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咱朱元璋,拜托了
老朱家的瓜,好吃難消化! 作者:一日三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朱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是感到很滿意的。
不同於曆史上的那個朱元璋,在他晚年的時候大開殺戒。
如今的老朱是圓滿的。
小小朱還在,大明的希望便在。
馬皇後也在,能在關鍵時刻收攏他的殺心。
那個敢於指著他的鼻子抗旨的朱標也在,這幾年大明在朱標的手裏,發展的甚至比在他這個開國皇帝的手裏還要好。
如今的老朱,已經可以頤養天年了。
一個放牛娃,窮的就連老父的葬身之地都買不起。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愣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就了大明王朝。
甚至於有了一個長達數十年的洪武盛世。
憑借如此成就,足以讓老朱在曆代帝王之中名列前茅。
即便是被老朱視作目標的李二風,恐怕在帝王桌上也要排在他的下麵,喝酒的時候還要把杯沿往下壓三分。
畢竟老朱選的繼承人沒有瘸,也不喜歡男人,更不會喊出請老朱稱太子的話。
至於那個同樣野心勃勃想著當太子的小兒子。
不用老朱出手,朱標一記嘴巴子,老四就要老老實實的去鎮守北方。
如今能排在老朱前麵的,恐怕也就是那位被稱作祖龍的秦始皇了。
可老朱覺得自己還有機會。
雖說不能超越祖龍,但是離得近一些,總是還有可能的。
那就是封狼居胥。
“咱是個苦出身,窮怕了!”
“你們的引鳳侯,皇後娘娘的幹兒子,方靜之這個小王八蛋,總是私下裏罵咱。”
“他說咱就是個土財主,窮人乍富,說咱雖然當了皇帝,但是氣質沒跟上,說咱是個土包子。”
“為此,咱揍了他不止一次,若不是你們的皇後娘娘攔著,咱早晚揍死這個沒大沒小的混球。”
校場之上,老朱的冷笑話惹來不少士卒的憋笑聲。
可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
老朱雖然是嘴上罵罵咧咧,說著要揍死方靜之。
可你其他人動他一個手指頭試試,先弄死的你的就是他老朱。
如今的引鳳侯,那是皇家捧在手心裏的寶。
如若不然,你見過那個皇帝會在大庭廣眾之下點名要揍某家的紈絝子。
這是親近,更是一門榮耀。
看看皇後娘娘跟太子以及皇孫的笑臉就知道了。
“不過這小子說的也沒錯!”老朱壓了壓手:“咱就是個老農,就是個土包子,別看如今做了皇帝,可骨子裏依舊是那個放牛的朱重八!”
“李善長當年說過,說咱不能稱朕,要稱呼朕,這樣才顯得有威嚴。”
“可威嚴是有了,咱跟百姓的距離就遠了。”
“所以咱下令,讓大家把咱得咱,當成朕來看就行了,至於後世之君,不許學咱。”
“咱要稱呼咱,並且咱還要在宮裏種地,要記得咱得出身,跟你們沒有什麽區別。”
“咱也要讓太子,讓皇孫去種地。”
“讓他們也曉得,農人是多麽的不容易。”
“如此一來,他們在治理國家的時候,也能理解勞苦大眾,製定的國策,也更符合百姓的利益。”
“寧肯朝廷吃點虧,萬萬不能讓老百姓少吃一口糧!”
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聲好字!
接下來,則是滿場的萬歲萬萬歲的聲響。
老朱的嘴角幾乎裂到了後耳根。
為了今天的演講,他可是私下裏琢磨了好幾天。
如今自己是皇帝了。
可不能像以前那樣。
思來想去,老朱想到了方靜之經常掛在嘴邊上的同理之心。
那些達官顯貴的子弟咱不爭取,咱就讓那些窮苦出身的士卒從心底裏認可咱。
如此一來……嘿嘿……
結果也符合老朱的預期。
顯然,老朱的這一番話,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裏。
“咱這個人呢,不會說什麽好聽的,就會說一點的實話!”
老朱繼續道:“大明是咱的大明,也是天下人的大明。”
“方靜之這小子有句話說的好。”
“無論是咱,還是太子,還是官員,亦或者是你們。”
“咱們吃的都是百姓的糧。”
“百姓把糧給了咱們,他們做好了他們的工作,那咱們也就必須做好咱們得工作,拿命去守護他們!”
