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蒞臨考察
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 作者:釣月耕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國境線的對麵炮火聲聲。
此時,數萬人聚集在邊檢站,而這邊,陳青峰下令,堅決不能放行。
誰知道有沒有人趁著亂把毒品帶進國門。
要知道,對麵的那些老百姓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種植的日常農作物就是在國內非法的植物。要說毒品泛濫和他們沒有關係,那屬實是在瞎說。
但是,這些人也有自己可憐的地方,對麵的軍閥,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產品就是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出口到英美等國家,可以換來大量的外匯,而軍閥的需求也逼迫著老百姓不得不將賴於虎口的田地種上這些危害人間的東西。
所以,陳青峰一方麵得提防這些人,另一方麵出於人道主義,又不能棄之不顧。
於是,陳青峰讓縣裏的民政局把所有庫存的帳篷拿出來,連帶著,讓糧食局解決一部分口糧問題。
除此之外,因為靠近邊境,兩邊有一些有親屬關係的國內居民也會捐贈一些糧食和有用的物資。
總之,這邊所做的一切都是量力而行。
而這也是陳青峰一個很好的了解對麵的機會。
這幾天,陳青峰一直在邊境線這邊和那邊的難民接觸。
“你們吃的方麵沒有問題!”
“沒有沒有,謝謝領導,出來的時候什麽也沒有帶,等跑到了這邊才吃上一頓熱飯!”
“哦!我想跟你們了解一下,你們那邊現在是什麽情況!”
“是賀司令的人和坤司令的人在打仗,這一次,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麽,突然就打起來了。”
“我問一下,你們平時種地都種什麽?”
“煙!上麵隻讓種這個,不過,種完的也都是賣給別人,賀司令這邊,不太收我們的煙,所以價錢也一直賣不上去,我們都沒得錢,小孩沒有書讀,真羨慕住在這邊的,小孩有書讀,而且吃飯也不用發愁……”
“那,等這一次仗打完了,我給你們一個機會,你們可以種糧食賣到我們這邊,也可以種點茶葉,或者咖啡之類的,你們會不會?”
“不懂,我們隻能種煙!”
“不懂沒關係,你們可以派人來學,我在這邊打算建個學校,你們的小孩也可以來這裏讀書,總之,以後你隻要不幫著他們種煙,在我們這邊,也可以參加我們這邊的日常經營,還有教育活動!”
“那真是太好了,領導,你說真的……”
“是!我說的是真的,我打算以後就這麽幹,但是我得確保,你們的小孩,還有你們不會帶那些違禁品過來,要不然的話,那政策我隻能收回了……”
陳青峰的話,讓對麵的老百姓聽完之後,一下子仿佛有了希望。
他們在那邊就是二等公民,而且很多人都會講漢語,可是下麵一代的小孩子卻不會寫字,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很多家庭也讀不了書。
其實在這邊,陳青峰完全可以不用管那邊的老百姓,但問題是毒瘤是長在國外的土地上,陳青峰在國內,如果不讓出一些利益,讓那邊的人看到希望,那隻能被那些軍閥裹挾著。
長此以往,那邊的老百姓也就沒有了是非觀念,以後那裏就會成為犯罪的天堂,滋生出無數的犯罪土壤。
教育這東西,其實也算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傳播。
在國內上學,不可能讓他們像軍閥那樣,學著怎麽種煙,以後長大了,繼續像他們的父輩一樣當個煙民,陳青峰的想法就是從娃娃抓起,從這一代就把下一代的根兒給斬斷了,同時也要給現在這一代正處於壯年的農民,普及一些基本的農業知識。
他們那邊的老百姓從鴉片戰爭之後不久,在英國人的指導下就開始種煙,這麽多代傳下來,已經沒有什麽人會種莊稼了。
所以,哪怕是種玉米,這邊也得給那邊提供一些指導。
更何況玉米這東西是糧食作物,隻能解決吃飽飯的問題,但從利益上講,糧食是無法和煙這種東西比利潤的。
所以還需要傳授一些經濟作物的栽培。
陳青峰的初步想法,就是如此!
