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人?”
顧思年猶猶豫豫的說了一句:
“蘇大人能力足夠,但此前隻是從四品琅州別駕,直接任命為正三品經略使會不會引來非議?”
“哎,有德有才者居之嘛。”
塵堯擺了擺手:
“朕定的人選,誰敢有異議?”
“那微臣就遵旨了!”
顧思年深深彎下了腰肢,目光中帶著一抹異樣的光芒。
塵堯轉過身來接著說道:
“吏治民生咱們聊完了,接下來朕想跟你聊聊邊關的防衛。”
身披龍袍的皇帝伸手指了指北燕:
“此戰咱們打贏了,贏得酣暢淋漓,但用你的話說,北燕雖然傷筋動骨,但還遠未到元氣大傷的時候。
兩朝能議和,無非是因為我們都不想打了,但朕很明白,以申屠梟的狼子野心,他們早晚還會揮師南下,犯我大涼!”
“陛下聖明!”
顧思年附和道:
“燕軍退兵議和,也不過是為了休養生息、恢複國力罷了,申屠梟正值壯年,早晚會舉兵,再起戰事!”
“依愛卿之見,此戰可保邊關幾年安穩?”
“至少三至五年。”
顧思年十分肯定地說道:
“燕軍多支主力騎軍被打垮、打殘,有的接近於全軍覆沒,前後折損戰馬近十萬匹。
這麽大的損失,即使以北燕的國力也承受不住,培育戰馬、招募新兵都需要大把的時間,用三到五年來恢複軍力是最起碼的。”
“三到五年也很好了。”
塵堯冷笑道:
“總好過以前年年犯邊、襲擾百姓、攪得各州郡不得安寧。
從地形上看,北涼三州突出國境,向北崛起,燕人若是進犯,北涼道首當其衝。
隻要守住北涼道,燕軍即使攻破其他各州也不敢深入我朝腹地,因為他們的退路隨時會被截斷。
這也和愛卿之前的說法一樣,咱們可以集中兵力防守北涼,減輕邊關六鎮的壓力。”
顧思年應聲點頭,這些話就是當初他勸說皇帝北伐的理由之一。
塵堯看著北涼三州輕聲問道:
“如今愛卿執掌北涼軍政,首要之務就是防範燕人南下,你覺得,北涼三州該駐多少兵馬才能力保北境無憂?
換句話問,戶部每年該給北涼多少糧餉?”
大殿中微微陷入了一絲寂靜,如果說之前兩人是在閑聊議事的話,現在的問題就涉及到真金白銀了。
顧思年沉默許久才給出一個數字:
“至少十五萬人。”
“不行,太多了。”
皇帝當場就搖了搖頭:
“一名邊軍士卒一年需要消耗的口糧、衣物、外加軍餉,全部折合成白銀約一十八兩,十五萬駐軍,需要朝廷每年開支近三百萬兩白銀。
朝廷需要養的可不止有北涼三州的邊軍啊,還有其他六鎮,包括南疆,這對戶部來說負擔太大了。
不行不行,駐軍數量定要減少一些。”
“陛下,一兵一卒都少不了!”
顧思年的回答讓高公公和小全子全都屏住了呼吸,好家夥,和皇帝說話這麽強硬嗎?
顧思年有條不紊地說道:
“北燕乃草原遊牧民族,人人尚武,男子下馬為民,上馬為兵,號稱百萬鐵騎。
百萬騎兵定是虛張聲勢,但據微臣估算,大大小小上百部落,動員四五十萬青壯兵丁絕不是問題。
此次燕軍戰敗,心有不甘的走了;但下次一旦開戰,怕就是聲勢洶洶而來,再也不會是小打小鬧,駐軍少了怕成為燕軍
北涼三州,以朔風城、武關、天狼關一線為前沿、扼守要害、拒敵於國門之外,三座重鎮每處至少需要駐軍兩萬防守;
三州內地也有不少城池,就算每州隻駐軍一萬,這裏加起來也有九萬兵馬了。
剩下來六萬兵源,編練為野戰精騎,隨時機動,退可保三州不失、進能與燕軍在關外一戰。”
“臣說句實話,大燕九旗主力,少則兩萬、多則三萬,加起來二十餘萬騎兵,這還不算尋常騎卒。
以六萬之眾,抗衡燕騎三十萬,其中的壓力臣相信陛下能明白。
十五萬兵馬已是最少,再少的話北涼防線……”
“朕明白愛卿的意思,也絕無小覷燕人之心。”
塵堯很是為難地說道:
“但眼下大戰兩年,國庫日漸空虛。
今年江南有水患,急需銀兩賑災,中原也有幾處州郡鬧蝗災,也等著錢用,這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十萬,朕最多給你十萬人的糧餉。”
“陛下,十五萬,最少十五萬。”
顧思年苦口婆心地勸道:
“陛下試想,有了北荒三州,邊關六鎮原有的鄉勇都可以裁撤,這不就剩下了一筆銀子?
