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殷自然看到了幾人的反應。


    尤其是朱元璋的反應。


    此時他心裏麵,都在不住地呐喊。


    讓朱元璋真的起了殺心,那就別忍著了。


    趕緊動手,直接把自己砍死算了!


    別在那裏繼續集讚怒氣了!


    這樣大家都好。


    可朱元璋這時候,並沒有殺他,隻是在等著他表演。


    他也沒有辦法,隻能繼續進行。


    不然,在死諫過程中,通過故意拖延等辦法,獲得的死亡是無效的。


    死了也是白死。


    梅殷自然知道,朱元璋還有自己的小媳婦兒,以及李景隆為什麽見到自己弄出來的東西後,會是這樣的一個反應。


    這是因為,他拎出來的東西是一袋子稻米。


    猛的一看,很難讓人想象得到,這東西和自己將要解釋的問題之間有什麽聯係。


    梅殷沒有給他們過多解釋,從邊上拿起掃帚來,把本就幹淨的地麵,又給清掃了一遍。


    然後又把掃帚給倒著拿過來,用掃帚柄在地上畫出五橫五豎。


    組成了十六個兩尺長短的方格……


    朱元璋幾人看著梅殷的操作,哪怕到這個時候,也依然是覺得莫名其妙。


    不知道他想要做些什麽。


    梅殷在做完這些後,就從邊上的裝稻米口袋裏,抓出了一把稻米。


    望著朱元璋道:“有些事隻用嘴說,最後的結果,似乎讓人很難接受。


    但是用一些辦法,就能更直觀的表達出來。


    這方格,每一個就代表大明皇家一代人。


    梅殷說著,就在第一個方格裏,放了一粒稻米。


    “這是嶽父大人你這一代。”


    說著又數出了二十粒稻米,放在第二個方格裏。


    “嶽父大人現在有十幾個兒子,但嶽父大人你春秋鼎盛,肯定不止是這些個。


    那咱們就將之算成二十個好了。”


    其實梅殷知道,曆史上朱元璋的兒子有二十多個。


    不過這事,他肯定不能說的如此準確。


    朱元璋此時,已經明白了梅殷的用意。


    想了一下,他點了點頭,同意了梅殷的這個做法。


    他也覺得,自己現在身體還硬朗的很。


    後宮的嬪妃,也不止自己妹子一個,還有其餘不少人。


    今後肯定還會有不少的兒子出生。


    雖然朱元璋和馬皇後之間的感情,確實很真摯。


    可也架不住朱元璋身體很誠實,知道哪個年輕,哪個漂亮。


    且精力也旺盛的厲害。


    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之後,梅殷又望著朱元璋道:“這二十個兒子,其中會有一個為皇帝,剩下的為親王。


    不過咱們現在,先不算親王和郡王的數量。


    隻算後代的數量。


    今後嶽父大人的這些兒子,平均每個人生四個兒子,應該不算多吧?”


    朱元璋想了一下,點了點頭。


    說實話,對比一下他這個做老子的戰鬥力,他覺得自己的兒子們,平均下來一人生四個,還是太少了。


    那怎麽著也得生個十八個才成。


    將來這些兒子們,生下來的孫子,也不用他們這些當爹的多操心。


    自有皇家進行供養。


    條件如此之好,肯定是要多生一些才好。


    “那這樣算來的話,到了大明的第三代,就有八十人了。”


    梅殷說著,數出八十粒米,放到了第三個格子裏。


    此時哪怕有八十粒米,放在這兩尺見方的格子中,也依然顯得特別少。


    隻有那麽一小撮。


    “後麵的都按每人生四個兒子來算,陛下覺得如何?”


