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夏清風都帶著村裏的婦人和孩子們一起去山裏挖藥材,回來炮製。
這期間,夏清風還請村東頭的王木匠幫忙打了四個大木槽。木槽形狀跟牲口食槽相似,但做法不同。古代大部分牲口食槽都是自己到山上砍根大木頭,回來一分為二,再從中間扣個槽出來就行了。
可夏清風這個要五個麵都是木板拚成的,底要平,壁不能太厚。但這個對於做慣了木匠活的人來說非常簡單。王木匠家裏有兩個兒子,都跟著老爹做木匠活,四個大木槽多半天就做完了。
夏清風很滿意,要給王木匠算工錢,可王木匠死活不要錢,說家裏的婆娘跟兩個兒媳婦都跟著夏清風挖草藥,已經占了便宜,這就給做幾個木槽子咋能要錢。
無法,夏清風回去後,蒸了幾個紅棗糕,又用空間裏的八寶粥摻著白粥裝了一罐給王木匠家送去,說是給他家小孫子木頭的。
木頭今年四歲,甜甜的紅棗糕和八寶粥徹底把他給征服了。第二天上山挖草藥,木頭死活要跟著,說是要把自己的炒花生給曉曉妹妹吃。
上山後的木頭對著許曉曉熱情得過了頭:“妹妹,妹妹!”邊跑邊喊,跑過來就開始從小兜兜裏翻花生,手太小,拿一半,掉一半。惹得山上的大姑娘小媳婦哈哈直笑。
夏清風也一臉壞笑地看著自家閨女。許曉曉真是無奈又嫌棄,她一個三十歲的靈魂,被個四歲的小鼻涕蟲叫妹妹,這過分的熱情,真的很難消受啊!
還是李嬸子家的孫女大丫來解了圍,李大丫今年八歲了,已經可以幫家裏做很多活了。因為跟夏清風家走得近,對許曉曉這個穩重的小妹妹也是了解一些的。見木頭太鬧騰,就主動過來帶他倆玩。
日子就這樣在各種忙碌中一天天過去了。夏清風把曼陀羅種到大木槽裏,平時就放在後院,家裏來人就收到空間。
經過反複的幾次,夏清風發現曼陀羅在空間裏長得反而更好。空間裏沒有太陽,隻有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屋和平時一直亮著的燈光。
夏清風也沒辦法找到原因,既然曼陀羅在空間裏長得更好,那就一直放著唄,不用來回搬運,更好了。
半個多月過去了,小白狐的腿徹底好了,藥材也攢了很多。夏清風覺得可以去鎮上的藥堂看看,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這天是大家約好去鎮上賣藥材的日子。天還沒亮,夏清風就拉著許曉曉一起來到村長家,此時門前已經站了很多人。賣草藥是大事,這次大多數家裏來的都是男丁,村長不放心,這次也跟著去。
村長一見到夏清風趕緊讓媳婦抱過許曉曉說:“孩子讓你嬸子帶,你放心。今天去賣草藥,我們可都指望你了。”說完讓自己大兒子接過夏清風的背簍,說:“從村裏到鎮上要走一個多時辰的路,讓你得發哥給你背。”
夏清風也沒推辭,想想兩個小時的腳程,背著個滿滿的大背簍確實吃不消。謝過村長媳婦,就在村長的帶領下一起出發了。
可能馬上就能換到錢的原因,大家腳程都很快,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鎮子上。他們來到鎮子上最大的藥堂--仁濟堂。畢竟規模大為了口碑,應該不會去坑人的,現在他們人微言輕還是少惹事為妙。
因為時辰還早,藥堂的藥童正在卸門板。夏清風和村長走上前跟藥童打招呼。
夏清風說:“小兄弟,請問你們醫館收藥材嗎?”
藥童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聽到聲音回頭一看,見兩人都背著背簍,忙笑嗬嗬地應道:“收的,要看姑娘的藥材品質了,差的我們可不收,畢竟這是治病救人的東西。炮製過的,價格能高一些,少量的我就能收。”
夏清風看這個藥童並沒有因為他們穿著破舊就看不起,心裏也升起了好感,說:“能否找一下掌櫃的,我這裏藥材比較多。”夏清風說著指了指外麵的村民。
藥童順著夏清風指的方向看去,有很多村民,或站或蹲的在藥堂附近,旁邊都有一個大背簍,就知道藥材真的不少。忙說:“二位稍等一會兒,我這就去叫掌櫃來。”
很快,掌櫃的從後堂走了出來,看了看外麵的村民和眼前的兩個人,才開口詢問道:“你們要賣藥材?”
