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眾將官走出大帳,劉辯對荀攸、李典說:“以後就仰仗二位了。”
“殿下言重了。”荀攸、李典異口同聲的說。
“隻是,下軍要如何治理,還請殿下給個章程。”見李典沒有說話的意思,荀攸說道。
“我隻有一個要求,就是軍紀嚴明、訓練有素、不怕辛苦、不怕死、能打勝仗。訓練的事就有勞李將軍了。”
“諾!”李典昂首應道。
“沒什麽事,你們去忙吧!”
“諾!”荀攸、李典應聲,抱拳退下。
知道劉辯還有話對自己說,荀攸放慢了腳步,待李典走遠又折返過來。
“先生有事?”看見荀攸回來,劉辯故意問道。
“殿下應該還有吩咐!”荀攸直言不諱。
“先生如何看下軍現在的狀況!”
“現在的下軍看似軍心渙散,但他畢竟是西園禁軍,解決了軍餉問題,稍加訓練,必定回複往日榮光。”
“嗯!我想完全掌控這支軍隊,先生能幫我辦到嗎?”
“完全掌控?”荀攸驚訝道。
“先生當知我現在的處境。”劉辯誠懇地說:“我需要這隻軍隊。”
“定為殿下完成此願,隻是李將軍?”
“他是曹操的人。”劉辯攤牌。
“典軍校尉曹孟德?”
“是的。”接著將自己和曹操的事情和盤托出,當然也說了今天是李典湊巧幫自己解了圍。
“殿下如何看待曹操?”見劉辯如此坦誠,荀攸直言道。
“是個可用之才,隻是不知道能否忠誠於我!”
“哦…”
“先生知道‘月旦評’嗎?”
“殿下也知道‘月旦評’?”
“許劭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殿下多慮了。”
“哦…”
“首先,月旦評隻是許氏沽名釣譽之途,無非是暗合世間謀身求進之需罷了。”荀攸解釋道:“殿下隻知道許劭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知道曹操當時曾備厚禮求見,許劭鄙其人而不肯對,後曹操伺機脅迫,才受得此評。”
“竟有此事?”
“曹操無非善於鑽營,現在曹操出身於宦官之家,見譏於世家,不顯於貴戚,亟待一個進身之機,隻要殿下給了他這個機會,可大膽用之。”
“辨受教了。”荀攸一番話打消了劉辯的疑慮。
“今天的事情正是曹操向殿下納的投名狀,殿下當有所回饋!”
“當如何回饋?”
“讓他知道殿下結交之意即可。”
正說話間,小卓子來報陛下召見太子。
“這裏有勞先生了。我去去就來。”劉辯對荀攸說。
“殿下放心。”
…
隨太監來到北宮,見靈帝坐在大殿上,下手跪著蹇碩。劉辯小步快跑跪在殿前,高呼:“兒臣叩見父皇。”
“聽說你殺了蹇獲?”
“父皇容稟,蹇獲殺了我的副將鮑餘,弄得下軍全營激憤,不得以才殺了他。兒臣剛接手下軍,不如此如何約束手下。”
“鮑餘克扣軍餉,死有餘辜。”蹇碩回道。
“蹇大人可有證據?”
“下軍三個月未發糧餉,鮑餘身為代理之人,不是他克扣還有誰?”
“蹇大人這是誅心之論,豈可憑此擅殺大將。”
“這…”蹇碩一時語塞:“雖無明證,鮑餘身為代理之人,亦當負失職之責。”
“據我所知,鮑鴻死後,是蹇大人主理下軍。”
…
“好了。”聽了他們的爭論,靈帝大約明白是怎麽一回事了,喝止兩人的爭吵:“鮑餘貪墨雖無實證,但作為下軍副將,不免失職之罪,人已死了,不再追究。太子不辨是非,激憤之下殺了蹇獲,著親自到蹇碩靈前拜祭,禁足三天,以示懲戒。”
“皇上,蹇獲是奴才的親弟弟呀,他死的冤枉呀!”蹇碩嚎啕大哭。
“他冤不冤枉尚未可知,正是念在他是你的親弟弟,朕才命太子去給他祭拜,你還奢求什麽?難道讓太子給他抵命?”靈帝怒道。
“奴才不敢!”蹇碩嚇得磕頭如搗蒜。
“起來吧,你也是苦主,但是你不敬太子,便是死罪。”靈帝故意敲打蹇碩。
“奴才死罪!”
“好了,你去兵部給下軍再領三個月糧餉,交給太子。”靈帝為了安撫蹇碩,替他出了克扣的糧餉。
“奴才遵旨。”
“你下去吧。”
“奴才告退。”蹇碩起身退出大殿。
“都是你惹得好事。”看著蹇碩走出大殿,靈帝對劉辯說。
“蹇碩欺我太甚,請父皇明察!”
