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朱元璋的開口,房間內的另外幾人,都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梅殷。


    心中也都顯得很是不解,等著梅殷接下來,給出比較合理的解釋。


    是啊!


    既然市舶司在元朝中期之時,都還如此之賺錢,一年給朝廷帶來的收入,最高能超過三千五百萬貫。


    那為什麽到了元朝後麵二三十年的時候,市舶司的收入,就已經低成了那個樣子?


    這差距著實是有些太大了!


    大到了一個離譜,讓人不敢相信的程度。


    按照他們的理解,既然在此之前那樣的賺錢,後麵就算是沒有那般賺錢了,也不應該前後差距那麽大。


    這點兒梅殷不將其解釋清楚,很難讓人信服。


    而梅殷在聽到朱元璋問出這話後,不由的暗自歎口氣。


    誰說這洪武大帝,脾氣暴躁來著?


    誰說他殺人不眨眼來著?


    自己都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還盡可能的把態度弄得惡劣。


    唾沫星子都要噴到老朱臉上了。


    結果,這個時候的老朱,還是沒有對自己下殺手。


    依舊在盯著自己刨根問底。


    梅殷是真不想給朱元璋往下解釋。


    好盡可能的讓老朱把自己給砍了。


    但是有著死諫係統在,有著那條條框框進行約束。


    他又不得不進行解釋。


    不然通過這種方式激怒朱元璋,讓朱元璋把自己給砍了,隻能是白死。


    還不如在洪武朝這邊,安安心心的好好過日子。


    “陛下,錢財不會消失,隻會轉移。


    不是說到了元朝後期,以及大明現在,原本賺錢的市舶司一下子不賺錢了,就說明海外不賺錢。


    隻是說原本應該由市舶司賺的錢,讓別人給賺走了。


    陛下你是從元末亂世走過來的人,自然知道元朝後期是一個什麽樣子。


    各個方麵早就崩塌的一塌糊塗。


    管理混亂到令人發指,貪官汙吏橫行。


    諸多的人都是中飽私囊,使勁的糊弄上麵的人。


    當一個國家開始衰落之時,所衰落的方麵,不隻是一點兒。


    而是方方麵麵。


    在這大浪潮之下,市舶司不可能超脫出去,肯定會被波及。


    一座房子想要建起來,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費盡各種的心思。


    可是坍塌之時,可就快的太多了,有些時候往往隻是在一瞬,就會徹底崩塌。


    破壞永遠都比建設更加容易,更快。


    陛下英明神武,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又作出種種規定。


    還親自經曆過元末亂世,知道那眾多的官員官吏是一個什麽德行,不會連這些也想不明白吧?


    梅殷在向朱元璋說這些的時候,還在盡可能的把一些話說的更氣人一些,用來激怒朱元璋。


    從而求死。


    而朱元璋此時,也被梅殷所說的這帶著一些嘲諷的話,給聽的心頭火起。


    隻覺得分外刺耳。


    但是他這個時候,卻無心與梅殷計較。


    很多的心事卻不在這上麵。


    倒不是說他的忍耐力有多強,對梅殷有多包容。


    而是說,梅殷所說的這一番話當中,有著更多令他感到吃驚和在意的東西。


    以至於讓他,來不及去多計較梅殷說這話時的那些態度。


    財富不會消失,隻會轉移?


    財富不會消失,隻會轉移?!


    朱元璋的腦海當中,不斷回蕩著梅殷所說的這話。


    越想,越覺得這話分外的有道理。


    越想越覺得梅殷說的很對!


    是啊!財富不會消失,隻會轉移!這點兒自己在之前,咋就沒有想到呢?!


    也對,元朝到了後來都爛成什麽樣子了?


    許許多多的政策,那簡直是粗糙的令人發指!


    就連對於這個國家而言,最重要的稅,都能夠將其給分包出去。


    每年隻向那些人,收取固定額度的錢財。


    至於這些稅,是怎麽收出來的,通過什麽樣的方式,都是從誰身上收取的,具體收了多少。


    他們根本不管。


    隻要能夠給他們交上,規定的錢財就行。


    以至於讓多少的士紳官吏,吃的腦滿腸肥。


    這也是到了現在,有很多當官的,還在懷念元朝的原因之所在。


    也同樣是朱元璋自己,痛恨貪官汙吏的一個重要原因。


    畢竟他的家人,就是因為這些貪官汙吏,而導致餓死了很多。


    就連他自己當初都差點死掉。


    在沒有當上皇帝的時候,朱元璋對元朝的爛,感觸還沒有那麽深。


    做上皇帝,開始治理天下後,了解的越多,越覺得元朝的那種粗放的管理模式,當真是瞎胡搞!