還有,邊關防線向前推移,琅州雍州百姓可以休養生息,以往因為戰亂荒廢的耕地也可以利用起來,這樣一來朝廷收上的稅賦也會逐年增加。
一來一回,此消彼長,北涼的銀子花得值啊陛下。”
“明白,朕都明白,那咱們打個商量,十二萬!
剩下的你在北涼道自行籌措,三州乃是邊關,本就無緣朝廷收上來的賦稅,你北涼王說了算。”
“陛下這不是忽悠微臣嗎?三州剛剛收複,耕地恢複不及多年前的一半,短時間內哪有多餘的糧食來養兵?
十五萬,算是微臣求陛下了。”
“十二萬,多了沒有!”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渾然像是菜場砍價的商販,誰都不肯相讓,旁邊高公公目瞪口呆,這位北涼王怎麽膽子這麽大?
“陛下!”
到最後顧思年好像有點急眼了,躬身抱拳道:
“微臣知道,京中曾有流言,說微臣擁兵自重、藐視國法、群臣也多有議論,
今日陛下問臣兵員糧餉一事,臣本該盡量少說,以打消陛下乃至朝臣們心中的疑慮。
可臣少要一粒糧、一分銀,前線的軍力就減弱一分,打起仗來就要多死一個人。
臣此時不爭,日後死得就是底下將士們的命。
若戶部真拿不出庫銀來,微臣隻能先對陛下磕頭謝恩,恐來日戰死沙場,再無機會見到陛下!”
顧思年眼眶泛紅,好像要倒頭跪拜,塵堯也在這一刻擺了擺手:
“好好好!算朕說不過你。
十五萬人的軍糧軍餉,多一分也沒有了!
顧思年的表情一下燦爛多了,躬身行禮:
“微臣謝陛下!哈哈!”
“哼哼~”
塵堯哼哼著說道:
“顧將軍連苦肉計都使出來了,朕若再不鬆口倒顯得小氣了。”
“嘿嘿。”
顧思年的臉皮厚得很,果然沒有不好意思,還笑了一聲:
“臣這點小把戲,怎麽騙得了陛下?”
“不過你說得對啊~”
皇帝長歎一口氣:
“少一分銀,日後就可能多死一個人,馬虎不得。
十五萬就十五萬吧。”
顧思年猶猶豫豫的說了一句:
“蘇大人能力足夠,但此前隻是從四品琅州別駕,直接任命為正三品經略使會不會引來非議?”
“哎,有德有才者居之嘛。”
塵堯擺了擺手:
“朕定的人選,誰敢有異議?”
“那微臣就遵旨了!”
顧思年深深彎下了腰肢,目光中帶著一抹異樣的光芒。
塵堯轉過身來接著說道:
“吏治民生咱們聊完了,接下來朕想跟你聊聊邊關的防衛。”
身披龍袍的皇帝伸手指了指北燕:
“此戰咱們打贏了,贏得酣暢淋漓,但用你的話說,北燕雖然傷筋動骨,但還遠未到元氣大傷的時候。
兩朝能議和,無非是因為我們都不想打了,但朕很明白,以申屠梟的狼子野心,他們早晚還會揮師南下,犯我大涼!”
“陛下聖明!”
顧思年附和道:
“燕軍退兵議和,也不過是為了休養生息、恢複國力罷了,申屠梟正值壯年,早晚會舉兵,再起戰事!”
“依愛卿之見,此戰可保邊關幾年安穩?”
“至少三至五年。”
顧思年十分肯定地說道:
“燕軍多支主力騎軍被打垮、打殘,有的接近於全軍覆沒,前後折損戰馬近十萬匹。
這麽大的損失,即使以北燕的國力也承受不住,培育戰馬、招募新兵都需要大把的時間,用三到五年來恢複軍力是最起碼的。”
“三到五年也很好了。”
塵堯冷笑道:
“總好過以前年年犯邊、襲擾百姓、攪得各州郡不得安寧。
從地形上看,北涼三州突出國境,向北崛起,燕人若是進犯,北涼道首當其衝。
隻要守住北涼道,燕軍即使攻破其他各州也不敢深入我朝腹地,因為他們的退路隨時會被截斷。
這也和愛卿之前的說法一樣,咱們可以集中兵力防守北涼,減輕邊關六鎮的壓力。”
顧思年應聲點頭,這些話就是當初他勸說皇帝北伐的理由之一。
塵堯看著北涼三州輕聲問道:
“如今愛卿執掌北涼軍政,首要之務就是防範燕人南下,你覺得,北涼三州該駐多少兵馬才能力保北境無憂?
換句話問,戶部每年該給北涼多少糧餉?”