夏清風點點頭,將背簍拿下來,揭開上麵蓋著的布,露出裏麵的藥材,說:“我們村今天送來的草藥都是這個品質,您看一下,出個價錢。”
掌櫃的拿起藥材仔細看了看,又拿到鼻子底下聞聞,笑著說:“不錯,這些藥材炮製得不錯,藥材品質也很好,我可以給你最高的價格。”
夏清風聞言高興地說:“那就謝謝掌櫃了,以後我們還有好藥材一定給您送來。”
掌櫃的摸摸胡須笑著說:“你們村裏人能會炮製藥材,而且還能炮製得這麽好,實屬不易。這樣品質的藥材,有多少,我們收多少。我姓常,你們來了可以直接找我。”
“那就多謝常掌櫃了,麻煩您讓小哥給村裏人分別稱重結算銀錢。”
“這個一定。”常掌櫃笑嗬嗬地說。
一旁始終不發一言的村長,看著夏清風落落大方地與掌櫃侃侃而談,心裏這個佩服啊!心想:這個丫頭厲害啊!是個有見識的,這下村裏人可都跟著沾光了。自己這次能來鎮上最大的藥堂,也算是見過世麵的了,可不能給村裏人丟臉。於是,強作鎮定,招呼外麵的村民排隊給草藥稱重。
掌櫃是個厚道的,藥材給的高價,銀錢也結得痛快。村民們草藥挖得多的每家得了七八兩銀子,采藥少的也得了三兩銀。
村民們手裏捧著賣草藥的銀錢時,簡直不敢相信。他們年景好的時候,省吃儉用,再加上農閑的時候去鎮上打點零工,一年能攢下五兩銀就不錯了,怎麽這家裏的婦人和孩子跟著夏氏在山上忙活半個月,就得了這麽多銀子。他們紛紛感激地看著夏清風。
夏清風看村民得了銀子心裏也高興,就對村長說:“村長叔,我想去鎮子上轉轉,添置點東西,不知道你們如何打算?”
村長也才從賣了這麽多銀錢上緩過神來,說:“我們也要添置些東西,這樣,咱們買好東西都在城門口集合,到時候一起回去。”大家約好時間,就分別采購去了。
李嬸子的男人李大柱走過來說:“夏氏,我家婆娘臨出門時特意囑咐,說你要是買了糧食這些重的東西,讓我幫你背回去。”
夏清風笑笑說:“謝謝大柱叔,我知道了。”李嬸子家有三個兒子,現在農忙,三個兒子都在田裏忙活,就讓大柱叔跟著來賣草藥,早上沒搶到幫她背背簍,特意囑咐回來買東西幫著背。夏清風也願意接受他們的好意。
這期間,夏清風還請村東頭的王木匠幫忙打了四個大木槽。木槽形狀跟牲口食槽相似,但做法不同。古代大部分牲口食槽都是自己到山上砍根大木頭,回來一分為二,再從中間扣個槽出來就行了。
可夏清風這個要五個麵都是木板拚成的,底要平,壁不能太厚。但這個對於做慣了木匠活的人來說非常簡單。王木匠家裏有兩個兒子,都跟著老爹做木匠活,四個大木槽多半天就做完了。
夏清風很滿意,要給王木匠算工錢,可王木匠死活不要錢,說家裏的婆娘跟兩個兒媳婦都跟著夏清風挖草藥,已經占了便宜,這就給做幾個木槽子咋能要錢。
無法,夏清風回去後,蒸了幾個紅棗糕,又用空間裏的八寶粥摻著白粥裝了一罐給王木匠家送去,說是給他家小孫子木頭的。
木頭今年四歲,甜甜的紅棗糕和八寶粥徹底把他給征服了。第二天上山挖草藥,木頭死活要跟著,說是要把自己的炒花生給曉曉妹妹吃。
上山後的木頭對著許曉曉熱情得過了頭:“妹妹,妹妹!”邊跑邊喊,跑過來就開始從小兜兜裏翻花生,手太小,拿一半,掉一半。惹得山上的大姑娘小媳婦哈哈直笑。
夏清風也一臉壞笑地看著自家閨女。許曉曉真是無奈又嫌棄,她一個三十歲的靈魂,被個四歲的小鼻涕蟲叫妹妹,這過分的熱情,真的很難消受啊!
