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越想越不多,於是喊來了內外觀侯張闓。


    “從會稽郡北運的糧秣可有異動?”


    張闓隻感覺很奇怪,同樣的問題袁耀前兩天已經問過自己一遍了。


    “回稟將軍,會稽郡北上運來的糧草一如往常,其中七成都運到了由拳以供周瑜大軍取用,三成運到了烏程供程普所部支用。”


    袁耀眉頭皺的更深:“他們這段時間,一共從會稽郡運來了多少糧食?”


    張闓道:“這段時間隻運糧了兩次,合計不超過兩萬石糧食。”


    “壞了!”袁耀噌的一下站了起來,右手錘拳道:“孫策有詐!”


    周瑜統領的軍隊,約有一萬兩千人之眾。


    程普被自己打掉了一千士卒,手下應該還有三千人,加上孫策的三千本部精銳。


    合計是一萬八千江東兵,如果加上從會稽郡運糧來路上的消耗,每月至少要消耗兩萬石糧食。


    就算孫策隨軍攜帶了軍糧,但一般不會超過一月之數,也就是兩萬石。


    而從戰事開始到現在,也已過去了一個多月。


    如此算來,孫策軍此時至多隻有一萬石存糧,他哪來的三萬石糧食送去丹陽?


    要麽是張闓的探報有誤,要麽就是孫策會憑空變出糧食來,要麽就是孫策在耍詐!


    袁耀自然偏向於第三種可能!


    孫策被自己劫走了三萬石糧食,還損失了一千士卒,居然隱忍不發,甚至還一口答應了袁耀再次催糧的要求,並且直接派出將卒又送出三萬石糧食。


    這太反常了,根本不像孫策的作風!


    你要說孫策直接殺了自己派去的使者,然後擂鼓點兵,直接殺到吳縣城下,罵自己一個狗血淋頭,欲除自己而後快……


    袁耀都覺得是正常的。


    但孫策居然忍氣吞聲,甚至逆來順受,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袁耀左思右想,最終想到了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孫策已經猜到了袁耀會在半路再次劫糧,因此壓根沒打算送出真糧食,而是隨便裝了些雜物或是沙土來應付差事。


    反正劫走糧草的是“山越野人”,袁耀總不能指著上千袋沙土質責孫策和程普吧,那不等於袁耀承認是他指使的祖郎去扮裝劫糧了嗎?


    但袁耀旋即又推翻了這種可能,因為孫策也應該知道袁耀之所以指使祖郎劫糧,不僅僅是為了索圖更多的糧食,也是為了伏殺運糧的士兵,以此來消耗孫策的兵力。


    所以,孫策應該是不會用沙土代替糧食這種消極策略的。


    那就隻剩下了另一種可能。


    孫策在將計就計,他想在祖郎劫糧的時候,來個黃雀在後,反打自己一手!


    這種情況下,就算孫策把祖郎所部當作山越逆賊全都殺了,袁耀也不能說什麽!


    袁耀總不能承認祖郎是受自己指使的吧!


    到那時候,不論袁耀願不願意,也隻能把祖郎劫糧的行為定性為擅作主張,是圖謀叛逆自立!


    而袁耀好不容易給自己攢下的“有識人之明”的名聲,也會因此蒙受陰影!


    甚至如果孫策不殺祖郎,反而將其生擒,並且拿他大做文章的話,勢必會給袁耀造成更大的輿論麻煩!


    江東如今的輿論本就兩極分化,有看好袁耀的,認為袁耀有明主之姿,又說孫策應主動歸還兵權,或早日返回壽春聽命於袁術帳下,否則就是不甘人下,懷有異心!


    看好袁耀的,主要是以江東世家大族代表的中上級士民階層。


    也有看好孫策的,認為孫策有霸王遺風,是治亂之雄主,而袁耀和他父親袁術一樣,都是欺世惑眾之人。雖然四世而三公,但卻不思漢室,常有篡逆之心!


    持這種觀念的,多是以地方豪傑為代表的中下級庶民百姓。


    因此,如果真讓孫策生擒了祖郎,那無疑是授人以柄,貽人口實!


    雖然袁耀暫時想不明白,孫策究竟能用何種方式能逆擊祖郎,但他並不懷疑孫策用兵如神的能力!


    甚至,袁耀想到了最壞的可能!


    若是孫策逆擊反殺祖郎成功,再假借運糧一事騙開宛陵城門,那自己這半年來在丹陽郡南部的經營,不就化為烏有了嗎?


    “傳信騎來!”袁耀越想越後怕,立刻起身喝令道。


    門口的親兵正要領命稱是,袁耀又改了口:“不,你去把徐盛給我叫來!”


    “是!”親兵轉身便消失在了眼前。


    張闓見袁耀神情緊張,連忙問:“將軍,出什麽事了?”


    袁耀擺了擺手:“你去備幾匹快馬,一定要最快的!”


    “把我那匹坐騎也牽來!”


    “諾!”張闓拱手稱是。


    ……


    與此同時,烏程到故鄣半路的一處山口。


    雖然地上有打掃過的痕跡,但從隨處可見的斷旗、破布衣不難看出,此地不久前發生過一場激戰。


    才下過的一場大雨,不僅沒有將地麵的涔涔血跡衝沒,反而讓空氣間都充滿了淡淡的血腥味。


    孫策在兩山之間駐馬,抬手遮擋著耀眼的陽光,舉頭望向南麵的山頭。


    一個月前,蔣欽和周泰就是在這座山上被祖郎殺敗。


    而自己也險些命喪在這道山口!


    此仇焉能不報!


    “運糧隊走到哪裏了?”孫策收回目光,冷冷發問。


    一個彪形大漢在馬背上拱著手:“回稟將軍,約再過半日,運糧隊就要天目山了!”


    “上次程普手下的都尉侯,就是在天目山中的埋伏吧?”孫策從懷裏掏出一張羊皮地圖,上下審視道。


    彪形大漢點了點頭:“正是在天目山!”


    孫策眉頭一皺,旋即朝左右下令道:“全軍加快速度,盡快追上運糧隊!”


    彪形大漢有些不解道:“將軍,我們現在追上運糧隊的話,會不會打草驚蛇?”


    “難道說……將軍認為那個祖郎,這一次還會在原地設伏?”彪形大漢忽然明白了點什麽。


    “兵著詭道也,元代!”孫策見眼前之人果然是一個可造之材,滿意一笑,“祖郎雖然為人奸猾詭詐,但卻也是用兵的一把好手,時常有出人意料之舉!”


    董襲麵露驚詫之色,立刻拱手道:“請將軍賜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仲氏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砂風中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砂風中轉並收藏三國之仲氏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