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第二件事,就是借糧一事!”


    “諸位不必憂慮,我黃蓋有借必有還!”


    “短則七八日,長則十天半個月,所借糧草必如數奉還!”


    黃蓋此話一出,眾人紛紛心說該來的還是來了。


    但好在黃蓋開場的時候就說過,今天他召集眾人隻有兩件事。既然借糧已經是第二件事,那麽應該不會再強征壯丁什麽的了。


    至於黃蓋說的什麽有借必有還,眾人全都沒當一回事。


    現在是什麽世道?兵荒馬亂的世道!


    亂世裏什麽最緊要?


    糧食!


    對於各方諸侯來說,能招募多少兵馬,完全取決於能籌集到多少糧食!


    同理,這也是為什麽一到亂世,地方豪強常常擁眾數千人的原因!


    無他,隻是因為這些地方豪強在亂世之前,個個都是不缺糧食的大地主!


    而一到亂世,他們便能輕易用囤積過剩的糧食,來逼迫破產農民出賣田地、甚至簽下賣身契!


    如此一來,事情便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地主豪強們占有的土地越多,勢力越大,就越不肯向官府繳納租稅,朝廷及地方諸侯沒有足夠的錢糧,就會繼續加重稅賦,然後農民更加窮困潦倒,地主豪強們則更加豪橫!


    因此對於地主豪強和強族大姓們來說,存糧的多寡關乎著他們未來的生存命運,是絕不會輕易出借的!


    除非能換取更豐厚的利益和回報!


    而黃蓋今天,剛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老廷掾,哦不現在應該叫老縣丞,似乎對黃蓋今天借糧的行為早有預料一般,並沒有多少意外。


    “不知黃縣府需要多少糧食?此番借糧又所為何事?”


    黃蓋左手伸出,直接攤開手掌:“五千斛!”


    “剿匪!”


    老縣丞點了點頭,笑眯眯開了口:“黃縣府既然是為了我石城百姓安生樂業,那卑吏豈有不借之理!”


    “我族中可出兩千斛糧草,以助黃縣府剿匪之用!”


    “這兩千斛糧草也無須再還,就當是本縣丞為石城百姓做的一點善事吧!”


    老縣丞話說得極為鄭重,好像他真的愛護百姓一般。


    但實際上,卻是無數石城百姓恨之入骨的存在。


    一遇災年,這麵似和善的老縣丞及其家族,便會打著接濟鄉裏的名義借糧給普通百姓。


    但實際上卻是小鬥借,大鬥還,而且借糧前還必須以田契房宅作為抵押!


    其貪婪狡詐和精於算計,乃是在石城縣幾個強族大姓中首屈一指的存在!


    無數石城百姓,因此而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以至於到最後,百姓們寧願賣兒賣女,也不願借老縣丞一族一鬥糧!


    此時眾人聽到一向隻進不出的老縣丞,居然一口便答應借黃蓋兩千斛糧食,還不要黃蓋還,紛紛吃了一驚。


    但一轉眼,大部分人就想明白了,用兩千斛糧食換一個縣丞當,這筆買賣絕對不虧!


    官吏官吏,雖然常常混為一談,但實際上“官”和“吏”完全是兩個階層!


    官,乃主政參政之人!


    吏,乃為官府做事的人!


    在封建官僚體係中,吏,是完全附屬於官的,是為“官”而服務的。


    有官則必有屬官、屬吏!


    以石城縣為例,縣令是地方主官,縣丞和縣尉是縣令的屬官,這三者都可稱之為縣官!


    而像主記、書佐、廷掾、法曹掾這些則分屬於縣丞和縣尉,是縣丞和縣尉的屬吏,統稱為縣吏!


    縣官和縣吏雖隻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


    縣吏本質上是縣官的屬吏,是可以被縣官隨意任免的。


    在察舉製下,哪怕是官員中最低等的縣丞、縣尉,也是需要官員去表舉任命的,而經過表舉任命後,縣丞和縣尉也自動獲得了表舉任命他人的權力。


    隻不過像縣令、縣丞這種低級官員,隻能任命自己的屬吏。


    隻有兩千石及以上的官員,才能表舉他人為官!


