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勤想了好一會,還是沒有想出個確定答案來,於是又開口。
“殿下,你說天寶年間,前唐朝廷財政麵臨破產,所以行下策,放權給藩鎮,釀成大禍,可有什麽說法?”
朱翊鈞侃侃而談:“陳先生,當然有說法。前唐能強盛一時,繼承的是前隋國製,其精髓是西魏北周朝建立的府兵製。
‘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其本質是兵農合一,與我朝衛所製,看似相似,實際上南轅北轍。
前唐年間,盛時置有六百三十三軍府。遍布全國,關內道多達二百六十一府,占三分之一以上,依次為河東、河南、河北、隴右,其它諸道多不過十,少止二三府(江南、嶺南)。正合前唐居重馭輕,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國策。
可是隨著田地被豪強權貴侵占,府兵名下的田地越來越少。加上連年開邊,戍邊的府兵得不到輪換,有的十年一輩子就守在邊關。
自開元年中期,府兵製日漸崩壞,到了天寶八年,各軍府已經無兵可用。唐玄宗隻能下詔廢府兵製,各邊鎮自行募兵籌糧。於是安史之亂,不可避免。”
陳以勤喉結上下動了幾下,他終於深刻體會到張居正等人的心情。
學生太聰明,把握不住啊!
你問個問題,他給出的答案你搞不懂意思,伱說怎麽教!
難怪李春芳、張居正、潘季馴離開西安門書堂,如釋重負,還打著新職祝賀的名義,擺了一回酒宴。
這樣教下去,哪天我離開西安門書堂,也會擺酒的。
“太孫的意思是前唐崩壞,根源在於朝廷財政度支上出了問題?”
“對,一個朝代,存在的時間越久,效率越低,浪費越高,維持的成本也就越高。節不了流,隻能開源。
朝廷所需要的賦稅,就會逐年增加。可是從秦漢到前宋,朝廷賦稅都是以田地為主。自耕農和小地主們承擔著朝廷最重的賦稅。
偏偏隨著朝廷日久,世家豪強侵並田地日盛。朝廷度支越大,稅源卻反而日漸枯竭。”
朱翊鈞一攤雙手。
“收不上足夠的賦稅來維持朝廷運作,隻能加餉增賦,敲骨吸髓,盤剝民力。最後.我的看法是,一個王朝的覆滅,就是從財政度支敗壞崩潰開始。”
陳以勤咕咚咽了一口口水。
匪夷所思的想法。
可是飽讀史書的陳以勤用心一想,秦漢、隋唐、宋元,都是開國時鼎盛,然後到了某個高峰,驟然衰落,直轉而下,然後開始漫長的戰亂劫世,直至滅亡。
太孫此番話,似乎真得揭開了一個王朝興盛衰亡的秘密。
但是陳以勤不敢相信。
一個朝代的興亡,居然不跟仁政德治有關,而是跟錢有關!
這讓飽讀經義的陳以勤難以接受。
“陳先生,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道德是建立在吃飽飯,穿暖衣的基礎上。如果一個人麵臨要被餓死凍死,你覺得跟他講聖賢道理,有意義嗎?”
朱翊鈞右手狠狠往下一劃,“所以讓百姓吃飽飯,穿暖衣,就是最大的仁政。在這個基礎上,再說什麽教以效化,民以風化。
而不是反過來。先是一個勁說什麽教化,吃飽穿暖卻是一個字不提,這不等於耍流氓嗎?”
陳以勤腦子快要轉冒煙了。
他不是迂腐不堪的酸儒,當然知道民眾到了麵臨餓死凍死的地步,那就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你拿刀槍相逼都沒用,講什麽聖賢道理啊?
