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崇禎的真正目的是發動內戰
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 作者:文盲寫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古代。
地主和士紳階級最喜歡的就是災年。
普通自耕農抵禦自然災難的能力差,需要在別人的幫助下才能度過災年。
能幫他們的首先就是地方官府。
但...
很多地方官員會想辦法隱瞞不報,甚至喪事喜辦,把災年說成豐年。
因為當時的人比較迷信。
認為天災是人禍造成的。
哪裏出現了天災,就意味著那裏的地方官治理有問題,追究起來地方官要負主要責任。
其實不僅官員如此,皇帝亦是如此。
以明英宗為例,正統四年京師一帶天災不斷。
明英宗為此下了罪己詔。
實際上。
有明一朝的罪己詔共有有二十七份。
數量最多的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有六份罪己詔。
其次是明太祖朱元璋和代宗朱祁鈺,他們各有五份。
英宗,世宗和神宗各有兩份。
惠帝,宣宗,憲宗,孝宗和武宗各有一份罪己詔。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多官員不敢如實上報災情。
就算如實上報,開倉放糧也需要手續和時間。
災民根本等不及。
於是百姓們就隻能求助於有存糧的地主和士紳。
麵對主動找上門的災民,地主和士紳並不會像影視劇中一樣對毆打驅趕災民。
相反的是。
他們會連夜開設粥場,賑濟災民。
他們每天隻會供給災民少量的稀粥,吃飽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至於餓死。
當消息傳出,附近的災民會蜂擁而至。
這時候地主和士紳才會露出真麵目。
他們會勸說災民,讓他們用土地換取糧食。
災民不同意?
好!即日起停辦粥場。
災民們本就沒多少存糧,為了來這個粥場,所剩不多的糧食也在路上吃完了。
粥場一旦停辦,他們既沒有存糧果腹,也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撐他們去別的地方求生。
況且。
人在極度饑餓的情況下會喪失所有理智和自尊心。
別說土地了,就是妻兒和自己的性命也都可以成為交易的籌碼。
於是地主和士紳們便輕而易舉,且合理合法的完成了土地兼並。
而那些失去土地的自耕農隻能給地主和士紳當佃戶,或者依附地主士紳,成為奴仆。
佃戶辛辛苦苦種了一年地,收入的五成要交給地主。
收入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要交田賦。
(明代不同地方田賦稅率不同,以杭州府為例,田賦稅率最高為百分之十,最低的地方稅率僅為百分之三。)
這還沒完。
剩下的錢既要養家糊口,還要交名目繁多的徭役。
當時糧食畝產本就不高,剩下的存糧勉強養活一家人。
一旦遇到災情糧食減產,佃戶為了活命隻能向地主借糧度日。
由於天災不斷,導致佃戶的負債越來越多。
矛盾也越積越深。
於是農民起義爆發了。
為了平息暴亂。
崇禎一方麵派兵圍剿,一方麵通過免除賦稅和徭役緩解矛盾。
緊接著大力推廣抗旱抗旱的農作物,同時在地方組建監察官員的機構。
在這些因素外加旱災緩解的情況下,起義的農民越來越少。
可是崇禎知道。
矛盾隻是被暫時緩解,並未得到解決。
矛盾的根源是什麽?
土地兼並?
非也!
這隻是表象。
真正的根源是財富的壟斷,也可以理解為生產資料的壟斷。
不同時期,財富的載體不同。
在古代,這個載體是土地。
為什麽封建王朝很難超過三百年?
三百年不是封建王朝的極限,而是土地兼並的極限。
王朝末期的社會,絕大多數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裏。
下麵的百姓除了三間破草房和幾件破衣服外,一無所有。
不......
他們還擁有一輩子都還不完的債務。
若想解決矛盾的根源,就需要幫百姓免除債務,同時重新分配財富。
也就是重新分配土地。
可士紳地主肯定不會主動把地分給百姓。
那麽...
就隻能通過強硬手段來解決了。
強硬的手段有很多,但能用的寥寥無幾。
總不能下旨讓地主把土地分給百姓吧?
這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更不符合常識。
所以崇禎的辦法是發動戰爭。
通過內戰重新分配財富。
既然要內戰,首要任務是找到有財富的敵人。
其實不用找,地主和士紳階級就在那裏。
但階級不是實體,無法成為名義上的敵人。
崇禎隻能找階級的利益代表下手。
地主和士紳階級有兩個利益代表。
朝堂上是東林黨,朝堂下是鄭芝龍。
有了敵人,就要找發動內戰的借口。
這個借口既要足夠充分,還要具有正義性。
否則他打不贏這場仗。
崇禎的辦法是:逼反敵人,再以平叛的名義出兵發動內戰。
逼反鄭芝龍容易,畢竟已經掌握了他的罪證。
對鄭芝龍來說,在不反必死的前提下,造反是他唯一的出路。
那麽接下來崇禎要做的就是逼反東林黨。
東林黨裏都是聰明人。
逼反一個人本就不易,逼反一幫聰明人更是難比登天。
崇禎的辦法給東林黨製造出一種不反必死的局麵。
他借著太子在南京的機會,讓東林黨押寶太子。
在平遼之後重用謝三賓,並開始裝病,擴大黨爭的同時讓東林黨發生內訌。
隨後。
崇禎在中間挑撥離間,讓黨爭惡化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程度。
最後。
崇禎要讓所有人意識到他要換太子。
東林黨已經押寶太子,如果崇禎真的要換太子。
不但他們之前所做的一切會成為徒勞,還會被黨爭搞的家破人亡。
如此一來。
東林黨將和鄭芝龍一樣,麵臨不反必死的局麵。
地主和士紳階級最喜歡的就是災年。
普通自耕農抵禦自然災難的能力差,需要在別人的幫助下才能度過災年。
能幫他們的首先就是地方官府。
但...
