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行和餘有丁頭也不回地直奔樓梯間,沿著樓梯往上爬。
走到中間處,申時行突然一個踉蹌,右腳一滑,身子往前一傾,差點爬在台階上,幸好餘有丁眼明手快,在旁邊扶了他一把。
兩人有些狼狽地跑到四樓,長舒一口氣,連忙撣了撣衣服,正了正帽冠。幸好沒有被親朋好友看到,要不然真是有失斯文。
一個聲音在旁邊響起:“兩位老爺,我到處找你們,張老爺訂的雅間,在四樓。”
一轉頭,看到那位帶路的夥計。
申時行和餘有丁恨得牙根直癢癢,恨不得一腳把夥計踢下樓去。
你早幹嘛去了,害得我們在三樓轉了一圈,聽到了不該聽到的話,遇到不該遇到的事。
“前麵帶路!”申時行沒好氣地說道。
夥計把申時行、餘有丁帶到了韻雅閣,敲門稟告。
“張老爺,你的貴客到。”
申時行和餘有丁也在門外朗聲道:“張公,學生申時行、餘有丁來了。”
“哦,丙仲、汝默到了,快請進來。”
推門進去,申時行、餘有丁還看到了王世貞,又驚又喜,“原來鳳洲公也在,真是叫學生們驚喜萬分!”
王世貞看清楚兩人,笑著拱手道:“我也是現在才知道,鳳磐公還請了你們二位。”
張四維招呼道:“都坐,都坐!今天的客人都到齊了,夥計,上菜!”
“是!”
四人坐下,王世貞轉頭不客氣地問道:“鳳磐,你今日請我們三位,有何貴幹?你這個老西的飯,可不好吃啊!”
張四維哈哈大笑:“為了公事,也是為了私事。”
“何事?”
“敬一閣編撰《世宗皇帝聖訓寶錄》的事。”
“不是在編得好好的嗎?”
“西苑嫌慢。我接到西苑遞出來的話,太子殿下希望《聖訓寶錄》在先帝龍馭賓天三年之際,刊行天下。”
王世貞也是編撰之一,捋著胡須說道:“這麽急?怕是有些來不及。按照進程,最快也得隆慶五年去了。”
“所以說這是公事,又是私事。”
張四維是敬一閣學士,主持編撰《世宗皇帝聖訓寶錄》。西苑催促進度,他要是不能按時完成,就是失職,會影響仕途。
他掃了一眼申時行和餘有丁,誠懇地說道:“老夫向西苑上疏,請調丙仲、汝默兩位老弟入敬一閣,幫助老夫和鳳磐公編撰寶錄。
事出突然,老夫也不好貿然開口,今晚設下此宴,延請三位,闡明用意,還請兩位多多幫襯。”
申時行和餘有丁對視一眼。
這是好事!
西苑太子對《世宗皇帝聖訓寶錄》編撰工作非常看重。兩人加入敬一閣,參加編撰工作,不僅能刷名聲,還能入太子法眼。
一旦完成任務,肯定會被擢升。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王錫爵去遼東曆練,積軍功。
我們就入敬一閣,刷文筆,積功績。
各有各的門路。
申時行接到餘有丁的眼神,便代表兩人開口道:“鳳磐公能看重晚輩二人,深感榮幸。能入敬一閣,晚輩二人是千願萬願,就是惶恐才學淺薄,有負鳳磐公的期望。”
“兩位開玩笑了,一位是狀元公,一位是探花公,你倆才學淺薄,那誰還敢進敬一閣?是不是鳳洲公?”
王世貞捋著胡須微笑著點點頭。
申時行代表兩人說道:“那我與丙仲就謝過鳳磐公的厚愛了!”
好了,此事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張四維和王世貞心情大好,有了一位狀元公和一位探花公幫忙,《世宗皇帝聖訓寶錄》肯定能在隆慶三年年底之前,趕在先皇嘉靖帝祭日之前完成。
他倆知道朱翊鈞對嘉靖帝的感情。
這要是完成了,大功一件啊!