    朱元璋點了點頭,表示了認同。


    說實話,梅殷按照每人生四個兒子來算,在他看來還是少了。


    這個時代不要說他們這衣食無憂的皇家之人,就算是很多貧寒家庭,也往往兄弟有好幾個。


    梅殷在這上麵,並沒有故意誇大。


    當下梅殷便道:“那麽到了第四代,就是三百二十人了。”


    說著,數出三百二十粒米,放入到了第四個格子裏。”


    “第五代的話,就是一千二百八十人。”


    說罷,梅殷數了相應的米粒,放入到了第五個格子裏。


    “第六代的話就是,就是五千一百二十個。”


    梅殷說罷,就又從袋子裏抓出米接著數。


    和之前能迅速的數出相應的米粒不同,這一次五千多粒米,數的時間就要長了。


    見到梅殷在這裏一粒一粒數著米。


    神情一直顯得呆滯的寧國公主,這個時候忽然便也蹲下身來,從邊上裝米的袋子裏,也弄出米來,一粒一粒飛快的數了起來。


    神色顯得激動。


    動作甚至於要比梅殷都快了。


    李景隆呆愣了一陣兒後,見到寧國公主的舉動,受到了提醒,也忙加入到了數米的行列之中。


    隻有朱元璋還站在那裏,背著手看著幾人在那裏數米。


    但神色,卻已經出現了一些變化……


    三人通力合作,數出了五千一百二十粒米後,將其放到了第六個格子裏。


    這個時候,五千多粒米放在格子裏,已經沒有那麽少了。


    梅殷又道:“那麽到了第七代的時候,也就是……”


    他如此說著,停頓了一下,心裏迅速盤算。


    “兩萬零四百八十人了。”


    在梅殷說出這個數字之後,就連一直站在那裏,負手而立,麵露殺機,眼神一直往梅殷脖子上飄的的朱元璋。


    此時麵上神色,也忍不住出現了變化。


    見到寧國公主,還有李景隆在那裏數米之後,朱元璋遲疑了一下。


    暗自一咬牙,也顧不得那麽多了。


    也蹲在地上,從旁邊的米袋子裏抓起米,也要去數。


    結果卻在此時,卻聽到梅殷的聲音響了起來。


    “別數了。”


    朱元璋數米的動作,頓時愣住。


    心中怒氣翻湧。


    這他娘的!


    這混賬東西,是故意和自己作對是吧?!


    李景隆和自己閨女去數米,他都認同。


    結果現在,自己剛一開始數米,他就在那裏喊什麽別數了?


    有這混賬東西這樣做的嗎?!


    梅殷卻沒有留意到,自己無形之中居然又一次的傷害到了朱元璋。


    他道:“兩萬多粒米,這樣一粒一粒數起來,實在是太麻煩了。”


    可不數的話,怎麽能知道具體的數量?


    幾人聽到梅殷話,一時間都有些疑惑不解。


    卻見梅殷此時,已經反身到了屋裏,很快就從屋內拿出來了一杆秤。


    他動手稱出一斤米,讓人去數這一斤米裏有多少粒。


    朱元璋,寧國公主,和李景隆三人,也都先後明白了梅殷這樣的用意。


    這樣,確實要比一粒一粒數快上太多了。


    而此時,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很大的程度。


    就算是有著幾十粒米,甚至於幾百粒米的誤差,也並不算太大了……


    稱出一斤米後,幾人就將這一斤米,給分成了幾堆,各自數上一些。


    然後將得出的數字進行相加。


    得出的結果為兩萬零一百八十一粒米。


    米的品種很多。


    不同品種的米,有的顆粒大,有的品種顆粒小。


    所以同樣一斤米,米的數量是不同的。


    就算是同一種品種的米,因為種植的地方、光照時間、水、肥、種田之人的用心程度……等等方麵的原因。


    也同樣是米粒大小各不相同。


    不過此時,梅殷所弄的這米,卻是從同一個袋子裏麵弄出來的,差距不是太大。


    可以用這樣的辦法,來說明問題。


    梅殷將這一斤米,給倒在了第七個方格裏。


    開口道:“後麵的太多,太麻煩了,就把零頭舍去,隻把一斤米算做有兩萬的粒米好了。


    這樣算的比較簡單。”


