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猜測一起。


    饒是陳玉樓神色間也忍不住閃過一抹難以置信。


    關於秦王八鏡的傳聞。


    不僅存在於民間誌怪雜談,曆朝曆代讀書人筆記,甚至史書中都有記載。


    法家古鏡,乃是法家祖師所有。


    據說這麵銅鑒鑄造於紫陽山上,能照破天地禮義廉恥。


    秦皇政一統六國後,收攏六國無數古董,其中就有這麵銅鑒。


    因為此類銅鏡,共有八麵,被他收納於宮中,時常欣賞,所以被冠以秦王八鏡的名號。


    另外,在名氣上雖然不如秦王照骨鏡。


    但法家古鏡是鎮伏求正之器,最是能夠克製邪煞妖魔。


    始皇帝登基之初,黃河種有鼇屍興風作浪,覆沒船隻無數,他便是命人取法家古鏡,懸在黃河之口。


    自此過後。


    鼇屍之禍被徹底鎮伏。


    此中也能窺見一斑法家古鏡的強橫之處。


    但無論哪種傳聞,都從未將它與歸墟古國聯係起來。


    但……


    眼前發生的一幕,卻是真切無比。


    一時間,讓陳玉樓都不禁有種恍惚之感。


    按照時間線算的話,歸墟古國可以延續到幾千年前的夏商時代,到西周時,國力更是達到了鼎盛。


    借助於水中龍火鑄造神器。


    隻不過,從周天子令其造歸墟卦鼎後,這個海中古國便漸漸歸於沒落。


    到了秦漢時代。


    更是幾乎一度消亡。


    一部分人繼續生活在海底,更多的人則是上岸,漸漸衍生成為疍民。


    而法家古鏡現世的時間。


    卻是戰國時代。


    這麽算的話,法家祖師前往歸墟古國,請動歸墟之民為其鑄造銅鑒,似乎也能說得通。


    隻是,若是如此,結論就和紫陽山相悖。


    “紫陽山……”


    陳玉樓眉頭微皺,敏銳的點出此處。


    但念頭才起,他又不禁苦笑著搖搖頭。


    要隻是時隔百年千年,或許還能找得到,但幾千年過去,滄海桑田,先秦時代的古地名,早都不知道更改了多少次。


    不說別的。


    光是他聽過的紫陽山。


    就要三四處。


    其中最為有名的當屬吳山東南第一峰。


    不過那一處的紫陽山,最早也隻能追溯到元朝,因為山上建有紫陽庵,方才有了紫陽山之名。


    在那之前,書中多稱其為瑞石山。


    想要準確找到先秦時代的紫陽山,難度不異於登天。


    這年頭交通不便,消息也極為閉塞。


    一如之前在瓶山丹井棺山中,遇到的那位青池道人遺蛻,按照墓誌銘和棺壁照影中所留,他自述為青池山人。


    但事後,陳玉樓特地讓人去江湖上打聽過。


    幾乎完全找不到青池山這個地方。


    “不過麽……”


    收起心頭雜念。


    陳玉樓眼神一凜,目光繼續落在那枚銅鑒之上。


    準確的說。


    是法家古鏡四周那一枚枚猶如金線的縎石上。


    這也是法家古鏡最大的特征之一。


    縎通骨,也有一種紡絲之意。


    陳家世代倒鬥,經手的古董明器何止萬千,陳玉樓自小就在觀雲樓中長大,古董堆積如山,一雙眼力也由此練到遠超常人的地步。


    但就算是他,也還是第一次見到縎石。


    非金非玉。


    偏偏刀劍難破。


    此刻目光落在那一圈作為點綴的縎石上,陳玉樓心頭忽然一動。


    下意識伸出手指,在縎石上輕輕劃了下。


    質地細膩,猶如玻璃。


    “這是高溫融化後的琉石?!”