趁著打仗的這段時間,陳青峰做了一手調研,回來之後他寫成一份報告,然後上交到了省公安廳。
想要搞禁毒工作,就不隻要局限在國內,還要想辦法改變周邊的環境。
同時,要把周圍國家在邊境居住的老百姓的利益捆綁在國內經濟發展的利益戰車上,隻有這樣,像林順賢坤沙之類的組織才沒有繼續生存的土壤。
……
陳青峰的報告發到了省裏之後,省廳方麵很是重視。
畢竟,當初陳青峰在拒馬縣搞經濟試點,也確實搞出了一些成就。
守在邊境的那些難民沒有想到,幾天之後,一所簡易的學校就建起來了。
而他們的孩子真的可以去學校讀書了。
老師是從縣裏的幾個小學抽調出來的,來之前,陳青峰給他們打了預防針。
同時,陳青峰也從縣裏的小學收了一些舊的教材,然後充當教材,發放到新建成的簡易學校。
這所學校的名字,陳青峰打算叫做友誼小學。
雖然隻是用帳篷搭成的臨時教室,但是接連幾天的炮火聲中卻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
這讓很多跑到邊境的難民泣不成聲。
而陳青峰在雲海縣的改革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趁著林順賢集團和坤沙集團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
雲海縣這邊的畜牧交易中心已經落成了。
說實話,這個交易中心,陳青峰是找省裏批的資金,土地倒是沒花多少錢,隻是周圍建了幾層給交易中心的商戶用來辦公的辦公樓。
一共有三棟,都是兩層小樓。
可惜現在因為戰火,緬甸那邊的牛還有其他牲畜運不過來。
不過就在這時,陳青峰的老朋友和老搭檔袁慶生,已經帶隊來到了雲海縣。
陳青峰是親自派車去省城把人接來的。
袁慶生帶著的,還是以前陳青峰在拒馬縣的老班底。
一行人見到陳青峰顯得格外的熱情。
而此時縣委大院也已經掛上了,歡迎拒馬縣領導蒞臨考察的橫幅。
此時,數萬人聚集在邊檢站,而這邊,陳青峰下令,堅決不能放行。
誰知道有沒有人趁著亂把毒品帶進國門。
要知道,對麵的那些老百姓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種植的日常農作物就是在國內非法的植物。要說毒品泛濫和他們沒有關係,那屬實是在瞎說。
但是,這些人也有自己可憐的地方,對麵的軍閥,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產品就是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出口到英美等國家,可以換來大量的外匯,而軍閥的需求也逼迫著老百姓不得不將賴於虎口的田地種上這些危害人間的東西。
所以,陳青峰一方麵得提防這些人,另一方麵出於人道主義,又不能棄之不顧。
於是,陳青峰讓縣裏的民政局把所有庫存的帳篷拿出來,連帶著,讓糧食局解決一部分口糧問題。
除此之外,因為靠近邊境,兩邊有一些有親屬關係的國內居民也會捐贈一些糧食和有用的物資。
總之,這邊所做的一切都是量力而行。
而這也是陳青峰一個很好的了解對麵的機會。
這幾天,陳青峰一直在邊境線這邊和那邊的難民接觸。
“你們吃的方麵沒有問題!”
“沒有沒有,謝謝領導,出來的時候什麽也沒有帶,等跑到了這邊才吃上一頓熱飯!”
“哦!我想跟你們了解一下,你們那邊現在是什麽情況!”
“是賀司令的人和坤司令的人在打仗,這一次,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麽,突然就打起來了。”
“我問一下,你們平時種地都種什麽?”
“煙!上麵隻讓種這個,不過,種完的也都是賣給別人,賀司令這邊,不太收我們的煙,所以價錢也一直賣不上去,我們都沒得錢,小孩沒有書讀,真羨慕住在這邊的,小孩有書讀,而且吃飯也不用發愁……”
“那,等這一次仗打完了,我給你們一個機會,你們可以種糧食賣到我們這邊,也可以種點茶葉,或者咖啡之類的,你們會不會?”
