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說來,常樂姑娘隻要少少的三百石?”白秋挑了挑眉頭,有些玩味的看著常樂。
常樂點了點頭,“是的。”她隻要三百石就可以了,因這已經是連家的三成皇糧供應額,雖然以白秋所擁的田地來看,千石也應不是問題,可是現在她還沒有能力去與連家分庭抗禮,所以這樣的份額對於她來說已經足夠了。
見她點了頭,白秋放下了筷,一臉帶笑的,雙手掌輕擊了一下,那早就立在門外的程伯,立即就手拿著一個漆成棕紅色的十五檔柱的小算盤走了進來。
看著那個棕紅色的漆木算盤,常樂以為是白秋要算三百石大米的銀兩給自己聽,不想那程伯進來後一站定,就開始算了起來,隻見他手指在算盤上翻飛了不停,耳裏隻聽到了一陣的‘劈哩啪啦’聲,然後他將算出來的一串數字遞到了常樂的眼前,“這是三百石的大米所需要的銀兩。”
輕掃了一眼那算盤上的黑子位,她當下就愣住了:三萬?比她所在年代收米還貴。低頭掂了掂自己的錦袋,這縣官夫人雖然給了三小箱的銀子,可是這銀子又不是銀票,不但占地方,而且還數目不大,如果要她拿出如此一大數的銀子來,她到有些為難了。
抿了抿嘴唇,她就想著與白秋商議一下,將那價錢再壓一壓。
不想一邊的程伯卻又開始算了起來,“如果要我們在運送的話,那麽這馬匹的租用費、人力費、馬匹的草料費、人的食宿費,也要一並加上。”說著他的手指又開始在那算盤上翻飛了起來。
常樂就看到那算盤上的價錢,以之前三倍的值向上翻動著,當下額上冒出了冷汗,這白秋摳門也就算了,不想這下人也是如此的厲害。
斜眼看了看吃的正歡的白秋,她有些試探性的輕聲問他,“白秋公子,這價錢可否商議一下?”
“這價錢如何商議?”白秋抬眼一臉帶笑的看著她,“第一、因你我二人相識,所以這給的價已經是現在最底的了;第二、你們那邊今年受了蟲災,米產量本來就已經很低了,可是這再遠一些地方的人卻受了水災,所以來此地收糧的人很多。”一句話,你要就要,不要我也不強賣給你,反正還有其他很多人會來收。
聽他這話,常樂知道已經沒有再商議下去的必要了,於是她咬了咬自己的下唇,目光中充滿了堅定的點了點頭,“好,就依公子所出的價錢。”說著她有些祈求樣的看著白秋,“常樂現在沒有帶那麽多的銀子在身上,可否先行繳定金?”其它的銀子,以後再慢慢的繳上。
白秋將手支在下巴上沉思了一下,然後轉頭看向站在一邊的程伯,“程伯,你來看看這些銀子,分三次給的話,每次應給多少?”
“是,公子。”說完程伯的手指又翻飛了起來,隻是一小會兒的功夫,“回公子,分三次的話,那每次應是三萬零七千。”
“不對呀!”常樂不解的輕呼了一聲,“這一共九萬的,怎麽分三次,反而還多起來了?”
“這裏有利錢。”程伯麵不改色的回著常樂,那表情完全給人是‘天經地義’樣。
這下常樂開始有些痛恨自己所學的不是經濟學,竟然不知道在古代的這種時期,就已經有利錢一說了。
看著常樂那一付無助又無奈的表情,白秋淺笑著,“常樂,如果你真是一時拿不出這麽多的錢來,我可以免去你的利錢,不過卻有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請公子明說。”常樂當下瞪大了眼睛,很是期待的看著白秋,能免去利錢的話,那也將要節約下好大一筆。
“好。”白秋點了點頭,“聽聞常樂一向計多而且能幹,所以白某也不繞圈子了,”停頓了一下,“白秋的田地,常樂也看到了,收成很是喜人,可是這稻如不快收的話,隻怕隔些時間就要全爛在地裏了,所以白秋請常樂想一個辦法,能快速的收了這稻。”說到這裏他抬眼看向常樂,“隻要你能想出這辦法,這利錢全免。另白秋也許你三次付清。”
“此話當真?”常樂有些欣喜的看著白秋,生怕他會後悔一樣。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駟馬難追。”白秋點了點頭,這口頭上的算是答應了下來,然後他又開始吃起了桌上的菜肴。
隻要能想到辦法就好了!常樂抿唇輕笑,這收稻子還不簡單?尋個收割機來就行了。轉身他看向程伯,“程伯有些勞了。”說完她轉身就出了屋子,直奔向府外的稻田而去,她要再次去確認一下,那裏的地是否平坦,如果真的很平,那收割機就完全沒有問題。
滿心歡喜的出了門,一抬眼就看到了那夜幕下的成片的稻田,挑唇輕笑著,說不定這些以後收了,就全是她的。
自顧自的歡喜了一陣,她才猛然想起,自己這是在古代,而且這個時代,好像還沒有發明什麽收割機。
最早的一台,也是1788年由一個英國小夥子發明的,那個時代遠沒有到來。
來回的在地頭上走動,在記憶中搜索著,所有對收割機的印象,可是不管她怎麽樣,那收割機的樣子,大概的工作情況,卻還隻是一個大概的輪廊。
伸手輕擊了一下自己的額頭,這知道怎麽一到用時就恨少了呢?心裏越急,這辦法就越是想不出來了。
本想出門看看毛驢們的情況,不想就看到了常樂不停的在門外走來走去,那樣著急的動作,想來是遇上了什麽難題?