    北元韃子不過百年而亡天下,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初強大的北元韃子,都能夠轟然崩塌,變成了那副樣子。


    那好像原本特別賺錢的市舶司,到了後來,賺的錢也在飛速減少,就也沒有那麽奇怪,也在情理之中了。


    至於那些,原本應該屬於朝廷的重多利益,到了誰手中。


    這點兒也很好理解了。


    自然是貪官汙吏,乃至於是下麵那些做生意的人。


    是他們聯合起來,把原本應該屬於朝廷的巨大利益給瓜分了!


    想通了這些後,朱元璋心頭感受別提有多複雜,有多震動!


    這樣來說,自己大明的市舶司,一年隻有一萬貫左右的盈,也並非是因為市舶司不賺錢。


    而是說原本應該屬於市舶司,屬於朝廷的錢,都被別人給瓜分掉了!


    而且在這件事情上,這些人還都一直很有默契的瞞著自己這個做皇帝的。


    把自己給瞞的死死的,當成傻子來耍!


    這還不是最過分的。


    最過分的是這些人,還它娘的以市舶司不賺錢,以及市舶司的存在,不利於防備海寇為由。


    請自己把市舶司給直接裁撤了!


    還請求自己,下達了海禁。


    為了能夠達成他們的目的,還給自己看了元朝市舶司最後二三十年間的賬目……


    所有的種種,都向自己營造出來了一個感覺,那就是市舶司是個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根本就不賺錢。


    而自己也同樣是聽信了他們這些人的話,真以為是市舶司不行。


    從而把市舶司給關了……


    它娘的!!


    朱元璋是越想越氣。


    尋常時刻,都最少能有兩千萬貫的收入,多的時候能超過三千五百萬貫。


    這它娘的是多少錢啊!


    結果現在,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這麽多的錢,竟然都遠離自己而去,遠離朝堂而去!


    不說多了,就按一年兩千萬貫來算,如今已經到了洪武八年。


    這麽多的錢財啊!


    八年來自己它娘的損失了多少!


    朕的錢!這都是朕的錢!


    它娘的!!


    朱元璋越想越是生氣,越想越是心疼。


    後悔的想要抽自己的臉!


    對於他這個一向在很多事情上,省吃儉用甚至於可以說是摳門,過苦日子的皇帝而言。


    再也沒有比這更它娘的讓人覺得心塞,火冒三丈的了!


    這些狗東西當真是玩了一手欺上瞞下的好手段!


    之前自己還對梅殷說,別欺負他沒讀過書。


    現在看來,它娘的欺負他沒讀過書的人不是梅殷,而是另外一些人!


    朱元璋這個時候,已經能夠想明白,為什麽市舶司明明已經很不賺錢了,可以說是苟延殘喘了。


    那些人,還不放過市舶司。


    還要各種進言,讓自己把市舶司給關掉。


    並且實行海禁。


    表麵上的原因,自然是那些人所說的那般,各種的冠冕堂皇。


    可實際上的原因,還是怕有市舶司存在,有朝一日讓自己,或者是自己後麵的皇帝想到了。


    突然間就把注意力給投到了市舶司上麵,開始著手整頓市舶司。


    一旦如此,那必然會令的很多人的利益受損。


    讓很多人覺得,比死了老子娘更加的痛苦。


    有了自己這個大明的皇帝開國皇帝,下達的廢除市舶司,以及海禁的命令在。


    今後就算是有一些自己的後世子孫,發現了市舶司的秘密,知道海外很賺錢。


    想要重設市舶司,想要開海禁。


    那也是困難重重!


    必然會有很多瘋狂利用對海外進行貿易賺錢的人,以自己這個大明的老祖宗做下的決策,來束縛自己後世子孫的手腳。


    不讓他們開海,以及弄市舶司!


    一想到這些人給自己下了一個這麽大的套,不僅套住了自己,還套住了自己的後世子孫。


    還是用自己,來對付自己的後世子孫。


    朱元璋就怒不可惡。


    胸膛起伏的厲害,有種想要拔劍將這些狗東西,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給砍死的衝動!


