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將軍,好久不見。”
琅山大營的帥帳裏站滿了身披甲胄的武將,大部分都是琅州衛的將軍,唯有遊康、秦熙、蕭川三人是剛剛從雍州過來的。
名義上分屬兩衛,實際除了高階武將,底下的中堅將校與軍卒都是互相調動,不分彼此。
“轟!”
眾人齊齊抱拳,大喝一聲:
“參見顧將軍!”
“免禮吧,老熟人了都別客氣!”
“一年多不見,你們好像都胖了些啊,看來日子過得不錯。”
顧思年樂嗬嗬的說道:
“不像我啊,在京城孤苦伶仃的一個人。”
“京城那鳥地方有什麽好待的。”
蒙厲拍著胸脯說道:
“要我說將軍您趕緊回北境來,咱兄弟們整天待在一起,練練兵騎騎馬,自在得很。”
顧思年直接白了他一眼:
“合著這大涼朝是你蒙厲說了算?以後咱們都稱呼你為蒙大將軍?”
“哈哈哈!”
眾人齊齊哄笑。
還是遊康性子沉穩,鄭重其事地開口問道:
“陛下讓將軍巡閱邊軍肯定是刻意而為,是不是要準備出兵、收複北荒了?
開年以來民意洶洶啊,這一場仗該打了吧。”
此話一出全場都安靜了下來,個個目光期待地瞪著顧思年。
自從上一次涼燕大戰結束,邊關駐軍已經休養了很久,在招兵買馬的同時也在積極備戰。
朝堂乃至中原雖然剛剛出現收複北荒的聲音,可在邊關、在前線,所有人早就等著這一仗了。
數萬軍卒摩拳擦掌、厲兵秣馬,戰心洶洶。
顧思年苦笑了一聲:
“想要讓陛下下定決心收複北荒,阻力很大。
以司馬家為首的大部分文官都是主和派,並不希望涼燕兩朝全麵開戰,朝堂上讚成開戰的聲音不多。
身居中樞的達官顯貴們對北荒一戰大多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大家的臉色都難看了些,甚至出現了些許怒意。
楚老將軍冷著臉:
“文官主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他們哪裏懂北荒百姓的疾苦,更不懂什麽叫血海深仇!
想要讓他們讚成開戰,難啊。”
“大家也不要灰心。”
顧思年沉聲道:“我隻能說,陛下是有心的,就要看咱們邊軍有多大的勝算。
此事,並非不可為!”
短短一句話就讓大家精神振奮,至少不是沒有希望。
“好了,咱們直奔主題!”
顧思年站直了身子: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打北荒這一仗我得了解兩衛整軍的結果。
北瞻,你先來說說吧。”
“諾!”
褚北瞻欠身行禮,緩緩道來:
“自前年開始,戶部、兵部下發的軍餉軍糧重點向琅州、雍州兩衛傾斜,眼下兩衛野戰邊軍已經按照當初的計劃,擴充至十萬兵馬。
其中,琅州衛下轄鳳字營、陷陣營、白羽營、先登營、殤鼓營、左騎軍。
雍州衛下轄望北營、軒字營、安雍營、右騎軍。
除左右騎軍是五千人外,各主力營外加遊弩營都是三千人的滿編之數,總計近四萬兵馬。”
“蒽。”
顧思年點了點頭,這四萬人都是百戰老卒,兩衛真正的精銳,都是在一次次血戰中保留下來的精華。
“除此之外,還有六萬餘兵馬暫未編入各主力營,新兵老兵混合,日常都在一起操練。
戰力不敢說與頭等主力營齊平,但隨時都能拉上戰場與燕軍一戰!”
“很好。”
顧思年背著手道:
“隻要召之即來,戰之能勝,就夠了!
眼下雖無開戰跡象,但我總覺得那一天不遠了,咱們該把拳頭捏緊,隨時準備開戰。”
遊康插了一句嘴:
“將軍的意思是,要擴充各營主力了?”
“對!”
顧思年有條不紊的說道:
“即日起從六萬兵馬中揀選精銳,補充到各主力營。
遊弩營保持三千人不動,騎軍鳳字營、望北營、陷陣營、白羽營、軒字營,步軍先登營、殤鼓營、安雍營全部擴充至五千兵馬。
左右騎軍擴編至一萬人,作為咱們手裏規模最大的野戰騎軍使用。”
“諾!”
