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那麽小氣!”


    “她要是真沒那麽小氣,你還來問我幹嘛,直接去問胡夢蝶本人唄!”


    “說嘛說嘛,胡夢蝶到底哪裏奇怪了?”


    “她最近總是向我打聽你的情況,尤其是這個星期,頻率提升了不少。”


    李休羽覺得胡夢蝶向自己打聽李莊生肯定是因為失憶期間對李莊生的示愛,才導致她現在對李莊生充滿好奇。因此她很想告知胡夢蝶真相,可是這真相又該怎麽說呢,告訴她都是假的?她會信?


    真是煩死了,別最後真對李莊生產生好感吧!


    李休羽對李莊生的認知還是相當準確的,確實容易招一些特別的女生喜歡。


    天知道她已經幫忙趕跑多少人了!


    “具體……唉,算了。”李莊生話音未落,又是一聲歎息。


    “怎麽不問了?”


    “沒什麽可問的了。”


    他現在對胡夢蝶的感情相當複雜。


    胡夢蝶是他的初戀,是他第一個女人,第一個想要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人。他不僅一次的想象過兩人牽著手從少年青絲到白發蒼蒼。


    但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她做什麽都是對的,都讓人歡喜。當討厭一個人的時候,她做什麽都是不對的,哪怕是樂於助人都能挑出毛病來。


    就像是衛靈公和彌子瑕。


    據說當年彌子瑕年輕的時候非常俊美,衛國的國君衛靈公很寵愛他。有一次彌子瑕聽說母親重病,於是偷偷用了衛靈公的車回家看望母親,衛靈公知道之後不僅沒有怪罪,反而誇讚他有孝心。


    還有一次彌子瑕摘了一個新鮮的桃子,吃了一口覺得味道鮮美,就將吃剩下的給了衛靈公,衛靈公沒有生氣,還對左右的人說,遇到好吃的就分享給我,這是多麽愛我啊。


    可是後來,彌子瑕年紀漸長,色衰愛馳,衛靈公就越看他越不順眼。他對左右人說,彌子瑕這個人總是非常的任性無禮,以前就偷駕過我的車,還把吃剩的桃子給我!


    當然,李莊生對胡夢蝶並非是色衰愛弛,事實上對方依然很美麗,甚至此時的她比未來的她還要青春靚麗。


    十六七歲的少女永遠比二十六七歲的女人更有價值。少女可以成長為女人,但是任何人都沒有第二次青春。


    他對胡夢蝶是一種另類的不滿,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的不滿,和祝枝雪相處時間越長,祝枝雪越是對他好,他心中的不滿就會加深。


    他知道這麽做是不對的,簡直錯的離譜,所有的道理他都懂,但就是忍不住將兩人比較。


    為什麽祝枝雪可以,而胡夢蝶不可以。為什麽祝枝雪可以這麽愛我,為什麽胡夢蝶不會那麽愛我?甚至是為什麽我是祝枝雪的全部,而不能是胡夢蝶的全部?


    沒有人不會比較,就像李莊生現在會自然而然地將胡夢蝶和祝枝雪比較,他愈發相信胡夢蝶也會如此,甚至會將祝枝雪對他的好投射到高中時候的胡夢蝶和她的前男友身上。


    其實他的虛偽的“君子”性讓他從不刻意去想這件事,但比較的天平無時無刻不在其中一側加重砝碼。


    以至於他和胡夢蝶的幾乎每一次過往,現如今回憶起來都讓他感到不滿,哪怕是相對甜蜜的回憶。


    就像今天回憶起的雞鳴寺櫻花行,其實那算一次相當甜蜜的遊玩。


    李莊生去雞鳴寺的路上沒有不滿,和胡夢蝶去浪漫的櫻花樹下的期待遠遠壓倒了“櫻桃之爭”,當時的他也沒有覺得這是胡夢蝶沒有在意自己的表現,或者說根本不會想到這一層。


    他們那一天玩得相當開心,還拍了好看的照片,合體擺出愛心造型,彼此發了朋友圈。


    在此之前,無論回憶多少次,哪怕是重生之後,想起這件事都是開心居多。


    可李莊生,現在,就是感到不滿。因為人是不會滿足的生物,他也是欲壑難填。


    沒有遇見祝枝雪的時候,他覺得這樣沒什麽不好,但遇到祝枝雪之後,他覺得女生愛一個人不是這個樣子的,不是隻有這點程度。


    他潛意識裏堅信,如果他當年是對祝枝雪吐槽“櫻桃之爭”,對方一定會握著他的手說“明年桃花開的時候我們一起去看桃花吧”,並且會比他本人還要用心的記在心上,等到桃花盛開的時候,準備好食物,拉著他一起去踏青賞花,聽他頌桃花之詩,聽他講詩文背後浪漫的故事。


    祝枝雪一定會這樣。


    而不是像胡夢蝶,隻是有口無心地附和著,然後就忘了,就像很平常的閑話。


    其實願意在不感興趣的話題上附和已經很不錯了,至少當初的李莊生覺得自己受到了胡夢蝶的肯定和理解,心裏非常高興。這就是所謂的情緒價值。


    但有了比較之後,就是不平衡。當天平徹底傾斜,這種不平衡感產生的時候,無論胡夢蝶做什麽,都會讓李莊生感到不對,不如祝枝雪。


    幸運的是,現如今,現實中的愛情不是必需品,女人對於男人來說也不是必需品。


    其實李莊生對胡夢蝶並沒有多少怨意,也並不怪對方,他最怨恨的還是當年“色迷心竅,自輕自賤”的自己。


    這八個字這是他此時對自己的定義。


    李莊生有個優點,他會反思,會自我思辨,然後分清是非,知道自己該怎麽做。


    而缺點就是反思往往在事後,並且很多時候即便知道該怎麽做也依然做不到。並且他大多看曆史夾雜一些社會學書籍,提升思辨能力的哲學書因為晦澀枯燥而讀的很少,雖然買過一些。


    這常常讓他想的越多越痛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莊生同學不想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白不太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白不太白並收藏李莊生同學不想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