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傅家對女兒向來嬌慣, 但對傅玨這個獨子卻是半點都不寬縱,眼見著會試將至,傅玨自己倒是還好, 但顏氏卻是忍不住牽腸掛肚起來。
一早就準備好了會試要用的筆墨、衣物等,還同嬤嬤商量了, 屆時帶什麽糕點幹糧, 準備齊全。
但饒是如此, 她還是放心不下,便想著去慈濟寺上香, 求佛祖保佑諸事順遂。
傅瑤也規規矩矩地抄好了佛經,這日起了個大早,陪著母親往山上去。
“您放寬心, 二哥這些年勤勉念書, 先生從來都是誇的……”傅瑤含笑寬慰道,“有真才實學在, 便沒什麽好慌的。”
顏氏無奈笑道:“道理是這麽個道理。”
但她從來就是愛操心的性情,又是這樣的大事, 豈能不緊張?
傅瑤已經有許久未曾來過這慈濟寺, 雖已開春,但清早的山間仍舊帶著寒氣,她緊了緊披風, 慢悠悠地欣賞著山間的景致。
慈濟寺從來是香火鼎盛,今日的人更是多, 絡繹不絕。
顏氏是特地挑了個黃道吉日來上香的, 同她想到一處的人不少,傅瑤一路上還見著好幾個書生模樣的,想來也是為了幾日後的會試來上香, 好求個安心的。
及至到了寺院中,傅瑤便始終跟在顏氏身邊,挨個上了香,將抄好的經書給了沙彌,又捐了一筆香火錢。
等終於忙完之後,顏氏舒了口氣,神情也明顯輕鬆了些。
傅瑤忍不住笑了聲。
“時辰尚早,你好不容易出門一趟,就別急著回去了。咱們四處逛逛,也好看看這禪院周遭的景致。”顏氏道。
傅瑤無可無不可,點頭應了下來。
“你父親前些日子考較了你二哥的學問,”顏氏想起這事來,“他是不會輕易誇人的,我也不大懂,但看那個態度,應該是滿意的。”
“所以我說啊,您盡可以放下心來。”傅瑤輕快道,“滿京城那麽多世家公子中,二哥算是勤勉上進的,更何況資質也好,會試應當不在話下。”
顏氏點點頭,湊巧瞥見遠處那身影,驚訝地問身旁的丫鬟:“我看著那像是……”
“是岑公子。”丫鬟應聲道。
傅瑤偏過頭去,果然見著了岑靈均。
他身邊隻跟了個小廝,看樣子應當也是為了會試來上香的。傅瑤略微有些驚訝,她原以為岑靈均不會在意這些,以他的學問和能耐,是真十拿九穩的。
自那詩會以來,岑靈均的名聲便漸漸在京城傳開來。他有真才實學,又不會恃才傲物,既能與達官貴人往來交遊,也不會看低寒門學子,謙遜溫和,不卑不亢。
任是誰見了,都要誇上一句的。
岑靈均也注意到了傅瑤一行人,過來向顏氏這個長輩問了安,又向傅瑤道:“許久不見,你身體可大好了?”