於是他拍了拍手走下了台階,來到常樂的身邊,“怎麽了?可是遇上了什麽難題?”
常樂點了點頭,“我與人相約,如能加快這收稻的速度,那麽這稻打出來的米就全賣給我。”可是我現在卻不知應如何做了。
“那姑娘可先說明要做成什麽樣子的東西?”子文好心的提醒她,隻要有大概的方向,那東西造出來也就隻是時間的問題。
“做成……”常樂蹲下了身來,信手在地上準備畫出個大概的樣子,可是卻發現這天色已暗,畫在地上的東西,根本看不清楚。心裏有些著急了起來,“子文,你可帶有火折子?”
子文抬眼看了看四周的稻田,“此地不許有明火。”這稻沒有收,如遇明火,隻怕會成燎原之勢。
常樂張了張嘴,就想要說‘那我們入院裏再說’,不想就在這個時候,那高處傳來了程伯的聲音,“二位,天色已暗,請問是打尖住店,還是在此地休息?”
常樂看了看眼前的稻田,如果能節省下時間來將機器作出的話,那麽就可快些回去了。抿了抿嘴唇,她急步跑到程伯的跟前,“今夜隻有在貴地打擾了。”
程伯斜看了她一眼,然後再看了看一臉不悅的子文,“那位公子呢?”
子文低頭悶聲悶氣的回著,“有勞了。”
見二人都說在這裏住,程伯立即帶他們去了各自的房間,然後返回白秋的屋子,向他報告了這事。
“公子,他們二人已經安排好了。”說完他彎腰行禮,“但這樣好嗎?”
白秋手上夾菜的動作沒有半分停頓,“有何不好?”
“如她有一天發現了真相?”那可就是天大的不妙了。
“程伯,你多慮了。”白秋不以為然的夾菜輕嚼著。
“希望這隻是老朽的多慮吧!”程伯輕歎了一聲,“公子,這人雖然個小、話少,可是這打定的主意卻不易改變,所以老朽還望公子三思。”
白秋停下了手裏夾菜的動作,轉頭一臉帶笑的看著他,“程伯,這事我自有分寸,你先下去休息吧!”
這聽的人已經無意再聽,那說的人再說也是無益,程伯有些無奈的彎腰行禮,“是。”然後退出了屋子。
等程伯一走,白秋的笑意立即就退了下去,眉頭微鎖的看著麵前的一桌菜肴。
…………
入了屋裏的常樂並沒有急急的睡下,而是挑了燈,在桌上開始畫了起來,記憶中的收割機,那翻轉著的刀片,上下翻動時帶起的稻殼,還有那從車尾下一傳送出來的整齊稻杆,這些在現代的時候,雖然都是常看到的,可是現在叫她畫出來,到有幾分的難度,唯能畫個大概。
將記憶中的收割機畫在張上,然後開始猜測,這轉軸在那裏?那個鏈條安在什麽地方?以前的她完全不會關心這些,所以這些機械上的東西,她也都是不知道。
可是現在已經被逼到這步田地了,如果不畫出來,那麽多的利錢要如何辦呢?所以現在唯能做的,就是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畫了一張又一張的黑白素描,尋找著一切可行的方法。
眼睛有些累了,伸手揉揉大眼角,打個嗬欠繼續工作,不知為何腦子裏突然出現了水車的樣子,那有水而動的六片扇葉,加寬變細,成為紡車般的複式割刀樣,而這些割刀的下麵是一個較寬形的平台,用來接被切割下來的秸杆。
雖然最後的脫粒還是要人力來完成,可是這收割卻已經解決了。
手握著自己畫出來的圖紙,常樂有些得意的笑了起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常樂點了點頭,“是的。”她隻要三百石就可以了,因這已經是連家的三成皇糧供應額,雖然以白秋所擁的田地來看,千石也應不是問題,可是現在她還沒有能力去與連家分庭抗禮,所以這樣的份額對於她來說已經足夠了。
見她點了頭,白秋放下了筷,一臉帶笑的,雙手掌輕擊了一下,那早就立在門外的程伯,立即就手拿著一個漆成棕紅色的十五檔柱的小算盤走了進來。
看著那個棕紅色的漆木算盤,常樂以為是白秋要算三百石大米的銀兩給自己聽,不想那程伯進來後一站定,就開始算了起來,隻見他手指在算盤上翻飛了不停,耳裏隻聽到了一陣的‘劈哩啪啦’聲,然後他將算出來的一串數字遞到了常樂的眼前,“這是三百石的大米所需要的銀兩。”
