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前從未見過這種場麵,自幼隻讀聖賢書,手無縛雞之力,隻得束手就擒。他身上的衣物錢財盡數被扒去,馬兒也被牽去,而後被一腳踹下山崖。


    何傲天一路還很順利,他快馬加鞭,已行了三分之一路程了。


    何梅笙在封府站樁了幾日,隻第一日,封劍道露麵指點動作,後麵兩天都不見他。她便自己一人在藏書閣裏練習,那幾個夫人偶爾會來看她。


    今日卯時她依舊出發藏書閣,近幾日,天亮的越來越晚。遠遠便看到,藏書閣裏透出燭光燈影,搖曳生姿。


    封劍道坐在裏間,提筆寫字。


    “過來,幫我磨墨。”封劍道頭也不抬。


    何梅笙小跑過去,就坐在封劍道對麵。


    “你也該寫封家書回家吧。”


    何梅笙有些吃驚,他怎會突然提起家書的事,莫不是想打聽她的事情。


    “你小小年紀,為什麽一個人流落街頭,若不是萍鴻撿了你,怕不是你已不在這世間了。”他這話裏充滿了責備。


    “我沒什麽要寫的。”她回答道。


    “你是孤兒?”


    “不是。”何梅笙矢口否認。


    “那你為何要偷跑出來。”


    何梅笙不明白他為什麽突然關心起自己的身世來了。為了要繼續呆在這裏,隻能編造理由,敷衍過去。“我父親給我定了一門我不喜歡的親事,我不喜歡那女孩,為了逃婚,才流落街頭的。”


    封劍道笑道:“新皇下令,凡有違女子意願締結婚姻者,經報官核實無誤,即可解除。敢問那姑娘是否願意嫁於你?”


    “不願意。”她脫口而出。


    “這麽肯定嗎?”封劍道知道她還是不願講實話,可已能猜到故事八成。


    “既然如此,你也可回家去了。”


    “您已答應我教我武功,學武不成,我便不會走。”


    “也罷。既然你心意己決,我先前對你也許諾過,那你便安心學武,隻是這家書,隻要隱去來處,也是可以寄的。”


    “可以隱匿來處嗎?”她的眼睛亮起。


    “我自有辦法,你且寫吧。”封劍道說罷,起身出了閣。


    他的話有一種讓她安心的魔力,既然如此,便在紙上寫下:


    吾兄親啟。不肖子青梅離家在外年載有餘,掛念娘親兄長,然有要事在身,不得歸來,武眉山路遠不曾得去,如今所在,自有恩人照拂,一切安好。昔日,娘親兄長教誨,猶記心間,待學成歸來,定當叩首致歉,侍奉雙親兩側。勿念,青梅叩首。


    她將信紙折好,交由封劍道。


    “送往何處?”封劍道問道。


    “桃花縣桃花巷,彭澤信處。”她思來想去不宜直接寄往家中,化名青梅,寄與彭澤信,想必他能領悟其用意,幫忙轉交兄長。


    隨後,封劍道便讓何梅笙站樁,檢查她這幾日功課如何……


    萍鴻這邊已有些按耐不住,她們之前安插在知縣身旁的線人,在短短數日內,已被盡數換去,無法從他們身上得到一線消息。


    從此前宴請的慕容博那裏她並未探得確切消息,那日的款待算是無功而返。


    隻是聽慕容博描述,京城有一戶人家姓趙,彼年間生意做得極盛,醫藥優伶靈寵等行行業業都有涉獵,曾經富可敵國。


    然而僅在一夜間,趙府起火,那人家財散盡,從此銷聲匿跡。


    他當年曾經與那趙老爺有過一麵之緣,隱約見他身上佩戴的玉墜,便是與萍鴻腰間所係之物相似模樣。然而,年久未見,他輕易不敢枉下定論。


    當年她與夫君,封劍道何紫落雲四人日日於蜀地老林與山間凶獸廝殺鬥狠,一招差池,便會落個曝屍荒野的地步。


    誰曾想,昔日大恒的皇親貴胄,均落得如此天地,全家全族均被屠戮殆盡。唯有幾個娃娃,因入夜昏暗,趁亂被裹入繈褓之中,沿著暗河送出了府,最後由師父將他們養大成人。


    時年十歲,族長來到清風觀,沒過幾日,師父一改往日作風,將一眾少年都扔進了蜀地老林,那昏暗不見天日,他們日日與猛獸纏鬥,唯有夜晚才能回清風觀休息,翌日卯時,再入老林,循環往複,整整十年。


    這一切,究竟是昔日慈愛的師父所為,還是那個族長的用意。她至今都不知道那族長的真名或是長相,唯有那玉墜是他們互認的信物。


    從小,師父便教導他們要以光複大衡為己任,將他們的身世來曆說與他們聽,仇恨的種子從小便種下了。隻是她從未料到,自己竟像浮萍一般,任人擺布,那十年,血腥屠戮,使人活得根本不像個人。


    師父曾對她們說:“為了心中的大業,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是必經之路。”


    為此,她苦苦撐了十年,不料十年功成,師父竟也逝去了。族長持師父遺書,承其遺誌,接手清風觀,不肖數日,清風觀眾人四散而去,萍鴻與封劍道三人被安插到柳巷,靜候佳音,伺機而動。


    從此,世上再無清風觀,她們也再未見到族長。


    封劍道從夢中驚醒,出了一身冷汗,近段時間,他總會夢到在蜀地老林的片段。


    蟄伏多年,他的大業之心已然有些淡化了,如今盛世太平,也不像族長他們所說那般惡劣。如他就此放棄,不再試圖掀起波瀾,亦是百姓安居之福,亦無負於天下,隻是愧對死去的家人。


    軒逸回府與師父商議。


    趙清涵對事情進展十分滿意,既然已向殿下請旨去往蜀地,便可名正言順回去。至於伶人,也是時候通聯他們在各地安排的棋子了。十年光陰已逝,容顏更改,人心易變,當破當立,棄廢子,扶新子。


    “徒兒且安心留在此處,我自帶親信回一趟蜀地,這一死棋,是時候複活了。”他的袖口下是兩條手臂,布滿疤痕,那便是當年那場大火留下的,時刻灼燒在身,提醒他大業未競,不可偏廢一日。


    他還要去會會那老頭,也不知道他又聾又瞎,現下過得什麽日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梅笙如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墨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墨客並收藏梅笙如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