“是二哥同你說的嗎?”傅瑤無奈地笑了聲,“早已痊愈,有勞記掛了。”
從前在江南的時候,兩人關係尚好,但後來傅瑤嫁人之後,彼此間便開始有意避嫌,疏遠了不少。但顏氏卻是向來喜歡這個小輩,湊巧見了麵,便不由得多問了幾句。
“家中先前來信,讓我會試前來慈濟寺上個香,還替我挑好了日子,故而便來了。”岑靈均很是耐心地一一答道,“會試要用的已經悉數準備妥當……”
傅瑤垂首看著青石上的苔痕,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並不插話。
岑靈均見著她這模樣,克製地收回了目光。
顏氏將兩人的反應看在眼中,正欲開口,卻隻聽岑靈均笑道:“我還要回去溫書,不留山寺吃齋飯,時辰不早,就先回去了。”
如今在顏氏眼中,會試是要比什麽都重要的,立時頷首道:“快去吧。”
等岑靈均離開後,顏氏看了眼傅瑤,又忍不住暗自歎了口氣。
她早就過了當年氣憤的情緒,也知道有些話是不能說的,隻能咽了回去,等到將來再做打算。
傅瑤自己倒是沒什麽想法,她不大想見人,正琢磨著要不要先回去,便聽見銀翹小聲道:“……是太傅。”
傅瑤詫異地看過去,卻見著謝遲與岑靈均擦肩而過,往這邊來了。
她也就出門兩次,書鋪和慈濟寺竟然都能遇著謝遲,未免也太巧了些。
顏氏的臉色倒是先沉了下去,與方才見著岑靈均的時候大相徑庭,她從一早就不滿意這個女婿,許久之後才看在傅瑤的份上勉強接受了。
上元節鬧出這麽一樁事,害的傅瑤大病一場後,她就更是對謝遲厭惡至極。若不是礙於身份沒法勉強,怕是早就想方設法地逼他寫和離書了。
謝遲自己心中有數,自知理虧,所以被顏氏這麽擺臉色也沒惱,而是好聲好氣地問候。
今日是為著給傅玨祈福來的,就算是有舊怨,顏氏也不會在這種地方同謝遲爭執,冷著臉客套了兩句之後,便拉著傅瑤的手腕想要離開。
“會試將至,二公子若是在學問上有什麽困惑之處,盡可以來問我。”謝遲含笑道,“又或是有旁的事情,也可以同我提。”
他早前根本不把傅家放在眼中,未曾上門,也不關心,如今竟為著傅玨會考之事來主動提出要幫忙。
顏氏愣了下,才算是想起來,這位早年可是狀元郎。
當世大儒教出來的學生,也是大周最年輕的狀元郎,的確是有底氣說這話。
“太傅日理萬機,不過這麽一件小事而已,就不牢你費心了。”顏氏回過神來,毫不留情道,“小玨有先生可以請教,也有好友可以一並探討,實在不敢勞動……”
顏氏語氣仍舊不善,句句帶刺,傅瑤扯了扯她的衣袖,小聲道:“我餓了,咱們去吃齋飯吧。”說著,又頭也不抬地向謝遲道,“有那麽多政務要處理,就不要再在這事上勞神了,不值當。”
她這話說得模棱兩可,乍一聽像是在說傅玨會考之事,但謝遲卻明白,她是在說自己。
“我覺著值得。”謝遲答道。
他的確很忙,每日都有許多事情要處理,今日抽空來山上,等到回去之後還要將欠的都補上,但他還是來了。因為傅瑤很少會出門,想要見她一次很難,所以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機會。
這些時日下來,謝遲才知道原來討一個人高興並不是容易事,以至於回想起當初同傅瑤剛認識的時候,都會懊惱。
他那時候對傅瑤很冷淡,說話也不會顧忌她的感受,其中不乏一些傷人的言辭。但傅瑤卻並沒介懷過,哪怕一時失落,過不了多久自己緩過來,就又重整旗鼓。
