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柴桑江岸。


    諸葛瑾和諸葛亮兄弟正在告別。


    諸葛亮茫然不解:“大兄,你昨天才到,怎麽今日就要走?”


    “又為何不讓我告訴袁將軍你要走?”


    此時的諸葛瑾相比昨天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


    昨天還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年輕學子。


    今天卻是一副成熟又穩重的模樣。


    “二弟,不是我不想和你多聚幾日,隻是……”


    “鄱陽那邊縣令之位空缺已久,那些強宗大族又蠢蠢欲動。”


    “為兄現今身負少主厚望,自當早日為主上分憂!”


    諸葛瑾目光堅定,似乎一夜之間就明白了什麽叫“重任在身”。


    “若是告訴少主我要走,少主必為我設宴辭別,而我如今寸功未立,如何擔待得起?”


    諸葛亮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你要去鄱陽……當縣令?”


    “我還以為你要……”


    似乎猜到了自己弟弟要說什麽,諸葛瑾忙作噤聲狀。


    “二弟不可胡言!”


    “少主有雄主之姿,或許這一點你還未發現……但亂世能逢此明主,實乃人生之幸也!”


    諸葛亮疑惑不解道:“那族訓?”


    諸葛瑾搖了搖頭:“族訓沒錯,但我亦無錯。”


    諸葛亮大暈:“大兄你要是沒錯,那錯的豈不就是我了?”


    “按先來後到,我是先來的,我比你得到袁將軍的授任……”


    “就算他袁耀是明主,但是按‘亂世分而事之’的族訓,他該是我的明主,不是你的啊!”


    “你應該另擇明主去啊!”


    諸葛亮還要說下去,但諸葛瑾已經跳上了小船,直接催促船家離岸起行了。


    “二弟你說什麽,風浪太大我聽不清楚!”


    “有什麽事,寫信給我說哈!”


    “有空就來鄱陽找我玩哈!”


    不多時,諸葛瑾就乘舟遠去,隻留下獨自在風中淩亂的諸葛亮。


    既然你做初一,休怪我做十五!


    諸葛亮一咬牙,決定回去後立馬就上任袁耀任命他的“軍師祭酒”一職。


    看誰先上任!


    ……


    袁耀在柴桑呆了將近一個月。


    首先處理了一直沒時間處理的劉繇、許劭等人。


    這兩人一個是朝廷任命的正牌揚州牧,一個是漢末第一評論家,影響力都非同小可。


    是殺是囚,都會引起天下輿論的重大反響。


    所以袁耀決定直接把這兩人放了。


    這樣天下人,就不會給我套上一個殘害漢室宗親、輕辱名士的惡名了。


    袁耀的決定一出,立刻受到了魯肅、何夔和鄭渾等人的極力讚可。


    尤其何夔和鄭渾兩人,之前就寫了好幾道奏文,請求袁耀赦免劉繇、許劭之過。


    就連袁耀治下許多縣令、縣長之前也呈上來許多求情信,不過這些人都不敢讓袁耀釋放劉繇,全都是寫信希望袁耀能釋放許劭的。


    這很好理解,劉繇作為袁術袁耀父子在揚州的死敵,現在雖然成為了階下囚,但依然在揚州有巨大的號召力。


    比如現在占據了涇縣,自封為丹陽太守的太史慈,還仍然宣誓效忠於劉繇。


    釋放劉繇,等於留下了一個禍患。


    所以絕大多數人都對袁耀釋放劉繇根本不抱希望。


    甚至很多人還在偷偷議論,袁耀什麽時候砍了劉繇的腦袋。


    是擊退荊州軍以後立馬就砍,還是等袁術的命令到了再砍。


    但許劭的情況就和劉繇不一樣了。


    許劭雖然是劉繇的軍師,也參與了撮合劉繇與劉表的合謀。但嚴格意義上來說,許劭隻是劉繇的客卿。


    加上許劭在天下士人心中地位特殊,名聲顯赫,袁耀根本沒有殺許劭的必要。


    殺了隻會惹來士人的聲討謾罵,而放了也不會給自己的統治造成威脅。


    既然這樣,不如做個樣子,寫上一封書信為許劭求情,既能給袁耀釋放許劭弄下一個台階,也能為自己賺取救賢的名聲。


    何樂而不為?


    袁耀看了幾封這樣的書信後,就被惡心地看不下去了。


    一群邀名買直之輩罷了!


    在釋放劉繇和許劭後,袁耀連魯肅和何夔等人送來的書信都沒看。


    不用想就知道這些人不是在誇自己有仁德之心,就是在吹捧自己有王道之風。


    但誰又知道,我之所以這麽痛快就釋放了他們兩個,是知道他們兩人都將命不久矣了呢?


    兩個病重將死之人,放了就放了。


    劉繇被袁耀用一條船,安排送去荊州襄陽劉表處。


    聞聽此事,新任軍師祭酒諸葛亮連忙來勸。


    “少將軍,劉繇乃庸碌之輩,放之無害,但萬萬不能放到劉表那邊啊!”


    “而今劉表有並吞豫章之心,少將軍與之為敵,就不怕劉表假借劉繇的揚州牧之名,名正言順發兵來伐麽?”


    “縱使少將軍英明神武,此舉於士氣亦有損也!”


    難得能在諸葛亮麵前裝一次逼,袁耀決定裝得酷一點。


    於是頭也不抬,直接甩手扔給諸葛亮一個印信。


    “執此印信,可上船見劉繇最後一麵。”


    “等你見到他,就知道我為何饒他一命了。”


    諸葛亮撿起印信,臉上有些生氣。


    然而等他回來,卻是滿臉慚愧之色。


    “少將軍莫非早知劉繇重病纏身?”


    袁耀批閱著奏報,仍舊頭也不抬道:“嗯。”


    “我看他第一眼就知道他活不過明年了。”


    “殘害漢室宗親的罪名我還是擔不起的,所以我不能殺他。”


    “但他要是死在我這裏,不管是病死的還是怎麽死的,都和我脫不了幹係。”


    “與其惹一身臊,不如送給劉表,估計劉表還能看在同樣都是漢室宗親的份上,給他風光大葬了。”


    諸葛亮不住點頭,顯然他對袁耀的話深以為然。


    “但將軍如何斷定,劉繇一定活不過明年呢?”


    “劉繇年紀不過四十有二,仍值壯年,或許他這一次能扛過去……”


    袁耀抬起了頭,與諸葛亮四目相對。


    “是或不是,且看著吧!”


    ……


    在劉繇到達襄陽三個月後,果然病重離世。


    消息傳到袁耀處,諸葛亮大驚:“少主能斷人生死,真乃神人也!”


    “吾自當精研醫道,方能望其項背!”


    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仲氏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砂風中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砂風中轉並收藏三國之仲氏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