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兄,就讓我等連起手來,朝著君與士大夫共天下這條路正確的道路,邁進吧!”


    李善長望著劉伯溫,目光灼灼的說到。


    聲音裏帶著一些蠱惑。


    這就是李善長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之後,所想出來的、說服劉伯溫的辦法。


    君與士大夫共天下,這是多少當官的人所夢寐以求的神仙日子。


    這再加上一個刑不上士大夫,那他們的日子是真的美上天。


    也是因此,在李善長看來,隻要他把這些說出來,那麽絕對能夠說動劉伯溫。


    這是哪一個當官的人,都沒有辦法拒絕的強大誘惑!


    對比一下宋朝時那些當官的士大夫們的待遇,再對比一下現在,他就特別羨慕宋朝。


    接下來做上一些事情,就是順理成章。


    聲音之中都帶著一些哂笑。


    宋室南遷,半壁江山拱手讓人。


    說起這些事兒,劉伯溫情緒顯得有些激動。


    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皇帝站在對立麵的。


    啪的一聲,就將手中的書本給摔在了桌子上。


    讓人恨不能拔劍而起,來到那個時代,蕩平胡虜!


    晉朝衣冠南渡,漢人淪為兩腳羊,說不盡的恥辱!


    很快就會傳開。


    劉伯溫聽了李善長的話後,抬起頭來,望著李善長反問了一句。


    最終還不是落了一個神州陸沉,把我華夏正統全部都給葬送!


    對異族行牽羊禮,公主嬪妃,淪為禽獸玩物,天潢貴胄竟穀道破裂而死!


    特別希望有朝一日,大明也能夠變得如同大宋那樣。


    皆是一些無用之人,都是懦夫!


    翻開史書,盡皆是我漢人之血淚!


    所謂的魏晉風流,不過是一些醉生夢死,逃避現實之人的,弄出來的放蕩形骸,放蕩不羈。


    所以再他看來,如今過來和劉伯溫說上這樣的一番話,把劉伯溫給說服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終宋一朝,也沒能打到外麵去,也沒能越過長城!


    還不夠屈辱啊!”


    別管之前怎麽鬥,但歸根結底他們這些人都是臣子。


    這就已經足夠了!


    在他看來,這次說服劉伯溫的可能性很大。


    在這上麵,他和劉伯溫有著共同的訴求。


    真如此,那當真是死而無憾!


    劉伯溫熟讀史書,學問比自己還高那麽一點。


    不過是一頭肥豬而已!


    到現在他都覺得,這件事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劉國溫在背後出了力。


    君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宋朝,更不必多言。


    這事情不能多想,一想他就火大。


    如今,所想要達到的結果,劉伯溫也達到了。


    晉宋兩朝,翻開史書去看,滿滿的都是屈辱!


    劉伯溫總不能真看著皇帝如此胡作非為,這般打壓百官吧?


    眼睛都有些紅。


    自己親自過來找他,登門拜訪,說這些事兒,已經是被許許多的人給看到了眼裏。


    對外委曲求全,江山隻剩了一點點,有再多的錢又有何用?


    主動向他服軟了。


    “這真的是條正確的路嗎?


    縱觀曆史,君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有晉朝和宋朝。


    在這種情況下,他有多大的氣,也該消了。


    要比自己更加的清楚,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對於這些做臣子的而言,到底有多大的好處。


    劉伯溫現在已經獲得了他想要的。


    是,宋朝是有錢!


    可再有錢又有什麽用?


    這兩個朝代過的不夠憋屈嗎?


    真這麽做,今後誰的日子都不好過!


    “君與士大夫共天下,是條正確的路?”


    不停的送歲幣,給人跪在地上辦事!


    等於說是已經給了劉伯溫天大的麵子!


    “反觀那些強盛的朝代,秦,漢,唐,有哪個是君與士大夫共天下的?


    沒有!


    君與士大夫共天下,隻能養出大批大批的蛀蟲!


    隻能讓國家失去了血性!