感同身受是件很難的事,尤其對謝遲這樣的人而言,隻有自己親身經曆過,才知道有多不易。
如今種種,就好像是因果循環。
目送著傅瑤走遠,謝遲在原地站了會兒,沿原路折返。
他其實並不太在意顏氏對自己的態度,隻當是還舊債,但卻很難不介意岑靈均。
岑靈均的名聲太好了,哪怕尚未會考,甚至未曾入仕,都已經在儒林之中頗有聲名。謝遲看過他的詩詞和文章,也聽許多人誇過他的才學和人品。
謝遲並不是那種會嫉賢妒能的人,恰相反,他這幾年來一直有意磨礪扶持那些有真才實學的,想要將曾經支離破碎的朝堂給重新撐起來。
若不是有傅瑤這一層關係在,他見著這麽個有才能有見地的年輕人,興許會很欣慰。若此番真能高中,興許還會親自考較一番,讓他到合適的職位曆練……
但偏偏有傅瑤。
隻要一想到岑靈均愛慕傅瑤,再加上顏氏對岑靈均那溫和關切的態度,他心中便覺著不舒服。
前兩日,謝遲湊巧見了自己曾經的先生。
他自小時常會去魏家隨魏老爺子學學問,但後來年紀大了,曾在白鹿書院留過兩年,教導他的便是這位單夫子。
單夫子年事已高,回京會醫修養,見著謝遲時很是高興,邀他到自家去長談。也是在這之後,謝遲方才知道,原來傅瑤的兄長傅玨也是單夫子的學生。
單夫子誇了傅玨幾句,又同他提起岑靈均來。
“岑靈均在京城名聲遠揚,傅玨與他是至交好友,我也曾見過兩次,”單夫子煮著茶,感慨道,“學問見地皆是沒得挑,我這些年教過這麽多學生,能及得上他的寥寥無幾啊。若要說的話,倒是有你昔年之風……”
旁人都怵謝遲,更不敢在他麵前提昔年舊事,也就是單夫子這樣對他極為了解的人才敢說起。
謝遲自然不會同單夫子為難,一笑置之,並沒放在心上。
可今日,他再想起這話來,卻驀地生出些別樣的情緒來。
單夫子說得並沒錯,岑靈均的確是像早年的他,雖相貌不同,可旁的卻是差不離。
他當年也是一樣的名聲大好,溫文爾雅的世家公子,年紀輕輕才學過人,很討長輩們的喜歡,誰見了都是要誇上幾句的。
不像現在,性情陰鷙,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的血,旁人避之不及。
哪怕是有意像早年一樣打扮,有意學著早年的模樣說話做事,也終歸是時過境遷,畫皮難畫骨。
謝遲垂眼看著身上的錦袍,皺了皺眉。方才他與岑靈均擦肩而過的時候,心中其實驀地浮現出個念頭來——傅瑤會不會喜歡岑靈均?
傅瑤對他的喜歡,皆是因著當年那一眼而起的,可如今的岑靈均豈不是比他更像當年那個少年?
鬼使神差地,謝遲想起當初魏書婉發瘋時所說的話來,他起先並沒將瘋話放在心上,也未曾懷疑過傅瑤的感情,直到如今終於直麵了其中的惡意——
魏書婉說,傅瑤崩潰是因為愛的是當年的他,知道求而不得,才會如此。
有些事情是不能多想的,尤其是對多疑的人而言,不然就算沒什麽問題也會想出問題來。
謝遲很清楚自己的性情,所以將那可笑的念頭壓了下去。
沒幾天,便到了會考的日子,傅瑤起了個大早,與顏氏一道送兄長到考場去。
考場之外聚了許多人,有年輕如傅玨一般的,也有看起來已經早就過而立之年,仍舊在鍥而不舍赴考的。外地來的考生最多帶個書童小廝,但京城本地的,大都有家人來送考,周遭滿是馬車。
“該帶的東西都已經帶上了,昨夜也清點過好幾遍了,就不用擔心了。”傅玨並不見緊張,反過來安慰顏氏道,“我又不是那種臨時抱佛腳的草包,您安心在家等著就是……”