“自古以來,咱們中原九州,就不斷地遭受來自草原的威脅。”
“所以有了漢武帝的北擊匈奴,有了大唐的平滅突厥。”
“可惜前宋羸弱,讓草原人奪了天下,從此禍害中原數十年。”
“提前那段事,咱是痛心疾首啊!”
“咱得爹娘,就是死在那些人的手裏啊!”
“……”
聽著老朱的絮絮叨叨,方靜之在旁直掏耳朵。
老家夥自己給自己感動了。
還擦眼淚。
不曉得的,還真以為你老朱這次出征是為了大明的百姓呢!
“嚴肅點!”朱標沒好氣的踢了方靜之一下:“讓父皇看到,又要揍你了。”
方靜之翻了個白眼:“老爺子老了,追不上我!”
朱標無奈:“行了,知曉父皇老了就好,你這次隨軍出征,可務必要保證父皇的安全。”
“放心好了,大哥,早就已經做好了周密的規劃,而且你也送去了旨意。”方靜之壞笑道:“別看老爺子如今躊躇滿誌,等他到了草原,就會發現,自己是去旅遊的!還妄想著像當年一樣,要提刀跨馬殺敵,可別想了,草原的那幾十萬人頭,都是為三大營準備的。”
“你小子有數就好!”朱標搖頭苦笑,就是不曉得父皇知曉自己幾個人在這事背後的謀劃以後,從草原回來,哥幾個估計都要被好好的收拾一頓。
要不,自己到時候,提前跑路吧?
去西北看看,讓雄英建國。
嗯,這就很英明有木有。
講台上,老朱的演講也已經到了尾聲。
“為了咱們大明的長治久安,為了以後咱們的百姓能夠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草原上的威脅,不能留了。”
“咱此次起兵,乃是咱最後一次帶兵打仗。”
“為了後世子孫的安寧,咱要一舉解決草原的禍端。”
“咱要他們死!”
“諸位,將草原擴入咱們大明的拜托。”
“我朱元璋,拜托了!”
不同於曆史上的那個朱元璋,在他晚年的時候大開殺戒。
如今的老朱是圓滿的。
小小朱還在,大明的希望便在。
馬皇後也在,能在關鍵時刻收攏他的殺心。
那個敢於指著他的鼻子抗旨的朱標也在,這幾年大明在朱標的手裏,發展的甚至比在他這個開國皇帝的手裏還要好。
如今的老朱,已經可以頤養天年了。
一個放牛娃,窮的就連老父的葬身之地都買不起。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愣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就了大明王朝。
甚至於有了一個長達數十年的洪武盛世。
憑借如此成就,足以讓老朱在曆代帝王之中名列前茅。
即便是被老朱視作目標的李二風,恐怕在帝王桌上也要排在他的下麵,喝酒的時候還要把杯沿往下壓三分。
畢竟老朱選的繼承人沒有瘸,也不喜歡男人,更不會喊出請老朱稱太子的話。
至於那個同樣野心勃勃想著當太子的小兒子。
不用老朱出手,朱標一記嘴巴子,老四就要老老實實的去鎮守北方。
如今能排在老朱前麵的,恐怕也就是那位被稱作祖龍的秦始皇了。
可老朱覺得自己還有機會。
雖說不能超越祖龍,但是離得近一些,總是還有可能的。
那就是封狼居胥。
“咱是個苦出身,窮怕了!”
“你們的引鳳侯,皇後娘娘的幹兒子,方靜之這個小王八蛋,總是私下裏罵咱。”
“他說咱就是個土財主,窮人乍富,說咱雖然當了皇帝,但是氣質沒跟上,說咱是個土包子。”
“為此,咱揍了他不止一次,若不是你們的皇後娘娘攔著,咱早晚揍死這個沒大沒小的混球。”
校場之上,老朱的冷笑話惹來不少士卒的憋笑聲。
可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
老朱雖然是嘴上罵罵咧咧,說著要揍死方靜之。
可你其他人動他一個手指頭試試,先弄死的你的就是他老朱。
如今的引鳳侯,那是皇家捧在手心裏的寶。
如若不然,你見過那個皇帝會在大庭廣眾之下點名要揍某家的紈絝子。
這是親近,更是一門榮耀。
看看皇後娘娘跟太子以及皇孫的笑臉就知道了。
“不過這小子說的也沒錯!”老朱壓了壓手:“咱就是個老農,就是個土包子,別看如今做了皇帝,可骨子裏依舊是那個放牛的朱重八!”