“他畢竟是朕的人,為了些許糧餉,你就打上門去,實在不該。你來找朕給你補上就是了,何必惹來這一出。”
“兒臣知罪,下次不敢了。”靈帝話說到這份上,劉辯無話可說。
“朕累了,你下去吧!記得去祭拜蹇獲!”
“兒臣遵旨,兒臣告退。”劉辯起身退出大殿。
劉辯從北宮出來,回到下軍軍營,看見蹇碩已把軍餉送來,安排荀攸、李典分發下去,各營官兵領了軍餉,歡喜雀躍,心中有了希望,自是想著跟太子殿下效命。
接著劉辯讓李典陪著去給蹇獲上了香,便讓李典帶著去鮑餘家。
鮑餘的家在西城的一個小胡同裏,一個小院子,大門朝西,門旁是一間西屋,是鮑餘兒子住的地方,中間一座堂屋坐北朝南,堂屋的中間是客廳,東西各有一間耳房,是鮑餘夫婦及鮑餘母親住的地方,一間東屋是廚房,院子東南角是茅房。
劉辯到的時候,下軍各營將官都在,也有西園其他各軍的一些和鮑餘關係不錯的將官,看來鮑餘平時人緣不錯。
劉辯上完香,向鮑餘家人送上欠發的餉銀和撫恤金,並致慰問之意。鮑餘母親突然跪在劉辯麵前,哭道:“老身謝殿下為小兒報了仇,但是小兒尚蒙受不白之冤,請太子殿下為小兒作主。”
其他將官見狀也跪倒在地,高呼:“請殿下為鮑將軍做主。”
劉辯見狀忙攙起老太太:“老太君快快請起,我劉辯在這裏發誓,定為鮑將軍洗刷冤情,以慰鮑將軍在天之靈,請諸位為我做證。”
“老身代小兒謝殿下。”
有安慰了一下鮑家家人,劉辯離開鮑家。
走出鮑家,劉辯對李典說:“請曼成兄代為照顧鮑家。”
“典領命!”李典一愣,沒想到劉辯叫自己曼成兄。
“還要感謝曼成兄今天出手相助,否則本太子丟人丟大了。”
“殿下言重了,典也佩服殿下的魄力。”李典真誠的說。
“以後下軍就就要仰仗曼成兄了。”
“典定不辱命,請殿下放心。”
“天色不早了,曼成兄請自便吧,本太子要回宮了。”劉辯見天色已晚,對李典說。
“典告退。”
荀攸回去向荀彧匯報、李典回去向曹操匯報今天發生的事,自不必言。
“殿下言重了。”荀攸、李典異口同聲的說。
“隻是,下軍要如何治理,還請殿下給個章程。”見李典沒有說話的意思,荀攸說道。
“我隻有一個要求,就是軍紀嚴明、訓練有素、不怕辛苦、不怕死、能打勝仗。訓練的事就有勞李將軍了。”
“諾!”李典昂首應道。
“沒什麽事,你們去忙吧!”
“諾!”荀攸、李典應聲,抱拳退下。
知道劉辯還有話對自己說,荀攸放慢了腳步,待李典走遠又折返過來。
“先生有事?”看見荀攸回來,劉辯故意問道。
“殿下應該還有吩咐!”荀攸直言不諱。
“先生如何看下軍現在的狀況!”
“現在的下軍看似軍心渙散,但他畢竟是西園禁軍,解決了軍餉問題,稍加訓練,必定回複往日榮光。”
“嗯!我想完全掌控這支軍隊,先生能幫我辦到嗎?”
“完全掌控?”荀攸驚訝道。
“先生當知我現在的處境。”劉辯誠懇地說:“我需要這隻軍隊。”
“定為殿下完成此願,隻是李將軍?”
“他是曹操的人。”劉辯攤牌。
“典軍校尉曹孟德?”
“是的。”接著將自己和曹操的事情和盤托出,當然也說了今天是李典湊巧幫自己解了圍。
“殿下如何看待曹操?”見劉辯如此坦誠,荀攸直言道。
“是個可用之才,隻是不知道能否忠誠於我!”
“哦…”
“先生知道‘月旦評’嗎?”
“殿下也知道‘月旦評’?”
“許劭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殿下多慮了。”
“哦…”
“首先,月旦評隻是許氏沽名釣譽之途,無非是暗合世間謀身求進之需罷了。”荀攸解釋道:“殿下隻知道許劭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知道曹操當時曾備厚禮求見,許劭鄙其人而不肯對,後曹操伺機脅迫,才受得此評。”
“竟有此事?”
“曹操無非善於鑽營,現在曹操出身於宦官之家,見譏於世家,不顯於貴戚,亟待一個進身之機,隻要殿下給了他這個機會,可大膽用之。”
“辨受教了。”荀攸一番話打消了劉辯的疑慮。
“今天的事情正是曹操向殿下納的投名狀,殿下當有所回饋!”
“當如何回饋?”