可是這樣的觀點,跟他這些年的儒家理念截然不同。
在很多大儒心裏,百姓吃飽飯,穿暖衣,隻需要仁政、德治,自然而然就會做到。就好像百姓有手有腳,隻需要給塊田地,無為而治,自己就能養活自己。
所以朝廷不需要過多關心民生,隻要把全國上下的道德水平提高上去,自然就會天下大治。
陳以勤清楚,那是務虛的大儒們“清談”時說的屁話。
接觸過政務的他很清楚,事實上天下國計民生,才是最麻煩的事情。
劇繁多變,費力不討好。
朱翊鈞似乎看出陳以勤心事,淡笑著說道:“世人好逸惡勞,喜簡憎繁。國計民生,國計根本在於賦稅度支,民生在於創造獲取財富的機會。這種事做起來勞神費力,哪有提倡仁政德治來得輕鬆。”
陳以勤聽懂朱翊鈞話裏的意思。
無非就是許多儒生,長於務虛清談,疏於務實執行,本質在於避重就輕。
陳以勤不想在這方麵過於糾纏。
因為他發現,一談及務實施政,太孫總是會有讓他覺得不可思議,卻總是有那麽幾分道理的論點講出來。
講到後麵有點講不過,陳以勤匆忙間想到一個話題,連忙轉移。
“殿下,你說前唐府兵製與我朝衛所軍戶製,看似相似,實際上南轅北轍,可有什麽說法?”
朱翊鈞看了陳以勤一眼,這位老夫子不迂腐,可以多聊會。
他欣然答道:“據聞我朝衛所軍戶製,是伯溫先生向太祖皇帝進獻的。學自前唐府兵製,還自詡取其長而去其短。在我看來,完全是取其糟泊而去其精華。
前唐府兵,‘籍軍為民’。田產殷實,頗有家財,無需親自務農,隻需操練習武。耕作雜務一概交給家奴、佃戶等完成,可謂是舉家養一兵。
且府兵在地方頗有聲望,跟我朝的鄉紳世家一般,倍受尊崇。
在我看來,這叫富養精兵化,且糧草裝備都不是問題,足以完成番上入京、輪換戍邊、集結出戰等任務。正是如此,前唐初期,太宗、高宗乃至玄宗開元年間,能夠滅突厥,絕高句麗,逐西域直至波斯,強盛一時。
我朝衛所軍戶呢?‘籍民為軍’,大部分軍戶來自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降軍,還有簽發邊境百姓,強迫入籍。
田地不完全是自己的,是衛所的。戶籍是賤戶,倍受歧視,生活困苦,還要被當地世家豪強視為奴仆,種完公田還要無償去種私田。
種地和戌邊,天底下最苦的兩件事,都讓他們做了。真要類比,肯定不能用前唐府兵比,隻能與前宋的廂軍相似。
這樣的衛所軍戶製,能打出前唐府兵的煌煌軍功嗎?癡心妄想。”
朱翊鈞覺得,真能跟前唐府兵製相比的,可能隻有曆史上滿清的八旗製。
但是它跟前唐府兵製一樣,想長期維持一個龐大的職業化軍事集團,是癡心妄想。
陳以勤默然一會,赫然問道:“軍戶衛所製,毫無益處?”
“在我看來,軍戶衛所製唯一的好處,就是為大明提供了合格的武官,然後這些武官中的精英逐漸成長為將領。
他們家產殷實,能夠安心學文習武,軍事技能世代相傳。讓我大明在危急之時,不至於無將可用。”
陳以勤馬上琢磨出朱翊鈞對衛所軍戶製的想法。
“太孫的意思,大明衛所製可大改,專事培養世家武官即可,各鎮各營兵丁招募即是。”
朱翊鈞沒有正麵回答,隻是笑著答道:“而今九邊邊軍,能打能戰的,多是招募的兵丁。”
陳以勤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今天上課時間又結束了。
他有些惆悵,太孫這樣的學生,真得很難教。
心中的主意太正,其心誌又堅韌難奪。
這節課陳以勤原本還想著通過曆史給太孫好好上一課,結果被他反過來上了一課。
朱翊鈞按禮向陳以勤長施一揖,傲然笑道:“先生,經義文章,我不如你;治國安邦,你不如我。我們還是各安其所吧。”
陳以勤看著他施然離去的背影,一時間居然無言以對!