    像黃蓋,他要提拔石城縣的廷掾和法曹掾當縣丞和縣尉,就必須找孫策所表舉的秩兩千石的丹陽北部都尉全柔幫他追認。


    不管如何,對於老廷掾和小法曹掾來說,從“吏”到“官”,總歸是階層的跨越!


    哪怕是縣丞、縣尉這樣芝麻豆點的小官,也可以讓整個家族沾光,從“寒門庶族”半隻腳踏進“豪門大族”的門檻!


    要是運氣再好一點,通過了定期的考核或被人看中,再調到其他小縣當個縣長什麽的,那可就有了“聲名”!


    有了官聲,子孫後代都會被人多看一眼,相比於那些寒門庶族子弟,有更大的可能被表舉為官,如此可就真正完成了到官宦之家的轉變!


    說不定五六代人後,自己家族或許還能躋身所謂的“世家士族”之列哩!


    就算不看未來長遠的利益,就說眼下,當上了縣丞和縣尉,對於家族當下的發展也有極大好處!


    縣丞和縣尉是可以自行任免屬吏的!


    在這之前,礙於出身低微,我們隻能擔任小小的縣吏。需要依靠宗族勢力,費盡心思的排擠架空曆任縣官,以此來把持地方。


    但從今天起,整個石城縣,不管明裏暗裏,還不都是我們兩家強宗大姓說了算?


    兩千斛糧食,換半個石城縣,這買賣值了!


    而且就算我說還,你黃蓋真會歸還糧草?


    做夢吧!


    劉繇、吳景這些州牧郡守從石城縣借出去的上萬斛糧食,到現在一粒都沒還過!


    不如大大方方直接送了,還能博取黃蓋的好感,獲得些許名聲!


    雖然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想明白了,但還有一小部分人不理解老縣丞的做法。


    法曹掾,哦不,應該說新任縣尉,就是個糊塗蛋。


    “這……我家或許也能出一兩千斛糧食,隻不過是借還是贈,還得聽我父親的……”


    眾人一聽,紛紛搖頭暗罵這人真是個十足的蠢蛋。


    黃蓋也不介意到底是借還是贈,隻是掃向其他人,尤其重重看了一眼兵曹掾和賊曹掾兩人。


    這意思再明顯不過,這兩家最大,已經出了大頭了,剩下的小頭看你們的了。


    兵曹掾和賊曹掾一個激靈,下意識去看向老縣丞,卻見後者眯著眼,同樣緊緊盯著他們兩人。


    兩人立刻拱手道:“我家能出八百斛糧食!”


    “我家隻有五百斛糧食……但還能出五百斛草料!”


    老縣丞背手掐指一算,這樣一來還是不夠五千斛之數,便是將目光看向另外幾人。


    被老縣丞看到的幾個掾吏,都是小門小戶出身。在這之前就不敢和老縣丞作對,現在人家又當上了縣官,更不敢有所忤逆。


    “我家也能出一百斛糧食!”


    “我家能出八十斛!”


    “我家……”


    黃蓋也在心裏默算著,直到最後一人報完數,總共是籌得了五千八百斛糧食,一千一百斛草料,大大超乎了黃蓋的預料。


    “諸位有心了!”


    “不過我黃蓋向來說一不二,既然說了是借各位的糧食,就一定會還!”


    “主記,勞煩都記清楚,我黃蓋借了多少糧草,十五日之內,必如數奉還!”


    主記一邊記一邊點頭:“諾!”


    黃蓋頓了一下,又道:“後天我便會領兵出征,煩勞諸位明日正午前就湊足糧草!”


    “好了,諸位現在便可以各回各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仲氏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砂風中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砂風中轉並收藏三國之仲氏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