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乃國強之本,商業乃國富之根,二者缺一不可,不能顧此而失彼。”


    “商人重利不事生產,此乃商之弊也,重商則會廢農,故而想發展商業,必須要使農業強盛。”


    “農業強盛的關鍵在於提高生產力,隻有在百姓們有飯吃、吃得飽飯的情況下,商業才能繁榮。”


    “所以朕首先要與仲達和孔明你們說的就是提高生產力的關鍵——發展技術。”


    劉協目光炯炯地對二人說道。


    他今天要與司馬懿和諸葛亮談論的是大漢未來要走的道路,以及發展方向。


    但司馬懿和諸葛亮聞言卻麵麵相覷。


    提高生產力?發展技術?


    這是他們前所未聞的新鮮詞匯。


    司馬懿有些尷尬地問道:“恕臣愚鈍,敢問陛下這生產力和技術……作何解?”


    “很簡單。”


    劉協笑了笑,耐心地向二人解釋道:“拿織布舉例,一匹布長40尺,幅寬2.2尺,一個熟練織工一天可以織布一匹左右。”


    “但在朕發明出建安機之後,這個速度就被提高了數倍,織工花費同樣的時間能夠織出更多的布匹。”


    “這就是技術和生產力之間的關係,織造技術提高,所以生產速度也隨之提高。”


    劉協舉了個簡單明了的例子。


    他所製造出來的建安機對於這個時代的紡織業來說就是降維打擊,大大提高了布匹的生產速度。


    “原來如此,臣明白了。”


    諸葛亮恍然大悟,接著反問道:“陛下的意思是通過發展技術來提高糧食的產量,保證農業的穩定?”


    “是極!”


    劉協微微頷首,並且笑道:“諸如水車、築堤、建安犁、引渠灌溉,這些都是提高糧食產量的技術。”


    “不過這些還遠遠不夠,需要進一步進行鑽研,實現糧食產量的大增。”


    “比如朕就在夢中得高祖所授的《天工開物》中提到過一種大棚種植的技術,在冬天都能種出寒瓜;還有一種名為紅薯、土豆的作物,畝產可達到三十石以上,可代替小麥作為主食。”


    劉協說完,司馬懿和諸葛亮雙雙震驚。


    在冬天種出寒瓜、可代替小麥而且畝產三十石以上的作物……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但他們都聽說過天子夢中得高祖授《天工開物》的傳言,而且建安機、建安犁也是實實在在造出來的東西,所以即便感到很難以置信,但也沒有質疑。


    “陛下,不知這土豆、紅薯是什麽作物?何處可以尋得?”


    諸葛亮語氣略有些急促地問道。


    要是大漢能有這樣的作物,那不知可以少餓死多少百姓,讓多少人活命!


    劉協略有些遺憾地搖頭道:“我大漢境內並無這兩物,它們皆在海外,等天下一統後朕自會派人出海去尋。”


    他何嚐不想把紅薯跟土豆找到,但奈何情況不允許,大漢現在沒有實力組建遠洋船隊。


    諸葛亮聞言也扼腕歎息。


    劉協接著道:“朕隻是給你們舉例子罷了,朕想告訴你們的是發展技術乃重中之重,這也是朕成立冶造局的目的之一。”


    “工匠之藝從來不是奇淫巧技,在朕看來它的價值超過千萬、億萬黃金!”


    “高明的冶鐵技術可以打造出更強大的刀刃、更堅固的甲胄,讓我大漢將士免去了無數犧牲。”


    “農商能使國家富庶,但是技術則能讓國家強大!”


    “朕再給你們看一樣東西。”


    緊接著劉協又對一旁侍奉的郭女王吩咐道:“把東西給拿上來吧。”


    “是,陛下。”


    郭女王低頭退下,不久後又再度返回,將一疊厚厚布帛拿了過來,然後在一旁的地麵上鋪開。


    “這是……”


    看見布帛上的內容,司馬懿不禁微微有些吃驚,因為這赫然是一副囊括了大漢兩京一十三州的地圖!


    不過與普通地圖有些不同的是,這份地圖上用紅色顏料繪製了一條條細細、就像是蛛網一般的脈絡,將大漢各州都聯通在了一起。


    諸葛亮率先問道:“陛下,這份地圖上的紅色脈絡代表著什麽?”