話說了一半,他見著領著小廝前來的岑靈均,連忙招了招手,準備一道過去排隊。
傅瑤今日特地穿了身紅裙,笑盈盈地對他兩人道:“祝諸事順遂,旗開得勝。”
岑靈均也笑了:“多謝,一定。”
傅瑤目送著他二人去排隊,等待搜查進場,並沒急著離開,陪著顏氏多看了會兒。
會試三年一次,對讀書人來說是大事,有像傅玨與岑靈均這樣淡然處之的,也有慌得不行的。傅瑤見著個書生從自己身邊經過,口中念念有詞,像是在背準備的文章,結果背著背著又開始念佛,強忍著才沒笑出聲來。
這還算是好的,更有甚者,還有在那裏排隊等待搜查的時候,就直接昏厥過去的。
等見著兄長進場之後,傅瑤便勸著顏氏回去了。
她的確並不怎麽擔心,岑靈均自是不必說,二哥也是真才實學,過個會試應當還是不難的。
三場考完之後,傅玨隻說是讓家中放心,便隨著岑靈均一道探討學問,準備殿試去了。
他是胸有成竹,顏氏也沒多問或是打擾他,暗自緊張著,傅瑤看在眼裏,幹脆就繼續抄經書來打發時間。半月後出了杏榜,傅玨果然名列前茅。
顏氏先是鬆了口氣,高興了一番,又問起岑靈均的名次來,這才知道他竟然是頭一名,奪了會元。
滿京城的文人都在盯著這會試,看了榜之後,幾家歡喜幾家愁,而岑靈均的聲名也更響亮了些。畢竟詩詞做得好是一回事,能奪會元,則是另一回事,而他兩者兼備。
岑靈均當初鄉試是解元,如今會試有得了會元,有人甚至開始猜測,在幾日後的殿試中他是否還能拔得頭籌,來一個難得一見的連中三元?
殿試的主考官是吏部的趙尚書,擬定了幾個題之後,送到了蕭鐸這裏,請他下決斷。
蕭鐸原本在與謝遲議事,便順道讓他也看了,又向趙尚書問起這一屆的考生來。
要答這個,自然是繞不過岑靈均這個會元的。
趙尚書先前就聽過他的名聲,會試之後,也曾要了他的考卷來看,頗為欣賞,便在蕭鐸麵前提了一提,誇了幾句。
謝遲麵無表情地聽著,並沒多言。
蕭鐸選定了試題之後,便交由趙尚書去全權辦理了,殿試那日露了個麵坐了會兒,但並未久留,一直等到吏部先將卷子都批改完送過來之後,方才認真來看。
“朕的學問稀疏平常,太傅也來一並看看吧。”蕭鐸一句話將謝遲留了下來。
他自小不受先帝喜歡,養在冷宮之中,衣食都是問題,更沒機會正經學什麽經史子集。謝朝雲偶爾會同他講一些,登基之後也在惡補,但終歸還是有些太晚了,更及不上謝遲這個曾經的狀元郎。
謝遲原是不想管這事的,但也知道不是憑心情胡來的時候,隻得一並看。
批改之後,主考官們已經擬定了名次,送到蕭鐸這裏之後才拆開了封條,露出了各人的名姓來。打頭的那位便是岑靈均,蕭鐸還有些印象,先笑了聲:“還真是連中三元了不成?”
看文章之前,蕭鐸又忍不住誇了句:“倒真是一手好字。”
見皇上滿意,趙尚書還沒來得及高興,瞥見一旁謝太傅的神情,笑容僵了下——這是不滿嗎?
蕭鐸翻看了前三名的文章,而後方才留意到謝遲的反應不大對,遲疑道:“太傅是覺著有不妥之處嗎?”
“岑靈均的文章,四平八穩了些,有討巧的意思。”謝遲挑剔道。
趙尚書欲言又止。
不獨岑靈均的文章如此,大半皆是這樣,畢竟考生皆是求穩,而他在其中已經很出色了,也不乏針砭時弊。往後翻翻,倒也有劍走偏鋒的,但卻是憤世妒俗的意思更多些。
但他並沒敢說,畢竟不管因何緣由,謝遲這擺明了是不喜歡,他何必要去觸黴頭?
蕭鐸若有所思地看著他,想了想後笑道:“殿試那日看了眼,朕記得岑靈均相貌出眾,既然如此,索性點他個探花郎?”
