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島東岸。


    朝陽從東邊天地之際冉冉升起,一輪紅日,照亮了朝鮮三千裏江山。


    權知朝鮮國事的李昖跪在海邊,對著王京漢城的方向,放聲痛哭。隻是日複一日的這般做戲,早就讓他麻木了,淚水也幹了,也哭出技巧來。


    幹嚎一聲高過一聲,嘶啞悲嗆,帶著李昖哭天喊地的喊聲:“我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社稷萬民啊!”


    隻是旁人都聽得出來,這幹嚎哭喊聲裏,全是技巧,沒有一點感情。


    一刻鍾後,李昖站起身,搽了搽臉上不多的淚水,拍了拍衣襟上的泥土,一臉輕鬆地對內侍說道:“走了,回去了。”


    這是李昖每天必須要做的功課,一早就要到島上東岸,對著陸地和漢城方向,哭嚎一刻鍾。不這樣做,江華島的那些朝鮮臣子們會圍著他,哭得比他還要慘烈。


    話語裏會指責他舍棄了祖宗基業,拋下萬千子民不顧,是昏君。他們這些朝鮮碩果僅存的忠臣義士,一定會天天在他身邊哭諫,一直哭到他回心轉意為止。


    李昖無可奈何,隻好每天來岸邊做一次功課。


    “大君,這樣做有何用處啊?”身邊一位內侍鄭仲基,給他披上外袍,輕聲開口道。


    在此前逃難過程中,李昖多虧了鄭仲基臨危不懼,指揮著一群內侍和護衛,硬是從兵荒馬亂中逃到了江華島。


    又經過這麽長一段時間的患難與共,鄭仲基已經成為李昖最信任的人。


    私下裏,李昖居然把自己和鄭仲基比喻為天朝前唐肅宗和李輔國。


    “哄得那些大臣們不再呱噪,就是最大的用處!”李昖苦笑一下答道。


    鄭仲基三十歲不到,長得眉清目秀。


    “大君,收複王京,還是要靠大明王師。隻是大明到現在,怎麽還沒個說法啊。”


    李昖搖著頭說道:“大明使官說了,東北有北虜圖們汗犯境,南邊有西夷擾民,水陸兩師抽調一空,實在無力幫助朝鮮平叛。


    唉,北虜西夷,都不是好惹的。也就大明上國,能跟這些窮凶極惡之徒周旋到底。可歎啊,上蒼不眷顧朝鮮啊,叫人奈何!”


    鄭仲基也跟著感歎兩句,“是啊,朝鮮被亂賊所乘之際,偏偏北虜西夷又來惹事,可憐朝鮮百萬百姓,深陷亂賊水深火熱中,翹盼王師而不得。


    大君,奴婢聽說,賊酋李讚道、樸仁勇和崔光中徹底鬧翻,李讚道據王京,樸仁勇退據全羅道,崔光中退據平壤。三方混戰,下麵又分成十幾股亂兵,占據州縣,各自為政,互相攻伐,三千裏江山,無一處不烽火,無一處不腥膻。”


    兩人甩開腿在崎嶇路上走了兩裏,李昖有些累,提起衣襟,在路邊的石塊上坐下。


    鄭仲基盤腿在旁邊的草皮上坐下,其餘內侍護衛,各自散開,在泥地上坐下。


    李昖用右手輕輕地捶著腿腳,左右看了看,發現眾人都離得比較遠,不虞被人偷聽,輕聲對鄭仲基說道。


    “我聽幾位先生說,大明北有胡虜犯境,南有蠻夷滋事,全是因為太子秉政,倒持太阿,擅權亂國,不修仁德,這才有此大禍。”


    鄭仲基連忙阻止:“大君,這樣的話可千萬不要亂說,小心耳目。”


    李昖連忙說道:“我也就是跟你說一說。”


    “大君,這些人的胡言亂語,千萬不要輕信。”


    李昖很是疑惑,“這些先生都是大儒名士,道德文章,連明人都敬佩,他們說的話,上合天理,下證聖賢,很有道理的。”


    鄭仲基也左右看了看,輕聲道:“大君,戊辰之禍,根源是什麽,你還沒看清楚嗎?”


    李昖鼻子一哼,臉上露出不快之色,“他們說是因為我和先君不修德政,近小人而遠賢臣,這才鑄成此大錯。


    在本君看來,這是再荒誕不過的屁話!”


    “大君英明,這話確實是屁話。


    兩班大臣,尤其是文臣世家,上把持朝政,下盤踞地方,弄權亂政,盤剝百姓,就是這些人對百姓們敲骨吸髓,甚至連邊軍和地方備軍的錢餉都不放過,苛政日積月累,終究有這大禍。


    現在生靈塗炭,他們又恬不知恥地把禍源安到先君和大君頭上,實在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昖目光一閃,欣然道:“這真是肺腑之言,仲基,你真是本君的股肱心腹啊。可恨!本君也想奮起,清霾除邪,可是有心無力啊。”


    鄭仲基眼睛在李昖的臉上悄悄眯了好一會,這時連忙答道:“大君,眼下就有天賜良機。”


    兩人暗地裏試探了一番,發現對方的想法跟自己相近,就繼續往下說。


    李昖眼睛一亮,“什麽良機?”


