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官場的規則
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 作者:釣月耕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拒馬縣殯儀館鬧鬼的事情在縣城傳的沸沸揚揚。
於是陳青峰一通電話打到了定州市文物局。
陳青峰現在基本上可以判斷,這很可能是一起盜墓的案件。
線索的主要來源就是縣裏招工時那個說出石強秘密的木匠。
拒馬縣不是一直這麽窮。
曆史上這裏也曾經是重要的貿易中轉地。
說實話,明朝的時候能夠交易津貼,還有其他的重要物資,那些邊境地區都不可能窮。
說白了不就是幹走私嗎?
陳青峰大致的了解了一下。
縣裏還真有不少曾經發掘出來的古墓。不過有一些是將軍的,還有一些是家族的墓地,也有一些商人的墓地。
按照文物局的說法,他們縣曾經出土過一些墓葬的隨葬品,有些是金器,這些還比較值錢。
了解完這些之後。
陳青峰又把李隊長叫到了他的辦公室。
“老李,石強這個人很複雜,前幾天縣裏招木工,有個人以前認識他,說這家夥在外麵是幹死人生意的。”
“打棺材嗎?”
“有可能,人家說的比較隱晦,我的理解這家夥有可能是盜墓的!”
李隊長驚訝於陳青峰沒怎麽去過現場,這段時間他一直在追查,可是陳青峰掌握的線索似乎比他還要多。
可是在陳青峰看來,他不過是隨口一問問出了一些端倪。
但仔細想想,縣城就這麽幾萬人,大家彼此之間很可能都是認識的,尤其是從事同一個行業,就算沒見過麵,應該也知道對方的存在。
都說同行是冤家,有的時候最了解你的還真不是別人,可能就是同行。
“青峰局,我是個粗人,隻會幹活,幹了這麽多年,都是憑著經驗和印象,我們這地方封閉,也不太接受外麵的新事物。這些都是我的缺點,這個案子我聽您的,您說怎麽幹我就怎麽幹!”
“老李,那就得麻煩你一下了,打聽一下咱們縣還有周圍的幾個縣,有沒有來過什麽生人,或是以勘探或是以打井為目的。我覺得要是找到了這夥人,離案子的偵破可能就差不離了!”
自從他調過來之後,說實話,有兩個人對他幫助很大。一個就是老李,另一個就是袁慶生。
老袁跟陳青峰認識這麽多年了,關係自然不用說。
不過老李可是他來到拒馬縣才剛剛認識的。
陳青峰交代了一番。剩下跑腿的活老李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此時,辦公室裏突然安靜了下來。陳青峰離開家這麽久,也不知道家裏的情況如何?
當初他來這裏的時候,家裏的老爺子帶著一家人去了北戴河。
回來之後陸文婷打過幾次電話。
聽陳雪說陸文婷現在的情況很不錯。
單位的領導也照顧他。
每天陸文婷也就是上午去半天。
查個房,然後有的時候出個門診。
不過單位那邊的同誌照顧他。
畢竟他們所在的陸軍總醫院,那可是全軍的標杆醫院。
來醫院看病的,什麽人都有。
醫院這種環境下,各種病毒還有細菌都有可能引發人的疾病。
不過陸文婷這個人還是一心撲在工作上。
陳青峰在這邊買了一些山裏的野榛子。
沒事的時候,晚上他就自己剝榛子殼。
現在已經攢了小小半麻袋了。
眼看著中秋快到了。
陳青峰打算趁著這個節骨眼回家看看。
有了這個想法,陳青峰打開筆記本看著自己的日程表。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
外麵突然熱鬧了起來。
陳青峰聽到外麵有動靜。剛想問一句,可就在這個時候,外麵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請進,程書記!”
陳青峰看到進來的人連忙站起身來。
原來進來的不是別人,就是剛剛出院的老書記。
“從修理廠出來了,沒啥大毛病了,我這把老骨頭,看看單位這邊還有沒有什麽能用得到我的地方!”
程書記這話說著的時候,臉上帶著笑。
這段時間他不在,也聽說了陳青峰在這邊大刀闊斧的搞實驗。
現在災民的安置問題基本有了去處。全縣的經濟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
不過陳青峰這個人來了這麽久了,一直在縣裏紮著。
老程作為過來人,覺得有些事情從部裏來的同誌不知道,地方上雖然有地方上的規則。
“程書記,您先坐下,我給您泡杯茶!”