    他說著,望向朱元璋,征求意見。


    朱元璋顯得有些發愣。


    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的。


    聽到了梅殷話後沒有多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


    梅殷便接著道:“那第八代的話,就有……八萬一千九百二十個人。


    算成米的話,差不多四斤一兩……”


    說著,就動手從米袋子裏,稱出四斤多的米,倒在了第八個格子裏。


    “第九代的話……”


    梅殷說著,在這裏迅速進行心算。


    而之前時,還在那裏跟著心算的李景隆。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徹底放棄了心算。


    一方麵是覺得這個數字,實在是太大了。


    心算著太吃力。


    另外一方麵則是,他費勁心思的在這裏心算,還沒有徹底的算出來,這邊二姑父便已經說出了結果。


    差距著實有些大。


    所以還是直接等著二姑父給出數字來的好。


    省心省力,又能免受打擊。


    “第九代的話是,三十二萬七千六百八十人。”


    在梅殷說出這個數字後,朱元璋的嘴角抽動了一下。


    梅殷把相應數量的米,稱出來之後,倒到了第九個格子裏。


    到了現在,這十六斤多的米,已經能把這第九個兩尺見方的格子給堆滿了。


    “那麽到了第十代時,就是……”


    朱元璋,寧國公主還有李景隆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梅殷的身上。


    等待著他說出結果來。


    甚至於包括站在不遠處,在那裏裝木樁子的劉英,都忍不住的抬起頭來。


    看著梅殷,等待著從梅殷口中得出一個數字。


    一個肯定大的很嚇人的數字!


    “一百三十一萬,零七百二十人!”


    等待了片刻之後,梅殷說出了最終的結果。


    當他說出這個數字之後,場麵頓時又一次變得寂靜的嚇人!


    在場幾人,很明顯都被這個數量給嚇到了。


    張口結舌。


    唯有梅殷沒有受到影響,還在這裏動手稱米。


    這一次,他不再是從袋子裏麵往外舀米進行稱重了。


    而是直接稱那大半袋的米。


    稱量之後,從中舀出了七八斤米。


    剩下的連同袋子,都給放在了第十個方格內。


    袋子裏的米,也沒有再往外倒。


    因為倒出來的話,那個兩尺見方的格子,顯然已經容納不下這六十多斤的米。


    “到了第十一代,每個人還假設他們平均生四個兒子,那麽就是……五百二十四萬兩千八百八十個人!”


    說罷之後,梅殷伸手拍了拍,顯得有些呆滯的李景隆。


    讓他和自己一起到屋子裏麵,抬出來了幾袋米,稱重之後,將其摞著放在了第十一個方格內。


    這個時候,場麵已經非常的寂靜了。


    但梅殷的聲音卻還在繼續響起,給這些人帶來,來自於指數級增長的震撼。


    “到了第十二代時,宗室人數為……


    兩千零九百七十萬,一千五百二十人!”


    “轟!!”


    當梅殷說出這樣的一個數字之後,那簡直如同一道驚雷一樣,突然之間,就在幾人心中炸裂。


    一個個,都麵露出了極其震驚,不可置信的神色。


    就連那之前,一直殺意湧動,想要把梅殷給刀了的朱元璋,都是忍不住的麵露震驚。


    身體都止不住的晃了晃……


    麵色顯得有些蒼白。


    眼中都快沒了焦距!


    這一次的衝擊,對於他而言是真的大!


    簡直是大沒邊了!


    誰能想到,如今連他自己,帶兒子,才是那麽點人。


    一代一代的生下去,才隻不過是到了第十二代。


    自己的子孫,就能達到恐怖的兩千多萬人!!


    這是什麽概念?!


    這完全超出了朱元璋固有的認知!


    將他整個人,都給聽傻了眼!