“不懂,我們隻能種煙!”
“不懂沒關係,你們可以派人來學,我在這邊打算建個學校,你們的小孩也可以來這裏讀書,總之,以後你隻要不幫著他們種煙,在我們這邊,也可以參加我們這邊的日常經營,還有教育活動!”
“那真是太好了,領導,你說真的……”
“是!我說的是真的,我打算以後就這麽幹,但是我得確保,你們的小孩,還有你們不會帶那些違禁品過來,要不然的話,那政策我隻能收回了……”
陳青峰的話,讓對麵的老百姓聽完之後,一下子仿佛有了希望。
他們在那邊就是二等公民,而且很多人都會講漢語,可是下麵一代的小孩子卻不會寫字,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很多家庭也讀不了書。
其實在這邊,陳青峰完全可以不用管那邊的老百姓,但問題是毒瘤是長在國外的土地上,陳青峰在國內,如果不讓出一些利益,讓那邊的人看到希望,那隻能被那些軍閥裹挾著。
長此以往,那邊的老百姓也就沒有了是非觀念,以後那裏就會成為犯罪的天堂,滋生出無數的犯罪土壤。
教育這東西,其實也算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傳播。
在國內上學,不可能讓他們像軍閥那樣,學著怎麽種煙,以後長大了,繼續像他們的父輩一樣當個煙民,陳青峰的想法就是從娃娃抓起,從這一代就把下一代的根兒給斬斷了,同時也要給現在這一代正處於壯年的農民,普及一些基本的農業知識。
他們那邊的老百姓從鴉片戰爭之後不久,在英國人的指導下就開始種煙,這麽多代傳下來,已經沒有什麽人會種莊稼了。
所以,哪怕是種玉米,這邊也得給那邊提供一些指導。
更何況玉米這東西是糧食作物,隻能解決吃飽飯的問題,但從利益上講,糧食是無法和煙這種東西比利潤的。
所以還需要傳授一些經濟作物的栽培。
陳青峰的初步想法,就是如此!
趁著打仗的這段時間,陳青峰做了一手調研,回來之後他寫成一份報告,然後上交到了省公安廳。
想要搞禁毒工作,就不隻要局限在國內,還要想辦法改變周邊的環境。
同時,要把周圍國家在邊境居住的老百姓的利益捆綁在國內經濟發展的利益戰車上,隻有這樣,像林順賢坤沙之類的組織才沒有繼續生存的土壤。
……
陳青峰的報告發到了省裏之後,省廳方麵很是重視。
畢竟,當初陳青峰在拒馬縣搞經濟試點,也確實搞出了一些成就。
守在邊境的那些難民沒有想到,幾天之後,一所簡易的學校就建起來了。
而他們的孩子真的可以去學校讀書了。
老師是從縣裏的幾個小學抽調出來的,來之前,陳青峰給他們打了預防針。
同時,陳青峰也從縣裏的小學收了一些舊的教材,然後充當教材,發放到新建成的簡易學校。
這所學校的名字,陳青峰打算叫做友誼小學。
雖然隻是用帳篷搭成的臨時教室,但是接連幾天的炮火聲中卻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
這讓很多跑到邊境的難民泣不成聲。
而陳青峰在雲海縣的改革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趁著林順賢集團和坤沙集團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
雲海縣這邊的畜牧交易中心已經落成了。
說實話,這個交易中心,陳青峰是找省裏批的資金,土地倒是沒花多少錢,隻是周圍建了幾層給交易中心的商戶用來辦公的辦公樓。
一共有三棟,都是兩層小樓。
可惜現在因為戰火,緬甸那邊的牛還有其他牲畜運不過來。
不過就在這時,陳青峰的老朋友和老搭檔袁慶生,已經帶隊來到了雲海縣。
陳青峰是親自派車去省城把人接來的。
袁慶生帶著的,還是以前陳青峰在拒馬縣的老班底。
一行人見到陳青峰顯得格外的熱情。
而此時縣委大院也已經掛上了,歡迎拒馬縣領導蒞臨考察的橫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