    隻會瘋狂閹割武將。


    隻能讓無數蛀蟲,瘋狂的汲取國家的利益,肥了他們自身!


    弄出數不盡的屈辱亡國史!


    現在,你卻又要和我說,要君與士大夫共天下?


    你是想要讓我大明,也變得如同晉朝,如同宋一般憋屈?


    要讓我漢人再次遭受浩劫?


    我等跟著上位,辛辛苦苦光複的漢家江山,收複的失地,還要接著讓那些胡虜們糟蹋嗎?!”


    劉伯溫此時,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整個都炸毛了。


    對著李善長一陣狂噴,唾沫星子都噴到李善長臉上去了!


    在之前,劉伯溫的覺悟還沒這麽高。


    但是此番在經過了廖永忠之事。以及李善長,胡惟庸對他弄的必死之局,在梅殷的幫助之下,被破開之後。


    他也打開了一些心結。


    整個人的格局,又大了不少。


    因為真的論起來,他也是經曆了一番生死的人。


    人生在世,除死無大事。


    經過了那麽一遭之後,不少的事兒他一下子都看開了。


    覺得人活在世上,不能這一輩子都這樣的蠅營狗苟。


    不能隻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目光要長遠一些,要多為這個天下,為族群考慮一下。


    若是沒有能力,居不了高位,那就把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便是最好。


    可身居高位了,有一定的能力了,還是要多為整個國家,整個族群去多想想。


    聽到劉伯溫的這一番話後,原本還顯得挺有信心,目光帶著一些蠱惑,以及滿滿期待的李善長,一下子就被整懵掉了。


    神情有些呆滯,錯愕,滿心都是不解。


    不是……這是劉伯溫?!


    劉伯溫……瘋了吧!!


    竟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


    這還是自己所認識,所了解的劉伯溫嗎?


    這狗東西,什麽時候變成這個樣子了?


    把調子起這麽高,顯得像是聖人一樣。


    “青田兄,此言差矣,宋朝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嶽武穆……”


    “比如嶽武穆被十二道金牌,連番召集回京,以莫須有之名被含冤弄死?”


    劉伯溫一句話就把李善長剩下的話,都給噎到說不出來了。


    眼前的這個情況,是絕對出乎他的預料。


    原本他覺得,君與大夫共天下,這是他來到這邊見劉伯溫時的大殺器。


    隻要自己將之給拋出來,劉伯溫肯定會欣然應允,和自己共同聯手做事。


    可結果,哪能想到,說出來後,劉伯溫居然會是這麽一個反應!


    不是……這是真的是劉伯溫應該說出來的話?


    君與士大夫共天下,不是很多官員的終極追求嗎?


    尤其是到了他們這種位置的人,更應該為此而孜孜不倦的努力。


    這怎麽到了劉伯溫這裏全變了?


    他以往不是這樣的人啊!


    “青田兄,你這話說的真不對,並不是說君與士大夫共天下,天下就一定會亂。


    這是錯誤的認識。


    就比如你,你比如我。


    我等這些有才能的人,與君共天下,那隻會讓天下變得更好。


    百利而無一害。”


    李善長還在這裏勸說著劉伯溫。


    劉伯溫聞言,又是哂笑一聲道:“你是指中都城,把無數百姓不當人。令的無數百姓家破人亡,民怨四起?”


    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劉伯溫這話,等於是當麵指著李善長鼻子痛罵了。


    而中都城上的事兒,又是李善長心中的一根刺。


    也是他一直想要完成的事兒。


    此時被劉伯溫這個老對頭當麵說得出來,對於他的刺激有多大,可想而知。


    他的麵色,唰的一下子就變了,怒火衝天而起,又羞又怒。


    隻恨不得把劉伯溫的嘴給撕的稀爛!


    這狗東西,以往的時候嘴巴也沒這麽毒啊,現在怎麽不會說人話了?


    強壓住滿心的怒意,李善長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稍微冷靜下來。


    望著劉伯溫開口道:“青田兄,別把調子起那麽高。


    咱們今天就敞開天窗說亮話,也別說那麽多虛的了。


    你莫非,就真的不想君與士大夫共天下?