被蕭鐸那目光看久了,謝遲也覺著自己離譜,沉默片刻後改口道:“罷了。剩下的更擔不起狀元的名頭,也算是矮子裏拔將軍了,就這樣吧。”
傅家對女兒向來嬌慣, 但對傅玨這個獨子卻是半點都不寬縱,眼見著會試將至,傅玨自己倒是還好, 但顏氏卻是忍不住牽腸掛肚起來。
一早就準備好了會試要用的筆墨、衣物等,還同嬤嬤商量了, 屆時帶什麽糕點幹糧, 準備齊全。
但饒是如此, 她還是放心不下,便想著去慈濟寺上香, 求佛祖保佑諸事順遂。
傅瑤也規規矩矩地抄好了佛經,這日起了個大早,陪著母親往山上去。
“您放寬心, 二哥這些年勤勉念書, 先生從來都是誇的……”傅瑤含笑寬慰道,“有真才實學在, 便沒什麽好慌的。”
顏氏無奈笑道:“道理是這麽個道理。”
但她從來就是愛操心的性情,又是這樣的大事, 豈能不緊張?
傅瑤已經有許久未曾來過這慈濟寺, 雖已開春,但清早的山間仍舊帶著寒氣,她緊了緊披風, 慢悠悠地欣賞著山間的景致。
慈濟寺從來是香火鼎盛,今日的人更是多, 絡繹不絕。
顏氏是特地挑了個黃道吉日來上香的, 同她想到一處的人不少,傅瑤一路上還見著好幾個書生模樣的,想來也是為了幾日後的會試來上香, 好求個安心的。
及至到了寺院中,傅瑤便始終跟在顏氏身邊,挨個上了香,將抄好的經書給了沙彌,又捐了一筆香火錢。
等終於忙完之後,顏氏舒了口氣,神情也明顯輕鬆了些。
傅瑤忍不住笑了聲。
“時辰尚早,你好不容易出門一趟,就別急著回去了。咱們四處逛逛,也好看看這禪院周遭的景致。”顏氏道。
傅瑤無可無不可,點頭應了下來。
“你父親前些日子考較了你二哥的學問,”顏氏想起這事來,“他是不會輕易誇人的,我也不大懂,但看那個態度,應該是滿意的。”
“所以我說啊,您盡可以放下心來。”傅瑤輕快道,“滿京城那麽多世家公子中,二哥算是勤勉上進的,更何況資質也好,會試應當不在話下。”
顏氏點點頭,湊巧瞥見遠處那身影,驚訝地問身旁的丫鬟:“我看著那像是……”
“是岑公子。”丫鬟應聲道。
傅瑤偏過頭去,果然見著了岑靈均。
他身邊隻跟了個小廝,看樣子應當也是為了會試來上香的。傅瑤略微有些驚訝,她原以為岑靈均不會在意這些,以他的學問和能耐,是真十拿九穩的。
自那詩會以來,岑靈均的名聲便漸漸在京城傳開來。他有真才實學,又不會恃才傲物,既能與達官貴人往來交遊,也不會看低寒門學子,謙遜溫和,不卑不亢。
任是誰見了,都要誇上一句的。
岑靈均也注意到了傅瑤一行人,過來向顏氏這個長輩問了安,又向傅瑤道:“許久不見,你身體可大好了?”
