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李定國的策略
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 作者:文盲寫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曾英善水戰。
每戰必衝鋒在前,所向披靡,美髯須,敵人望之驚以為神。為人倜儻有武才,喜歡救人之急,時人美讚其為“曾公子”。
曆史上。
張獻忠擊敗曾英攻後,再陷重慶,長驅攻成都。蜀人飽受張獻忠之苦,皆思曾英道:“曾公子而在,吾不至此。”
秦良玉盯著曾英問:“曾英,你此前敗給張獻忠導致損兵折將。本督給了你二十萬兩白銀募兵,截止到現在招募了多少兵馬?”
曾英麵帶慚愧的說道:“回總督,隻募得萬餘人。”
秦良玉:???
她有些不敢相信的再次問道:“你剛才說多少?”
“回都督,是萬餘人。”
好家夥...
秦良玉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此刻的心情了。
募兵這件事她也做過,但效果非常一般。沒想到曾英居然有這種號召力,振臂一呼萬眾相隨。..
“兵在何處?”秦良玉頓了頓,繼續問。
曾英拱手道:“屬下將水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新招募的士兵在長壽上遊練兵,剩下的老兵和其他新兵駐守在涪陵下遊的望江關。屬下以為,這裏或許是個機會。”
古代在長江逆水行船除了調節風帆、搖櫓劃槳外,在水流湍急的地方須用纖夫拉纖,用繩索配合人力拖動船隻才能做到逆流而上。
望江關一帶河道呈凸字形,有寬有窄,水流時緩時急,很多地方需要用纖夫才能逆水行船。
是伏擊的好地方。
秦良玉對川東的地形非常熟悉,見曾英在望江關設防,非常認可的點了點頭,“水路就交給你了,剩下的陸路交給本督。”
“至於長壽那邊,張獻忠短時間內應該攻不下來。龍文光麾下都是川中精銳戰兵,況且我已在沿途布置數支溪峒兵進行襲擾,想攻長壽先掉一層皮再說。”
曾英知道了秦良玉的部署後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水師怕什麽?
怕後路被抄。
尤其是望江關到涪陵的這段水路。
這裏是長江和烏江的交匯處,水流湍急,戰船逆水難行。
想逆流而上的話需要用江邊的纖夫拉船。
如果被陸路落到張獻忠手裏,他想跑都跑不掉,隻能硬著頭皮往下遊衝。
幾乎等於送死!
眾人邊走邊聊,回到涪陵州衙後又商議了一會,各自領兵回營。
次日一早,數支兵馬魚貫而出,奔向不同方向。
......
酆都縣。
明朝時豐都縣先並入涪州,屬重慶府,後從涪州分出複置為縣,改名酆都,隸重慶府忠州。
由於明軍在忠州戰敗,再加上豐都縣無險可守,所以戰略性的放棄了這裏。
縣衙大堂裏,李定國正在處理軍務。
不多時,堂外響起腳步聲。
緊接著,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此人是李定國麾下大將高文貴,他掌管的天威營是李定國精銳之中的精銳。
“李將軍,您喚我何事?”
李定國看著這位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心中稍定。
他打開麵前桌子上的地圖,指著涪陵說道:“秦良玉率數萬明軍駐守在涪陵,我在義父麵前誇下海口擒住秦良玉,此事需細細商議。”
高文貴點點頭。
秦良玉麾下戰兵有六萬之眾,就算長壽縣分去一部分兵力,剩下的戰兵也絕不會少於三萬。
他們有多少兵力?
李定國麾下兵馬三萬,再加上張獻忠臨時調來的五萬人,總數八萬。
表麵上看兵力占優。
實際上雙方旗鼓相當。
因為他們的士兵多是裹挾進來的百姓,別說甲胄了,就連好多武器都是自製的。
前麵的精銳打贏了他們能順勢衝鋒,打輸了會第一個逃跑。
反觀秦良玉,兵力由三部分人組成。
戰力最高的是白杆兵,由於在三年前全軍覆沒過一次,再加上明廷沒有錢糧,所以白杆兵的數量不會多,最多也就有一兩千人。
其次是明廷戰兵,數量至少兩萬。
剩下的是招募的新兵,數量一萬左右,戰力一般。
兵力接近三比一的比例。
如果雙方野戰的話,這些兵力對他們來說足夠了。可涪陵是一座城啊,這點兵力根本攻不下涪陵。
想到這,高文貴試探性的問:“要不再向大西王(指張獻忠)要點兵?”