    而梅殷在說出這個數字之後,還沒有再招呼同樣傻了的李景隆,到屋子裏麵和他往外抬米了。


    哪怕梅殷深知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道理。


    家裏囤的糧食不少。


    可也沒有那麽多的米可用了。


    不過,此時僅僅感受一下,這安靜至極的氣氛。


    再看看那幾個,完全呆滯的人,梅殷覺得到了現在,也沒有必要再弄米,往格子裏麵擺,對朱元璋進行衝擊了。


    隻現在的效果,就已經足夠強烈了!


    朱元璋站在這裏,看著那些被梅殷畫出來的格子,以及格子裏麵的米。


    神色呆滯。


    腦海當中,梅殷所說出的兩千多萬的數字,在一直的盤旋。


    明明第一個格子裏麵隻有一粒,第二個格子裏麵隻有二十粒,第三個格子裏隻有八十粒米。


    明明隻有這麽點兒。


    怎麽到了第十二個格子,就直接來到了兩千多萬了??


    這……怎麽會如此?


    看著那格子裏,最開始少的可憐,並不顯眼的米。


    再到第十一個格子裏,直接變成了三袋子的米。


    朱元璋隻覺得自己腦瓜子在嗡嗡作響。


    之前梅殷說大明的宗室,會有幾十萬,甚至於上百萬時,朱元璋是說什麽都不相信。


    隻覺得梅殷是在那裏胡扯。


    現在,他們朱家人丁單薄的厲害。


    繁衍下去,今後能有幾千,上萬人,他就覺得已經是非常多了。


    怎麽可能會如同梅殷所說的幾十萬人?


    可是現在,隨著梅殷一粒粒的米擺出來之後。


    朱元璋固有的認知,一下子就被轟擊了一個粉碎!


    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哪怕到現在,他都覺得非常的懵。


    想不明白為什麽才那麽點人,一個人生四個兒子,一代代的下去,到後麵居然會有這麽多的後代!


    當真令人感到無比的恐怖!


    而這才僅僅隻是第十二代!


    那如果是第十三代,第十四代,第十五代呢?


    這樣算下去,自己大明的宗室,又有多少?


    自己大明的朝廷,每年又需要弄出多少的錢糧,去供養大明的宗室?!


    這個問題,他不敢去細想。


    隻要稍微的一想,朱元璋就覺得頭皮發麻!


    結果這個時候,梅殷的聲音又一次響了起來。


    “當然,現在所算的,隻是一種理想化的數字。


    真實的情況,肯定會和現在的結果,有著很大的出入。


    比如,有的人生不到四個兒子,也比如有的人,到了後麵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絕嗣。


    也有人所生的兒子,會超過四個。


    或者是因為疾病,或者是一些其餘的意外,導致一些人的一些兒子,還沒有成年就不幸夭折,沒有留下後代。


    還有,因為各自成親的時間不一樣,養育兒子的時間不一樣。


    導致同一輩分的人,不可能同時都生活在同一個時代。


    但可以肯定的是,哪怕刨除了各種方麵的意外,隻需要多經曆上幾代人,大明宗室的數量,都將會達到一個極為恐怖的地步!”


    梅殷的聲音緩緩響起,給朱元璋,以及在場的其餘人做著解釋。


    現在,看看格子裏麵那以恐怖速度增長的米,再想想第十二代就有兩千多萬人的數字。


    在場的這些人,這個時候再也沒有一個,覺得梅殷之前所說的,大明到了後期,宗室會達到十幾萬,幾十萬,甚至於上百萬數量,是一個笑話。


    是在胡扯了!


    就算是情緒最為激動,被梅殷的一番死諫,給頂撞的心裏難受的朱元璋。


    這個時候也都不吭聲了。


    雖然梅殷所說的這些具體問題,確實存在。


    今後宗室的數量,不可能和現在算出來的數字對上。


    可通過這樣的一番計算,也能讓他們直觀的感受到,一代代的繁衍下去,大明宗室的數量,會增加到何等程度!


