉辯卻另有打算:“你就不必回去了,既然你已來到京城,就在京師任職吧。朕的西園還缺一個校尉,我看你頗為合適。至於孫堅那裏,朕會派人前去傳旨。你身邊的周瑜,可去太尉府任職。”


    孫策心知不妙,但隻能硬著頭皮回答:“臣恐能力不足,誤了陛下大事。”


    劉辯斷然地說:“你無需多慮,朕自有安排。此事已定,你們退下吧。明日自有人帶你們去各自的職位。”


    “臣告退。”孫策與周瑜退出大殿。


    待二人離開後,劉辯立刻吩咐小卓子傳旨給典韋,務必嚴密監視二人,不得讓他們離開京城。


    孫策與周瑜二人步出宮門,並未選擇回住處,而是策馬疾馳,直奔城門而去。眼見城門近在咫尺,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欣喜,然而,就在此時,斜刺裏忽然躍出一匹駿馬,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隻見馬上之人,麵如重棗,丹鳳眼炯炯有神,胡須垂至胸前,手握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正是名震四方的關羽關雲長。原來典韋收到旨意,和關羽、張飛、馬超各去一門追趕,不巧被關羽碰到了。他雙手抱拳,目光如炬地問道:“孫將軍,這是要往何處去?”


    孫策見狀,心知此行已無法逃脫,便隨意找了個借口:“我與周瑜初到京師,心中充滿敬仰,原本打算到城外打獵消遣。”


    關羽麵無表情地回應:“京師近來並不太平,陛下擔心二位的安全,特命我前來保護。既然二位有打獵的雅興,我關某願陪同前往。”


    孫策一聽,心知關羽此言不過是借口,他們此行的真實目的已被洞悉。他無奈地歎了口氣,心中雖覺無趣,卻也隻能順水推舟:“感謝陛下的關心,既然外麵不太平,那我們就不去打擾了,免得給關將軍添麻煩。”


    “二位輕便。”關羽說道。


    孫策、周瑜回到住處,典韋派人輪番守候自是不提。第二日西園和太尉府分別派人把孫策、周瑜接去上任。


    劉辯在扣留孫策與周瑜之後,深思熟慮,決定派遣智謀深沉的陳群前往江東傳達朝廷旨意。他特意囑咐陳群,務必等到劉備正式上任並出兵江夏之後,方可前往江東傳達旨意,以確保朝廷的意圖能夠準確無誤地傳達給江東。


    孫堅在孫策與周瑜離開之後,內心焦慮不安,日夜期盼著朝廷的消息。他不斷派人打探朝廷和荊州的最新動態,當得知劉表已回京請罪,劉辯又任命劉備為荊州都督的消息時,孫堅頓時感到大勢不妙,懊悔自己當初的決定,讓孫策與周瑜前往京師。


    果不其然,不久之後,劉備便攜同趙雲,率領荊州本部兵馬出兵江夏,這一舉動無疑是對江東的極大威懾。與此同時,陳群也如期抵達江東。然而,陳群並未直接前往孫堅府上傳達旨意,而是先私下拜會了江東的四大望族——顧、陸、朱、張。他向四大家族透露了朝廷旨意的大致內容,希望借助他們的力量來推動旨意的實施。


    四大家族本就對孫家在江東的勢力擴張心存不滿,他們不願意看到孫家進一步分割他們的利益。因此,在得知朝廷旨意後,他們迅速行動起來,派出了各自的族長顧雍、陸績、朱桓、張昭與陳群一同前往孫府。在孫府前,他們宣讀了皇帝的旨意:“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江東太守孫堅,不遵皇詔,目中無朝廷,依律當誅。然念其年事已高,且能幡然醒悟,派子進京請罪,朕決定饒其死罪,免去其江東太守之職,全家奉詔進京,另行任用。欽此。”


    孫堅聽罷旨意,心中雖有不甘,但看到顧、陸、朱、張四大家族的族長站在自己麵前,他深知大勢已去,隻能叩頭接旨:“罪臣孫堅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接過聖旨後,孫堅忍不住問道:“敢問天使,我家策兒現在何處?”


    陳群平靜地回答道:“恭喜孫將軍,陛下隆恩浩蕩,已任命令郎為西園校尉,留京任職。”


    孫堅心中雖然明白這是劉辯的扣押之舉,但也隻能無奈接受現實。他深知自己非回京城不可了,於是長歎一聲:“皇恩浩蕩呀。”


    孫堅知道既然決定了,就不要磨蹭,第二日便收拾行裝,舉家回京。根據劉辯的旨意,暗部自是沿途嚴密監視。大約過了半個月,孫堅來到了洛陽,看著洛陽城門,孫堅長歎一聲:“洛陽,我孫堅來了。”


    孫堅進城先找到了孫策、周瑜,安頓了住處,便向朝廷遞上了拜見劉辯的折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帝劉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嘎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嘎牙子並收藏少帝劉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