    真的不想後世兒孫,能享受他們該享受的待遇?


    咱們這些人為國盡忠,拚死拚活辛苦了一輩子,憑什麽就不能讓兒孫享福?


    憑什麽就不能實現君與士大夫共天下?


    這事兒一旦達成,不論是對你,對我,還是對後麵的無數官員,以及咱們的子孫後代,都是天大的好處。


    後麵的眾多官吏,也都將感念咱們的壯舉,恩德。


    今後提及咱們,那都是恭敬無比,青史留名。


    為官所追求的是什麽?


    就是這些。


    大家都是明白人,就別在這裏裝模作樣了。


    誰還不知道誰?”


    李善長索性也不和劉伯溫在這裏繞彎子了,直接就把話挑明了。


    說出這樣的一番話。


    把很多事情都給擺到了明麵上。


    “後世之人,提起咱們證明就會稱讚?


    我看是無數百姓,提及之時便會對我等唾棄,怒罵!


    稱我等為民賊!


    還流芳百世?


    我看是遺臭萬年才對!”


    劉伯溫的聲音,變得大了起來。


    “我劉伯溫沒那麽虛偽,沒有太大野心!


    也沒那麽大的才能。


    在其位謀其職。


    有了相應的能力,就不能隻考慮自家門戶私事。


    也要多少為這家國天下,多做一些考慮。”


    說罷之後,便站起身來,對李善長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到韓國公,請吧!”


    這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半不多了。


    “他日因,今日果。


    韓國公伱是大明老臣,一路走來不能隻考慮自身,也要大明考慮一下。


    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


    韓國公已經功成名就,榮耀無比。


    又何必做現在這樣,出力不討好之事?


    一進不如一退,韓國公好自為之。”


    聽到劉伯溫如此說,李善長的麵色變得更加的難看了。


    “劉伯溫!”


    他直呼其名,不再說什麽青田先生了。


    “你現在就好好的說些風涼話吧!


    今日我等困難,你不施以援手,到了這個時候尚且內鬥。


    焉能不知今後,這刀子就砍不到你頭上?


    就砍不到江浙一黨頭上?


    得饒人處且饒人!”


    李善長還在這裏做著最後的努力,想要把劉伯溫給說服。


    劉伯溫聞言擺了擺手道:“什麽江浙一黨?


    根本不存在。


    都是我大明的官員。


    我劉伯溫也不過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朽之人,更沒有那麽大的本事,管住多少人。


    一切自有國法。


    天下官員,無論是誰犯了錯,徇私枉法,那都應該被處置!”


    “好!好!好!!”


    李善長聽了劉伯溫的話後,對著劉伯溫連說了三個好。


    “希望你劉伯溫在今後別後悔!還能記著你今日之所言!”


    說罷之後,李善長猛地一甩袍袖,便大步從劉伯溫這邊離去。


    滿麵怒容,整個人怒氣勃發。


    隻恨不得動手把劉伯溫給捶個稀巴爛。


    這一次的事兒,是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


    原本以為,此番前來見劉伯溫,過程不會太過於愉快。


    但憑借自己的身份地位,隻要自己過來找劉伯溫了,和他說出來了這一番話。


    那事情就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解決。


    劉伯溫這家夥,必定會和自己聯手做事兒。


    可誰能想到,這狗東西居然是茅坑裏麵的石頭,又臭又硬!


    說出來的話,也當真令人意想不到!


    這狗東西,現在就讓他好好的嘴硬吧!


    今後有他好受的!


    “走!”


    李善長,看了院落之中跟過來的下人一眼之後,出聲說道,頭也不回離開了劉伯溫的府邸……


    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李善長的這個下人,並不知道,也不敢問。


    但卻知道,肯定很不愉快。


    不說別的,隻要看看自己家老爺,現在這種隻要狗從身邊過去,都想要逮著狗打上一頓的模樣就能看得出來。


    這次的談話,絕對非常的不愉快。


    他沒敢多問,連忙小心的跟著出去駕車……


    李善長坐在馬車上之上,仔細的回想著這一次前來的種種事情,以及現在所得到的結果,依舊是覺得非常的不可置信。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劉伯溫這家夥居然敢來這麽一出。


    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劉伯溫這家夥的腦袋裏麵,裝的是屎嗎?