“殿下,你說天寶年間,前唐朝廷財政麵臨破產,所以行下策,放權給藩鎮,釀成大禍,可有什麽說法?”
朱翊鈞侃侃而談:“陳先生,當然有說法。前唐能強盛一時,繼承的是前隋國製,其精髓是西魏北周朝建立的府兵製。
‘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其本質是兵農合一,與我朝衛所製,看似相似,實際上南轅北轍。
前唐年間,盛時置有六百三十三軍府。遍布全國,關內道多達二百六十一府,占三分之一以上,依次為河東、河南、河北、隴右,其它諸道多不過十,少止二三府(江南、嶺南)。正合前唐居重馭輕,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國策。
可是隨著田地被豪強權貴侵占,府兵名下的田地越來越少。加上連年開邊,戍邊的府兵得不到輪換,有的十年一輩子就守在邊關。
自開元年中期,府兵製日漸崩壞,到了天寶八年,各軍府已經無兵可用。唐玄宗隻能下詔廢府兵製,各邊鎮自行募兵籌糧。於是安史之亂,不可避免。”
陳以勤喉結上下動了幾下,他終於深刻體會到張居正等人的心情。
學生太聰明,把握不住啊!
你問個問題,他給出的答案你搞不懂意思,伱說怎麽教!
難怪李春芳、張居正、潘季馴離開西安門書堂,如釋重負,還打著新職祝賀的名義,擺了一回酒宴。
這樣教下去,哪天我離開西安門書堂,也會擺酒的。
“太孫的意思是前唐崩壞,根源在於朝廷財政度支上出了問題?”
“對,一個朝代,存在的時間越久,效率越低,浪費越高,維持的成本也就越高。節不了流,隻能開源。
朝廷所需要的賦稅,就會逐年增加。可是從秦漢到前宋,朝廷賦稅都是以田地為主。自耕農和小地主們承擔著朝廷最重的賦稅。
偏偏隨著朝廷日久,世家豪強侵並田地日盛。朝廷度支越大,稅源卻反而日漸枯竭。”
朱翊鈞一攤雙手。
“收不上足夠的賦稅來維持朝廷運作,隻能加餉增賦,敲骨吸髓,盤剝民力。最後.我的看法是,一個王朝的覆滅,就是從財政度支敗壞崩潰開始。”
陳以勤咕咚咽了一口口水。
匪夷所思的想法。
可是飽讀史書的陳以勤用心一想,秦漢、隋唐、宋元,都是開國時鼎盛,然後到了某個高峰,驟然衰落,直轉而下,然後開始漫長的戰亂劫世,直至滅亡。
太孫此番話,似乎真得揭開了一個王朝興盛衰亡的秘密。
但是陳以勤不敢相信。
一個朝代的興亡,居然不跟仁政德治有關,而是跟錢有關!
這讓飽讀經義的陳以勤難以接受。
“陳先生,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道德是建立在吃飽飯,穿暖衣的基礎上。如果一個人麵臨要被餓死凍死,你覺得跟他講聖賢道理,有意義嗎?”
朱翊鈞右手狠狠往下一劃,“所以讓百姓吃飽飯,穿暖衣,就是最大的仁政。在這個基礎上,再說什麽教以效化,民以風化。
而不是反過來。先是一個勁說什麽教化,吃飽穿暖卻是一個字不提,這不等於耍流氓嗎?”
陳以勤腦子快要轉冒煙了。
他不是迂腐不堪的酸儒,當然知道民眾到了麵臨餓死凍死的地步,那就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你拿刀槍相逼都沒用,講什麽聖賢道理啊?