“是二哥同你說的嗎?”傅瑤無奈地笑了聲,“早已痊愈,有勞記掛了。”
從前在江南的時候,兩人關係尚好,但後來傅瑤嫁人之後,彼此間便開始有意避嫌,疏遠了不少。但顏氏卻是向來喜歡這個小輩,湊巧見了麵,便不由得多問了幾句。
“家中先前來信,讓我會試前來慈濟寺上個香,還替我挑好了日子,故而便來了。”岑靈均很是耐心地一一答道,“會試要用的已經悉數準備妥當……”
傅瑤垂首看著青石上的苔痕,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並不插話。
岑靈均見著她這模樣,克製地收回了目光。
顏氏將兩人的反應看在眼中,正欲開口,卻隻聽岑靈均笑道:“我還要回去溫書,不留山寺吃齋飯,時辰不早,就先回去了。”
如今在顏氏眼中,會試是要比什麽都重要的,立時頷首道:“快去吧。”
等岑靈均離開後,顏氏看了眼傅瑤,又忍不住暗自歎了口氣。
她早就過了當年氣憤的情緒,也知道有些話是不能說的,隻能咽了回去,等到將來再做打算。
傅瑤自己倒是沒什麽想法,她不大想見人,正琢磨著要不要先回去,便聽見銀翹小聲道:“……是太傅。”
傅瑤詫異地看過去,卻見著謝遲與岑靈均擦肩而過,往這邊來了。
她也就出門兩次,書鋪和慈濟寺竟然都能遇著謝遲,未免也太巧了些。
顏氏的臉色倒是先沉了下去,與方才見著岑靈均的時候大相徑庭,她從一早就不滿意這個女婿,許久之後才看在傅瑤的份上勉強接受了。
上元節鬧出這麽一樁事,害的傅瑤大病一場後,她就更是對謝遲厭惡至極。若不是礙於身份沒法勉強,怕是早就想方設法地逼他寫和離書了。
謝遲自己心中有數,自知理虧,所以被顏氏這麽擺臉色也沒惱,而是好聲好氣地問候。
今日是為著給傅玨祈福來的,就算是有舊怨,顏氏也不會在這種地方同謝遲爭執,冷著臉客套了兩句之後,便拉著傅瑤的手腕想要離開。
“會試將至,二公子若是在學問上有什麽困惑之處,盡可以來問我。”謝遲含笑道,“又或是有旁的事情,也可以同我提。”
他早前根本不把傅家放在眼中,未曾上門,也不關心,如今竟為著傅玨會考之事來主動提出要幫忙。
顏氏愣了下,才算是想起來,這位早年可是狀元郎。
當世大儒教出來的學生,也是大周最年輕的狀元郎,的確是有底氣說這話。
“太傅日理萬機,不過這麽一件小事而已,就不牢你費心了。”顏氏回過神來,毫不留情道,“小玨有先生可以請教,也有好友可以一並探討,實在不敢勞動……”
顏氏語氣仍舊不善,句句帶刺,傅瑤扯了扯她的衣袖,小聲道:“我餓了,咱們去吃齋飯吧。”說著,又頭也不抬地向謝遲道,“有那麽多政務要處理,就不要再在這事上勞神了,不值當。”
她這話說得模棱兩可,乍一聽像是在說傅玨會考之事,但謝遲卻明白,她是在說自己。
“我覺著值得。”謝遲答道。
他的確很忙,每日都有許多事情要處理,今日抽空來山上,等到回去之後還要將欠的都補上,但他還是來了。因為傅瑤很少會出門,想要見她一次很難,所以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機會。
這些時日下來,謝遲才知道原來討一個人高興並不是容易事,以至於回想起當初同傅瑤剛認識的時候,都會懊惱。
他那時候對傅瑤很冷淡,說話也不會顧忌她的感受,其中不乏一些傷人的言辭。但傅瑤卻並沒介懷過,哪怕一時失落,過不了多久自己緩過來,就又重整旗鼓。
感同身受是件很難的事,尤其對謝遲這樣的人而言,隻有自己親身經曆過,才知道有多不易。
