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父皇母後他們說,呂氏之所以會被弄死,並且呂家會有這樣的遭遇。


    是因為呂氏居心不良,想要對大嫂還有雄英他們出手。


    把大嫂和雄英害死,取而代之。”


    雙水村,寧國公主望著梅殷出聲如此說道。


    說出了她娘家之後,所得到的內部消息。


    聽到自己家小媳婦兒如此說,梅殷並沒有覺得有太多的意外。


    畢竟在他是從後世而來的,知道不少呂氏幹出來的那些卑鄙的事情。


    在得知呂氏出事的第一時間,他就在心裏麵對這個事,進行了一定的猜想。


    覺得很有可能是呂氏想要提前行動,而被朱元璋他們發現了。


    然後朱元璋直接降下了雷霆之怒,把呂氏以及呂家都給直接幹沒了。


    這事兒,想想就讓人覺得特別的舒爽。


    和呂氏的這幾次接觸,梅殷對她,真的沒有一點的好感。


    這是一個特別虛偽,特別作的人。


    極其偽善。


    和她相處,給人帶來的感覺,是一點兒都不好。


    而且呂氏還關係著,自己想要改變朱雄英和大嫂命運的事。


    原本自己還要費一些心思,現在呂氏突然之間就被滅了,那倒是省了不少的事兒。


    原本梅殷覺得,事情到了這裏便已經結束。


    但是接下來,寧國公主這個小媳婦兒所說出來的話,倒是令的梅殷的心跳,突然之間就加速了。


    心中出現了巨震。


    因為在說出了這些話之後,寧國公主這個小媳婦兒,忽然間又開了口。


    “不過,夫君,大嫂和我說了一些更為具體的事兒。


    說是父皇母後,還有夫君他們,當時打呂氏的時候,罵呂氏把大嫂害的難產而死。


    把雄英也給害死了。


    聽父皇母後他們的語氣,倒是有些像是呂氏這個毒婦,已經把這些事兒都給做了一樣。”


    寧國公主不是外人,乃是朱元璋馬皇後的嫡親女兒,大明的嫡長公主。


    不論是馬皇後還是朱元璋,對於這個女兒,都是特別的喜愛。


    寧國公主性格也好。


    和自己的這些嫂子們相處的都很不錯。


    常氏又是一個不拘小節的性子。


    她和大嫂之間的關係就更好了。


    這些諸多細節,別人不知道,朱元璋他們不會對外公布。


    大嫂常氏也同樣不會和外人去說。


    畢竟這事兒很私密。


    但是寧國公主這個小姑子回宮中了,並前去對她進行安慰。


    說起了這些事情時,那不自覺的就可以會說上一些……


    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寧國公主倒不覺得有什麽。


    可卻把梅殷嚇了一跳。


    一下子就令的梅殷心裏麵,產生了驚濤駭浪。


    心情一點都不平靜了。


    別人不知道,他這個從後世而來的人可是很清楚。


    大嫂常氏就是因為難纏才身亡的。


    朱雄英也同樣是呂氏。弄了一些隱蔽的手段才給弄死的。


    還是大嫂常氏先沒的命之後,朱雄英才沒的命。


    而現在自己卻從自己家小媳婦兒口中,聽到了這樣的消息。


    這是巧合?還是說朱元璋他們口誤才說出來的?


    如果不是口誤的話,實在是有些太驚人了。


    朱元璋他們能夠察覺到呂氏居心不良,想要對對大嫂常氏,以及朱雄英動手倒也能夠說得過去。


    但是,關鍵自己家小媳婦兒還說,聽朱元璋他們的口氣,像是呂氏已經把這些事兒都給幹了出來,已經害死了大嫂常氏還有雄朱雄英這個皇長孫。


    這事兒可就讓人不得不多想了。


    莫非……是朱元璋他們有什麽能力,可以窺探到未來,提前發覺了這些事兒!


    呂氏這次露餡兒,被朱元璋他們直接弄死。


    不是因為有了自己這個外來之人,做出來的一些事兒,從而在無形之中影響了呂氏。


    讓呂氏有些沉不住氣,比曆史上更早的出手了。


    從而被朱元璋他們發現了破綻,把呂氏他們給解決了?


