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蹤術是林溪和陳瀟說的。


    但現在陳瀟卻憑借碼蹤術,將那所有的腳印全都推算了出來。


    林溪很震驚。


    隻是震驚之餘,林溪也無比好奇了起來:


    “這個人的腳印有什麽問題嗎?”


    陳瀟直接將紙張收了起來,問道:“那憑借你警察本身的能力,你覺得這個腳印的人他該是什麽樣的身體特征?”


    警察有警察的一套換算方式。


    不過那一套換算方式如果能夠親眼所見再好不過,推算出來的數據也將更加準確。


    如今隻有一張照片,林溪看著照片裏落在泥地裏的印子,一邊思考一邊說:


    “身高大概在170-180之間,體重的話應該是80公斤左右,腳碼43的樣子。”


    “那你再和其他人的腳印做對比一下,這裏麵有和他體態相似的人在。”陳瀟說著擺出了照片。


    林溪一經比對,也很快發現了問題:“咦,他們倆的腳印好像確實不一樣啊!”


    陳瀟點頭:“是,但伱看之前搜集起來的幾組腳印,隻要是關於這個人的好像都不太一樣。”


    “哪裏不一樣了?”


    “腳踩的地麵不一樣!或者準確的說,當他在上坡腳下有打滑痕跡的時候暴露了他的前後不一!”


    林溪終究不是這方麵的行家。


    而且腳印的鑒定需要考慮的因素極多。


    不僅僅是腳印主人的自身,還有落下腳印地方的環境,以及落腳地麵的土質,甚至連樹葉都要考慮進去。


    陳瀟也並沒有和林溪去解釋太多。


    碼蹤術是一門很奇特的能力。


    所以陳瀟需要在日後花費一些時間,跟林溪講講這其中的精髓。


    很快陳瀟也沒有再賣關子,將他所記錄的數據和特征寫了下來。


    “我給你看的腳印,是當時的警方在金光山入山時所發現的。根據他當時的腳印,我得出來的數據和你的相差無幾。”


    “真正的問題出在他打滑的那一瞬間,我懷疑他的左腳和右腳的力量完全不一樣。這個人的右腳能使出的力量,絕對是左腳的數倍!”


    “這你也能看的出來?”林溪驚愕。


    陳瀟沒有回答,反而是回道:“你聽說過練家子嗎?”


    “你的意思是說這裏麵有一個人是專門練過右腿的?”


    陳瀟點頭:“對,而且他的右腿絕對很有力量,尤其是爆發力!”


    陳瀟相信這世上有功夫。


    但現實中的功夫肯定不如影視作品裏,演繹的那樣誇張。


    可他相信這世上絕對有一腿就能斷木甚至是飛石之人!


    林溪並沒有注意到,陳瀟的眼中正悄無聲息的冒出了一股子叫做炙熱的東西。


    破了這麽多案子,陳瀟似乎終於等到了一個真正的練家子了!


    陳瀟將所有的腳印主人的信息記錄了下來後,也不由伸了伸懶腰。


    林溪看著那些信息愈發入迷,而且自己還在那裏寫寫畫畫著,想要憑借自己的能力反推出來。


    隻可惜,他並沒有陳瀟那麽多的技能傍身。


    到最後停下來的時候,林溪還有些不服氣的問道:


    “你用了多久掌握了碼蹤術的訣竅?”


    “我自己也無法確定,隻能說兩種可能。從一開始我就在積攢相關的經驗,然後在海城破獲完雷公山女屍案的那晚上,我反推了一夜最終得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論。”


    “一晚上啊……。”林溪幽幽的說了聲。


    陳瀟攬住了她的肩膀,笑道:“等閑下來我教你,這裏邊有些東西其實就連我也需要認真的思考才能寫出理論來。”


    “好,到時候你可不能忘了。”林溪咧嘴笑了起來。


    陳瀟看著時間,將她推到了床上:“你抓緊時間休息吧,我今晚上就不睡了,爭取早一點掌握到新的線索。”


    林溪也沒反駁,她知道陳瀟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


    陳瀟答應了江樂,一周內破案,那陳瀟就絕不會讓案子拖到第八天。


    不然的話,傷心失望的人就不再是一個少年,而是一個陷入到絕望的將死少年。


    “晚安老公。”


    “睡吧媳婦兒。”


    隨著陳瀟的聲音落下,房間裏也逐漸安靜了下來。


    陳瀟仍舊在看著案卷。


    他知道剛才對其中一雙腳印的猜測,林溪應該不會告知專案組。


    因為腳印在刑事案件裏麵,都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尤其是呈堂證供的時候,腳印更是無法作數。


    隻能作為參考!


    而在碼蹤術下推測出來的數據,同樣隻能作為參考。


    甚至連參考性都需要認真思量才行。


    每一個警探都有自己的一套,他們偵查一起案件很多時候其實很排斥他人的東西占據自己的思維。


    陳瀟沒有再去想剛才那雙腳印的事情。


    他繼續鑽研著手上的案卷。


    內容裏除卻95年的第一次調查檔案之外,也加入了後來對死者家屬的問詢內容。


    陳瀟很快就找到了江樂的筆錄。


    不過掃了一眼之後,陳瀟就拿起了其他人的筆錄。


    這一份是吳晴吳雪姐妹倆的父母提供的。


    雖然九十年代海城的繁華已經是數一數二的,但在海城卻仍舊有著不少貧困的人家。


    吳晴吳雪家就是如此。


    更早年代裏姐妹倆就一起搭夥做點小生意。


    後來姐姐吳晴離異,妹妹吳雪喪夫之後,姐妹倆索性就住在了一起。


    一直在街道上租了個小店麵賣雜貨。


    從她們父母的口中可以確定,姐妹倆來到江省之前他們是不知道的。


    而且他們的父母並不隻有她們兩個女兒,所以對於已經長大並且都四十多歲的女兒,基本上家中無事也鮮少聯係。


    陳瀟沒有去備注這一份筆錄,他相信專案組一定會安排人去尋找當初認識姐妹倆的鄰居或者生意夥伴之類的人。


    比起她們的父母,或許左鄰右坊能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合上筆錄之後,陳瀟又打開了王士度王士集兄弟倆家屬的筆錄。


    這一次來到金光村人最多的,也是王家兄弟的家屬。


    不過他們的父母因為年事已高沒來,來的都是一些什麽表兄弟堂兄弟的。


    今天圍堵專案組,叫聲最大的也是他們。


    可惜如此關心兄弟倆公道的親戚們,卻在警方詢問時一問三不知。


    陳瀟合上了那毫無價值的筆錄,最後翻開了六個人裏身份最為特殊的葉家棟的家屬筆錄。


    他們的筆錄,隻需一眼就能辨認出豐富十倍不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街溜子,警花老婆不離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就是蛐蛐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就是蛐蛐啊並收藏我街溜子,警花老婆不離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