李定國搖頭:“義父雖然號稱二十萬大軍,但真正能打仗的人並不是很多。我大哥(指孫可望)攻長壽縣分走了三萬人。”
“我打涪陵分走了八萬人。”
“不算輜重兵的話,義父手中剩下的戰兵隻有四五萬人。再要兵的話,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張獻忠的補給靠搶,每次搶東西的時候都對能馱重物的騾馬情有獨鍾。由於有這些騾馬幫著馱運糧草,所以張獻忠軍中輜重兵的比例並不高。
麻煩?
高文貴一怔,很快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張獻忠給李定國分兵五萬已經代表了足夠的信任。
再分兵的話,李定國就有資格當張獻忠的義父了...
李定國繼續說道:“攻涪陵義父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他會在合適的時機加入戰鬥。但是,前期攻堅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我麾下隻有你這一支精銳,人數不到五千,既能陸戰,也能水戰。此番攻涪陵,要兵行險著了。”
“所以李將軍的意思是...”高文貴嚐試問道。
“奇襲!”
“奇襲?”
“對!”李定國再次伸手指向地圖上的涪陵,“涪陵下遊有一道天然的關隘,名曰望江關,秦良玉肯定會派重兵把守。”
“所以,隻要把望江關的明軍全部殲滅,就等於斷秦良玉一條臂膀,讓我軍勝將大大增加!”
高文貴愈發看不懂了。
逆水作戰很難做到全殲。
明軍不是傻子,打不過會跑。
戰船不是戰馬,在重量相差不大,風帆麵積差不多的情況下,雙方速度也會差不多。
想追上對方是一件比較難得事。
況且涪陵城就在明軍水師身後,雙方可以互相呼應。
李定國看著迷茫的高文貴微微一笑,手指猛地指向地圖下方。
每戰必衝鋒在前,所向披靡,美髯須,敵人望之驚以為神。為人倜儻有武才,喜歡救人之急,時人美讚其為“曾公子”。
曆史上。
張獻忠擊敗曾英攻後,再陷重慶,長驅攻成都。蜀人飽受張獻忠之苦,皆思曾英道:“曾公子而在,吾不至此。”
秦良玉盯著曾英問:“曾英,你此前敗給張獻忠導致損兵折將。本督給了你二十萬兩白銀募兵,截止到現在招募了多少兵馬?”
曾英麵帶慚愧的說道:“回總督,隻募得萬餘人。”
秦良玉:???
她有些不敢相信的再次問道:“你剛才說多少?”
“回都督,是萬餘人。”
好家夥...
秦良玉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此刻的心情了。
募兵這件事她也做過,但效果非常一般。沒想到曾英居然有這種號召力,振臂一呼萬眾相隨。..
“兵在何處?”秦良玉頓了頓,繼續問。
曾英拱手道:“屬下將水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新招募的士兵在長壽上遊練兵,剩下的老兵和其他新兵駐守在涪陵下遊的望江關。屬下以為,這裏或許是個機會。”
古代在長江逆水行船除了調節風帆、搖櫓劃槳外,在水流湍急的地方須用纖夫拉纖,用繩索配合人力拖動船隻才能做到逆流而上。
望江關一帶河道呈凸字形,有寬有窄,水流時緩時急,很多地方需要用纖夫才能逆水行船。
是伏擊的好地方。
秦良玉對川東的地形非常熟悉,見曾英在望江關設防,非常認可的點了點頭,“水路就交給你了,剩下的陸路交給本督。”
“至於長壽那邊,張獻忠短時間內應該攻不下來。龍文光麾下都是川中精銳戰兵,況且我已在沿途布置數支溪峒兵進行襲擾,想攻長壽先掉一層皮再說。”
曾英知道了秦良玉的部署後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水師怕什麽?