    而是另有其餘原因?


    那要真的是這樣的話,事情可著實有些太恐怖了!


    梅殷的心,砰砰直跳。


    莫非……這真的是老朱他們有什麽通天手段,可以窺見到未來?


    那……朱元璋他們真的能夠窺見未來的話,會不會把自己是穿越者的這個秘密給看破?


    一旦……真的如此。


    那對自己而言,可不是一個什麽好消息。


    很有可能,會給自己會帶來一些滅頂之災!


    身為穿越者,這才是他最大的秘密之所在。


    絕對不能暴露了。


    “夫君,怎麽了?”


    寧國公主留意到了梅殷神色的變化,望著梅殷顯得有些關切的出聲詢問。


    梅殷又搖了搖頭道:“沒什麽事兒,就是忽然間,被呂氏這家夥做出來的惡毒之事給驚到了。


    大嫂多好的人,一直把她當成親妹妹看待。


    大嫂對人又和氣,為人也大度,不太拘泥於那些小節。


    和大嫂相處起來,特別的輕鬆。


    結果呂氏這狗東西倒好,竟然把好心當成驢肝肺!


    典型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大嫂那樣對待她,她卻如此忘恩負義,如此惡毒!


    當真令人不恥!


    聽到自己家夫君如此說,寧國公主也用力點頭,神色同樣顯得不太好看。


    “誰說不是。


    我在聽到這些話後,也同樣是特別的震撼,無比的氣憤!


    真想不到一個人,居然能夠惡毒到這種程度!


    這呂氏,之前的時候我隻是覺得她為人比較虛偽。


    卻沒有往更多出去想。


    更不會想到,他居然敢做出這等該千刀萬剮的事情來!


    還好,被父皇母後他們給提前發現了。


    把呂氏這狗東西的陰謀給識破,並粉碎,將呂氏給解決。


    不然的話,真要是讓她把這些事都給幹成了。


    後果我都不敢去想象!


    大哥該有多傷心?父皇母後他們又有多難過?


    一想到大嫂那樣好的人要去世了,我心裏就難受的利害。


    還好父皇母後他們,及時阻止了呂氏。”


    寧國公主如此說著,帶著一些慶幸。


    同時也很明白了,為什麽自己家夫君的神色,變得有些不太一樣。


    就呂氏幹出來的,這些卑鄙無恥的陰毒之事,隻要是一個有良知的人,在聽到之後都會有差不多的反應。


    寧國公主並沒有多想自己家夫君的反應。


    也沒有多想,自己大嫂和自己所說的,顯得有些奇怪的感覺。


    但是梅殷心裏,卻是一點都不平靜。


    一直在想到底是怎麽回事。


    這種話,是朱元璋他們無意之間說出來的,被誤會了?


    還是說他們,真的有一些手段可以窺探到未來?


    作為一個心中,隱藏著大秘密的人。


    在覺察到了這些事情後,不可能不多想。


    一番迅速的思索計量之後,梅殷最終還是暗自搖了搖頭,把自己這個不靠譜的想法,給甩出了腦海。


    讓自己不要多想。


    這種事情怎麽可能會是真的?


    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也僅僅是一個意外而已。


    朱元璋他們能夠窺探到未來的可能性,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真的要是朱元璋能夠窺探到未來,對於大明存在的諸多的嚴重問題,他肯定是知道一些的。


    自己對對朱元璋進行死諫這些事情時,朱元璋也就不會那樣的,暴跳如雷了。


    所以這些,也隻是一些巧合而已。


    應該是馬皇後朱元璋他們這些人,察覺到了呂氏的一些心思,明白他要幹什麽事情之後。


    過於氣憤,代入的也過於深刻了,才會在萬分氣憤之中,說出了那樣的話。


    從而令的大嫂,出現了一些奇怪的感覺。


    這事情應該就是如此。


    自己之前的那些想法,才是有些過於離奇了。


    當下梅殷就不在這些事情上多想了。


    仔細想想,反而覺得自己之前,出現的那些想法,有一些讓人覺得可笑,幼稚。


    接下來,他還是安心的先把燧發槍,和紅衣大炮給弄出來再說。


    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並且看起來,貌似自己想要通過死諫,讓老朱把自己哢嚓了,返回後世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


    那就盡可能的,做出一些事情來,推動著大明,走向另外一條不一樣的道路吧!


