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異地搬遷
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 作者:釣月耕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陳,程書記那邊傳來消息,說手術一切成功!”
“太好了,咱們是不是抓個時間去省裏一趟,看望一下!”
“確實,於情於理都該去看看!”
袁慶生跟陳青峰兩個人,坐在同一輛車上。
兩個人聊起了關於程書記手術成功的事情。
有些事情就算再忙也得去做,而且得盡快做,陳青峰想著,下午的時候讓小袁去買點慰問品的,怎麽著他們也得去省裏一趟。
汽車一路來到了高唐縣。
上一次,縣委的班子已經來這裏看過了,這裏是一間廢棄的工廠。以前是高唐縣的機械廠,說實話,廠區還挺大的,高唐縣這邊,說起來條件可真比拒馬縣好太多了。
這裏又有公路,又有鐵路,位於平原,地勢平坦,關鍵是,在拒馬縣作惡多端的拒馬河到了高唐縣這邊卻成為了灌溉莊稼的水源。
這裏河道平緩,而每年高唐縣這邊,都盼望著拒馬河的河水能夠多漲一些。
可這一切,卻是以拒馬縣承受了巨大的自然災害,為前提的。
都說人定勝天,但問題是有的時候人沒必要跟老天爺掰手腕子,如果非要把家建在河道裏,那每年的洪水,就是在逆天而行。
看著這一片廢棄的廠區。
陳青峰覺得有些地方改造改造就能用。
這裏之所以廢棄,是因為當年的地震,可能因為建築質量,再加上這個廠區是在解放前就有的。
所以很多地方牆上都裂了大口子。
但這也意味著隻要把這些建築拆除,那建築材料就是現成的。
陳青峰視察了一圈。
“廠區的規劃不錯,而且建築材料也是現成的,就是得多費一些人工,跟高唐縣商量一下,咱們再多續二十年,爭取租他個四十年,租金方麵讓他們再想想辦法,咱們可是貧困縣,這些年,咱們發大水,高唐縣可是淨占便宜了!”
“這邊的劉縣長一直說想跟您見一麵!”
“是要見一麵,不過該有的事情你提前去溝通,有什麽難聽的話,對方也好說,等事兒定的差不多了,咱們就一起見麵,到時候把這個合同徹底定死!”
陳青峰看著周圍,對這裏很滿意。
說白了,他心裏已經規劃好了。
這裏可以按照石門市以前的工人新村。
隻不過地下管道要重新鋪設一下,避免像工人新村那樣,有什麽垃圾汙水就往路上倒。
同時生產的事情也不能耽擱,雖然他們這是手工活,但人還是要盡快遷過來。
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忙。
下午的時候,袁慶生去準備禮物,不過不等陳青峰主動上門,高唐縣這邊的劉書記,已經帶隊主動過來了。
人家主動來找自己,陳青峰隻能笑臉相迎。
“哎呀,劉書記,感謝你能收留我們呀!”
“哪兒的話,咱們都是鄉裏鄉親的,說這話就見外了!再說了,這個廠子在我們這兒又沒有什麽用,空著也是空著!”
“劉書記,咱們雖然是第一次見麵,但是一見如故,我能厚著臉皮跟您提一句嗎?”
“陳縣長,有啥話不能說的!我們對於拒馬縣的災後重建工作,那是舉雙手雙腳的支持啊!”
“我是這樣想的,你看,拒馬河這條水,說白了確實有點捉摸不透脾氣,你需要水的時候他沒有,你不用的時候,他又來了脾氣,以後要是財政寬裕,我們是想在拒馬河上遊,修個水庫,到時候,你們這邊農田灌溉,也能沾點光,不過有句話,咱們兩個縣可是綁在一起的,我租你這個飛機的廠,之前說好是二十年,我想再多要二十年!”