輕掃了一眼那算盤上的黑子位,她當下就愣住了:三萬?比她所在年代收米還貴。低頭掂了掂自己的錦袋,這縣官夫人雖然給了三小箱的銀子,可是這銀子又不是銀票,不但占地方,而且還數目不大,如果要她拿出如此一大數的銀子來,她到有些為難了。
抿了抿嘴唇,她就想著與白秋商議一下,將那價錢再壓一壓。
不想一邊的程伯卻又開始算了起來,“如果要我們在運送的話,那麽這馬匹的租用費、人力費、馬匹的草料費、人的食宿費,也要一並加上。”說著他的手指又開始在那算盤上翻飛了起來。
常樂就看到那算盤上的價錢,以之前三倍的值向上翻動著,當下額上冒出了冷汗,這白秋摳門也就算了,不想這下人也是如此的厲害。
斜眼看了看吃的正歡的白秋,她有些試探性的輕聲問他,“白秋公子,這價錢可否商議一下?”
“這價錢如何商議?”白秋抬眼一臉帶笑的看著她,“第一、因你我二人相識,所以這給的價已經是現在最底的了;第二、你們那邊今年受了蟲災,米產量本來就已經很低了,可是這再遠一些地方的人卻受了水災,所以來此地收糧的人很多。”一句話,你要就要,不要我也不強賣給你,反正還有其他很多人會來收。
聽他這話,常樂知道已經沒有再商議下去的必要了,於是她咬了咬自己的下唇,目光中充滿了堅定的點了點頭,“好,就依公子所出的價錢。”說著她有些祈求樣的看著白秋,“常樂現在沒有帶那麽多的銀子在身上,可否先行繳定金?”其它的銀子,以後再慢慢的繳上。
白秋將手支在下巴上沉思了一下,然後轉頭看向站在一邊的程伯,“程伯,你來看看這些銀子,分三次給的話,每次應給多少?”
“是,公子。”說完程伯的手指又翻飛了起來,隻是一小會兒的功夫,“回公子,分三次的話,那每次應是三萬零七千。”
“不對呀!”常樂不解的輕呼了一聲,“這一共九萬的,怎麽分三次,反而還多起來了?”
“這裏有利錢。”程伯麵不改色的回著常樂,那表情完全給人是‘天經地義’樣。
這下常樂開始有些痛恨自己所學的不是經濟學,竟然不知道在古代的這種時期,就已經有利錢一說了。
看著常樂那一付無助又無奈的表情,白秋淺笑著,“常樂,如果你真是一時拿不出這麽多的錢來,我可以免去你的利錢,不過卻有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請公子明說。”常樂當下瞪大了眼睛,很是期待的看著白秋,能免去利錢的話,那也將要節約下好大一筆。
“好。”白秋點了點頭,“聽聞常樂一向計多而且能幹,所以白某也不繞圈子了,”停頓了一下,“白秋的田地,常樂也看到了,收成很是喜人,可是這稻如不快收的話,隻怕隔些時間就要全爛在地裏了,所以白秋請常樂想一個辦法,能快速的收了這稻。”說到這裏他抬眼看向常樂,“隻要你能想出這辦法,這利錢全免。另白秋也許你三次付清。”
“此話當真?”常樂有些欣喜的看著白秋,生怕他會後悔一樣。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駟馬難追。”白秋點了點頭,這口頭上的算是答應了下來,然後他又開始吃起了桌上的菜肴。
隻要能想到辦法就好了!常樂抿唇輕笑,這收稻子還不簡單?尋個收割機來就行了。轉身他看向程伯,“程伯有些勞了。”說完她轉身就出了屋子,直奔向府外的稻田而去,她要再次去確認一下,那裏的地是否平坦,如果真的很平,那收割機就完全沒有問題。
滿心歡喜的出了門,一抬眼就看到了那夜幕下的成片的稻田,挑唇輕笑著,說不定這些以後收了,就全是她的。
自顧自的歡喜了一陣,她才猛然想起,自己這是在古代,而且這個時代,好像還沒有發明什麽收割機。
最早的一台,也是1788年由一個英國小夥子發明的,那個時代遠沒有到來。
來回的在地頭上走動,在記憶中搜索著,所有對收割機的印象,可是不管她怎麽樣,那收割機的樣子,大概的工作情況,卻還隻是一個大概的輪廊。
伸手輕擊了一下自己的額頭,這知道怎麽一到用時就恨少了呢?心裏越急,這辦法就越是想不出來了。
本想出門看看毛驢們的情況,不想就看到了常樂不停的在門外走來走去,那樣著急的動作,想來是遇上了什麽難題?