“騎軍五營、步軍三營,外加左右騎軍總計六萬兵馬,剩餘四萬人中還有一萬騎軍,分別駐紮邊關各城,作為機動兵力。
三萬步卒一分為二,由楚老將軍、蕭老將軍指揮。”
一句句整軍方案從顧思年的嘴裏蹦了出來,這是他早就想好的。
其實那六萬兵馬雖然一直沒有編入各營,但領軍的將校們幾乎都出自各主力營,擴充整軍不會有絲毫麻煩,短時間內就能完成。
仔細盤算一下兩衛的兵力,你會發現十萬邊軍中騎兵占了六萬,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別看騎軍是六萬,兩衛手中能用的戰馬足有十餘萬匹,供大軍輪換備用。
如此巨量的戰馬都得歸功於一個人:
琅州別駕蘇晏清。
蘇晏清以前在琅州就是管養馬的,別人都看不起這芝麻大小的官,甚至嘲諷其為弼馬溫。
可蘇晏清明白,邊軍想要強大,馬政乃重中之重!費心費力的將養馬的各種細節、要點都給摸透了。
沒有馬,哪來的騎軍?
沒有騎軍,何談在關外與燕軍野戰?
從他升任琅州同知開始,就頂著壓力發展馬政,新建了多處馬場。
此舉耗時耗力耗錢,不少文官頗有怨言,但得到了邊軍武將的大力支持。
最後是慕晨沉與何先儒兩位刺史力排眾議,堅定的站在蘇晏清一邊才促成此事。
短短兩三年,兩州馬場產出的精良戰馬逐漸增加,這才是打造一支精銳騎軍的底氣所在。
顧思年有條不紊的說道:
“你們都身經百戰,從死人堆裏摸爬滾打出來的,怎麽練兵、怎麽形成戰鬥力、怎麽才能打勝仗都不用我教。
但我要強調的是,如今兩衛邊軍今非昔比了,人多了,自然也更難管。
前幾天琅州城外的事你們肯定都聽說了,這樣的事我不希望再發生第二次。
還是那句話,大兵團作戰,軍紀要嚴!
任何人觸犯軍規軍律,都要嚴懲!”
“明白!”
“接下來你們要做兩件事。”
顧思年豎起兩根手指道:
“第一件就是按照剛剛的方案,盡快整編各營,隨時備戰。
第二,遊弩手向北荒一帶遊弋,搜集軍情,密切關注燕軍動向。”
眾將齊齊抱拳:
“謹遵軍令!”
“散了吧。”
“諾!”
眾人魚貫而出,在外麵等了好一會兒的小六子趕忙走了進來,低聲道:
“將軍,安涼閣雲閣主送來的密信。”
“雲閣主?”
顧思年的心莫名的跳了一下。
拆開書信,他隻匆匆掃了幾眼便站起身:
“收拾一下吧,咱們動身去雍州,函荊關!”
琅山大營的帥帳裏站滿了身披甲胄的武將,大部分都是琅州衛的將軍,唯有遊康、秦熙、蕭川三人是剛剛從雍州過來的。
名義上分屬兩衛,實際除了高階武將,底下的中堅將校與軍卒都是互相調動,不分彼此。
“轟!”
眾人齊齊抱拳,大喝一聲:
“參見顧將軍!”
“免禮吧,老熟人了都別客氣!”
“一年多不見,你們好像都胖了些啊,看來日子過得不錯。”
顧思年樂嗬嗬的說道:
“不像我啊,在京城孤苦伶仃的一個人。”
“京城那鳥地方有什麽好待的。”
蒙厲拍著胸脯說道:
“要我說將軍您趕緊回北境來,咱兄弟們整天待在一起,練練兵騎騎馬,自在得很。”
顧思年直接白了他一眼:
“合著這大涼朝是你蒙厲說了算?以後咱們都稱呼你為蒙大將軍?”
“哈哈哈!”
眾人齊齊哄笑。
還是遊康性子沉穩,鄭重其事地開口問道:
“陛下讓將軍巡閱邊軍肯定是刻意而為,是不是要準備出兵、收複北荒了?
開年以來民意洶洶啊,這一場仗該打了吧。”
此話一出全場都安靜了下來,個個目光期待地瞪著顧思年。
自從上一次涼燕大戰結束,邊關駐軍已經休養了很久,在招兵買馬的同時也在積極備戰。
朝堂乃至中原雖然剛剛出現收複北荒的聲音,可在邊關、在前線,所有人早就等著這一仗了。
數萬軍卒摩拳擦掌、厲兵秣馬,戰心洶洶。
顧思年苦笑了一聲:
“想要讓陛下下定決心收複北荒,阻力很大。
以司馬家為首的大部分文官都是主和派,並不希望涼燕兩朝全麵開戰,朝堂上讚成開戰的聲音不多。
身居中樞的達官顯貴們對北荒一戰大多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大家的臉色都難看了些,甚至出現了些許怒意。
楚老將軍冷著臉:
“文官主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他們哪裏懂北荒百姓的疾苦,更不懂什麽叫血海深仇!
想要讓他們讚成開戰,難啊。”
“大家也不要灰心。”
顧思年沉聲道:“我隻能說,陛下是有心的,就要看咱們邊軍有多大的勝算。
此事,並非不可為!”