修拒馬河水庫。聽到這句話,劉書記頓時就心動了。
說實話,上遊發水的時候,他們這邊的確受益,可是幹旱的時候呢。
拒馬河,枯水期細的跟筷子一樣。
要是真能修個水庫,等到需要用水的時候,讓上遊的水庫放水,那他們現在農業生產就更有保證了。
想到了這個,劉書記也一口答應下來。
不過這件事兒還得兩個縣的縣委班子坐在一塊兒碰。
下午,陳青峰就住在了高唐縣這邊。
這邊招待所的環境可比他們拒馬縣強多了。
第二天,陳青峰和袁慶生沒有回縣裏,他們一路來到了定州,然後乘坐火車前往石門,去看望,剛剛手術完成的程書記。
兩個人專程過來,來到省人民醫院。
這裏是以前陸文婷工作過的地方。
陳青峰在這邊雖然不認識什麽人,但好歹有人對他有印象。
遇見熟人之後,有人主動跟陳青峰打招呼。
自我介紹一番陳青峰,這才知道對方是陸文婷以前的同事和學生。
於是連忙說了,自己是來看住在這裏的拒馬縣縣委書記的。
然後他就來到了病房這邊。
程書記的老伴是個農村婦女,以前程書記是下麵人民公社的隊長,說起來,也是靠特殊時期上來的,但他這個人還是有能力的,所以這些年,一直留在了縣裏工作。
“老程,陳縣長,還有小袁來看你了!”
程書記此時胡子拉碴的,看起來十分虛弱,老伴兒和家裏的女兒在他的耳邊小聲說了一句。
他這才轉過頭來,看見陳青峰連忙伸出手。
陳青峰上前一步把手和他握在了一起。
“程書記,我們是來跟您匯報工作的!”
於是陳青峰簡單幾句話,把目前縣裏工作的進展,還有逮捕方有福的事情說了一遍。
談了幾句之後,老程囑咐陳青峰,一定要在天冷之前把災民安頓好。
然後探視時間就到了。
兩個人從病房裏退出來。
其實,仔細想想,自從陳青峰來這邊,他這個頂頭上司還是很支持他工作的。
但現在,老程的身體確實不行了。
……
做完了該做的事情,陳青峰又回到了拒馬縣這邊。
然後就啟動了他一直心心念念的異地搬遷的工作。
縣裏的安置費有一部分要當做租金交給高唐縣那邊。
起碼是個意思,當然人家老百姓拋家舍業的,之前的耕地也得給個補償。
這些錢陳青峰都認,不過現在也隻能打個白條子。
好在大家聽說是去高唐縣,到那兒之後還能有磚瓦房住,一時間都很高興。
然後縣裏組織了一些運輸車,把那些暫時安置在縣各個機關的災民全都轉移到了高唐縣。
陳青峰讓袁慶生幹脆把辦公室挪到高唐縣這邊,現場負責災後重建工作。
而他則在拒馬縣這邊繼續主持日常工作。
“太好了,咱們是不是抓個時間去省裏一趟,看望一下!”
“確實,於情於理都該去看看!”
袁慶生跟陳青峰兩個人,坐在同一輛車上。
兩個人聊起了關於程書記手術成功的事情。
有些事情就算再忙也得去做,而且得盡快做,陳青峰想著,下午的時候讓小袁去買點慰問品的,怎麽著他們也得去省裏一趟。
汽車一路來到了高唐縣。
上一次,縣委的班子已經來這裏看過了,這裏是一間廢棄的工廠。以前是高唐縣的機械廠,說實話,廠區還挺大的,高唐縣這邊,說起來條件可真比拒馬縣好太多了。
這裏又有公路,又有鐵路,位於平原,地勢平坦,關鍵是,在拒馬縣作惡多端的拒馬河到了高唐縣這邊卻成為了灌溉莊稼的水源。
這裏河道平緩,而每年高唐縣這邊,都盼望著拒馬河的河水能夠多漲一些。
可這一切,卻是以拒馬縣承受了巨大的自然災害,為前提的。
都說人定勝天,但問題是有的時候人沒必要跟老天爺掰手腕子,如果非要把家建在河道裏,那每年的洪水,就是在逆天而行。
看著這一片廢棄的廠區。
陳青峰覺得有些地方改造改造就能用。
這裏之所以廢棄,是因為當年的地震,可能因為建築質量,再加上這個廠區是在解放前就有的。
所以很多地方牆上都裂了大口子。
但這也意味著隻要把這些建築拆除,那建築材料就是現成的。
陳青峰視察了一圈。
“廠區的規劃不錯,而且建築材料也是現成的,就是得多費一些人工,跟高唐縣商量一下,咱們再多續二十年,爭取租他個四十年,租金方麵讓他們再想想辦法,咱們可是貧困縣,這些年,咱們發大水,高唐縣可是淨占便宜了!”
“這邊的劉縣長一直說想跟您見一麵!”
“是要見一麵,不過該有的事情你提前去溝通,有什麽難聽的話,對方也好說,等事兒定的差不多了,咱們就一起見麵,到時候把這個合同徹底定死!”