    看看能不能讓華夏騰飛!


    在這個未來將要開啟的大變革之中,先一步啟航,並令的大明這邊,成為無數蠻夷之人,心目中的聖地。


    呂氏非常意外的被解決掉,這對於他而言,也是一個很不錯的事情。


    能夠讓他不再分心。


    不在這個事情上多想。


    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別的事情之中。


    ……


    “二姑父,你……這是做什麽?


    李景隆忍不住望著梅殷出聲詢問。


    這幾天,李景隆把梅林的種種作為,都給收入到了眼中。


    看著自己家二姑父,購買了不少的東西,在這裏忙活著。


    二姑父連前去最愛去的田裏的時間都大大的縮減了。


    終於是忍不住的詢問起來。


    這個時候的梅殷,手裏麵拿著兩個夾子。


    一個夾子上麵夾著一塊火石。


    另外一個夾子上麵,則夾著火鐮。


    他將這兩個夾子調整好距離,給固定到了一個木板之上。


    用手一撥,那個夾著火石的夾子就向下而去,砸在了火鐮上,擦出來了一些火花。


    這個舉動,倒是令的李景隆有些看不明白。


    如果是打火的話,直接是用兩隻手,分別拿著火石火鐮,用手對著這麽一摩擦也就是行了,很方便。


    這怎麽現在……二姑父卻偏偏弄出來了,這兩個夾子,把火石火鐮固定在夾子上,再相互碰撞進行打火。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而且看起來,用那兩個夾子打火,反而沒有用手拿著方便。


    哪怕是這些時間以來,李景隆已經是見多了,自己家二姑父的奇思妙想。


    可這個時候,也一樣是沒有看明白,自己家二姑父,這是要做什麽。


    終於是忍不住的問了出來。


    梅殷的心情此時很不錯。


    燧發槍裏,最不好做的就是這兩個夾子。


    還有下麵連接的那些彈簧。


    為了把這東西給弄出來,他著實是費了不少的力氣。


    哪怕是他所獲得的燧發槍,製作的知識裏,有怎麽製造各種零部件的相關教程。


    而他,在獲得了這些之後,就等於是直接把熟練度都給點上去了。


    可以動手去做。


    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也一樣是費了很大的功夫,方才將之給做出來了。


    現在看來,已經成功了。


    隻要把這個關鍵性的東西給弄好。


    之後接下來再鑄造槍管這些東西,就容易多了。


    按照這樣的進度來算,最多的有兩三天的時間。


    第一支燧發槍,就能夠被他給徹底的做出來。


    凡事都是開頭難。


    隻要做出來了第一支,接下來他這邊就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做出第二支,第三支……


    當然,梅殷自然是不可能,在今後一直在那裏自己做燧發槍。


    肯定是要把這樣的技術交給別人,讓其餘工匠們來做的。


    而他,則是需要建立標準化的燧發槍生產工藝。


    這樣的話,今後便可以在一些燧發槍壞了的時候,直接更換零部件,不用把整條槍都給報廢。


    “我要用這些做火槍。”


    心情大好的梅殷,把他的目的說給了李景隆聽。


    做火槍?


    這東西可以用來做火槍?


    李景隆在聽到了梅殷,說出來的話後,整個人都不由的為之愣了一下。


    顯得特別的意外。


    話說,在詢問梅殷之前,他已經在心裏麵琢磨了不少二姑父弄出這些奇奇怪怪的舉動,又是在弄什麽新玩意兒,有什麽用途。


    一番的琢磨之後,對此也有了一定的想法。


    但還有些拿捏不準,所以就來問一問。


    可哪能想到,這個時候開口這麽一問,結果卻大大的出乎他的預料。


    讓他整個人都顯得有些懵。


    用兩個鉗子,這樣夾著火石和火鐮,就可以用來做火槍了?


    這……怎麽和自己所想的完全不一樣呢?