大殿中微微陷入了一絲寂靜,如果說之前兩人是在閑聊議事的話,現在的問題就涉及到真金白銀了。
顧思年沉默許久才給出一個數字:
“至少十五萬人。”
“不行,太多了。”
皇帝當場就搖了搖頭:
“一名邊軍士卒一年需要消耗的口糧、衣物、外加軍餉,全部折合成白銀約一十八兩,十五萬駐軍,需要朝廷每年開支近三百萬兩白銀。
朝廷需要養的可不止有北涼三州的邊軍啊,還有其他六鎮,包括南疆,這對戶部來說負擔太大了。
不行不行,駐軍數量定要減少一些。”
“陛下,一兵一卒都少不了!”
顧思年的回答讓高公公和小全子全都屏住了呼吸,好家夥,和皇帝說話這麽強硬嗎?
顧思年有條不紊地說道:
“北燕乃草原遊牧民族,人人尚武,男子下馬為民,上馬為兵,號稱百萬鐵騎。
百萬騎兵定是虛張聲勢,但據微臣估算,大大小小上百部落,動員四五十萬青壯兵丁絕不是問題。
此次燕軍戰敗,心有不甘的走了;但下次一旦開戰,怕就是聲勢洶洶而來,再也不會是小打小鬧,駐軍少了怕成為燕軍
北涼三州,以朔風城、武關、天狼關一線為前沿、扼守要害、拒敵於國門之外,三座重鎮每處至少需要駐軍兩萬防守;
三州內地也有不少城池,就算每州隻駐軍一萬,這裏加起來也有九萬兵馬了。
剩下來六萬兵源,編練為野戰精騎,隨時機動,退可保三州不失、進能與燕軍在關外一戰。”
“臣說句實話,大燕九旗主力,少則兩萬、多則三萬,加起來二十餘萬騎兵,這還不算尋常騎卒。
以六萬之眾,抗衡燕騎三十萬,其中的壓力臣相信陛下能明白。
十五萬兵馬已是最少,再少的話北涼防線……”
“朕明白愛卿的意思,也絕無小覷燕人之心。”
塵堯很是為難地說道:
“但眼下大戰兩年,國庫日漸空虛。
今年江南有水患,急需銀兩賑災,中原也有幾處州郡鬧蝗災,也等著錢用,這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十萬,朕最多給你十萬人的糧餉。”
“陛下,十五萬,最少十五萬。”
顧思年苦口婆心地勸道:
“陛下試想,有了北荒三州,邊關六鎮原有的鄉勇都可以裁撤,這不就剩下了一筆銀子?
還有,邊關防線向前推移,琅州雍州百姓可以休養生息,以往因為戰亂荒廢的耕地也可以利用起來,這樣一來朝廷收上的稅賦也會逐年增加。
一來一回,此消彼長,北涼的銀子花得值啊陛下。”
“明白,朕都明白,那咱們打個商量,十二萬!
剩下的你在北涼道自行籌措,三州乃是邊關,本就無緣朝廷收上來的賦稅,你北涼王說了算。”
“陛下這不是忽悠微臣嗎?三州剛剛收複,耕地恢複不及多年前的一半,短時間內哪有多餘的糧食來養兵?
十五萬,算是微臣求陛下了。”
“十二萬,多了沒有!”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渾然像是菜場砍價的商販,誰都不肯相讓,旁邊高公公目瞪口呆,這位北涼王怎麽膽子這麽大?
“陛下!”
到最後顧思年好像有點急眼了,躬身抱拳道:
“微臣知道,京中曾有流言,說微臣擁兵自重、藐視國法、群臣也多有議論,
今日陛下問臣兵員糧餉一事,臣本該盡量少說,以打消陛下乃至朝臣們心中的疑慮。
可臣少要一粒糧、一分銀,前線的軍力就減弱一分,打起仗來就要多死一個人。
臣此時不爭,日後死得就是底下將士們的命。
若戶部真拿不出庫銀來,微臣隻能先對陛下磕頭謝恩,恐來日戰死沙場,再無機會見到陛下!”
顧思年眼眶泛紅,好像要倒頭跪拜,塵堯也在這一刻擺了擺手:
“好好好!算朕說不過你。
十五萬人的軍糧軍餉,多一分也沒有了!
顧思年的表情一下燦爛多了,躬身行禮:
“微臣謝陛下!哈哈!”
“哼哼~”
塵堯哼哼著說道:
“顧將軍連苦肉計都使出來了,朕若再不鬆口倒顯得小氣了。”
“嘿嘿。”
顧思年的臉皮厚得很,果然沒有不好意思,還笑了一聲:
“臣這點小把戲,怎麽騙得了陛下?”
“不過你說得對啊~”
皇帝長歎一口氣:
“少一分銀,日後就可能多死一個人,馬虎不得。
十五萬就十五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