“李善長當年說過,說咱不能稱朕,要稱呼朕,這樣才顯得有威嚴。”
“可威嚴是有了,咱跟百姓的距離就遠了。”
“所以咱下令,讓大家把咱得咱,當成朕來看就行了,至於後世之君,不許學咱。”
“咱要稱呼咱,並且咱還要在宮裏種地,要記得咱得出身,跟你們沒有什麽區別。”
“咱也要讓太子,讓皇孫去種地。”
“讓他們也曉得,農人是多麽的不容易。”
“如此一來,他們在治理國家的時候,也能理解勞苦大眾,製定的國策,也更符合百姓的利益。”
“寧肯朝廷吃點虧,萬萬不能讓老百姓少吃一口糧!”
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聲好字!
接下來,則是滿場的萬歲萬萬歲的聲響。
老朱的嘴角幾乎裂到了後耳根。
為了今天的演講,他可是私下裏琢磨了好幾天。
如今自己是皇帝了。
可不能像以前那樣。
思來想去,老朱想到了方靜之經常掛在嘴邊上的同理之心。
那些達官顯貴的子弟咱不爭取,咱就讓那些窮苦出身的士卒從心底裏認可咱。
如此一來……嘿嘿……
結果也符合老朱的預期。
顯然,老朱的這一番話,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裏。
“咱這個人呢,不會說什麽好聽的,就會說一點的實話!”
老朱繼續道:“大明是咱的大明,也是天下人的大明。”
“方靜之這小子有句話說的好。”
“無論是咱,還是太子,還是官員,亦或者是你們。”
“咱們吃的都是百姓的糧。”
“百姓把糧給了咱們,他們做好了他們的工作,那咱們也就必須做好咱們得工作,拿命去守護他們!”
“自古以來,咱們中原九州,就不斷地遭受來自草原的威脅。”
“所以有了漢武帝的北擊匈奴,有了大唐的平滅突厥。”
“可惜前宋羸弱,讓草原人奪了天下,從此禍害中原數十年。”
“提前那段事,咱是痛心疾首啊!”
“咱得爹娘,就是死在那些人的手裏啊!”
“……”
聽著老朱的絮絮叨叨,方靜之在旁直掏耳朵。
老家夥自己給自己感動了。
還擦眼淚。
不曉得的,還真以為你老朱這次出征是為了大明的百姓呢!
“嚴肅點!”朱標沒好氣的踢了方靜之一下:“讓父皇看到,又要揍你了。”
方靜之翻了個白眼:“老爺子老了,追不上我!”
朱標無奈:“行了,知曉父皇老了就好,你這次隨軍出征,可務必要保證父皇的安全。”
“放心好了,大哥,早就已經做好了周密的規劃,而且你也送去了旨意。”方靜之壞笑道:“別看老爺子如今躊躇滿誌,等他到了草原,就會發現,自己是去旅遊的!還妄想著像當年一樣,要提刀跨馬殺敵,可別想了,草原的那幾十萬人頭,都是為三大營準備的。”
“你小子有數就好!”朱標搖頭苦笑,就是不曉得父皇知曉自己幾個人在這事背後的謀劃以後,從草原回來,哥幾個估計都要被好好的收拾一頓。
要不,自己到時候,提前跑路吧?
去西北看看,讓雄英建國。
嗯,這就很英明有木有。
講台上,老朱的演講也已經到了尾聲。
“為了咱們大明的長治久安,為了以後咱們的百姓能夠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草原上的威脅,不能留了。”
“咱此次起兵,乃是咱最後一次帶兵打仗。”
“為了後世子孫的安寧,咱要一舉解決草原的禍端。”
“咱要他們死!”
“諸位,將草原擴入咱們大明的拜托。”
“我朱元璋,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