短短一句話就讓大家精神振奮,至少不是沒有希望。
“好了,咱們直奔主題!”
顧思年站直了身子: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打北荒這一仗我得了解兩衛整軍的結果。
北瞻,你先來說說吧。”
“諾!”
褚北瞻欠身行禮,緩緩道來:
“自前年開始,戶部、兵部下發的軍餉軍糧重點向琅州、雍州兩衛傾斜,眼下兩衛野戰邊軍已經按照當初的計劃,擴充至十萬兵馬。
其中,琅州衛下轄鳳字營、陷陣營、白羽營、先登營、殤鼓營、左騎軍。
雍州衛下轄望北營、軒字營、安雍營、右騎軍。
除左右騎軍是五千人外,各主力營外加遊弩營都是三千人的滿編之數,總計近四萬兵馬。”
“蒽。”
顧思年點了點頭,這四萬人都是百戰老卒,兩衛真正的精銳,都是在一次次血戰中保留下來的精華。
“除此之外,還有六萬餘兵馬暫未編入各主力營,新兵老兵混合,日常都在一起操練。
戰力不敢說與頭等主力營齊平,但隨時都能拉上戰場與燕軍一戰!”
“很好。”
顧思年背著手道:
“隻要召之即來,戰之能勝,就夠了!
眼下雖無開戰跡象,但我總覺得那一天不遠了,咱們該把拳頭捏緊,隨時準備開戰。”
遊康插了一句嘴:
“將軍的意思是,要擴充各營主力了?”
“對!”
顧思年有條不紊的說道:
“即日起從六萬兵馬中揀選精銳,補充到各主力營。
遊弩營保持三千人不動,騎軍鳳字營、望北營、陷陣營、白羽營、軒字營,步軍先登營、殤鼓營、安雍營全部擴充至五千兵馬。
左右騎軍擴編至一萬人,作為咱們手裏規模最大的野戰騎軍使用。”
“諾!”
“騎軍五營、步軍三營,外加左右騎軍總計六萬兵馬,剩餘四萬人中還有一萬騎軍,分別駐紮邊關各城,作為機動兵力。
三萬步卒一分為二,由楚老將軍、蕭老將軍指揮。”
一句句整軍方案從顧思年的嘴裏蹦了出來,這是他早就想好的。
其實那六萬兵馬雖然一直沒有編入各營,但領軍的將校們幾乎都出自各主力營,擴充整軍不會有絲毫麻煩,短時間內就能完成。
仔細盤算一下兩衛的兵力,你會發現十萬邊軍中騎兵占了六萬,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別看騎軍是六萬,兩衛手中能用的戰馬足有十餘萬匹,供大軍輪換備用。
如此巨量的戰馬都得歸功於一個人:
琅州別駕蘇晏清。
蘇晏清以前在琅州就是管養馬的,別人都看不起這芝麻大小的官,甚至嘲諷其為弼馬溫。
可蘇晏清明白,邊軍想要強大,馬政乃重中之重!費心費力的將養馬的各種細節、要點都給摸透了。
沒有馬,哪來的騎軍?
沒有騎軍,何談在關外與燕軍野戰?
從他升任琅州同知開始,就頂著壓力發展馬政,新建了多處馬場。
此舉耗時耗力耗錢,不少文官頗有怨言,但得到了邊軍武將的大力支持。
最後是慕晨沉與何先儒兩位刺史力排眾議,堅定的站在蘇晏清一邊才促成此事。
短短兩三年,兩州馬場產出的精良戰馬逐漸增加,這才是打造一支精銳騎軍的底氣所在。
顧思年有條不紊的說道:
“你們都身經百戰,從死人堆裏摸爬滾打出來的,怎麽練兵、怎麽形成戰鬥力、怎麽才能打勝仗都不用我教。
但我要強調的是,如今兩衛邊軍今非昔比了,人多了,自然也更難管。
前幾天琅州城外的事你們肯定都聽說了,這樣的事我不希望再發生第二次。
還是那句話,大兵團作戰,軍紀要嚴!
任何人觸犯軍規軍律,都要嚴懲!”
“明白!”
“接下來你們要做兩件事。”
顧思年豎起兩根手指道:
“第一件就是按照剛剛的方案,盡快整編各營,隨時備戰。
第二,遊弩手向北荒一帶遊弋,搜集軍情,密切關注燕軍動向。”
眾將齊齊抱拳:
“謹遵軍令!”
“散了吧。”
“諾!”
眾人魚貫而出,在外麵等了好一會兒的小六子趕忙走了進來,低聲道:
“將軍,安涼閣雲閣主送來的密信。”
“雲閣主?”
顧思年的心莫名的跳了一下。
拆開書信,他隻匆匆掃了幾眼便站起身:
“收拾一下吧,咱們動身去雍州,函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