    他以往可不是這樣的人啊!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兒?


    居然能讓劉伯溫這家夥,變成了這個樣子?


    忽然之間,李善長就覺得大明他有些看不懂了。


    總覺不少重要的事情,在悄然之間發生了轉變。


    不再是他所熟悉的那個大明,以及他所熟悉的那些人……


    莫非……自己真的是老了?


    劉伯溫真就那般的高尚?


    真的如同他所說的那樣,要少一些蠅營狗苟,多為整個家國天下做考慮?


    他劉伯溫,真有這麽高尚?


    如此想了一陣兒之後,李善長搖了搖頭,呸了一聲。


    他是真的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也不覺得這是真的。


    都是一個人,誰又比誰能高尚到哪裏去?


    劉伯溫這狗東西,就是想要趁著這個機會,狠狠的打壓自己。


    從而好讓他們江浙一黨徹底的起來!


    那家夥嘴上說的有多好,什麽為整個大明做考慮。


    可實際上,心裏麵全都是滿滿的算計。


    那家夥把話說的那麽漂亮,可他又和自己有多大的區別?


    滿滿的不也是自己的小算盤嗎?


    果然,同樣的事在不同的人眼裏都是不一樣的。


    心思卑鄙的人,看事都帶著陰暗。


    開朗之人,看事也帶著諸多的美好……


    劉伯溫在李善長離開之後,重新坐回在了椅子上。


    盯著劉李善長離去的背影,看了好一會兒。


    又把那本被他狠狠的摔在了桌案上的書拿起來,接著翻看。


    看了一會兒,忍不住搖了搖頭。


    這李善長,還真的是冥頑不靈。


    有些事兒和他真的講不通。


    不過這也無所謂了,自己隻管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看得出來,李善長這次是真的急了。


    但李善長就算是急,也沒什麽用了。


    這次他注定倒黴。


    他自己點起來的火,想要燒別人,現在卻燒到了自己的身上。


    怨的誰來?


    劉伯溫更多的心思,已不在李善長身上了。


    他知道,這一次李善長注定要倒黴,不死也得脫層皮。


    就算是不死,今後也將會像是被拔了牙的老虎一樣,沒了太多的威脅。


    今後,所需要注意的,便成胡惟庸這家夥了。


    胡惟庸也不是個甘於寂寞的人,這次隻怕會乘勢而起……


    ……


    “砰!”


    回到家中之後,一張臉黑如鍋底的李善長,又一次忍不住一巴掌拍在了桌上。


    整個人都氣的不行。


    一方麵是覺得丟臉,劉伯溫那狗東西不識抬舉。


    但更多的,其實還是為這一次的事兒而擔憂。


    他已經想不出,太好的辦法來了。


    想想這次的情況,他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不太明白這事情好好的,怎麽突然之間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自己怎麽就要一敗塗地了呢?


    ……


    八月十五,本來是個萬家團圓的日子。


    往年這個時候,應天府裏,會有諸多人都在這裏慶祝中秋。


    但是這一次,整體的氣氛卻顯得有些緊張。


    尤其是那些官員們,諸多都是心中忐忑。


    那叫一個難受。


    皇帝已經很多很長時間。沒有進行這樣的大動作了。


    現在突然間來了這麽一手,把這麽多的官員都給抓了進去。


    誰都不知道接下來事情,會發展到什麽程度?


    會不會牽連到自己頭上?


    今天沒有上朝,朱元璋直接給京中的這些官員們放了假。


    倒並不是說朱元璋要給他們假期,讓他們來歡度中秋。


    在大明,尤其是在洪武朝,中秋節也得老老實實的工作。


    一年隻有三天假,中秋節不在其中。


    之所以今年會破例,實在是因為昨天朱元璋這邊,直接令人抓了一千多官員。


    要進行突擊審查,把事情給弄清楚。


    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就停了上朝。


    能讓朱元璋把上朝都給停了,從這裏就能看得出來,朱元璋對於這一次的事情,到底有多重視!