    感受著那種特殊的質感,陳玉樓一下明白過來。


    難怪隻在書中見到。


    卻從未聽過縎石之名。


    此物若是隻存在於歸墟深海,是無窮無盡的水中龍火熔煉而成,被歸墟古民作為金石點綴,遠在陸地的人又怎麽會知曉。


    最關鍵的是。


    隨著歸墟古國消亡。


    此物也跟著一起消失,更是再無人知道。


    “所以,這方銅鑒和歸墟古國間還真有一點聯係?”


    想到這裏,陳玉樓忍不住喃喃出聲。


    這誰能想得到。


    法家祖師曾遠赴千萬裏,前往歸墟之地,請人為他鑄造一枚銅鑒。


    說出去都無人相信。


    畢竟就算是他,此刻得出這個結論後,也有種天方夜譚的感覺。


    “不對。”


    驚疑之間。


    陳玉樓似乎想到了什麽,向來從容平靜的他,胸口下竟是罕見的傳出一陣跳動聲。


    法家古鏡出自歸墟古國。


    那麽,是不是說,它其實可以作為歸墟卦鏡的替代品。


    隻要去百眼窟找回最後一枚無眼龍符。


    也算是讓歸墟古鼎重現世間了?


    如此一來。


    之前的重重憂慮,豈不是也就一散而盡?


    要知道,歸墟古鼎最難的不是四符,而是那一鏡。


    從西漢時周天子穆王墓被盜破,古鼎、四符、一鏡,便流落四方。


    四符好歹還偶爾會有一點消息浮動。


    但歸墟卦鏡卻自始至終都沒有半點下落。


    要不是他穿越者的身份,恐怕窮盡一生也找不到,畢竟誰會想得到,此刻的它,正在深海之中的珊瑚螺旋沉睡?


    南海之行,一時半會應該還提不上日程。


    更別說珊瑚螺旋。


    這也是他遲遲沒有去動歸墟古鼎的緣故。


    但世事無常,縱然是他也想不到,隻是靈光一閃,下意識為之的一個舉動,竟然能有如此意外之喜。


    歸墟古鼎,或許不如雮塵珠,但後者畢竟是古神之物,而它卻是人為鑄造而出。


    絕對算得上是神物。


    古鼎、卦鏡、四符。


    六件器物皆是占卜所用。


    通過它,據說能夠通曉古今未來。


    所以周天子才會不惜一切代價,逼迫恨天之人將其上交。


    他想要的,就是通過古鼎去占卜長生不死之法。


    這也是為何,無眼龍符流落到大漠之外的百眼窟後,曆代鮮卑女巫傳言無眼龍符中藏有長生化龍的秘密。


    其實都是一脈相承。


    但那些不過是謠言。


    陳玉樓圖謀了這麽久,卻是真正看到了一絲可能。


    當然。


    他其實也是在賭。


    畢竟,法家古鏡與歸墟卦鏡之間,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區別。


    據說歸墟卦鏡中有一孔,當龍魚人鬼四符被調整到一個神秘角度時,龍氣透過鏡中眼,便能映照出一切。


    而法家古鏡,渾然一體。


    到時候尋回無眼龍符後,是否能夠達到卦鏡的效果還未可知。


    “不管了,至少也為當下提供了一個途徑。”