而太子殿下一向是賞罰分明!
夥計很快把酒菜端了上來,張四維以主人身為敬了三位一杯。
酒過三巡,四人喝得臉色微紅,興致高漲。
王世貞轉頭好奇地問道:“汝默、丙仲,剛才你二位進來時,看到臉色發白,氣喘籲籲,像是從前廳跑上來的,出了什麽事?”
申時行和餘有丁對視苦笑一下,“好叫鳳洲、鳳磐兩公知曉,我倆剛才上來時,遇到些事情。”
先是把二樓飯廳裏,李明淳、沈萬象與沈一貫等人發生口角,進而鬥毆之事說了出來。
張四維和王世貞也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今科進士,人才鼎盛,惹出來的是非也多,敬而遠之。”
李明淳和沈萬象出自龍華書院和象山書院,名義上的山長是李贄,可背後站著的是楊金水一係,再背後就是西苑。
誰惹得起?
沈一貫也不是沒有根腳的。
他師出名門,在蘇州、湖州讀過書,屬於東南士林一脈,江南世家一係。
王世貞、申時行、餘有丁就是那個圈子裏的人,一打招呼全是親朋故交。
四人感歎了兩聲,申時行繼續說道。
“二樓混亂,我二人與帶路的夥計失散,又不記得張公訂的雅間在幾樓,就先去三樓轉轉,結果遇到予德公在罵人,說要上疏彈劾卓吾先生。”
“予德?哪一位?”
張四維和王世貞一時沒反應過來。
“國子監司業餘公。”
“哦,餘昌德餘予德。他說了什麽?”
申時行和餘有丁猶豫了一下,還是把餘昌德的話用春秋筆法描述了一番。
張四維和王世貞愣了一下,“此事還是不可避免了。”
“鳳磐公,鳳洲公,敢問何事?”
“禁纏足之事!”
“禁纏足?”
此事申時行和餘有丁知道,這件事在朝野引起極大的反應,支持和反對雙方在朝堂上爭、在翰林院和國子監爭、在學堂書院裏爭、在報紙上爭,爭得不亦樂乎,異常激烈。
起源是東南士紳上疏,請求朝廷明令禁止纏足,以全人性。
此疏一上,就等於點了一顆震天雷,引得各方勢力下場,等於引爆了一堆的震天雷。
王世貞捋著胡須解釋道。
“據人考證,纏足始於隋唐,有史可查的記載在南唐後主。北宋沿襲,南宋盛行。到前元末年,有些地方有不纏足可恥之說法。
到了國朝,太祖皇帝皇誥祖製裏,隻有不準張士誠餘部、被罰沒為丐戶等賤籍不得纏足的規定,其餘並無明文。
隻是民間官宦,有纏足,也有不纏足。隻是江南富庶,官宦世家女子,以不事勞作為榮,纏足為美,日漸盛行。士林引為風雅.此間不提。
民家百姓家,為了讓女兒能入富貴權宦之門,有的自幼纏足,以博雅樂。故而江南之處,纏足盛行,有愈演愈烈之勢。”
申時行好奇地說道:“鳳洲公此論,學生有聽聞。隻是為何這幾年,纏足之事在東南有嘎然而止之勢。而今居然有東南士紳上疏朝廷,請明令禁止纏足。
學生聽聞,東南支持此禁之人頗多,不為為何?這風,轉得有些快,轉得學生摸不到頭腦。”
“是啊,我等也不明其因,很是疑惑。”
張四維和王世貞異口同聲地答道。
餘有丁眼睛左右瞟了瞟,遲疑再三,終於開口道:“此事學生倒是知道些。”
張四維、王世貞、申時行不由地齊刷刷轉頭看著餘有丁,齊聲說到:“丙仲快說,我等洗耳恭聽!”