    劉協微微一笑後說道:“這是路線圖……不過準確的說,這是朕日後打算在大漢全境鋪就的軌道路線圖。”


    “軌道路線圖?”


    諸葛亮皺起眉頭,有些疑惑。


    而劉協也沒有過多的解釋,直接從郭女王手中接過另外一遝圖紙,分別遞給諸葛亮和司馬懿。


    兩人接過後仔細看了起來。


    圖紙上倒沒什麽稀奇,隻不過繪製著一輛馬車,但這輛馬車看起來與尋常的馬車頗有些不同。


    仔細看去,車輪是向內凹陷的,而且馬車後麵還連接著好幾節車廂,於尋常馬車大不相同。


    “這叫做火……嗯,貨車。”


    “對,軌道貨車。”


    劉協改口說道,“這是朕讓冶造局所研製的一款特殊馬車,隻要搭配鐵軌使用,就能日行數百裏。”


    “至於鐵軌是何物,你們可以看看下一張圖紙。”


    鑒於冶造局目前的技術水平,製造真正意義上的科技產物是做不到的,劉協自己也不擅長工科方麵的知識。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研究鐵路軌道,讓特製的馬車在上麵行駛,以達成提高運載速度的目的,以後技術進步了再替換也不遲,反正軌道留著肯定是有用的。


    嗯……有點夢回大清的那味兒了。


    司馬懿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馬車日行數百裏?這、這怎麽可能?”


    騎馬日行百裏並不不稀奇,隻要是騎兵中的老卒都能做到這一點,八百裏加急最低要求就是日行百裏。


    可是馬車日行百裏就有點太不可思議了,這根本不是能做到的事情。


    因為這代表著馬車的速度將比水路還快!


    水運的快慢與否取決於河道,在沒有河流的地方根本沒辦法水運,這時候就需要動用大量人力開挖河渠,建立水路。


    而陸路的快慢則完全取決於道路是否通暢與平整,兩相比較之下,造路肯定要比挖河來得方便。


    “不,這完全有可能實現。”


    和司馬懿不同,諸葛亮敏銳地從這兩份圖紙中看出了端倪,這樣的車輪搭配上這樣的軌道,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隻不過……陛下想在我大漢境內鋪設這樣的軌道,那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恐怕是個天文數字。”


    “以我大漢目前的國力遠遠做不到。”


    諸葛亮搖了搖頭,雖然他覺得這馬車和鐵軌很不錯,但鋪設起來耗資太恐怖了。


    劉協淡淡笑道:“朕並不是打算眼下就鋪設鐵軌,朕隻不過將這個設想告訴你們罷了。”


    “而朕之所以給伱們看這些,是想讓你們進一步理解技術進步的重要性。”


    “試想一下,假若這些鐵軌在我大漢境內鋪設完成,那如果我大漢某地發生天災,但它將各地糧食和物資源源不斷並且迅速送往受災地,百姓又怎會恐慌?”


    “若發生戰事,後勤糧草的運輸也不再那般艱難,軍隊也能更快前往支援。”


    “此外各地商貿開展皆會便捷許多,南北兩地的往來也會更密集,好處簡直數不勝數。”


    劉協說著伸出右手,緊緊攥成拳頭,沉聲說道:“這,便是技術的力量!”


    劉協的一席話,簡直為諸葛亮和司馬懿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因為他們此前從沒有這樣的概念。


    誰都知道技術重要,但他們對於發展技術的認知太過片麵了,而劉協剛剛為他們做出了一個歸納和總結。


    研究發展技術對農業、商業、軍事多方麵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更能提高生產力。


    “可是陛下,發展技術提高生產力固然重要,但您還沒說該如何農商並舉。”


    “因為即便農業因為技術提高而繁盛了,但商業發展過快也會對農業造成影響不是嗎?”