    雖不知具體數量數目,但卻也知道,絕對很恐怖!


    遠超在場所有眾人,之前的想象!


    而且,梅殷在進行計算之時,還一直隻算的是兒子,沒有算女兒的數量。


    若是把公主,郡主等這些人都給算上。


    那需要朝廷供養的,宗室之人的數量將會更多!


    越想,越覺得震撼。


    越想,越是心驚!


    這個時候,朱元璋根本就不想去算,這些一代代的人裏,有多少親王,多少郡王!


    又有多少輔國將軍,鎮國將軍什麽的了。


    因為當宗室的數量,達到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之時。


    隻按最低等的供養標準來算,那所得出來的,也必然會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值!


    甚至於會大到,遠遠超過大明朝廷一年的收入!


    之前還一直嫌自己兒子少,覺得自己家人丁單薄的朱元璋,到了這個時候,再也不覺得自己家人丁單薄了!


    隻需要短短十二代!


    短短十二代,就有這麽多人!


    而且,這裏麵若是再算上一些比較長壽的人,出現四世同堂,甚至於五世同堂的情況。


    那麽,這人數也將會變得更多。


    一時之間,場麵變得極其的安靜。


    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被這龐大的數字,給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原來,梅殷說的都是真的!


    原來他說宗室到了後麵,按照現在的宗室供養製度去算的話,將會成為巨大的吸血蟲,趴在大明身上吸血。


    會成為一個龐大的負擔,壓的大明喘不過氣來,居然都是真的!


    居然沒有一句話是假的!


    有這麽多人需要大明朝廷進行供養,那今後大明的朝廷,別的什麽事都不用做了。


    隻把每年從各地收上來的賦稅分給他的子孫後代們,讓他們去生活也就是了!


    之前,一直覺得給自己所製定的宗室俸祿標準,並沒有那麽高,很合理的朱元璋。


    這個時候,再也不覺得合理了。


    隻覺得心中驚悚無比!


    想想這樣的景象,朱元璋就覺得頭皮發麻,被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雖然他也想要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享福。


    但是,這也是有限度的。


    他從來沒有想過,要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把大明給吸幹!


    朱元璋站在這裏,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而寧國公主,也同樣是無比的呆滯。


    但呆滯過後,心裏卻生出了巨大的驚喜!


    情緒到了此時,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


    望著梅殷的目光都變了,帶著星星。


    原來……原來自己的夫君,在聽到父皇說,要給自己莊子之後,非但不上前謝恩,還直接望著父皇進行了死諫。


    並不是說他要故意頂撞父皇,也不是說他不懂人情世故。


    而是因為,夫君已經從這個很多人都習以為常,覺得很正常的事情裏,嗅到了強大的危機!!


    一個在今後,可以影響到整個大明國運,讓大明變得虛弱的天大危機!


    這一刻,寧國公主因為梅殷之前那出人預料的死諫,心中出現的那些震動,氣憤,心如死灰,全部都消失不見了。


    變得更加傾心自己的夫君。


    並為自己在此之前誤會了夫君,產生那樣的情緒而感到自責。


    太不應該了!


    自己確實太不應該了!


    不應該如此去想夫君!


    夫君那麽好,那樣聰明的一個人。


    在這段時間的婚後相處之中,能夠明顯的感覺到,夫君對自己也是真的好。


    是真的把自己放在了心裏。


    若非事出有因,若非事情重大。


    他又怎麽可能會不顧自己的感受,見到父皇之後說什麽死諫。


    在這件事情上,用這樣的語氣和父皇說話,對父皇進行頂撞?


    現在,寧國公主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夫君的良苦用心。


    至於李景隆,也一下子反應了過來。


    明白二姑父敢如此對陛下說話,全是因為二姑父本身就占據著道理。


    覺察到了一個,對於大明而言巨大的危機。


    天大的坑!