走到中間處,申時行突然一個踉蹌,右腳一滑,身子往前一傾,差點爬在台階上,幸好餘有丁眼明手快,在旁邊扶了他一把。
兩人有些狼狽地跑到四樓,長舒一口氣,連忙撣了撣衣服,正了正帽冠。幸好沒有被親朋好友看到,要不然真是有失斯文。
一個聲音在旁邊響起:“兩位老爺,我到處找你們,張老爺訂的雅間,在四樓。”
一轉頭,看到那位帶路的夥計。
申時行和餘有丁恨得牙根直癢癢,恨不得一腳把夥計踢下樓去。
你早幹嘛去了,害得我們在三樓轉了一圈,聽到了不該聽到的話,遇到不該遇到的事。
“前麵帶路!”申時行沒好氣地說道。
夥計把申時行、餘有丁帶到了韻雅閣,敲門稟告。
“張老爺,你的貴客到。”
申時行和餘有丁也在門外朗聲道:“張公,學生申時行、餘有丁來了。”
“哦,丙仲、汝默到了,快請進來。”
推門進去,申時行、餘有丁還看到了王世貞,又驚又喜,“原來鳳洲公也在,真是叫學生們驚喜萬分!”
王世貞看清楚兩人,笑著拱手道:“我也是現在才知道,鳳磐公還請了你們二位。”
張四維招呼道:“都坐,都坐!今天的客人都到齊了,夥計,上菜!”
“是!”
四人坐下,王世貞轉頭不客氣地問道:“鳳磐,你今日請我們三位,有何貴幹?你這個老西的飯,可不好吃啊!”
張四維哈哈大笑:“為了公事,也是為了私事。”
“何事?”
“敬一閣編撰《世宗皇帝聖訓寶錄》的事。”
“不是在編得好好的嗎?”
“西苑嫌慢。我接到西苑遞出來的話,太子殿下希望《聖訓寶錄》在先帝龍馭賓天三年之際,刊行天下。”
王世貞也是編撰之一,捋著胡須說道:“這麽急?怕是有些來不及。按照進程,最快也得隆慶五年去了。”
“所以說這是公事,又是私事。”
張四維是敬一閣學士,主持編撰《世宗皇帝聖訓寶錄》。西苑催促進度,他要是不能按時完成,就是失職,會影響仕途。
他掃了一眼申時行和餘有丁,誠懇地說道:“老夫向西苑上疏,請調丙仲、汝默兩位老弟入敬一閣,幫助老夫和鳳磐公編撰寶錄。
事出突然,老夫也不好貿然開口,今晚設下此宴,延請三位,闡明用意,還請兩位多多幫襯。”
申時行和餘有丁對視一眼。
這是好事!
西苑太子對《世宗皇帝聖訓寶錄》編撰工作非常看重。兩人加入敬一閣,參加編撰工作,不僅能刷名聲,還能入太子法眼。
一旦完成任務,肯定會被擢升。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王錫爵去遼東曆練,積軍功。
我們就入敬一閣,刷文筆,積功績。
各有各的門路。
申時行接到餘有丁的眼神,便代表兩人開口道:“鳳磐公能看重晚輩二人,深感榮幸。能入敬一閣,晚輩二人是千願萬願,就是惶恐才學淺薄,有負鳳磐公的期望。”
“兩位開玩笑了,一位是狀元公,一位是探花公,你倆才學淺薄,那誰還敢進敬一閣?是不是鳳洲公?”
王世貞捋著胡須微笑著點點頭。
申時行代表兩人說道:“那我與丙仲就謝過鳳磐公的厚愛了!”
好了,此事就這麽愉快地決定了。
張四維和王世貞心情大好,有了一位狀元公和一位探花公幫忙,《世宗皇帝聖訓寶錄》肯定能在隆慶三年年底之前,趕在先皇嘉靖帝祭日之前完成。
他倆知道朱翊鈞對嘉靖帝的感情。
這要是完成了,大功一件啊!