很多地方官員會想辦法隱瞞不報,甚至喪事喜辦,把災年說成豐年。
因為當時的人比較迷信。
認為天災是人禍造成的。
哪裏出現了天災,就意味著那裏的地方官治理有問題,追究起來地方官要負主要責任。
其實不僅官員如此,皇帝亦是如此。
以明英宗為例,正統四年京師一帶天災不斷。
明英宗為此下了罪己詔。
實際上。
有明一朝的罪己詔共有有二十七份。
數量最多的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有六份罪己詔。
其次是明太祖朱元璋和代宗朱祁鈺,他們各有五份。
英宗,世宗和神宗各有兩份。
惠帝,宣宗,憲宗,孝宗和武宗各有一份罪己詔。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多官員不敢如實上報災情。
就算如實上報,開倉放糧也需要手續和時間。
災民根本等不及。
於是百姓們就隻能求助於有存糧的地主和士紳。
麵對主動找上門的災民,地主和士紳並不會像影視劇中一樣對毆打驅趕災民。
相反的是。
他們會連夜開設粥場,賑濟災民。
他們每天隻會供給災民少量的稀粥,吃飽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至於餓死。
當消息傳出,附近的災民會蜂擁而至。
這時候地主和士紳才會露出真麵目。
他們會勸說災民,讓他們用土地換取糧食。
災民不同意?
好!即日起停辦粥場。
災民們本就沒多少存糧,為了來這個粥場,所剩不多的糧食也在路上吃完了。
粥場一旦停辦,他們既沒有存糧果腹,也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撐他們去別的地方求生。
況且。
人在極度饑餓的情況下會喪失所有理智和自尊心。
別說土地了,就是妻兒和自己的性命也都可以成為交易的籌碼。
於是地主和士紳們便輕而易舉,且合理合法的完成了土地兼並。
而那些失去土地的自耕農隻能給地主和士紳當佃戶,或者依附地主士紳,成為奴仆。
佃戶辛辛苦苦種了一年地,收入的五成要交給地主。
收入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要交田賦。
(明代不同地方田賦稅率不同,以杭州府為例,田賦稅率最高為百分之十,最低的地方稅率僅為百分之三。)
這還沒完。
剩下的錢既要養家糊口,還要交名目繁多的徭役。
當時糧食畝產本就不高,剩下的存糧勉強養活一家人。
一旦遇到災情糧食減產,佃戶為了活命隻能向地主借糧度日。
由於天災不斷,導致佃戶的負債越來越多。
矛盾也越積越深。
於是農民起義爆發了。
為了平息暴亂。
崇禎一方麵派兵圍剿,一方麵通過免除賦稅和徭役緩解矛盾。
緊接著大力推廣抗旱抗旱的農作物,同時在地方組建監察官員的機構。
在這些因素外加旱災緩解的情況下,起義的農民越來越少。
可是崇禎知道。
矛盾隻是被暫時緩解,並未得到解決。
矛盾的根源是什麽?
土地兼並?
非也!
這隻是表象。
真正的根源是財富的壟斷,也可以理解為生產資料的壟斷。
不同時期,財富的載體不同。
在古代,這個載體是土地。
為什麽封建王朝很難超過三百年?
三百年不是封建王朝的極限,而是土地兼並的極限。
王朝末期的社會,絕大多數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裏。
下麵的百姓除了三間破草房和幾件破衣服外,一無所有。
不......
他們還擁有一輩子都還不完的債務。
若想解決矛盾的根源,就需要幫百姓免除債務,同時重新分配財富。
也就是重新分配土地。
可士紳地主肯定不會主動把地分給百姓。
那麽...
就隻能通過強硬手段來解決了。
強硬的手段有很多,但能用的寥寥無幾。
總不能下旨讓地主把土地分給百姓吧?
這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更不符合常識。
所以崇禎的辦法是發動戰爭。
通過內戰重新分配財富。
既然要內戰,首要任務是找到有財富的敵人。
其實不用找,地主和士紳階級就在那裏。
但階級不是實體,無法成為名義上的敵人。
崇禎隻能找階級的利益代表下手。
地主和士紳階級有兩個利益代表。
朝堂上是東林黨,朝堂下是鄭芝龍。
有了敵人,就要找發動內戰的借口。
這個借口既要足夠充分,還要具有正義性。
否則他打不贏這場仗。
崇禎的辦法是:逼反敵人,再以平叛的名義出兵發動內戰。
逼反鄭芝龍容易,畢竟已經掌握了他的罪證。
對鄭芝龍來說,在不反必死的前提下,造反是他唯一的出路。
那麽接下來崇禎要做的就是逼反東林黨。
東林黨裏都是聰明人。
逼反一個人本就不易,逼反一幫聰明人更是難比登天。
崇禎的辦法給東林黨製造出一種不反必死的局麵。
他借著太子在南京的機會,讓東林黨押寶太子。
在平遼之後重用謝三賓,並開始裝病,擴大黨爭的同時讓東林黨發生內訌。
隨後。
崇禎在中間挑撥離間,讓黨爭惡化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程度。
最後。
崇禎要讓所有人意識到他要換太子。
東林黨已經押寶太子,如果崇禎真的要換太子。
不但他們之前所做的一切會成為徒勞,還會被黨爭搞的家破人亡。
如此一來。
東林黨將和鄭芝龍一樣,麵臨不反必死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