怕後路被抄。
尤其是望江關到涪陵的這段水路。
這裏是長江和烏江的交匯處,水流湍急,戰船逆水難行。
想逆流而上的話需要用江邊的纖夫拉船。
如果被陸路落到張獻忠手裏,他想跑都跑不掉,隻能硬著頭皮往下遊衝。
幾乎等於送死!
眾人邊走邊聊,回到涪陵州衙後又商議了一會,各自領兵回營。
次日一早,數支兵馬魚貫而出,奔向不同方向。
......
酆都縣。
明朝時豐都縣先並入涪州,屬重慶府,後從涪州分出複置為縣,改名酆都,隸重慶府忠州。
由於明軍在忠州戰敗,再加上豐都縣無險可守,所以戰略性的放棄了這裏。
縣衙大堂裏,李定國正在處理軍務。
不多時,堂外響起腳步聲。
緊接著,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此人是李定國麾下大將高文貴,他掌管的天威營是李定國精銳之中的精銳。
“李將軍,您喚我何事?”
李定國看著這位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心中稍定。
他打開麵前桌子上的地圖,指著涪陵說道:“秦良玉率數萬明軍駐守在涪陵,我在義父麵前誇下海口擒住秦良玉,此事需細細商議。”
高文貴點點頭。
秦良玉麾下戰兵有六萬之眾,就算長壽縣分去一部分兵力,剩下的戰兵也絕不會少於三萬。
他們有多少兵力?
李定國麾下兵馬三萬,再加上張獻忠臨時調來的五萬人,總數八萬。
表麵上看兵力占優。
實際上雙方旗鼓相當。
因為他們的士兵多是裹挾進來的百姓,別說甲胄了,就連好多武器都是自製的。
前麵的精銳打贏了他們能順勢衝鋒,打輸了會第一個逃跑。
反觀秦良玉,兵力由三部分人組成。
戰力最高的是白杆兵,由於在三年前全軍覆沒過一次,再加上明廷沒有錢糧,所以白杆兵的數量不會多,最多也就有一兩千人。
其次是明廷戰兵,數量至少兩萬。
剩下的是招募的新兵,數量一萬左右,戰力一般。
兵力接近三比一的比例。
如果雙方野戰的話,這些兵力對他們來說足夠了。可涪陵是一座城啊,這點兵力根本攻不下涪陵。
想到這,高文貴試探性的問:“要不再向大西王(指張獻忠)要點兵?”
李定國搖頭:“義父雖然號稱二十萬大軍,但真正能打仗的人並不是很多。我大哥(指孫可望)攻長壽縣分走了三萬人。”
“我打涪陵分走了八萬人。”
“不算輜重兵的話,義父手中剩下的戰兵隻有四五萬人。再要兵的話,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張獻忠的補給靠搶,每次搶東西的時候都對能馱重物的騾馬情有獨鍾。由於有這些騾馬幫著馱運糧草,所以張獻忠軍中輜重兵的比例並不高。
麻煩?
高文貴一怔,很快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張獻忠給李定國分兵五萬已經代表了足夠的信任。
再分兵的話,李定國就有資格當張獻忠的義父了...
李定國繼續說道:“攻涪陵義父肯定不會坐視不管,他會在合適的時機加入戰鬥。但是,前期攻堅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我麾下隻有你這一支精銳,人數不到五千,既能陸戰,也能水戰。此番攻涪陵,要兵行險著了。”
“所以李將軍的意思是...”高文貴嚐試問道。
“奇襲!”
“奇襲?”
“對!”李定國再次伸手指向地圖上的涪陵,“涪陵下遊有一道天然的關隘,名曰望江關,秦良玉肯定會派重兵把守。”
“所以,隻要把望江關的明軍全部殲滅,就等於斷秦良玉一條臂膀,讓我軍勝將大大增加!”
高文貴愈發看不懂了。
逆水作戰很難做到全殲。
明軍不是傻子,打不過會跑。
戰船不是戰馬,在重量相差不大,風帆麵積差不多的情況下,雙方速度也會差不多。
想追上對方是一件比較難得事。
況且涪陵城就在明軍水師身後,雙方可以互相呼應。
李定國看著迷茫的高文貴微微一笑,手指猛地指向地圖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