    所以才敢如此理直氣壯,毫不客氣的說死諫。


    猛的看起來言論石破天驚。


    可實際上,本質卻在為大明好。


    這就跟當初在中都城的事情上,他對於陛下進行死諫,是同樣的道理。


    隻是,明白歸明白,但二姑父這個說話的方式,還是容易讓人火大。


    尤其是碰到陛下這種脾氣的人,他沒事提一嘴死諫,很容易會讓人壓不住怒火,把他給哢嚓了。


    陛下可真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這時候的李景隆,對梅殷這個二姑父,是又敬佩,又覺得讓人出一身白毛汗。


    二姑父真的是太勇了!


    放眼整個天下,有哪個人敢對陛下,一而再,再而三的說這樣的話,去摸老虎屁股?


    嫌命不夠長了吧!


    可二姑父就敢!


    “陛下,小婿死諫,宗室供養製度必須要改!


    不改,大明今後必然會被拖垮!


    不僅朝廷不堪重負,今後不少宗室之人,也會被陛下所製定的宗室供養製度,給弄的痛苦不堪。


    甚至於有不少都會罵你!”


    梅殷決定,趁機趕緊再給朱元璋加上一把火。


    好讓朱元璋快點克製不住心中怒火,把自己給斬了!


    正站在那裏,神色變幻不定的朱元璋,聽到梅殷所說的話。


    尤其是聽到了死諫這兩個字後,麵皮忍不住抽了抽。


    心中的火氣,又一次騰騰的往上湧!


    他就聽不得這兩個字!


    這混賬狗東西,就不能好好說話嗎?


    一天到晚死諫,死諫!


    死諫個屁啊!!


    “伱放什麽屁?!”


    朱元璋忍不住對著梅殷怒斥出聲。


    “你它娘的說宗室供養製度,今後會讓朝廷不堪重負,這點兒咱現在是相信了。


    可你卻說什麽,今後宗室之人,還因為咱的宗室供養製度痛苦不堪。


    甚至於還罵咱?


    這是什麽屁話?


    咱為了讓他們享福,專門製定出了宗室供養製度。


    把他們的吃喝拉撒一切用度,全部都給考慮在內。


    由朝廷進行負擔。


    到了今後,甚至於會因為他們的用度,而給朝廷帶來沉重的負擔。


    他們過著這等逍遙日子,感激咱還來不及,哪裏會罵咱這個祖宗?!”


    麵對朱元璋這須發皆張的嚇人模樣,梅殷不僅僅不害怕,心裏反而還很欣喜。


    一個勁兒盼望著朱元璋,再憤怒一些。


    心裏有火氣,就別忍了。


    萬一憋出來個好歹來多不好。


    直接把他給砍死吧!


    真的,求求了!


    梅殷不避不閃,直視著朱元璋道:“若真能處處照顧到,那自然是好的。


    可陛下你有沒有想過,當宗室成為一個極其沉重的包袱之後,大明的皇帝,還有朝中之人,會不會采用一些明裏暗裏的辦法。


    來限製一些宗室,或者是削減一些給宗室的錢糧用度?


    再或者,當朝廷實在給不出,手裏實在沒錢,會不會出現。不能給他們足額發放,甚至不發放的種情況?


    那些和當時的皇帝,關係近的宗室,自然不會受到影響。


    該領多少,還會領多少。


    可那些關係已經特別偏遠的宗室呢?


    他們真的還能足額領到,規定的糧餉?


    所領到的東西,真的還夠他們養家糊口?


    若是尋常人,沒了朝廷供養還可以自食其力,從事一些別的事,養家糊口。


    可偏偏你又規定了,朱家子孫後代,不許做別的事。


    這等於是將他們的自救的路,都給堵死了!


    你覺得到了那個時候,你的那些子孫後代,會念你的好嗎?


    會感謝你所製定下來的宗室供養製度,會不罵你嗎?!”