    不僅僅是因為朱元璋一下子發現,自己在這件事情上被人坑的很慘,等於算是這幾年虧了海量的錢。


    更為重要的原因,則是他覺得自己被人給狠狠的戲耍了!


    之前梅殷這個狗東西,說自己施行海禁,關閉市舶司簡直是愚蠢至極。


    是天字一號的大傻蛋。


    蠢到無可救藥,會讓別人笑掉大牙,自己還不相信。


    這個時候,聽了梅殷這家夥的這一番訴說,朱元璋算是明白了。


    梅殷那狗東西如此說,好像也並沒有什麽不對。


    自己還確確實實,被人當成傻子耍了!


    自己的這些作為,好像還真的是蠢到不可救藥!


    那些家夥,表麵對自己恭敬,心裏麵早就不知道笑成什麽樣子了!


    最為關鍵的是,自己還後知後覺。


    若非是被梅殷通過這樣激烈的言辭給罵醒,一直到現在都還埋在鼓裏,覺得市舶司不值一提。


    絕大多數的海外生意,也同樣是不值一提。


    海外那些蠻荒之所,盡是蠻夷,能有什麽錢?


    這些事情不敢想,隻要一想朱元璋就覺得自己的臉,都要沒地兒放了。


    在這次的事情上,自己也可當真是丟了大臉了!


    對於朱元璋這等,對各種事情掌控欲特別強,以至於很多事情都想親自施為,把所有的權利都給握在手中的皇帝而言。


    在發現了自己居然在這種事情上,被人如此的戲耍。


    這種感覺,簡直是別提了!


    要比梅殷當眾對他進行死諫,來的更加難受。


    短短時間裏,朱元璋的麵色已經變了數變。


    變的陰沉無比。


    濃鬱的殺意,從他身上散發而出。


    讓他這個時候,隻想把很多人都給砍了!


    通過梅殷的這一番話,他也想明白了。


    海禁這個規定,根本禁不住那些有門路的人。


    隻能限製住一些尋常人而已。


    實行了海禁,隻會讓大明的官方不能下場。


    把眾多賺錢的生意,留給那些從元朝時就開始做的人。


    讓他們去做去經營。


    後麵有一些人想要加入,隻怕也沒有那麽簡單。


    最為關鍵的是,這些狗東西賺了那麽多的錢,也不向大明交一分的稅。


    也不念自己的情。


    隻會覺得自己這個當皇帝的愚蠢,好糊弄!


    從元朝後期開始,市舶司就已經賺不到錢了。


    這樣賺錢的生意,肯定不會停止的。


    隻能是有很多人繞過了市舶司,進行走私。


    在自己的大明,這麽多人知道自己脾氣不好,還敢在這等事情上上下其手,糊弄自己。


    讓自己實行海禁。


    那自然不可能說,他們費了這麽大的力氣,完成了這件事兒,就變得老老實實。


    也遵守海禁這個規定了。


    根本不可能!


    走私隻會更加猖獗,隻會賺取更多的利益!


    不然又怎麽能夠對得起他們冒這麽大的風險?


    這些事兒,越想越是生氣,越想越是有一種,深深的羞辱之感!


    李景隆,馬皇後這個時候心中的想法,也同樣特別的多。


    同樣被梅殷所說的這話給震動不已。


    馬皇後不用多說,是個十足的聰明人。


    雖然不怎麽插手政務,但並不代表有些事,她就看不明白。


    常言道響鼓不用重捶。


    馬皇後這等聰明的人,在很多事情上自然也是一點就透。


    更不用說梅殷這個時候,當著她們的麵對朱元璋進行死諫,說出了這麽多的話。


    那妥妥是用的重捶。


    捶的又凶又猛。


    在這種情況之下,她自然而然便能想到很多事情。


    她本身人就聰明,再加上又身居高位。


    雖不怎麽關心政事,但有很多的消息,還是能夠知道的。


    如此再一聯想,有些事情便已經呼之欲出。


    知道在這一次的事情上,倘若梅殷說的都為真。


    那麽這一次的事就小不了。


    太惡劣了!


    重八被騙的很慘!


    依照重八的脾氣,隻怕忍不下去。


    這一次的事,一個弄不好就會拔出蘿卜帶出泥。


    繼廢棄中都城,以及處死廖永忠之後,大明的朝堂隻怕又要震一震了了!


    這等事,也不知是好是壞……


    但有一點馬皇後能夠確認,那就是這次的事,對於重八而言,絕對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而李景隆也同樣是心裏麵震動!