    ……


    “國公爺,怎麽辦啊現在?”


    戶部尚書李泰,來到了韓國公李善長的府上,望著李善長出聲詢問。


    這個時候的他神色憔悴,麵色蒼白。


    那是睡睡不著,吃吃不香。


    從昨天出事一直到現在,不過是喝了兩碗水,別的什麽都吃不下。


    如果說現在,京師當中除了那些被抓起來的官員之外,還有誰最慌?


    那無疑就是他這個戶部尚書了。


    此番對賬,就是戶部主持的。


    現在這事兒,卻出這麽大的簍子,進京核對賬冊的人直接被盡數拿下。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這個戶部尚書是首當其衝,難辭其咎。!


    不僅是他,乃至於整個戶部都要承擔連帶責任!


    但別人都好說,他這個戶部尚書,可就是真的難辦了。


    就看朱元璋弄出來的巨大無比的動靜,就知道,自己這裏肯定是落不了一個好。


    滿心惴惴地等了半天後,他終於是忍不住了,來到李善長這裏,詢問李善長這個主心骨,最大的靠山。


    而他之所以會這個時候過來,也有不小的原因是因為,他已得到了一些消息。


    知道韓國公今天去見劉伯溫了。


    在這次的事上,韓國公若是能夠說動劉伯溫,讓劉伯溫跟著出力。


    或許會有不小的轉機。


    他這邊也有更多的機會,平穩落地……


    李善長看著他這副樣子,多少有些不願意搭理他。


    不過卻也知道,這個時候不搭理更不行。


    當下就壓著心中的種種感受,出聲道:“劉伯溫那狗東西,鐵了心的不幫忙。


    茅坑裏麵的石頭,又臭又硬!”


    一聽這話,戶部尚書李泰心裏麵就不由得咯噔一下。


    知道這一次的事兒,是不好辦了!


    自己的下場,一個弄不好隻怕會很淒慘。


    原本要是劉伯溫願意幫忙的話,依照劉伯溫的能力,還有口才,說不得便能夠把黑的說成白的。


    不說能讓自己繼續擔任戶部尚書,但至少會給自己一個不錯的下場。


    可是現在,劉伯溫根本不願意幫忙!


    那他這邊……想要落一個好,隻怕很難。


    官職隻怕是要被一擼到底了。


    命能不能保住都是兩說!


    “國公爺,這……這……”


    他顯得慌亂的望著李善長,想讓李善長給他拿個主意。


    李善長看著他這樣的表現,神色嚴肅的搖了搖頭,緩緩開口道:“這次的事,捅出的簍子太大,又直接牽涉到了戶部。


    我就是想保,也保不住。


    不過小胡那邊我已經給他一些交代,讓他在接下來,盡可能的來保你了。


    官職這些就不要想了,要盡可能的給你,以及你們全家老小一個安穩的生活。


    讓你們還有富貴。”


    聽到李善長如此說,戶部尚書李泰,隻覺得一顆心猛的跳了一下。


    似乎渾身都要沒了力氣一樣。


    這可是戶部尚書啊!


    他費了多大勁,做了多大的難,才能夠熬到這個位置上。


    結果現在,不僅戶部尚書做不成了,甚至於連官都做不了。


    多年努力全成泡影。


    不過,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能夠得到韓國公,讓自己全身而退的許諾,也算很不錯了。


    “回去後,給你們戶部的那幾位都說上一說。


    要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不過,這次的事兒可大可小。


    還是要多掰扯一番的。


    朱元璋不可能一聲不吭,直接就把你們都給處置了。


    所以下次開早朝之時,便是你們的機會。


    一定要好好的把握。


    無論如何都要把事情往輕了說。


    比如這用空白賬冊的事兒,可以往元朝身上扯。


    往因循舊例上扯。


    也可以往我大明,在此之前根本沒有任何的規定說,不能使用空印賬冊上扯。


    要告知皇帝,不能不教而誅。


    爭取大事化小。


    隻要能夠好好的在這上麵發揮,認錯的態度又好。


    我覺得過關的可能性還是不小。


    朱元璋想要發脾氣,也沒地方發。


    把他憋個半死!”