還是李嬸子家的孫女大丫來解了圍,李大丫今年八歲了,已經可以幫家裏做很多活了。因為跟夏清風家走得近,對許曉曉這個穩重的小妹妹也是了解一些的。見木頭太鬧騰,就主動過來帶他倆玩。
日子就這樣在各種忙碌中一天天過去了。夏清風把曼陀羅種到大木槽裏,平時就放在後院,家裏來人就收到空間。
經過反複的幾次,夏清風發現曼陀羅在空間裏長得反而更好。空間裏沒有太陽,隻有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屋和平時一直亮著的燈光。
夏清風也沒辦法找到原因,既然曼陀羅在空間裏長得更好,那就一直放著唄,不用來回搬運,更好了。
半個多月過去了,小白狐的腿徹底好了,藥材也攢了很多。夏清風覺得可以去鎮上的藥堂看看,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這天是大家約好去鎮上賣藥材的日子。天還沒亮,夏清風就拉著許曉曉一起來到村長家,此時門前已經站了很多人。賣草藥是大事,這次大多數家裏來的都是男丁,村長不放心,這次也跟著去。
村長一見到夏清風趕緊讓媳婦抱過許曉曉說:“孩子讓你嬸子帶,你放心。今天去賣草藥,我們可都指望你了。”說完讓自己大兒子接過夏清風的背簍,說:“從村裏到鎮上要走一個多時辰的路,讓你得發哥給你背。”
夏清風也沒推辭,想想兩個小時的腳程,背著個滿滿的大背簍確實吃不消。謝過村長媳婦,就在村長的帶領下一起出發了。
可能馬上就能換到錢的原因,大家腳程都很快,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鎮子上。他們來到鎮子上最大的藥堂--仁濟堂。畢竟規模大為了口碑,應該不會去坑人的,現在他們人微言輕還是少惹事為妙。
因為時辰還早,藥堂的藥童正在卸門板。夏清風和村長走上前跟藥童打招呼。
夏清風說:“小兄弟,請問你們醫館收藥材嗎?”
藥童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聽到聲音回頭一看,見兩人都背著背簍,忙笑嗬嗬地應道:“收的,要看姑娘的藥材品質了,差的我們可不收,畢竟這是治病救人的東西。炮製過的,價格能高一些,少量的我就能收。”
夏清風看這個藥童並沒有因為他們穿著破舊就看不起,心裏也升起了好感,說:“能否找一下掌櫃的,我這裏藥材比較多。”夏清風說著指了指外麵的村民。
藥童順著夏清風指的方向看去,有很多村民,或站或蹲的在藥堂附近,旁邊都有一個大背簍,就知道藥材真的不少。忙說:“二位稍等一會兒,我這就去叫掌櫃來。”
很快,掌櫃的從後堂走了出來,看了看外麵的村民和眼前的兩個人,才開口詢問道:“你們要賣藥材?”
夏清風點點頭,將背簍拿下來,揭開上麵蓋著的布,露出裏麵的藥材,說:“我們村今天送來的草藥都是這個品質,您看一下,出個價錢。”
掌櫃的拿起藥材仔細看了看,又拿到鼻子底下聞聞,笑著說:“不錯,這些藥材炮製得不錯,藥材品質也很好,我可以給你最高的價格。”
夏清風聞言高興地說:“那就謝謝掌櫃了,以後我們還有好藥材一定給您送來。”
掌櫃的摸摸胡須笑著說:“你們村裏人能會炮製藥材,而且還能炮製得這麽好,實屬不易。這樣品質的藥材,有多少,我們收多少。我姓常,你們來了可以直接找我。”
“那就多謝常掌櫃了,麻煩您讓小哥給村裏人分別稱重結算銀錢。”
“這個一定。”常掌櫃笑嗬嗬地說。
一旁始終不發一言的村長,看著夏清風落落大方地與掌櫃侃侃而談,心裏這個佩服啊!心想:這個丫頭厲害啊!是個有見識的,這下村裏人可都跟著沾光了。自己這次能來鎮上最大的藥堂,也算是見過世麵的了,可不能給村裏人丟臉。於是,強作鎮定,招呼外麵的村民排隊給草藥稱重。
掌櫃是個厚道的,藥材給的高價,銀錢也結得痛快。村民們草藥挖得多的每家得了七八兩銀子,采藥少的也得了三兩銀。
村民們手裏捧著賣草藥的銀錢時,簡直不敢相信。他們年景好的時候,省吃儉用,再加上農閑的時候去鎮上打點零工,一年能攢下五兩銀就不錯了,怎麽這家裏的婦人和孩子跟著夏氏在山上忙活半個月,就得了這麽多銀子。他們紛紛感激地看著夏清風。
夏清風看村民得了銀子心裏也高興,就對村長說:“村長叔,我想去鎮子上轉轉,添置點東西,不知道你們如何打算?”
村長也才從賣了這麽多銀錢上緩過神來,說:“我們也要添置些東西,這樣,咱們買好東西都在城門口集合,到時候一起回去。”大家約好時間,就分別采購去了。
李嬸子的男人李大柱走過來說:“夏氏,我家婆娘臨出門時特意囑咐,說你要是買了糧食這些重的東西,讓我幫你背回去。”
夏清風笑笑說:“謝謝大柱叔,我知道了。”李嬸子家有三個兒子,現在農忙,三個兒子都在田裏忙活,就讓大柱叔跟著來賣草藥,早上沒搶到幫她背背簍,特意囑咐回來買東西幫著背。夏清風也願意接受他們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