    哪怕平日裏他不怎麽靠譜,讓很多人覺得他是個紈絝子。


    但終究還和真正的紈絝子不同。


    有他爺爺李貞,以及曹國公李文忠在。


    李景隆在一些事情上,還是能夠看明白的。


    至少他有自知之明。


    站在這裏把話聽完,又見到了自己舅爺的反應。


    再想想二姑所說的這些事情,李景隆的一顆心就忍不住的為之狂跳起來。


    二姑父如今在海禁的事情上,進行死諫,隻怕是一杆子捅到了馬蜂窩!


    而且這個馬蜂窩,還是特別大,裏麵住著的馬蜂特別多,特別凶的那種!


    不比在中都城上的事情小!


    甚至於,要比中都城上的事兒還要大!


    中都城的事,所牽扯的隻是以韓國公李善長為首的一部分勳貴。


    可這一次關於海禁,以及市舶司的事情。


    那牽扯的可就太多了!


    聽了二姑父所說的那些話,李景隆已經知道,市舶司的利潤,簡直是大的嚇人!


    這麽大的利潤,那肯定不是幾個人就能吃下來的。


    從地方到朝堂,肯定會有一大票的人存在。


    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把這個事給做得那麽完美。


    若非今日二姑父提及,在這事情上對舅爺進行了死諫,將其捅破。


    就連舅爺一樣是被蒙在鼓裏,什麽都不知道!


    而自己更是對這方麵沒有任何的涉獵。


    同樣不知道,那看起來像笑話一樣的市舶司,在之前竟然那麽的輝煌!


    背後竟然牽扯了那麽多的利益!


    那麽多的人!


    看看舅爺的麵色,就能夠知道,這次舅爺回去後,想要讓舅爺善罷甘休,隻怕沒那麽簡單。


    一個弄不好,就要掀起很大的波瀾!


    必然會有人要倒黴!


    而捅出這關鍵的一杆,攪動天下風雲的人,便是這個在雙水村這裏,種種田喂喂豬,看起來與世無爭的二姑父。


    這種事情,不能往深處想。


    越往深處想,就越是讓人覺得頭皮發麻。


    這裏麵的牽扯實在太深了!


    平心而論,就算是他李景隆這樣的身份,在知道了市舶司以及海禁裏麵的門門道道。


    想要讓他站出來,把這事情給捅出去。


    他也會猶豫。


    隻怕最終的結果,是權衡再三之後,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沒有看到。


    這事的牽扯的人太多,水太深。


    一不留神就容易把人給淹死!


    哪怕是他爹是李文忠,他爺爺是當今皇帝的姐夫,也是活著的唯一平輩的親人。


    他也不太敢做這件事兒。


    真做了,那得罪的人可就太多了!


    也太招人恨了!


    可是現在,二姑父就是把這事做了。


    不僅僅把這事做了,為了做這事,還直接對舅爺進行了死諫!!


    這是什麽膽子?


    又有多大的擔當!


    該有多大的氣魄,才能夠又一次在這等事情上出手?


    不計得失,不計榮辱!


    李景隆原本的時候,經過這些時間的接觸,對於梅殷這個二姑父,就已經是很信服了。


    現在有了這一遭後,對梅殷這個二姑父,就更加的敬佩了。


    敬服的同時,也不由得在想,二姑父到底是為了什麽,才做出這等多少人就算是知道,也不願意去沾染的事兒?


    若二姑父身後有著諸多的勢力糾纏,他是某一幫某一派中的人。


    為了尋求某些利益,那此時豁得出去,也能讓人理解。


    可是,這麽長時間的相處下來,李景隆對於這個二姑父,知道的很清楚。


    知道二姑父的身世特別的幹淨。


    並沒有和別的人,有太深的糾纏。


    最大的糾纏,大概就是梅思祖,以及梅殷這個同族。


    隻不過,在二姑父對中都城的事兒進行死諫後,二姑父就已經和梅家人一刀兩斷了。


    和他們再無糾葛。


    二姑父年紀不大,根基不牢。


    在斬斷了和梅家之間的聯係之後,和其餘人的聯係,就基本上是沒了。


    也就是和自己,以及和二姑和舅爺他們這些人才有聯係。


    不論是自己,還是二表姑等人,也都完全不需要二姑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掙什麽利益。


    況且二姑父在決定做這些事之前,也完全沒有給他們有過任何的商量。


    他們也都是等到事到臨頭之時,才知道二姑父要這樣幹!