而太子殿下一向是賞罰分明!
夥計很快把酒菜端了上來,張四維以主人身為敬了三位一杯。
酒過三巡,四人喝得臉色微紅,興致高漲。
王世貞轉頭好奇地問道:“汝默、丙仲,剛才你二位進來時,看到臉色發白,氣喘籲籲,像是從前廳跑上來的,出了什麽事?”
申時行和餘有丁對視苦笑一下,“好叫鳳洲、鳳磐兩公知曉,我倆剛才上來時,遇到些事情。”
先是把二樓飯廳裏,李明淳、沈萬象與沈一貫等人發生口角,進而鬥毆之事說了出來。
張四維和王世貞也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今科進士,人才鼎盛,惹出來的是非也多,敬而遠之。”
李明淳和沈萬象出自龍華書院和象山書院,名義上的山長是李贄,可背後站著的是楊金水一係,再背後就是西苑。
誰惹得起?
沈一貫也不是沒有根腳的。
他師出名門,在蘇州、湖州讀過書,屬於東南士林一脈,江南世家一係。
王世貞、申時行、餘有丁就是那個圈子裏的人,一打招呼全是親朋故交。
四人感歎了兩聲,申時行繼續說道。
“二樓混亂,我二人與帶路的夥計失散,又不記得張公訂的雅間在幾樓,就先去三樓轉轉,結果遇到予德公在罵人,說要上疏彈劾卓吾先生。”
“予德?哪一位?”
張四維和王世貞一時沒反應過來。
“國子監司業餘公。”
“哦,餘昌德餘予德。他說了什麽?”
申時行和餘有丁猶豫了一下,還是把餘昌德的話用春秋筆法描述了一番。
張四維和王世貞愣了一下,“此事還是不可避免了。”
“鳳磐公,鳳洲公,敢問何事?”
“禁纏足之事!”
“禁纏足?”
此事申時行和餘有丁知道,這件事在朝野引起極大的反應,支持和反對雙方在朝堂上爭、在翰林院和國子監爭、在學堂書院裏爭、在報紙上爭,爭得不亦樂乎,異常激烈。
起源是東南士紳上疏,請求朝廷明令禁止纏足,以全人性。
此疏一上,就等於點了一顆震天雷,引得各方勢力下場,等於引爆了一堆的震天雷。
王世貞捋著胡須解釋道。
“據人考證,纏足始於隋唐,有史可查的記載在南唐後主。北宋沿襲,南宋盛行。到前元末年,有些地方有不纏足可恥之說法。
到了國朝,太祖皇帝皇誥祖製裏,隻有不準張士誠餘部、被罰沒為丐戶等賤籍不得纏足的規定,其餘並無明文。
隻是民間官宦,有纏足,也有不纏足。隻是江南富庶,官宦世家女子,以不事勞作為榮,纏足為美,日漸盛行。士林引為風雅.此間不提。
民家百姓家,為了讓女兒能入富貴權宦之門,有的自幼纏足,以博雅樂。故而江南之處,纏足盛行,有愈演愈烈之勢。”
申時行好奇地說道:“鳳洲公此論,學生有聽聞。隻是為何這幾年,纏足之事在東南有嘎然而止之勢。而今居然有東南士紳上疏朝廷,請明令禁止纏足。
學生聽聞,東南支持此禁之人頗多,不為為何?這風,轉得有些快,轉得學生摸不到頭腦。”
“是啊,我等也不明其因,很是疑惑。”
張四維和王世貞異口同聲地答道。
餘有丁眼睛左右瞟了瞟,遲疑再三,終於開口道:“此事學生倒是知道些。”
張四維、王世貞、申時行不由地齊刷刷轉頭看著餘有丁,齊聲說到:“丙仲快說,我等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