陳青峰看著周圍,對這裏很滿意。
說白了,他心裏已經規劃好了。
這裏可以按照石門市以前的工人新村。
隻不過地下管道要重新鋪設一下,避免像工人新村那樣,有什麽垃圾汙水就往路上倒。
同時生產的事情也不能耽擱,雖然他們這是手工活,但人還是要盡快遷過來。
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忙。
下午的時候,袁慶生去準備禮物,不過不等陳青峰主動上門,高唐縣這邊的劉書記,已經帶隊主動過來了。
人家主動來找自己,陳青峰隻能笑臉相迎。
“哎呀,劉書記,感謝你能收留我們呀!”
“哪兒的話,咱們都是鄉裏鄉親的,說這話就見外了!再說了,這個廠子在我們這兒又沒有什麽用,空著也是空著!”
“劉書記,咱們雖然是第一次見麵,但是一見如故,我能厚著臉皮跟您提一句嗎?”
“陳縣長,有啥話不能說的!我們對於拒馬縣的災後重建工作,那是舉雙手雙腳的支持啊!”
“我是這樣想的,你看,拒馬河這條水,說白了確實有點捉摸不透脾氣,你需要水的時候他沒有,你不用的時候,他又來了脾氣,以後要是財政寬裕,我們是想在拒馬河上遊,修個水庫,到時候,你們這邊農田灌溉,也能沾點光,不過有句話,咱們兩個縣可是綁在一起的,我租你這個飛機的廠,之前說好是二十年,我想再多要二十年!”
修拒馬河水庫。聽到這句話,劉書記頓時就心動了。
說實話,上遊發水的時候,他們這邊的確受益,可是幹旱的時候呢。
拒馬河,枯水期細的跟筷子一樣。
要是真能修個水庫,等到需要用水的時候,讓上遊的水庫放水,那他們現在農業生產就更有保證了。
想到了這個,劉書記也一口答應下來。
不過這件事兒還得兩個縣的縣委班子坐在一塊兒碰。
下午,陳青峰就住在了高唐縣這邊。
這邊招待所的環境可比他們拒馬縣強多了。
第二天,陳青峰和袁慶生沒有回縣裏,他們一路來到了定州,然後乘坐火車前往石門,去看望,剛剛手術完成的程書記。
兩個人專程過來,來到省人民醫院。
這裏是以前陸文婷工作過的地方。
陳青峰在這邊雖然不認識什麽人,但好歹有人對他有印象。
遇見熟人之後,有人主動跟陳青峰打招呼。
自我介紹一番陳青峰,這才知道對方是陸文婷以前的同事和學生。
於是連忙說了,自己是來看住在這裏的拒馬縣縣委書記的。
然後他就來到了病房這邊。
程書記的老伴是個農村婦女,以前程書記是下麵人民公社的隊長,說起來,也是靠特殊時期上來的,但他這個人還是有能力的,所以這些年,一直留在了縣裏工作。
“老程,陳縣長,還有小袁來看你了!”
程書記此時胡子拉碴的,看起來十分虛弱,老伴兒和家裏的女兒在他的耳邊小聲說了一句。
他這才轉過頭來,看見陳青峰連忙伸出手。
陳青峰上前一步把手和他握在了一起。
“程書記,我們是來跟您匯報工作的!”
於是陳青峰簡單幾句話,把目前縣裏工作的進展,還有逮捕方有福的事情說了一遍。
談了幾句之後,老程囑咐陳青峰,一定要在天冷之前把災民安頓好。
然後探視時間就到了。
兩個人從病房裏退出來。
其實,仔細想想,自從陳青峰來這邊,他這個頂頭上司還是很支持他工作的。
但現在,老程的身體確實不行了。
……
做完了該做的事情,陳青峰又回到了拒馬縣這邊。
然後就啟動了他一直心心念念的異地搬遷的工作。
縣裏的安置費有一部分要當做租金交給高唐縣那邊。
起碼是個意思,當然人家老百姓拋家舍業的,之前的耕地也得給個補償。
這些錢陳青峰都認,不過現在也隻能打個白條子。
好在大家聽說是去高唐縣,到那兒之後還能有磚瓦房住,一時間都很高興。
然後縣裏組織了一些運輸車,把那些暫時安置在縣各個機關的災民全都轉移到了高唐縣。
陳青峰讓袁慶生幹脆把辦公室挪到高唐縣這邊,現場負責災後重建工作。
而他則在拒馬縣這邊繼續主持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