    李善長又一次變得有些自信了。


    當然,麵對屬下之時,他沒有信心也得表現出信心來。


    給戶部尚書李泰,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進行交代,這是李善長經過一番思索之後,想出來的又一個對策。


    那就是死不承認。


    認錯的態度一定要積極,但要把這事往無知者無罪,下不為例等上麵去扯。


    朱元璋那邊,肯定會被人弄得無話可說。


    縱然不可能將他的怒火全部都給消除,但至少也能夠把事情給控製在一定的範圍內。


    不至於一發不可收拾。


    聽到李善長如此說,戶部尚書李泰,眼前不由得為之亮。


    覺得李善長所說的這個主意,是真不錯。


    讓他在絕路之中看到了一些生機。


    不愧是韓國公!


    這等事兒也能讓他想出來!


    倘若真的按照韓國公所說的這些來做的話,那這次的事兒,還真的是有極大的可能,變得很不一樣。


    真能找到一些生機。


    當下朝連忙感謝了李善長,從李善長這邊離去……


    本來在這樣的時刻裏,他是不太應該過來見李善長的。


    要盡可能地避嫌。


    但現在,他也顧不得太多了。


    不過從李善長這邊離開之後,他的心情好了很多。


    不再如同之前那樣惴惴不安。


    回去之後,他這裏便按照李善長的指示,開始不斷的在心裏琢磨起來。


    早朝時該如何為自己辯解開脫……


    與這些滿心惴惴不安的人比起來,寧國公主和梅殷的日子,就要顯得悠閑多了。


    帶著禮品去拜見馬皇後。


    中午的時候,被馬皇後留飯。


    而且馬皇後這個丈母娘,還親自下廚,並給梅殷做了一道最拿手的蒸鵝。


    還別說,自己家丈母娘做的這蒸鵝,吃起來那是真不錯。


    隻不過吃到一半的時候,梅殷忽然間想起,後世一個流傳很廣的謠言。


    說是大將軍徐達,長了背疽。


    本來能好,卻被邪惡的馬皇後,故意送蒸鵝給要了命。


    讓背疽徹底的發散起來。


    梅殷不由暗自笑了笑。


    有些別有用心之人,黑起朱元璋以及馬皇後來,真的是不遺餘力。


    先不說,據他所知鵝肉根本不是什麽發物。


    隻說那時間線,也完全對不上。


    馬皇後按照原本的曆史,是洪武十五年八月去世的。


    而徐達卻是洪武十八年去世的。


    中間足足差了三年。


    在這種情況下,馬皇後上哪裏給他弄蒸鵝吃,讓他的背疽大爆發,從而要了徐達的命?


    莫非,是馬皇後從孝陵裏走出來,給徐達做的這一餐?


    隻能說別有用心之人,實在是太多了,又蠢又壞。


    不過在這場家宴之中,梅殷並沒有見到朱元璋,還有朱標這個大舅哥,知道他們都在忙……


    中午吃了一頓飯後,梅殷和寧國公主二人,又離開了這裏,前去了東宮,又去了二哥秦王,三哥晉王,以及四個燕王等人那裏,挨個轉了一圈。


    一番走親訪友下來,收獲還是挺不錯的。


    但是京師當中的許多官員之家,全都是滿心的惴惴不安。


    刀子沒有砍下來之前,誰都覺得自己頭上懸了把刀……


    ……


    第二日,洪武八年的八月十六早朝開始……


    “諸位,做好心理準備吧。


    態度一定要好,我這邊也會盡量的轉圜。


    盡量的保住諸位。


    也會拚盡全力,把事情隻局限於戶部之內,不會再讓陛下往其餘地方去擴散。


    這個時候,是能少牽連一些人就少牽連一些人。


    能多保住一些,就多保住一些……”