    刨除了這些為了私人的利益,才做出這等石破天驚的事後。


    那麽到了此時,結果隻剩下了一個。


    那就是二姑父品行高潔,心憂大明,心係天下。


    心裏麵有著大明江山社稷。


    有著天下黎民。


    為了能夠讓大明變得更好,讓眾多百姓,不至於本就艱難的生活,變得雪上加霜。


    他願意站出來出這個頭。


    願意為了把這個事情給做成,不惜一切對舅爺進行死諫。


    冒著被舅爺,給直接砍死的巨大風險,也要把這個事情給做了!


    讓舅爺知道這裏麵的門門道道,知道他被人騙的有多慘。


    哪怕是這件事情所牽扯的人很多,涉及的利益也非常大,水特別深。


    一不留神就會被淹死,他還是站了出來,要做這件事,


    還做的義無反顧。


    在想到這些之後,李景隆望向梅殷的目光都變了。


    像是在看一個聖人。


    一個他隻在別人口中聽到,在一些書上麵,才能看到的聖人!


    二姑父當真是太偉大了!


    也是這個時候,李景隆對於自己爺爺在此之前,把自己給安排到雙水村這邊,和二姑父相伴,打好和二姑父之間交情的舉動,感到越發的佩服起來。


    薑果然還是老的辣!


    自己爺爺目光如炬,慧眼識珠!


    早在之前,就已經看出來了二姑父的不平凡。


    這一刻,李景隆腦補的特別多……


    又看看那抱著二表姑,依舊盯著盯著舅爺,一副還要和舅爺強硬到底的二姑父。


    隻覺得自己的靈魂都要升華了。


    二姑父,不愧是二姑父!


    不愧是當代諍臣!


    千古人鏡魏征,大約也不過如此了吧!


    或許,把魏征放到二姑父的這個位置上,魏征也做不到如同二姑父這般。


    畢竟魏征家室可不小,背後牽扯的利益也不少。


    最為關鍵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論起這脾氣性格,可要比自己這脾氣暴躁,說砍人就砍人的舅爺,差的太遠。


    危險程度要低上很多。


    “陛下,你現在不說你的海禁之策好了吧?


    是不是覺得自己在這海禁之策上麵就是一個蠢蛋?


    就是被人給耍的團團轉?


    心裏麵是不是特別難受?


    您可是英明神武,掌控全局的洪武大帝啊!


    可結果……嗬嗬……”


    就在眾人心思複雜,深感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時,梅殷又一次望著朱元璋開了口。


    說出來的話,那是相當的不客氣。


    尤其是結合著朱元璋此時的心境,可以說,簡直是把嘲諷給拉滿了!


    要多招人恨,就有多招人恨!


    這嘴要有多賤就有多賤!


    梅殷的這話一開口,直接就將陷入到了沉思當中的幾人,都給驚醒了。


    望向梅殷的神色,那叫一個複雜。


    尤其是李景隆,馬皇後還有寧國公主幾人。


    簡直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


    他是真敢說!真敢往火上澆油!


    他真的就不怕死嗎?


    話說,關於死諫海禁的這件事兒,到了這個時候,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在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之後,做為那脾氣暴躁的被死諫之人,朱元璋明顯已經是在態度上有了很大的轉變。


    二姑父是絕對是死不了了。


    這件事兒,將會以比較風平浪靜的方式度過。


    可哪能想到,就在這種時候,梅殷居然又一次開了口。


    一開口就讓人火冒三丈,就連他們這些旁觀的人,都覺得梅殷的嘴太毒了。


    就更別說是朱元璋了!


    作為當事人,朱元璋本身這個時候本就被發覺的真相,給弄的心裏麵極其不好受。


    又羞又惱,簡直就要惱羞成怒了!


    結果梅殷又說出了這樣的話。


    再看看梅殷的臉上的神情,朱元璋那諸多的怒火,又一次的熊熊燃燒起來。


    壓都要壓不住!


    握著劍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極力忍耐了片刻後,再也忍不住了。


    朱元璋握著劍,對著梅殷就斬了上去!


    看得出來,手中的天子劍,是直奔著梅殷的嘴而去的。


    他要把梅殷的嘴,給剁個稀巴爛!!


    不是朱元璋的忍耐力不行,實在是的梅殷的這張嘴,太過於招人恨了!