    “大君,朝鮮亂賊橫行,燒殺搶掠,雖然生靈塗炭,可世家豪右在地方的根基也被橫掃一空。大君在大明王師進剿平叛時,能夠主導庶事,比如請大明幫忙訓練一支親軍,收複地方後重新安排官職,分配田地。


    如此這般,對於朝鮮無異於烈火涅槃,大君可與武烈大王並肩。”


    李昖的眼睛更亮了。


    是啊,現在朝鮮被亂軍打得稀巴爛,勢力最大的世家豪族們,死傷慘重,元氣大傷,自己隻需要按照鄭仲基所說的,完全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淩駕於兩班之上,等於再造新的朝鮮!


    想到這裏,李昖怦然心動,但是他很快明白,一切的關鍵還是在於大明的支持。


    “仲基,你說如何讓大明全力支持本君?”


    大君,大明因為他們此前提出的條件,恢複前唐邊界,以大同江、白山、泥河一線為界,割讓以北土地給大明,那些大臣們堅決反對,談判破裂,進而態度疏遠,對我們不聞不問。”


    李昖也有些怨言:“大明是朝鮮宗主國,為何如此重利輕義?”


    鄭仲基勸道:“大君,大明是朝鮮宗主國不假,可是戊辰之禍是我們國內那些家夥釀成的,憑什麽大明出兵出糧餉,助朝鮮平亂還一點好處都撈不到。


    換做我們,願意嗎?


    那些大臣口口聲聲喊著宗藩禮法,想用大義之名讓大明助朝鮮平亂,實際上就是想白嫖大明兵馬和糧草。隻是他們太自作聰明,完全把別人當成了傻子。”


    說得也是,李昖點點頭。


    鄭仲基又悄聲補了一句:“大君,朝鮮此前縱有三千裏江山,卻在兩班世家手裏;如果割去大同江以北,少了一些土地,可餘下的江山卻在大君手裏。


    不可同日而語啊大君!”


    李昖沉默許久,終於徐徐點頭:“鄭卿所言極是!本君心意已決,答應大明的條件,請大明出兵平叛,並請助我訓練一支軍隊。


    隻是此事,需要暫且秘密與大明溝通協商,鄭卿,你說派誰去合適?”


    鄭仲基想了想,提議了一人:“判兵曹鄭仁弘鄭先生,數次出使大明,與大明朝堂非常熟悉。此人曆來受那些大儒名士們排擠,格格不入。


    且對大君赤心忠膽。他奉命去大明京師向天子賀萬壽,可滯留不歸,卻寧可回在江華島與大君同甘共苦。


    大君何不籠絡此人,以為密使,借以乞求援軍之名,再次出使大明,議定大事!”


    “好!”李昖欣然道。


    商議得七七八八,李昖、鄭仲基兩人起身,繼續往住所趕路。


    走進由集市發展而來的“難民營”,裏麵住滿了逃出來的朝鮮兩班大臣和他們的家人仆人。


    李昖一行人一進柵門就聽到有人在大聲爭吵。


    “程朱所言,存天理滅人欲,就是要讓眾人明白天理大義,克製私欲貪心。隻要人人明理知義,自然就會遵循三綱五常,天下自會大同。”


    “荒謬!天地萬物在乎一氣。一氣生而萬物生,一氣息而萬物亡。天理人欲,皆在此一氣中”


    “你這是異端邪說!”


    “呸!你是腐朽陳詞!”


    兩票人口水直飛,互相亂噴!


    李昖一行人表示已經很習慣了。


    這些大臣沒事就聚在一起,名為總結民亂經驗,實則推卸責任,互相甩鍋。進而又為各自所習的儒學,你爭我辯,吵不停。


    大明發得那點救濟糧僅能糊口,這些人的家人仆人,都會去江華島海港做事,搬運貨物,幫水手洗漿衣服掙些米糧回來,讓這些大儒名士能夠多吃點,有力氣繼續吵。


    說來也奇怪,朝鮮民亂橫行,各地兵火連連,可是島上海港生意十分地好,貨船轉運不休。


    回到住處,李昖讓鄭仲基悄悄去找鄭仁弘,兩人約在江華海港區一座酒館裏,那裏人多雜亂,卻是最好的掩護,因為那些大儒名士們絕不會去那裏。


    他們有點錢,都會去江華城的酒樓飯館裏瀟灑一回,那裏才是他們這些風雅之士們應該去的地方。


    李昖換了一身衣服,在鄭仲基和幾位便裝心腹護衛陪同下,來到酒館的單間裏,與鄭仁弘見麵。


    兩人稍微試探幾句,便一拍即合,相談甚歡。


    談得開心的君臣二人怎麽也沒有想到,隔壁房間裏,諜報偵查局的密探用特製聽筒貼著牆壁,把他們的悄悄話聽了一個仔細,全部記錄在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就是萬曆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並收藏朕就是萬曆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