    話說,引發火槍之時,要用火折子點燃引信之後,方才能夠發射。


    李景隆是看了又看,也沒有能把二姑父所弄出來的這兩個東西,和火槍給聯係到一起。


    “莫非……二姑父是準備用這東西,對火槍進行點火?”


    李景隆遲疑了一下,望著梅殷出聲詢問。


    梅殷聞言點了點頭道:“對,景隆,你還挺聰明,就是準備用這火石和火鐮進行點火。”


    梅殷對於李景隆出聲誇讚,覺得李景隆腦子轉的確實是挺快的。


    直接看出來了自己準備做什麽。


    用火石和火鐮點火,取代火折子以及引信。


    這是燧發槍的最大精髓之所在。


    李景隆在聽到了自己二姑父所說的話後,整個人都顯得有些呆愣了。


    不是……二姑父居然還真的是要用這東西來給火槍點火?


    話說……用這個點火的話,也太慢了吧?


    這引信和別的,容易被點燃的燃火之物可不一樣。


    用火刀火鐮將其給點著的可能性,實在是太低了。


    尤其是戰場之上,兵荒馬亂的,就更加不容易了。


    就算是用上了二姑夫弄的這個裝置,那也一樣如此。


    點燃火槍,還是用火折子最是方便。


    拔掉蓋子吹亮之後,往上麵一湊,很容易就把引信給點著了。


    “二姑父,你……你是認真的?”


    李景隆忍住滿心的吃驚,望著梅殷詢問。


    聲音裏都帶著一些呆滯。


    梅殷認真點頭道:“自然是認真的,要不我費這麽大勁做什麽?”


    李景隆聽了梅殷的話後,一會兒時間,滿心震動。


    不知道該如何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了。


    這二姑父……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特別靠譜的人。


    怎麽這一次,幹出來的事兒,就是這麽的不靠譜呢?


    “怎麽了景隆?”


    梅殷覺察到了李景隆神色的不對。


    忍不住出聲詢問。


    李景隆搖頭道:“那個……沒什麽。


    二姑父,用這樣的東西來點燃引信,真的……好點燃嗎?


    是不是……是不是沒有火折子好用?”


    李景隆盡可能的,斟酌著自己的言辭,望著梅殷說道。


    梅殷聽了李景隆的話,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


    原來,李景隆還是沒有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麽。


    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反應。


    不過再想想,李景隆會出現這樣的反應,倒也很正常。


    畢竟是燧發槍和火繩槍,有著很大的不同。


    當下便道:“景隆,不一樣,我準備做的火槍,我給它起的名字起作是燧發槍。


    不用引信,直接用這火刀火鐮來點燃火藥,進行發射。”


    聽到了梅殷所說的這話之後,本就疑惑的李景隆,顯得更加的疑惑了。


    一時之間有些想不明白,自己家二姑父所說的,到底是什麽意思。


    不用引信?


    這一直以來的火銃,都是需要點燃引信,點燃槍管裏麵的火藥,讓火藥燃燒,從而進行發射的。


    沒有引信的話,直接點燃火藥,那又該怎麽點燃?


    就靠這個玩意兒,打出來的小火花嗎?


    這又怎麽能夠精準的,把這小火花,從預留的、安放引信的地方給弄進去。


    並成功的把火藥點燃?


    這還不如直接用根燒紅的鐵條,從那預留的、用了弄引信的地方捅進去點燃火藥,來的靠譜呢!


    梅殷看到李景隆的樣子,就知道自己剛才的解釋,算是白解釋了。


    李景隆還是沒明白。


    當下便望著李景隆道:“那個……景隆,和你想的可能會有些不太一樣。


    進行了一些改裝之後,再製造出來的、燧發槍的射擊速度,絕對要比火繩槍更快。


    可以在更短的時間裏,就讓火槍激發。”


    聽到了梅殷所說出來的這話,李景隆總覺得有些不太相信。


    火槍這東西,他又不是沒有用過。


    也用過火刀和火石,來點過火。


    對這兩樣東西都不算陌生。


    就二姑父從弄出來的這東西,要想要用火刀火石來激發,那是真不靠譜。


    能火藥給點燃了,都隻能說是運氣。


    結果現在,他居然還說要比用火折子點燃火繩發射的更快,更為迅速?