    陳玉樓吐了口氣。


    古往今來第一神物,能得其一就已經是大氣運。


    實在不行。


    去一趟南海之外就好。


    收回目光,陳玉樓不再多想,轉身就要回到書桌處。


    但才剛轉身,他身形忽然一下停住。


    嵌入輪印當中的法家古鏡,之前因為在獻王玄宮中放的時間太久,被地下河流的水氣浸染,鏡麵之上鏽跡斑駁。


    要不是他知曉來曆。


    換做其他人,估計都看不上眼。


    但此刻……


    古鼎以及人鬼魚三枚銅符之中的海氣流轉不息,不斷浸潤著法家古鏡。


    斑駁的銅鏽,竟是如同蛋殼般不斷脫落。


    最終露出鳥獸蟲魚、火龍逐日的圖案。


    與歸墟古鼎上的圖騰幾乎如出一轍。


    同時。


    一道細微晦澀的海氣,也從法家古鏡中緩緩彌漫。


    與卦鼎和銅符中的氣息彼此交融。


    “這……”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看到這一幕。


    陳玉樓最後一點驚疑,瞬間徹底消失不見。


    法家古鏡絕對是出自恨天氏之手。


    之前那道投影照壁,便是當年法家祖師請恨天氏鑄造銅鑒的情形。


    呼——


    短暫的驚歎後。


    陳玉樓並未繼續停留。


    以他的推算,這個過程極為漫長,絕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結束。


    而且,無眼龍符暫時還沒著落,就算看上個幾天幾夜也是枉然。


    負手輕步走到書桌前。


    陳玉樓長長舒了口氣,沉心靜氣,轉而取出紙筆。


    借著四周明晃晃的燈火。


    開始奮筆疾書。


    保持著伏案的姿勢,足足一兩個鍾頭後,他才收起墨筆,身前宣紙上一道道古意盎然、渾然天成,又晦澀難懂的符籙浮現。


    分明就是打鬼鞭上鐫刻的十三字雲籙天書。


    回莊這幾天,一直在忙著其他事情。


    如今終於有功夫,專心於修行。


    對他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便是這些雲籙。


    傳說中仙人授之的天書。


    若是能夠盡數參透。


    就等於多了一項神通。


    不必設壇、不必念咒,揮手之間符籙天成。


    斬妖、伏魔。


    想想都令人血液沸騰。


    石窟中,陳玉樓心神沉入其中,另一邊,古鼎、銅符與銅鑒之間海氣則是來回流動。


    霧氣彌漫中。


    時間也在飛快流逝。


    一轉眼的功夫。


    三天過去。


    陳家莊外。


    一行人騎馬破開清早的雲霧,馬蹄聲由遠而近。


    他們看上去風塵仆仆。


    不過一個個卻是精神奕奕,絲毫不像連夜趕路的樣子。


    尤其是最前方一個漢子,四十來歲的年紀,昂藏身材,皮膚黝黑,穿著一身短打,身後還背著一隻木匣。


    臉上的笑容就沒停下過。


    尤其越是接近陳家莊,一雙眼神便越發通透。


    李樹國自己都想不到,總共來此也就兩次,但前後兩次心境卻可以說是翻天覆地。


    想當初。


    聽聞常勝山來人相請。


    他還以為必死無疑,甚至寫下了遺書,為妻兒準備好了後路,為蜂窩山指定了下一代的山主人選。


    但到了陳家莊後,他才發現陳玉樓並不像江湖流傳的那樣。


    什麽天下第一大盜。


    殺人不眨眼的綠林匪寇。


    非但不是如此,一個來月相處,陳玉樓給他的感覺,分明就是溫和如玉的翩翩公子。


    性格為人。


    皆是如此。


    上次回去,陳玉樓不僅派人一路護送,更是出手闊綽。


    不過。


    作為蜂窩山此代山主。


    李樹國對金銀之物,並不如何看重,他最為驚喜的是陳玉樓所提供的材料。


    大妖內筋。


    那可是傳說中的東西。


    老爹、爺爺、祖輩都沒能做到的事。


    在他手中得以成真。


    也讓他知道。


    家傳寶書張九鴉兵器譜並非虛構,而是確有其事。


    以至於,這麽久過去,當日龍鱗劍出爐的那一幕,都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半夜做夢都在爐邊鑄劍。


    所以,這次花瑪拐上山,簡單說了下事情後,還在爐邊替人銷器的李樹國,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然後背上他的銷器匣。


    連夜趕了過來。


    “李掌櫃,到了。”


    “不過,眼下時間還早,掌櫃的估計還在休息,我先帶您去吃飯休息?”


    一路進了莊。


    見他迫不及待的樣子,花瑪拐不禁笑道。


    “吃飯不急。”


    “那個……拐子兄弟,能不能讓李某先看看材料?”