    把朱元璋徹底的給惹毛了。


    “重八!不要!”


    “舅爺!冷靜!”


    在看到朱元璋陡然對於梅殷出劍之後,馬皇後,李景隆都是不由大驚,出聲大喊。


    至於寧國公主,做的更直接。


    她來不及多想,就趕緊踮起腳,抱著梅殷使勁往上竄。


    像是爬樹一樣。


    準備盡可能的用自己的身體,幫梅殷給擋劍。


    而梅殷此時,見到朱元璋終於受不了自己了,對自己出劍。


    心裏麵那叫一個激動!


    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怎麽可能會讓寧國公主給自己擋劍?


    畢竟他被朱元璋給砍了,那也僅僅隻是換一種方式活,今後能活得更為瀟灑。


    能夠和小媳婦擁有超長的壽命,一起生活下去。


    可若是小媳婦兒被老朱給砍了,那這事情可就真大了!


    當下便抱緊寧國公主,不讓她往上躥!


    不讓她替自己當朱元璋的劍。


    與此同時,抱著寧國公主順勢轉了半圈。


    把自己的後背,就給了朱元璋。


    這樣的話,梅殷就能保證,朱元璋持劍砍自己的時候,不讓他傷到自己小媳婦兒。


    同時,也可以不用直麵持劍殺自己的朱元璋。


    能夠減少一些心裏麵的恐懼。


    雖然他很期待死亡,但是對於死亡,本能的還是有些恐慌。


    不太敢直接麵對。


    畢竟根據他對這死諫係統的了解。


    朱元璋這個時候,動手殺自己,那就是真殺了。


    各種感受,恐慌,疼痛這些都是的真實。


    除了死亡以後,可以走向人生巔峰之外,死亡的過程和真死沒有任何的區別。


    朱元璋這個時候,已經被怒火填滿了胸膛。


    隻想將梅殷的這張嘴,給剁個稀巴爛!


    哪裏會理會馬皇後,李景隆等人的呼喊?


    手裏麵的劍,依舊是了直直的向前斬去!


    沒有半分的猶豫!


    下一刻,隻聽噗的一聲響,朱元璋手中的劍,便已經將一物斬落。


    朱元璋雙目猩紅,大口大口喘著氣。


    隻見他彎著腰,手中的天子劍低垂。


    梅殷屋內桌子的一角,被他給一劍斬落了下來。


    卻原來是在最後的關頭,朱元璋終究還是改變了一下手中劍的方向。


    把原本斬殺梅殷的劍,給偏到了一邊。


    背對朱元璋,閉目等死的梅殷,在聽到這樣的聲音後,身體陡然的顫了一下。


    同時心裏麵也升起了一些喜悅。


    成了!


    自己成了!!


    但這種喜悅剛剛升起,又意識到事情不對。


    這怎麽……好像一點都不疼?


    莫非……是朱元璋手段高超,手中的劍也是絕世寶劍,快的讓人感不到疼痛?


    低頭看看,又晃一下身子,好像還是沒有什麽特殊感覺。


    扭頭才發現,原來是朱元璋,把劍斬了自己的桌子上!


    這一發現,頓時就讓梅殷著急了。


    咱不能這樣啊!


    眼看著自己就要完成任務,將要走上人生巔峰了!


    怎麽老朱在最後時刻裏,卻把本該斬到自己身上的劍,斬到了桌子上。


    “你砍桌子做什麽?


    陛下你就算是砍了我的桌子,這樣嚇唬我,我今天還是要對你進行死諫!


    還是要說,海禁之策,遺禍無窮!


    關閉市舶司之舉動,愚蠢至極!


    如若不改,早晚會害了大明,會害了後世子孫!


    你就算是把我砍了,我這些話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你以為伱的海禁之策,是個令人驕傲,造福百姓的好政策?


    其實不然!


    早就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被你害慘了!


    而你自己,也同樣是在被別人當槍使而不自知!


    典型的被別人賣了,還幫著人數錢!”


    眼看著自己願望將要達成,梅殷又怎麽可能會放棄這個大好機會?


    馬上加大火力,繼續火上澆油。


    聽的李景隆等人那叫一個心驚膽顫!


    李景隆衝了上來,


    不敢去看朱元璋那血紅的眸子。


    伸手從後麵就死死的捂住了梅殷的嘴。


    不讓他再繼續說下去了。


    這一次二姑父對舅爺進行死諫,到目前為止已經足夠了。


    再繼續說下去,二姑父說不定還真會死!