如今種種,就好像是因果循環。
目送著傅瑤走遠,謝遲在原地站了會兒,沿原路折返。
他其實並不太在意顏氏對自己的態度,隻當是還舊債,但卻很難不介意岑靈均。
岑靈均的名聲太好了,哪怕尚未會考,甚至未曾入仕,都已經在儒林之中頗有聲名。謝遲看過他的詩詞和文章,也聽許多人誇過他的才學和人品。
謝遲並不是那種會嫉賢妒能的人,恰相反,他這幾年來一直有意磨礪扶持那些有真才實學的,想要將曾經支離破碎的朝堂給重新撐起來。
若不是有傅瑤這一層關係在,他見著這麽個有才能有見地的年輕人,興許會很欣慰。若此番真能高中,興許還會親自考較一番,讓他到合適的職位曆練……
但偏偏有傅瑤。
隻要一想到岑靈均愛慕傅瑤,再加上顏氏對岑靈均那溫和關切的態度,他心中便覺著不舒服。
前兩日,謝遲湊巧見了自己曾經的先生。
他自小時常會去魏家隨魏老爺子學學問,但後來年紀大了,曾在白鹿書院留過兩年,教導他的便是這位單夫子。
單夫子年事已高,回京會醫修養,見著謝遲時很是高興,邀他到自家去長談。也是在這之後,謝遲方才知道,原來傅瑤的兄長傅玨也是單夫子的學生。
單夫子誇了傅玨幾句,又同他提起岑靈均來。
“岑靈均在京城名聲遠揚,傅玨與他是至交好友,我也曾見過兩次,”單夫子煮著茶,感慨道,“學問見地皆是沒得挑,我這些年教過這麽多學生,能及得上他的寥寥無幾啊。若要說的話,倒是有你昔年之風……”
旁人都怵謝遲,更不敢在他麵前提昔年舊事,也就是單夫子這樣對他極為了解的人才敢說起。
謝遲自然不會同單夫子為難,一笑置之,並沒放在心上。
可今日,他再想起這話來,卻驀地生出些別樣的情緒來。
單夫子說得並沒錯,岑靈均的確是像早年的他,雖相貌不同,可旁的卻是差不離。
他當年也是一樣的名聲大好,溫文爾雅的世家公子,年紀輕輕才學過人,很討長輩們的喜歡,誰見了都是要誇上幾句的。
不像現在,性情陰鷙,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的血,旁人避之不及。
哪怕是有意像早年一樣打扮,有意學著早年的模樣說話做事,也終歸是時過境遷,畫皮難畫骨。
謝遲垂眼看著身上的錦袍,皺了皺眉。方才他與岑靈均擦肩而過的時候,心中其實驀地浮現出個念頭來——傅瑤會不會喜歡岑靈均?
傅瑤對他的喜歡,皆是因著當年那一眼而起的,可如今的岑靈均豈不是比他更像當年那個少年?
鬼使神差地,謝遲想起當初魏書婉發瘋時所說的話來,他起先並沒將瘋話放在心上,也未曾懷疑過傅瑤的感情,直到如今終於直麵了其中的惡意——
魏書婉說,傅瑤崩潰是因為愛的是當年的他,知道求而不得,才會如此。
有些事情是不能多想的,尤其是對多疑的人而言,不然就算沒什麽問題也會想出問題來。
謝遲很清楚自己的性情,所以將那可笑的念頭壓了下去。
沒幾天,便到了會考的日子,傅瑤起了個大早,與顏氏一道送兄長到考場去。
考場之外聚了許多人,有年輕如傅玨一般的,也有看起來已經早就過而立之年,仍舊在鍥而不舍赴考的。外地來的考生最多帶個書童小廝,但京城本地的,大都有家人來送考,周遭滿是馬車。
“該帶的東西都已經帶上了,昨夜也清點過好幾遍了,就不用擔心了。”傅玨並不見緊張,反過來安慰顏氏道,“我又不是那種臨時抱佛腳的草包,您安心在家等著就是……”
話說了一半,他見著領著小廝前來的岑靈均,連忙招了招手,準備一道過去排隊。
傅瑤今日特地穿了身紅裙,笑盈盈地對他兩人道:“祝諸事順遂,旗開得勝。”