老程拄著拐杖,身體虛的不行,隨手把門帶上,然後坐在了沙發上。
陳青峰拿出好茶葉,倒了一杯熱茶給老程。
老程握在手上,緩了好久才跟陳青峰說道:
“小陳啊,我聽小袁說,前一陣子市裏的領導來咱們這兒檢查工作,領導說了什麽沒有?”
“嗯,好像沒說什麽吧!”
“小陳啊,咱們基層的工作,有的時候不能隻盯著工作,我在醫院裏的時候,縣裏的同誌也跟我匯報過,說是市裏的領導過來檢查。工作幹好幹壞先放在一邊,領導肯定比咱們要有水平,可是這幾天我看了一下定州日報,怎麽連一篇咱們拒馬縣的報道都沒有?”
陳青峰此時就算再單純,他也明白程書記這是話裏有話。
“書記,您的意思是……”
“快過節了,好歹去市裏看望一下以前的老領導,起碼也讓那些老同誌知道咱們定州市來了一個年輕人,還有市裏的幾個領導,於情於理,都應該去拜訪一下!”
官場有官場的規矩。
陳青峰上輩子,在刑警隊基本上就是個大頭兵,後來還是臨近退休的時候,老領導照顧他,給他提了半級,好讓他退休的時候收入可以多一些。
但也就止步於此。算得上是對他這個老黃牛多年辛苦付出的一個照顧了。
所以陳青峰壓根就沒想到這一層。
地方上和部裏的方式不一樣。部裏都是按部就班的。剛來的時候,大學畢業的能定個副科,要是文化程度不夠,那就從科員幹起。但基本上過個兩三年都能爬到處級幹部。
以後就是熬資曆了,能力不差,再加上資曆足夠,再往上走也不是不可能,當然如果還想更進一步,那就難了。
但是在縣裏不一樣,在市裏也不一樣。
定州市下轄那麽多縣,每個縣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按理說都有更進一步的空間。陳青峰現在還年輕,程書記年紀大了,年齡上基本上不太可能了。但如果程書記退休之後,那個時候拒馬縣這邊的改革成果初見成效,到時候上麵空降一個摘果子的人。那陳青峰這一趟就算白忙活了。
老程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拖著病體也要從醫院出來。
陳青峰給了拒馬縣一次難得的發展機會,老程覺得自己,有責任給這個年輕人保駕護航。
於是陳青峰一通電話打到了定州市文物局。
陳青峰現在基本上可以判斷,這很可能是一起盜墓的案件。
線索的主要來源就是縣裏招工時那個說出石強秘密的木匠。
拒馬縣不是一直這麽窮。
曆史上這裏也曾經是重要的貿易中轉地。
說實話,明朝的時候能夠交易津貼,還有其他的重要物資,那些邊境地區都不可能窮。
說白了不就是幹走私嗎?
陳青峰大致的了解了一下。
縣裏還真有不少曾經發掘出來的古墓。不過有一些是將軍的,還有一些是家族的墓地,也有一些商人的墓地。
按照文物局的說法,他們縣曾經出土過一些墓葬的隨葬品,有些是金器,這些還比較值錢。
了解完這些之後。
陳青峰又把李隊長叫到了他的辦公室。
“老李,石強這個人很複雜,前幾天縣裏招木工,有個人以前認識他,說這家夥在外麵是幹死人生意的。”
“打棺材嗎?”
“有可能,人家說的比較隱晦,我的理解這家夥有可能是盜墓的!”
李隊長驚訝於陳青峰沒怎麽去過現場,這段時間他一直在追查,可是陳青峰掌握的線索似乎比他還要多。
可是在陳青峰看來,他不過是隨口一問問出了一些端倪。
但仔細想想,縣城就這麽幾萬人,大家彼此之間很可能都是認識的,尤其是從事同一個行業,就算沒見過麵,應該也知道對方的存在。
都說同行是冤家,有的時候最了解你的還真不是別人,可能就是同行。
“青峰局,我是個粗人,隻會幹活,幹了這麽多年,都是憑著經驗和印象,我們這地方封閉,也不太接受外麵的新事物。這些都是我的缺點,這個案子我聽您的,您說怎麽幹我就怎麽幹!”
“老李,那就得麻煩你一下了,打聽一下咱們縣還有周圍的幾個縣,有沒有來過什麽生人,或是以勘探或是以打井為目的。我覺得要是找到了這夥人,離案子的偵破可能就差不離了!”