可是這樣的觀點,跟他這些年的儒家理念截然不同。
在很多大儒心裏,百姓吃飽飯,穿暖衣,隻需要仁政、德治,自然而然就會做到。就好像百姓有手有腳,隻需要給塊田地,無為而治,自己就能養活自己。
所以朝廷不需要過多關心民生,隻要把全國上下的道德水平提高上去,自然就會天下大治。
陳以勤清楚,那是務虛的大儒們“清談”時說的屁話。
接觸過政務的他很清楚,事實上天下國計民生,才是最麻煩的事情。
劇繁多變,費力不討好。
朱翊鈞似乎看出陳以勤心事,淡笑著說道:“世人好逸惡勞,喜簡憎繁。國計民生,國計根本在於賦稅度支,民生在於創造獲取財富的機會。這種事做起來勞神費力,哪有提倡仁政德治來得輕鬆。”
陳以勤聽懂朱翊鈞話裏的意思。
無非就是許多儒生,長於務虛清談,疏於務實執行,本質在於避重就輕。
陳以勤不想在這方麵過於糾纏。
因為他發現,一談及務實施政,太孫總是會有讓他覺得不可思議,卻總是有那麽幾分道理的論點講出來。
講到後麵有點講不過,陳以勤匆忙間想到一個話題,連忙轉移。
“殿下,你說前唐府兵製與我朝衛所軍戶製,看似相似,實際上南轅北轍,可有什麽說法?”
朱翊鈞看了陳以勤一眼,這位老夫子不迂腐,可以多聊會。
他欣然答道:“據聞我朝衛所軍戶製,是伯溫先生向太祖皇帝進獻的。學自前唐府兵製,還自詡取其長而去其短。在我看來,完全是取其糟泊而去其精華。
前唐府兵,‘籍軍為民’。田產殷實,頗有家財,無需親自務農,隻需操練習武。耕作雜務一概交給家奴、佃戶等完成,可謂是舉家養一兵。
且府兵在地方頗有聲望,跟我朝的鄉紳世家一般,倍受尊崇。
在我看來,這叫富養精兵化,且糧草裝備都不是問題,足以完成番上入京、輪換戍邊、集結出戰等任務。正是如此,前唐初期,太宗、高宗乃至玄宗開元年間,能夠滅突厥,絕高句麗,逐西域直至波斯,強盛一時。
我朝衛所軍戶呢?‘籍民為軍’,大部分軍戶來自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降軍,還有簽發邊境百姓,強迫入籍。
田地不完全是自己的,是衛所的。戶籍是賤戶,倍受歧視,生活困苦,還要被當地世家豪強視為奴仆,種完公田還要無償去種私田。
種地和戌邊,天底下最苦的兩件事,都讓他們做了。真要類比,肯定不能用前唐府兵比,隻能與前宋的廂軍相似。
這樣的衛所軍戶製,能打出前唐府兵的煌煌軍功嗎?癡心妄想。”
朱翊鈞覺得,真能跟前唐府兵製相比的,可能隻有曆史上滿清的八旗製。
但是它跟前唐府兵製一樣,想長期維持一個龐大的職業化軍事集團,是癡心妄想。
陳以勤默然一會,赫然問道:“軍戶衛所製,毫無益處?”
“在我看來,軍戶衛所製唯一的好處,就是為大明提供了合格的武官,然後這些武官中的精英逐漸成長為將領。
他們家產殷實,能夠安心學文習武,軍事技能世代相傳。讓我大明在危急之時,不至於無將可用。”
陳以勤馬上琢磨出朱翊鈞對衛所軍戶製的想法。
“太孫的意思,大明衛所製可大改,專事培養世家武官即可,各鎮各營兵丁招募即是。”
朱翊鈞沒有正麵回答,隻是笑著答道:“而今九邊邊軍,能打能戰的,多是招募的兵丁。”
陳以勤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今天上課時間又結束了。
他有些惆悵,太孫這樣的學生,真得很難教。
心中的主意太正,其心誌又堅韌難奪。
這節課陳以勤原本還想著通過曆史給太孫好好上一課,結果被他反過來上了一課。
朱翊鈞按禮向陳以勤長施一揖,傲然笑道:“先生,經義文章,我不如你;治國安邦,你不如我。我們還是各安其所吧。”
陳以勤看著他施然離去的背影,一時間居然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