    這……自己咋就這麽不信呢?


    二姑父這個一向靠譜的人,這次怎麽變得不太靠譜了呢?


    “火刀火石來點燃火藥的話,肯定會把槍身進行一定的改進。


    製作出來的燧發槍,和火槍有著一些不同。


    火刀火石也並不是在槍的外麵,而是要把它們,給直接裝到槍裏麵。


    在這個地方,我會弄一個別的東西,用來裝引火用的火藥……”


    梅殷在這裏,盡可能比較清楚明白的,和李景隆說關於燧發槍的製作原理。


    說了一會兒,看了看李景隆的反應,就知道李景隆是聽了個似懂非懂。


    在沒有見到實物的情況之下,想要憑借著語言的描述,就讓李景隆把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的工作原理,給想象出來,弄明白,著實有些困難。


    梅殷解釋了一會兒之後,見李景隆還是沒有太過於明白。


    當下就不再多費口舌。


    “這東西,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太明白。


    等到我把這燧發槍給做出來之後,你看上一看就明白了。


    也能夠清楚,這東西到底有多好用。


    這東西的威力,絕對要超出你的想象。


    至少要遠超咱們現在所用的火繩槍,這種需要點燃引信,才能激發的火槍。


    火繩槍使用起來也麻煩,遠不如燧發槍方便……”


    對了,我製作燧發槍的靈感,還是來自於青田先生,


    想來是很靠譜的。


    青田先生他可不是一般的人……”


    梅殷在說過這話之後,很自然的就把劉伯溫給抬了出來。


    用劉伯溫做背書。


    這可是他在此之前,扣到劉伯溫頭上的鍋。


    這個時候不將之給說出來,怎麽能成?


    這裏麵還有青田先生的事?


    二姑父是從青田先生那裏得到的啟發?


    “這……青田先生,當真是太厲害了!


    竟然是連製作火槍他都明白!”


    李景隆忍不住出聲稱讚。


    梅殷聞言,用力點頭道:“青田先生無所不能,要不怎麽是神機妙算劉伯溫?


    什麽能難得住他?


    他知道的多,那才是在情理之中。”


    梅殷立刻打蛇隨棍上,對李景隆的說法進行肯定。


    劉伯溫就是這個時候,這麽用的。


    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聽到梅殷這麽說,李景隆再這麽一想,也覺得二姑父說的很對,是理所當然。


    青田先生這樣的人物,多會上一些東西,那才是再正常不過的。


    會的東西少了,那還是青田先生嗎?


    在自己家二姑父,說出了劉伯溫的名字之後,李景隆覺得這件事,似乎又多出來了一些可信度。


    但是也僅僅隻是覺得,多出來了那麽一點點而已。


    心裏麵更多的,還是不相信。


    不是說劉伯溫的名頭不管用了,也不說,他對自己二姑父不信任了。


    實在是二姑父所說的這些,難以理解,有違常識。


    又在這裏和二姑父說了一些話,並看了看那茁壯成長,像是充氣一樣的那些小豬之後。


    李景隆就在這裏,看著自己家的姑父忙活,具體是怎麽做的了。


    對於自家二姑父所說的這些,他總覺得有些過於讓人難以置信。


    而梅殷接下來,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隻是按照自己所知道的相應的知識,根據大明現有的條件,在這裏忙碌著。


    準備把燧發槍給弄出來,給李景隆,以及大明的其餘人開開眼……


    ……


    “不用火折子,也不用引信,隻火石火鐮,便可令火槍發射。


    而且速度,還要比利用火折子點引信來的更快,用起來更方便?”


    武英殿內,處理了一些事務的朱元璋,看著眼前所送來的情報,出聲出聲低語。


    滿滿的都是疑惑。


    還有著諸多的不信!


    這怎麽可能!


    梅殷這個混賬小子,又在裝神弄鬼,瞎胡搞了!


    真以為自己不知道火槍是怎麽用的?


    真以為自己沒有見過火槍,自己還親自用過火槍呢!


    梅殷所說的這些,想想就不靠譜!