    梅殷望著朱元璋,言辭犀利,一句句的反問,把朱元璋聽的怒火中燒的同時,心裏又忍不住的為之震動。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有著宗室供養製度在,到了今後,宗室數量必然為之大增。


    每年給宗室的錢糧用度,將會達到一個極其恐怖的數量!


    到了那時,朝廷不堪重負。


    哪怕有自己所定下的製度在,後世的那些皇帝,還有臣子,也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去減少給宗室的錢糧。


    就算是明麵上不減少,暗地裏也肯定會打折扣。


    關係近的宗室還好說,可那些關係遠的,尤其是那些傳了幾代人,關係偏遠的宗室。


    到了那時,日子是真的很難過。


    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朝廷的供養。


    可若是朝廷把這唯一的供養大量減少,甚至於是直接斷了,到了那時,他們的日子又該怎麽過?


    自己也確實不準後世子孫去做各種事,隻想讓他們享福。


    到了那時,朝廷沒有錢給他們,他們又受製於這個規定,沒有辦法去幹活,謀生。


    到了那時,日子必然極其艱難。


    這種情景,隻需要一想,朱元璋就覺得心中沉重的厲害。


    好像到了那時,後世的子孫還真的會罵自己這個老祖宗!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就算是自己處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也肯定要罵娘。


    對製定出這事情的祖宗,不會有絲毫的敬意。


    朱元璋神情顯得有些呆滯。


    心神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怎麽會這樣?


    怎麽會這樣?


    明明自己都是好意,想要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享福。


    覺得這些,不過是一些小事兒,自己處理的就非常好。


    可為什麽最終的結果,卻會變成這樣?


    朝廷不給供養,本身又不能出去幹活,那自己的那些子孫到了那時,該如何活命?


    莫非……也要出去要飯不成?


    走上自己這老祖宗,曾經走過的道路??


    自己定下這些政策的本意,是為了讓子孫後代好好享福,衣食無憂。


    可最終卻會把他們給逼到要飯的路上去??


    朱元璋站在這裏,說不出話來了!


    這一次,在梅殷這裏得到的這兩個消息。


    對他來說,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陛下,小婿死諫!宗室供養製度必須要改到一個合理的程度!


    不許朱家後世子孫,從事各行各業的規矩,也必須廢除。


    若不廢除,很多人都被都會被養廢!


    到了後來,說不得就要重操祖業去要飯!


    您的朱家子孫後代,隻是姓朱,而不是豬!


    您不能把他們當豬養!!”


    梅殷這個時候,是話怎麽刺激怎麽說。


    邊上的李景隆,又一次瞪大了眼睛。


    看著梅殷,一副見鬼的神情。


    這二姑父可真敢說啊!


    什麽重操祖業去要飯?


    什麽養豬?


    這……他這可當真是怎麽作死怎麽來!


    他是在考驗陛下的脾氣好不好嗎?


    剛剛感覺到氣氛有所緩和的劉英,又瞬間將腦袋低了下去。


    在那裏一動不動,接著裝樹樁。


    寧國公主此時,也同樣覺得人麻了。


    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自己夫君,他這都說的是啥啊!


    朱元璋豁然轉頭,雙目此時已經布滿血絲。


    帶著極度的憤怒,還有森然殺機,死死的盯著梅殷。


    梅殷見此,心中不驚反喜。


    好!好!好!


    自己終於要成了!


    “陛下,你就算這樣看著我,我還是要死諫!


    還是這些話!


    你要是不想大明今後,被宗室拖累成那個樣子?


    不想讓後世的一些子孫,重操祖業和您去要飯,你就不能把他們當豬養!”


    梅殷擰著脖子看著朱元璋。


    一副上頭,死諫到底的樣子。


    “咱他娘的砍了你!!”


    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


    爆喝一聲,鏘的一下拔出腰間佩劍,對著梅殷就衝了過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翻個小白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翻個小白眼並收藏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