“讓他知道殿下結交之意即可。”
正說話間,小卓子來報陛下召見太子。
“這裏有勞先生了。我去去就來。”劉辯對荀攸說。
“殿下放心。”
…
隨太監來到北宮,見靈帝坐在大殿上,下手跪著蹇碩。劉辯小步快跑跪在殿前,高呼:“兒臣叩見父皇。”
“聽說你殺了蹇獲?”
“父皇容稟,蹇獲殺了我的副將鮑餘,弄得下軍全營激憤,不得以才殺了他。兒臣剛接手下軍,不如此如何約束手下。”
“鮑餘克扣軍餉,死有餘辜。”蹇碩回道。
“蹇大人可有證據?”
“下軍三個月未發糧餉,鮑餘身為代理之人,不是他克扣還有誰?”
“蹇大人這是誅心之論,豈可憑此擅殺大將。”
“這…”蹇碩一時語塞:“雖無明證,鮑餘身為代理之人,亦當負失職之責。”
“據我所知,鮑鴻死後,是蹇大人主理下軍。”
…
“好了。”聽了他們的爭論,靈帝大約明白是怎麽一回事了,喝止兩人的爭吵:“鮑餘貪墨雖無實證,但作為下軍副將,不免失職之罪,人已死了,不再追究。太子不辨是非,激憤之下殺了蹇獲,著親自到蹇碩靈前拜祭,禁足三天,以示懲戒。”
“皇上,蹇獲是奴才的親弟弟呀,他死的冤枉呀!”蹇碩嚎啕大哭。
“他冤不冤枉尚未可知,正是念在他是你的親弟弟,朕才命太子去給他祭拜,你還奢求什麽?難道讓太子給他抵命?”靈帝怒道。
“奴才不敢!”蹇碩嚇得磕頭如搗蒜。
“起來吧,你也是苦主,但是你不敬太子,便是死罪。”靈帝故意敲打蹇碩。
“奴才死罪!”
“好了,你去兵部給下軍再領三個月糧餉,交給太子。”靈帝為了安撫蹇碩,替他出了克扣的糧餉。
“奴才遵旨。”
“你下去吧。”
“奴才告退。”蹇碩起身退出大殿。
“都是你惹得好事。”看著蹇碩走出大殿,靈帝對劉辯說。
“蹇碩欺我太甚,請父皇明察!”
“他畢竟是朕的人,為了些許糧餉,你就打上門去,實在不該。你來找朕給你補上就是了,何必惹來這一出。”
“兒臣知罪,下次不敢了。”靈帝話說到這份上,劉辯無話可說。
“朕累了,你下去吧!記得去祭拜蹇獲!”
“兒臣遵旨,兒臣告退。”劉辯起身退出大殿。
劉辯從北宮出來,回到下軍軍營,看見蹇碩已把軍餉送來,安排荀攸、李典分發下去,各營官兵領了軍餉,歡喜雀躍,心中有了希望,自是想著跟太子殿下效命。
接著劉辯讓李典陪著去給蹇獲上了香,便讓李典帶著去鮑餘家。
鮑餘的家在西城的一個小胡同裏,一個小院子,大門朝西,門旁是一間西屋,是鮑餘兒子住的地方,中間一座堂屋坐北朝南,堂屋的中間是客廳,東西各有一間耳房,是鮑餘夫婦及鮑餘母親住的地方,一間東屋是廚房,院子東南角是茅房。
劉辯到的時候,下軍各營將官都在,也有西園其他各軍的一些和鮑餘關係不錯的將官,看來鮑餘平時人緣不錯。
劉辯上完香,向鮑餘家人送上欠發的餉銀和撫恤金,並致慰問之意。鮑餘母親突然跪在劉辯麵前,哭道:“老身謝殿下為小兒報了仇,但是小兒尚蒙受不白之冤,請太子殿下為小兒作主。”
其他將官見狀也跪倒在地,高呼:“請殿下為鮑將軍做主。”
劉辯見狀忙攙起老太太:“老太君快快請起,我劉辯在這裏發誓,定為鮑將軍洗刷冤情,以慰鮑將軍在天之靈,請諸位為我做證。”
“老身代小兒謝殿下。”
有安慰了一下鮑家家人,劉辯離開鮑家。
走出鮑家,劉辯對李典說:“請曼成兄代為照顧鮑家。”
“典領命!”李典一愣,沒想到劉辯叫自己曼成兄。
“還要感謝曼成兄今天出手相助,否則本太子丟人丟大了。”
“殿下言重了,典也佩服殿下的魄力。”李典真誠的說。
“以後下軍就就要仰仗曼成兄了。”
“典定不辱命,請殿下放心。”
“天色不早了,曼成兄請自便吧,本太子要回宮了。”劉辯見天色已晚,對李典說。
“典告退。”
荀攸回去向荀彧匯報、李典回去向曹操匯報今天發生的事,自不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