岑靈均也笑了:“多謝,一定。”
傅瑤目送著他二人去排隊,等待搜查進場,並沒急著離開,陪著顏氏多看了會兒。
會試三年一次,對讀書人來說是大事,有像傅玨與岑靈均這樣淡然處之的,也有慌得不行的。傅瑤見著個書生從自己身邊經過,口中念念有詞,像是在背準備的文章,結果背著背著又開始念佛,強忍著才沒笑出聲來。
這還算是好的,更有甚者,還有在那裏排隊等待搜查的時候,就直接昏厥過去的。
等見著兄長進場之後,傅瑤便勸著顏氏回去了。
她的確並不怎麽擔心,岑靈均自是不必說,二哥也是真才實學,過個會試應當還是不難的。
三場考完之後,傅玨隻說是讓家中放心,便隨著岑靈均一道探討學問,準備殿試去了。
他是胸有成竹,顏氏也沒多問或是打擾他,暗自緊張著,傅瑤看在眼裏,幹脆就繼續抄經書來打發時間。半月後出了杏榜,傅玨果然名列前茅。
顏氏先是鬆了口氣,高興了一番,又問起岑靈均的名次來,這才知道他竟然是頭一名,奪了會元。
滿京城的文人都在盯著這會試,看了榜之後,幾家歡喜幾家愁,而岑靈均的聲名也更響亮了些。畢竟詩詞做得好是一回事,能奪會元,則是另一回事,而他兩者兼備。
岑靈均當初鄉試是解元,如今會試有得了會元,有人甚至開始猜測,在幾日後的殿試中他是否還能拔得頭籌,來一個難得一見的連中三元?
殿試的主考官是吏部的趙尚書,擬定了幾個題之後,送到了蕭鐸這裏,請他下決斷。
蕭鐸原本在與謝遲議事,便順道讓他也看了,又向趙尚書問起這一屆的考生來。
要答這個,自然是繞不過岑靈均這個會元的。
趙尚書先前就聽過他的名聲,會試之後,也曾要了他的考卷來看,頗為欣賞,便在蕭鐸麵前提了一提,誇了幾句。
謝遲麵無表情地聽著,並沒多言。
蕭鐸選定了試題之後,便交由趙尚書去全權辦理了,殿試那日露了個麵坐了會兒,但並未久留,一直等到吏部先將卷子都批改完送過來之後,方才認真來看。
“朕的學問稀疏平常,太傅也來一並看看吧。”蕭鐸一句話將謝遲留了下來。
他自小不受先帝喜歡,養在冷宮之中,衣食都是問題,更沒機會正經學什麽經史子集。謝朝雲偶爾會同他講一些,登基之後也在惡補,但終歸還是有些太晚了,更及不上謝遲這個曾經的狀元郎。
謝遲原是不想管這事的,但也知道不是憑心情胡來的時候,隻得一並看。
批改之後,主考官們已經擬定了名次,送到蕭鐸這裏之後才拆開了封條,露出了各人的名姓來。打頭的那位便是岑靈均,蕭鐸還有些印象,先笑了聲:“還真是連中三元了不成?”
看文章之前,蕭鐸又忍不住誇了句:“倒真是一手好字。”
見皇上滿意,趙尚書還沒來得及高興,瞥見一旁謝太傅的神情,笑容僵了下——這是不滿嗎?
蕭鐸翻看了前三名的文章,而後方才留意到謝遲的反應不大對,遲疑道:“太傅是覺著有不妥之處嗎?”
“岑靈均的文章,四平八穩了些,有討巧的意思。”謝遲挑剔道。
趙尚書欲言又止。
不獨岑靈均的文章如此,大半皆是這樣,畢竟考生皆是求穩,而他在其中已經很出色了,也不乏針砭時弊。往後翻翻,倒也有劍走偏鋒的,但卻是憤世妒俗的意思更多些。
但他並沒敢說,畢竟不管因何緣由,謝遲這擺明了是不喜歡,他何必要去觸黴頭?
蕭鐸若有所思地看著他,想了想後笑道:“殿試那日看了眼,朕記得岑靈均相貌出眾,既然如此,索性點他個探花郎?”
被蕭鐸那目光看久了,謝遲也覺著自己離譜,沉默片刻後改口道:“罷了。剩下的更擔不起狀元的名頭,也算是矮子裏拔將軍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