自從他調過來之後,說實話,有兩個人對他幫助很大。一個就是老李,另一個就是袁慶生。
老袁跟陳青峰認識這麽多年了,關係自然不用說。
不過老李可是他來到拒馬縣才剛剛認識的。
陳青峰交代了一番。剩下跑腿的活老李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此時,辦公室裏突然安靜了下來。陳青峰離開家這麽久,也不知道家裏的情況如何?
當初他來這裏的時候,家裏的老爺子帶著一家人去了北戴河。
回來之後陸文婷打過幾次電話。
聽陳雪說陸文婷現在的情況很不錯。
單位的領導也照顧他。
每天陸文婷也就是上午去半天。
查個房,然後有的時候出個門診。
不過單位那邊的同誌照顧他。
畢竟他們所在的陸軍總醫院,那可是全軍的標杆醫院。
來醫院看病的,什麽人都有。
醫院這種環境下,各種病毒還有細菌都有可能引發人的疾病。
不過陸文婷這個人還是一心撲在工作上。
陳青峰在這邊買了一些山裏的野榛子。
沒事的時候,晚上他就自己剝榛子殼。
現在已經攢了小小半麻袋了。
眼看著中秋快到了。
陳青峰打算趁著這個節骨眼回家看看。
有了這個想法,陳青峰打開筆記本看著自己的日程表。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
外麵突然熱鬧了起來。
陳青峰聽到外麵有動靜。剛想問一句,可就在這個時候,外麵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請進,程書記!”
陳青峰看到進來的人連忙站起身來。
原來進來的不是別人,就是剛剛出院的老書記。
“從修理廠出來了,沒啥大毛病了,我這把老骨頭,看看單位這邊還有沒有什麽能用得到我的地方!”
程書記這話說著的時候,臉上帶著笑。
這段時間他不在,也聽說了陳青峰在這邊大刀闊斧的搞實驗。
現在災民的安置問題基本有了去處。全縣的經濟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
不過陳青峰這個人來了這麽久了,一直在縣裏紮著。
老程作為過來人,覺得有些事情從部裏來的同誌不知道,地方上雖然有地方上的規則。
“程書記,您先坐下,我給您泡杯茶!”
老程拄著拐杖,身體虛的不行,隨手把門帶上,然後坐在了沙發上。
陳青峰拿出好茶葉,倒了一杯熱茶給老程。
老程握在手上,緩了好久才跟陳青峰說道:
“小陳啊,我聽小袁說,前一陣子市裏的領導來咱們這兒檢查工作,領導說了什麽沒有?”
“嗯,好像沒說什麽吧!”
“小陳啊,咱們基層的工作,有的時候不能隻盯著工作,我在醫院裏的時候,縣裏的同誌也跟我匯報過,說是市裏的領導過來檢查。工作幹好幹壞先放在一邊,領導肯定比咱們要有水平,可是這幾天我看了一下定州日報,怎麽連一篇咱們拒馬縣的報道都沒有?”
陳青峰此時就算再單純,他也明白程書記這是話裏有話。
“書記,您的意思是……”
“快過節了,好歹去市裏看望一下以前的老領導,起碼也讓那些老同誌知道咱們定州市來了一個年輕人,還有市裏的幾個領導,於情於理,都應該去拜訪一下!”
官場有官場的規矩。
陳青峰上輩子,在刑警隊基本上就是個大頭兵,後來還是臨近退休的時候,老領導照顧他,給他提了半級,好讓他退休的時候收入可以多一些。
但也就止步於此。算得上是對他這個老黃牛多年辛苦付出的一個照顧了。
所以陳青峰壓根就沒想到這一層。
地方上和部裏的方式不一樣。部裏都是按部就班的。剛來的時候,大學畢業的能定個副科,要是文化程度不夠,那就從科員幹起。但基本上過個兩三年都能爬到處級幹部。
以後就是熬資曆了,能力不差,再加上資曆足夠,再往上走也不是不可能,當然如果還想更進一步,那就難了。
但是在縣裏不一樣,在市裏也不一樣。
定州市下轄那麽多縣,每個縣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按理說都有更進一步的空間。陳青峰現在還年輕,程書記年紀大了,年齡上基本上不太可能了。但如果程書記退休之後,那個時候拒馬縣這邊的改革成果初見成效,到時候上麵空降一個摘果子的人。那陳青峰這一趟就算白忙活了。
老程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拖著病體也要從醫院出來。
陳青峰給了拒馬縣一次難得的發展機會,老程覺得自己,有責任給這個年輕人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