    李樹國搓了搓手,一臉的期待之色。


    上次在陳家莊,他也了解了些情況,知道身旁這位兄弟看著弱不禁風,卻是穩坐常勝山第二把交椅的人物。


    “這……”


    花瑪拐一臉無奈。


    他當日領命,就帶人離開。


    連他都不知道材料是什麽,又談何說起帶他去看。


    不過,他還沒有說話,原本緊閉的觀雲樓大門竟然從裏被人打開,一道爽朗的笑聲傳出。


    “哈哈哈,李掌櫃還是這幅急性子。”


    聞言。


    正說話的兩人下意識回過頭去。


    推門而出的,不是陳玉樓還會是誰?


    一連閉關三天。


    但他眸光湛湛,精神充沛,絲毫沒有疲憊的樣子。


    “掌櫃的。”


    花瑪拐咧嘴一笑。


    回過神來的李樹國,趕緊抱了抱拳,“見過陳掌櫃。”


    “李掌櫃一路辛苦,不如先行洗漱……”


    “不用不用,陳掌櫃太客氣了,我就一大老粗,沒那麽多講究,吃什麽都行,就是能不能先讓我開開眼。”


    一聽洗浴更衣。


    李樹國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蜂窩山上煉鐵爐晝夜不停的燒著,包括他這個山主在內,所有工匠整天都是赤著上身,燒爐鍛鐵。


    哪天不是一身臭汗。


    他這種成了家的還好,回去就有澡泡。


    那些夥計累一天,幾乎就是倒頭就睡,還管什麽出不出汗,能吃飽就行。


    “那就聽李掌櫃的。”


    之前相處了一個多月。


    陳玉樓對他性格還算有些了解。


    深知眼前這位,耿直坦蕩,從來就是有什麽說什麽,沒那麽多彎彎繞。


    笑著做了個請的手勢。


    帶著兩人進入樓內。


    前幾日閉關時,擔心會耽誤了煉器的時辰,他特地將蛇蛟大筋、蛟龍鱗片還有精血之物,一起放在了二樓。


    然後吩咐了魚叔一聲。


    不過,眼下時間正好,倒是不用麻煩他老人家了。


    一看身前那幾口足夠半人多高的玉匣。


    之前見識過妖筋的李樹國,雙眼一下就亮了起來。


    按照陳掌櫃的說法,這是為了易於保存。


    不至於會損壞材料本身。


    他不懂修行,但對這種保存方式頗為驚奇,便記在心裏頭。


    沒想到,眼下這一進樓,見到的是足足四口玉匣。


    每一口比起當日都要大出不少。


    這豈不是說,玉匣裏頭藏得全是當初那根妖筋相近的大妖材料?


    “打開瞧瞧?”


    看著他瞪大的眼睛,以及急促的呼吸聲。


    陳玉樓嘴角不禁勾起一絲笑意。


    他不曾修行煉器之前,天底下怕是也就眼前這位能夠以妖物鑄造兵器了。


    “不會唐突吧?”


    李樹國期待兩個字都寫在了臉上,但還是言不由衷的謙虛了一句。


    “自然不會。”


    沒有點破他的心思,陳玉樓掌心中一縷青木靈氣浮動,輕輕打開最近的一口玉匣。


    以無形靈氣封住匣口。


    以防其中妖力泄漏。


    打開的一刹那,李樹國探頭望去,隨後便再忍不住心中震撼,差點驚呼出聲。


    那玉匣中,竟是堆著無數巴掌大,猶如魚鱗般的鱗片。


    每一塊都漆黑如墨,似金似玉,透著一股驚人無比的氣息。


    “這……這是?”


    李樹國自問一輩子也算是見多識廣。


    但此刻見到那些鱗片,他竟是完全想不到究竟是何種大魚所有。


    “蛟鱗!”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墓:我,陳玉樓,一心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超自然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超自然的貓並收藏盜墓:我,陳玉樓,一心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