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餘名善射弓手的掩護下,其餘人迅速貼近城牆拋上了鉤索。


    城樓上,門侯早已沒了氣息,守軍群龍無首,亂作一團。


    有貪生怕死者,已經開始抱頭鼠竄了。


    還有天真稚嫩者,竟信了甘寧的說辭,吵吵著要打開城門。


    還有下意識要抵抗的,但隻要一站到垛口處,就會立刻被箭矢射中。


    雖然是仰射,但隻有三十步不到的距離,因此射箭難度並不大。


    甘寧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順著繩索終於爬上了城牆。


    一上來便不由分說直接砍死了兩名守軍,也不管人家有沒有抵抗的意思。


    隨著越來越多的袁兵爬上城牆,守軍徹底喪失了抵抗意誌,紛紛丟下兵器直接投降。


    城門被打開,許貢帶著還沒來得及攀城的士卒們進了城。


    “甘校尉,沒想到居然這般順利!”


    甘寧沒空和他扯閑話,抹了一把臉上的鮮血道:“你在這兒守著門,接應大軍進城。”


    “我還得去攻打南門,接都督入城!”


    許貢知道這是袁耀早就既定的戰術,點了點頭,又看了一圈周圍:


    “這些降兵該如何處置?”


    甘寧沒好氣道:“你能保證這些人不起事作亂?”


    許貢愣了愣,搖了搖頭:“這些降兵……足足有兩三百人,我隻帶了五十人……”


    甘寧不耐煩地打斷道:“行了行了!”


    “殺了他們!”


    甘寧的舊部們對此早就習以為常,絲毫不作猶豫和憐憫地揮起了屠刀。


    許貢隻來得及吞咽幾口唾沫,而那兩百餘名空手赤膊的降兵,就已被甘寧的手下屠戮殆盡。


    “好了,檢查活口的事交給許太守,咱們該去幹正事了!”


    甘寧說完這句話,便領著手下士卒走人了。


    隻留下許貢和他手下的五十名門客死士。


    東門外,此時也遠遠出現一支彪軍。


    那是甘寧麾下其餘的部卒。


    許貢強忍著不適,喝聲道:“沒聽見甘校尉的話麽?”


    “上去一人補一刀,別誤了袁都督的大事!”


    ……


    袁耀本來是打算生擒朱治的。


    但誰料朱治麾下的將卒,也並非全都是等閑之輩。


    甘寧在東門內,和朱治指揮的守軍發生了激戰。


    袁耀見東門上仍是廝殺聲不斷,而和甘寧約定的三炷香時間已過,不得已隻能命令黃忠在正麵強行攻城。


    吳縣城堅池深,盡管守軍被甘寧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但還是給黃忠所部造成了不小的殺傷。


    朱治本欲死戰不退,卻在最後關頭被手下郡將帶人架了起來,帶去了內城。


    是的,沒錯,吳縣還有內城!


    盡管作為昔日吳國的王城,吳縣內城早已年久失修,但仍是可以作困獸猶鬥的。


    袁耀領兵進了吳縣,在看到內城城牆之後,隻感覺一陣頭大。


    一般的城邑,也就是三裏之城,七裏之郭。


    而吳縣內城,儼然是一座五裏之城。


    盡管按照朱治手下的總兵力,以及袁耀所俘虜的降兵數量可以大致推算出,跟隨朱治進入內城的最多不過八百士卒。


    但強行攻打這樣一座城防完備,甚至連小型護城河都有的內城,是一定要付出傷亡的。


    袁耀到吳郡的目的,是來消耗孫策的戰爭潛力的,而不是來消耗自己的兵力的。


    所以,袁耀最終隻是先圍住了內城,而沒有立即攻打,先派出了蔣幹前去勸降。


    然而無論蔣幹怎麽好說歹說,朱治卻根本不信孫策的大軍被袁耀騙去了會稽郡,三天內根本到不了吳縣來救援他,仍要負隅頑抗。


    袁耀也喪失了耐心,待搜集了足夠多的梯子後,便是讓黃忠、甘寧、嚴輿分三麵攻城。


    朱治手下其實隻剩不到五百人,這些人之所以願意跟隨朱治死守內城,全都是出自對於朱治的信任。


    這些人相信朱治所說的,孫策大軍就在由拳,短則幾個時辰,長則一兩日必至吳縣的說辭。


    而且這些人幾天前也大都親眼見過上萬大軍進抵吳縣的場景,雖然當時並沒有看到被他們視若神明的殄寇將軍孫策,而且這一萬大軍剛到吳縣沒半天時間,就又折返回了由拳。


    但他們是相信孫策一定會再次回來的!


    而他們,也將死於他們所相信的。


    至於朱治的鐵杆舊部,在東門激戰時就被拚得差不多了,並沒有經曆內城最後的絕望時刻。


    袁軍初次進攻就是總攻,一次便攻破了內城,生擒了朱治。


    朱治雖年逾四十,但也是跟孫堅南征北戰過的老將,城池被攻破時,依舊在披掛奮戰。


    最終是不敵同樣年近四十的黃忠,為其所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仲氏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砂風中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砂風中轉並收藏三國之仲氏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