    進殿之前,丞相胡惟庸對眾人如此說道。


    原本不少人,對於胡庸這個丞相並不怎麽感冒。


    不覺得他是真正的丞相。


    可是今天,這些人麵對胡惟庸的態度卻完全變了。


    尤其是聽到了胡惟庸所說出來的,這很有擔當的話後。


    就對胡惟庸更加感激起來,對他的看法一下子就變了……


    ……


    片刻之後,大殿的門打開。


    文武分列左右,魚貫而入,大禮參拜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


    麵對百官朝賀,朱元璋坐在龍椅上,麵黑如鍋底,拉的老長。


    “戶部尚書何在?!”


    朱元璋根本就沒有進行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直接就點了戶部尚書李泰之名。


    李泰聞言忙上前去,雙腿一軟,啪的一下就給朱元璋跪了,


    “陛下,臣在!”


    “你可知罪?”


    “臣……臣知罪。


    臣不該明知有人使用了空白賬冊,卻沒有稟告陛下。”


    李泰非常光棍的,就把這些事兒給認了下來。


    都沒給朱元璋多發怒的機會。


    “你身為戶部尚書,知道了此事兒,為何不早點稟告,反而和他們串通一氣?!”


    李泰忙道:“回稟陛下,這……這事兒是慣例,已經傳下了好多年了。


    從元朝開始,便是如此。


    我大明前些年,也一直如此。


    臣也是因循守舊,一時間倒也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


    現在臣已經知道錯了,定然會好好改正……”


    “元朝時就有?


    元朝時就有就對的嗎?!”


    朱元璋聲音都顯得發寒。


    他最反感的便是元朝。


    “現在是大明了,不是元朝,還敢拿元朝舊製來說事,你的官是當的誰的官?


    你是哪朝的官?!”


    聽到朱元璋如此喝問,李泰把頭垂的更低了。


    簡直都要五體投地的那種。


    “陛下,臣自然是我大明的官,一心為我大明,忠心耿耿……”


    “你忠心個屁!”


    朱元璋直接就破口大罵了起來,把他的話打斷。


    “都幹出這些事兒來了,還敢說自己忠心耿耿?


    真把朕當成傻子耍了?!”


    李泰忙顫聲道:“陛下,臣確實是一心為了大明,之前真沒有想那麽多。


    現在臣已經知道錯了,請陛下給臣個機會。


    臣定然積極改正,今後斷然不會再讓這種事情發生。


    這主要也是在此之前,我大明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不能這麽做……”


    聽到李泰如此說,便又有戶部高官站了出來,也跪在地上向朱元璋說了起來。


    核心意思就是,這事兒他們確實有錯。


    但主要是朝廷在此之前,沒有明確的規定。


    這次念在他們初犯,就姑且從輕發落。


    後麵他們一定會積極改正。


    又說不能不教而誅……


    隨著他們的開口,馬上又有不少人站出來說,出了相似的話。


    丞相胡惟庸也在此時,堅定的站在了百官之前,頂著壓力向皇帝闡述他的觀點。


    一時之間,朱元璋竟還真的是被這些人,給說的有些啞口無言。


    雖然也知道這些人,純粹就是在放屁。


    不斷的狡辯。


    可是再仔細想想的話,似乎按照他們所言去看這事兒。


    他們也並非沒有道理……


    眼看的皇帝被他們這樣的一番話,給弄得有些說不出來了。


    這些人心裏麵就變得更加的高興起來。


    這事兒,有門兒!


    韓國公所教的倒是不錯,


    當下便決定乘勝追擊。


    看著場麵和想象當中的有些不太一樣,太子心裏有些著急。


    卻一時間想不出太好的辦法。


    現在一側的燕王朱棣,心裏滿滿的都是振奮。


    二妹夫,當真是神了!


    竟然連這些都預料到了!


    現在,輪到他來戰鬥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翻個小白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翻個小白眼並收藏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