    不用火繩,那火槍怎麽發射?


    直接用火石和火鐮去點火藥,這是什麽操作?


    有那麽好點嗎?


    而且就算是點著了,那又得費多費多少的功夫?


    還說什麽是從劉伯溫那邊,得到的靈感和啟發。


    別人會被劉伯溫的名頭給唬住,但是他朱元璋不會。


    做為對劉伯溫很了解,在此之前把劉伯溫給耍的團團轉,差點沒把劉伯溫給玩死的人。


    他很清楚青田先生確實是有大才。


    但是卻也並不是什麽東西都懂。


    至少在火器上麵,他是一竅不通。


    他能給梅殷什麽好的啟發,能讓他弄出特別好用的火槍來?


    怪不得這個東西,聽起來就這麽不靠譜。


    原來從劉伯溫這家夥那裏,所得到的啟發。


    朱元璋如此想著,忍不住撇了撇嘴。


    這屬於是兩個不靠譜的湊到一塊了。


    梅殷這混賬小子,要是能用火石火鐮做出那等好用的火槍,他把眼前的這個硯台給吃了!


    不過這樣的想法升起來之後,朱元璋為了穩妥起見,想了一下之後,就讓人把陶成道給召了過來。


    對於這火器上麵,他雖然也知道的不少。


    但論起專業程度,還是差得遠。


    陶成道才是這裏麵的行家裏手。


    這個時候問問陶成道,絕對沒錯。


    “陶萬戶,你說這用火石火鐮,點燃火藥,激發火槍靠譜嗎?”


    陶成道來到這裏,對朱元璋行禮之後,朱元璋便沒有多客氣,直接開門見山了的詢問了起來。


    朱元璋本身就是一個急性子,在非必要的時候,不喜歡拐彎抹角。


    覺得這樣說話麻煩,而且還特別的浪費時間。


    他有著諸多的事情要做,時間很寶貴,可經不起這樣的浪費。


    陶成道聞言,搖了搖頭道:“回稟陛下,用火刀火石來點燃火槍的話,是遠遠不及火折子,火撚子這些東西好用。”


    “你再仔細想想,會不會有別的什麽特殊的情況。


    比如用兩個夾子,把火刀火石夾起來,會不會效果更好一些?”


    聽到朱元璋這麽說,陶成道仔細的想了想,還是搖了頭道:“上位,這……就算是用夾子,把火刀火石夾起來,那也是一樣的。


    同樣是很不方便。


    用來激發火槍,遠沒有火折子用起來好用。


    隻怕用火折子的,發射個五六槍,那邊也不一定能夠發出一槍來。”


    聽陶成道這個在火器上麵,特別在行的人都這麽說了。


    朱元璋當下就變得更為放心了起來。


    當下便道:“行了,既然這樣,那你就回去吧


    陶成道卻沒有立刻走,而是道:“上位,微臣根據上位所給出的提示,弄出來的威力大增的火藥,相配套的槍管,現在已經製作了出來。


    新做出來的槍管更為結實,不容易炸膛。


    這火槍的威力,提升了至少三成。”


    聽到陶成道說出這話來,朱元璋頓時滿臉笑容。


    “好好好!陶先生大功一件,咱接下來定會論功行賞!


    陶先生接下來好好的在這上麵多費些心思,爭取弄出威力更大的火槍……”


    得到朱元璋的鼓勵,陶成道連連表示,自己一定不會辜負陛下厚望……


    陶成道從武英殿離去,朱元璋的心情顯得很是不錯。


    就知道梅殷這個混賬玩意,這次是在做一些,不知所謂的事情!


    就說嘛,這火刀火石怎麽能適合來點燃火槍呢?


    術業有專攻,梅殷這混賬小子,在別的一些地方很可以。


    但在這火槍上,他是真不行。


    絕對是異想天開了!


    那是遠不如自己的陶先生更靠譜!


    “這混賬玩意兒,要是弄出來的什麽燧發槍,比咱這邊的火槍還要好用。


    咱就把這個硯台給吃了!”


    有了陶成道進行背書之後,朱元璋再說起些這話,就是硬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翻個小白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翻個小白眼並收藏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