    就算是死諫,也沒他這樣死諫的!


    舅爺已經把這件事給放在了心裏,二姑父不能在這上麵繼續說了。


    繼續說下去,自己二表姑隻怕今後就要守活寡了。


    二表姑還年輕,若是年紀輕輕就守了寡,那可真就太不好了!


    況且,二姑父心憂天下也沒錯。


    可是在為天下著想的同時,也要多少為他自己考慮一些。


    李景隆不是一個多勇敢的人,麵對家中長輩發火之時,一貫的宗旨就是能溜多遠就溜多遠。


    典型的好漢不吃眼前虧。


    但這一次,麵對明顯已經火冒三丈的朱元璋。


    李景隆卻一反常態。


    可見他是真把梅殷這個二姑父,給放在了心上。


    是真不想二姑父死。


    “嗚嗚嗚……”


    梅殷頓時就著急了,嘴裏麵說出來的話,變成了嗚嗚聲。


    自己好不容易才抓到機會,眼看著就要成了,老朱已經在控製不住的邊緣了。


    大侄子來上了這麽一出,這不是搗亂,這不是阻攔他上進的路嗎?


    雖然大侄子心是好的,可他真不能這麽幹啊!!


    當下就掙紮起來。


    “走,重八!咱們回去!”


    而在同一時刻,馬皇後也要趕緊行動起來。


    趁著李景隆堵住梅殷嘴的時候,也快跑幾步,來到朱元璋的身前。


    雙手死死拉住朱元璋握劍的手,將他往外麵拉。


    朱元璋雖然氣急,但終究還是有著一些理智。


    知道梅殷這個狗東西,雖然滿嘴噴糞,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說的很多話,讓人恨不得將他給剁個稀巴爛。


    但是這狗東西,是真的有才。


    見微知著,目光毒辣的很。


    很多事情,他都能看出到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最為關鍵的是,還它娘的像個愣頭青一樣。


    別管看到的事有多大,別人不敢言的,他都敢對自己說出來。


    雖然說出來的話,太它娘的不中聽了。


    可這些,也都是足可以影響大明國運的事。


    但他堂堂洪武大帝,也是個要麵子的人。


    豈能這樣善罷甘休輕易走掉?


    當下便奮力的掙紮起來。


    “妹子!別拉咱!咱不走!


    咱今天就要把這個烏龜王八蛋,給剁個稀巴爛!


    咱讓他滿嘴噴糞!


    咱讓他娘的不會好好說話!


    咱今天非把他給削成個人棍!


    妹子,你別拉咱!


    咱不走!!”


    朱元璋雙目血紅,態度強硬,一看就是怒不可遏的樣子。


    可他這麽大的塊頭,身體又是那麽的健碩,卻還是被馬皇後硬生生的,將他給拉到了屋外麵去。


    然後在馬皇後的勸說和推搡之下,罵罵咧咧的騎上了馬。


    馬皇後在馬屁股上抽了一鞭,朱元璋就看起來不受控製的,被戰馬載著出了梅殷的院子。


    一邊向前跑,還一邊扭過頭來,瞪著猩紅的雙目看著梅殷的院子說自己不離去。


    要把梅殷給砍死。


    可以說,氣勢是真足!


    是真符合他洪武大帝的身份。和性格。


    不過嘴上發著狠,坐下的馬跑的倒是飛快。


    而他也不從馬背上跳下來,就這麽任由馬馱著他,快速離開雙水村。


    很快,馬皇後以及一些護衛都騎著馬追趕了上來。


    而朱元璋依舊還是罵罵咧咧的,喊打喊殺。


    要與梅殷勢不兩立,不與他善罷甘休。


    而馬皇後麵對這個狀態下的朱元璋,那也是配合著出聲對他進行安慰。


    或者是站在朱元璋的立場上,對梅殷這個不做人的女婿,出聲大罵……


    一直走了將近一半的路程,朱元璋這才算是逐漸平息了下來,不再罵了。


    不過目光卻顯得異常的陰冷,身上散發著冰寒之意。


    這當然不是衝著梅殷來的。


    而是他想到,實行海禁,關閉市舶司這件事情裏,靖海侯吳禎,江陰候吳良這兄弟兩個,在裏麵出力可不小!!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翻個小白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翻個小白眼並收藏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