於是他拍了拍手走下了台階,來到常樂的身邊,“怎麽了?可是遇上了什麽難題?”
常樂點了點頭,“我與人相約,如能加快這收稻的速度,那麽這稻打出來的米就全賣給我。”可是我現在卻不知應如何做了。
“那姑娘可先說明要做成什麽樣子的東西?”子文好心的提醒她,隻要有大概的方向,那東西造出來也就隻是時間的問題。
“做成……”常樂蹲下了身來,信手在地上準備畫出個大概的樣子,可是卻發現這天色已暗,畫在地上的東西,根本看不清楚。心裏有些著急了起來,“子文,你可帶有火折子?”
子文抬眼看了看四周的稻田,“此地不許有明火。”這稻沒有收,如遇明火,隻怕會成燎原之勢。
常樂張了張嘴,就想要說‘那我們入院裏再說’,不想就在這個時候,那高處傳來了程伯的聲音,“二位,天色已暗,請問是打尖住店,還是在此地休息?”
常樂看了看眼前的稻田,如果能節省下時間來將機器作出的話,那麽就可快些回去了。抿了抿嘴唇,她急步跑到程伯的跟前,“今夜隻有在貴地打擾了。”
程伯斜看了她一眼,然後再看了看一臉不悅的子文,“那位公子呢?”
子文低頭悶聲悶氣的回著,“有勞了。”
見二人都說在這裏住,程伯立即帶他們去了各自的房間,然後返回白秋的屋子,向他報告了這事。
“公子,他們二人已經安排好了。”說完他彎腰行禮,“但這樣好嗎?”
白秋手上夾菜的動作沒有半分停頓,“有何不好?”
“如她有一天發現了真相?”那可就是天大的不妙了。
“程伯,你多慮了。”白秋不以為然的夾菜輕嚼著。
“希望這隻是老朽的多慮吧!”程伯輕歎了一聲,“公子,這人雖然個小、話少,可是這打定的主意卻不易改變,所以老朽還望公子三思。”
白秋停下了手裏夾菜的動作,轉頭一臉帶笑的看著他,“程伯,這事我自有分寸,你先下去休息吧!”
這聽的人已經無意再聽,那說的人再說也是無益,程伯有些無奈的彎腰行禮,“是。”然後退出了屋子。
等程伯一走,白秋的笑意立即就退了下去,眉頭微鎖的看著麵前的一桌菜肴。
…………
入了屋裏的常樂並沒有急急的睡下,而是挑了燈,在桌上開始畫了起來,記憶中的收割機,那翻轉著的刀片,上下翻動時帶起的稻殼,還有那從車尾下一傳送出來的整齊稻杆,這些在現代的時候,雖然都是常看到的,可是現在叫她畫出來,到有幾分的難度,唯能畫個大概。
將記憶中的收割機畫在張上,然後開始猜測,這轉軸在那裏?那個鏈條安在什麽地方?以前的她完全不會關心這些,所以這些機械上的東西,她也都是不知道。
可是現在已經被逼到這步田地了,如果不畫出來,那麽多的利錢要如何辦呢?所以現在唯能做的,就是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畫了一張又一張的黑白素描,尋找著一切可行的方法。
眼睛有些累了,伸手揉揉大眼角,打個嗬欠繼續工作,不知為何腦子裏突然出現了水車的樣子,那有水而動的六片扇葉,加寬變細,成為紡車般的複式割刀樣,而這些割刀的下麵是一個較寬形的平台,用來接被切割下來的秸杆。
雖然最後的脫粒還是要人力來完成,可是這收割卻已經解決了。
手握著自己畫出來的圖紙,常樂有些得意的笑了起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