    司馬懿詢問道,他覺得有些跑題了。


    或者說這才是他比較關心的問題。


    剛剛劉協在說的都是如何提高生產力,卻沒有說到最關鍵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實行農商並舉。


    劉協豎起一根手指,說道:“第一,支持發展貿易,大力推進民間商業活動,放寬限製,但同時提高商稅的征收。”


    “第二,著重外部貿易,即絲綢之路,通過貿易從他國賺取財富。”


    “第三,用收取的商稅成立農業補貼基金,保護普通百姓的利益,同時與推行一係列的利農政策。”


    “第四,由朝廷進行調控,出台嚴苛法律、調節糧價,不使商人獨大,從而破壞農業延續性。”


    “孔明和仲達覺得如何?”


    劉協不緊不慢地說出自己對於農商並舉的看法,接著笑著向兩人問道。


    雖然隻是一些比較粗陋的想法,但他也不是立刻要全盤推行,需要經過不斷嚐試然後進行查缺補漏。


    今天提出這些主要是為了跟司馬懿和諸葛亮討論,贏得他們二人的認可。


    司馬懿聽得入迷了,聞言回過神來後斬釘截鐵地說道:“毫無問題,陛下所言乃真正的千古國策!”


    “若能順利施行,達成農商並舉,我大漢的國力必將強盛到一個空前的地步!”


    司馬懿的語氣裏有著難掩的激動。


    不管實施起來有多難,可一旦成功的話,的的確確會讓大漢的國力暴漲!


    他之前怎麽就沒想到呢?


    農和商與朝廷為何一定要互相獨立,三者之間應該是相互依存、互補的存在,誰都不能少了猜對。


    貿易起來了商人就富了,交給國家的賦稅自然就多,哪怕國家拿其中大半去用來補貼耕種的百姓,依舊能剩餘很多。


    而農民得到了利益也就安穩了,畢竟有國家的補貼還有朝廷作為後盾。


    農民安居樂業,安心耕種,按時上交賦稅,國家又怎會沒錢,怎麽不強盛?


    這完全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商人追求利益和地位,農民追求安穩,國家要錢來發展軍事和提高國力、完善百姓福利製度,三個需求一下滿足!


    “孔明為何不言?”


    看見司馬懿這般激動的模樣,劉協不禁笑了笑,但他很快又發現諸葛亮皺眉不語,似乎是在沉思些什麽。


    諸葛亮收斂思緒,沉默片刻後才說道:“陛下考慮的是朕周到,但唯獨有一點不太妥當。”


    司馬懿聽到這話頓時不高興了,冷哼道:“那你倒是說陛下所言的這幾項國策,有哪些地方不妥?”


    他看不慣諸葛亮什麽都要反駁的做派。


    好似不反駁就不能顯得自己聰明一樣。


    諸葛亮瞥了司馬懿一眼,平靜地吐出了兩個字:“世家。”


    司馬懿的表情微微一滯。


    劉協也隨之沉默了。


    諸葛亮接著說道:“陛下的想法無疑是好的,但施行起來未必就能如願以償。”


    “當初陛下推行拓荒政策,本意是朝廷給百姓讓利,但最終的結果如何?”


    “世家通過各種手段侵占大量優質土地,真正落在百姓手上的十不足一。”


    “因此,陛下剛剛說的那些國策也是如此,即便眼下討論得再如何完備,到最終施行下去的時候,終會遇到意料之外的困難。”


    諸葛亮的話很殘酷,但也很現實。


    這回司馬懿沒有再繼續說話,因為這個話題過於敏感,他不好亦不敢多言。


    因為他也是世家階層的一份子,當初侵占土地之事他司馬氏也參與了其中。


    難道他不明白不能參與進去嗎?


    他當然明白,隻是他沒法阻止。


    桌案上的菜已經冷了,劉協放下手中的筷子,起身說道:“朕吃好了,先去歇息片刻,兩位愛卿慢慢吃。”


    說罷便徑直離開了偏殿。


    目送天子離去,司馬懿忍不住瞪了諸葛亮一眼,說道:“陛下與我等商定國策,你非要說這種掃興的話嗎?”


    諸葛亮輕輕歎道:“有些事是不得不麵對的,與我說不說無關,難道我不說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嗎?”


    “國家大事,並非兒戲。”


    “你且慢慢吃吧,我去處理政務了,今日還有許多政務沒有完成。”


    諸葛亮說著起身向宣室走去,隻留下表情陰晴不定的司馬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能走到對岸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麻辣豬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麻辣豬蹄並收藏朕能走到對岸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