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再謀周奎
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 作者:文盲寫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陽武侯府書房失火,錦衣衛王世德被燒死的消息很快傳遍了京師。
京師各方勢力反應各不相同。
有的人高興,有的人難過,還有一些人覺得可惜。
最高興的莫過於新建伯王先通和左都督劉文耀。
這場大火顯然是皇帝有意而為之。
目的就是告訴他們:不管薛濂手裏有什麽證據,都燒沒了。
劉文耀給自己的酒杯倒滿酒,對著空氣說道:“以後再也不用過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日子了。”
難過的人不多。
除了薛濂暗自神傷外,隻有王世德的家人哭的死去活來。
“嗚嗚嗚,都說錦衣衛的差事好,怎麽還能出人命呢?”
“王世德啊王世德,沒了你我怎麽活啊!”
王世德妻子王氏癱坐在地上,不停地抽泣。
“王大嫂,節哀啊!”負責送消息的錦衣衛低頭勸道。
“家裏的老爺們死了,你讓我怎麽節哀?”王氏淚流滿麵。
錦衣衛從懷裏拿出一個包裹:“王大嫂,這是朝廷發放的撫恤銀。隻要王大嫂不改嫁,朝廷以後每個月都會發撫養費。”
王氏立刻不哭了,拿著銀子將屍體抬回了家。
亂世之下,現實在中間,親情兩邊站。
“哎,好端端的怎麽會著火呢?”京師一座茶樓包廂內,定國公徐允禎搖頭歎息,“證據都燒沒了,薛濂再怎麽折騰也沒用了。”
“是啊,陛下這把火放的恰到好處...”喬裝打扮的永康侯徐錫登同樣搖頭。
定西侯蔣秉忠,武安侯鄭之俊,臨淮侯李弘濟,安鄉伯張光燦等人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薛濂已然廢了,不出意外的話他會被削爵抄家,咱們該怎麽應對?”徐錫登看向徐允幀。
徐允幀想了想:“不急,三法司還沒給薛濂定罪,陛下也沒下令削爵抄家,咱們還能再等等。”
“最起碼也得等建奴出關後再說。”
“也隻能這樣了。”
勳貴有勳貴的想法,大臣們有自己的主意。
三位審案官員在得知薛濂府中起火後,立刻達成了共識:拖!
為什麽要拖?
因為他們沒有得到皇帝催促的旨意。
如果皇帝真著急,肯定會派太監傳旨或者送口信,讓他們盡快結案。
皇帝隻是在審案的第一天去順天府衙待了一會,除此之外沒有過問過任何案情。
就連薛濂的口供都不曾看過一眼。
至於拖的到什麽時候,他們也已經想好了。
建奴出關!
建奴前腳出關,後腳他們就結案!
對於薛濂和王敖永誰是主謀的判定,三人一直存在爭議。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拖延的方案。
於是乎,好不容易熱鬧起來的京師又冷了下來。
乾清宮內。
聽到李若璉的匯報後,崇禎麵沉似水:“你是說,細鹽的製作方法很有可能已經泄露出去了?”
李若璉點頭:“這隻是臣的猜測。”
“依據呢?”
“京師食用細鹽的勳貴,官員和富商越來越多,細鹽的銷量卻沒有明顯增加。所以臣猜測,細鹽的製作方法可能泄露了,有人在暗中賣鹽。”
怕崇禎誤會,李若璉補充道:“周商(周皇後商號的名字)裏麵有許多錦衣衛暗衛,臣隻是例行公事詢問銷量是增還是減,並未詢問具體數額。”
崇禎沒有誤會李若璉,而是皺著眉說道:“這件事...沒法查啊!”
確實沒辦法查。
怎麽查?
自從細鹽問世之後,京師上到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都爭相購買。
需求大於供給,導致細鹽價格飆升。
當然。
周商一手細鹽的售價始終不變,變的是二手鹽的價格。
一部分人買了之後自己吃。
一部分人買完之後送禮。
還有一些人既舍不得吃,也沒人送禮,於是轉賣二手鹽掙差價。
就算抓到販賣之人,對方也隻會承認賣的是二手鹽,查不出對方細鹽的真正來曆。
這件事,得換個思路解決。
吃了午飯後,崇禎坐在院子裏曬太陽順便鍛煉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對自己的身體愈發重視起來。
崇禎覺得,明朝皇帝短命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與牆壁上的朱砂有關。
在建造北京皇宮時,為了防腐和防蟲,各個宮殿內部塗抹了大量的朱砂。
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
汞這玩意是有毒的,接觸時間長了身體多多少少都會出問題。
大明朝這些皇帝中,朱元璋一輩子都在南京皇宮居住辦公,沒有受到毒害。
朱棣大部分時間都在南京,受到的影響不大。
到了仁宗,宣宗和英宗,情況就比較厲害了。
死的一個比一個早。
或許有人會說,滿清的皇帝為什麽沒受影響?
答案大致有兩個。
一個是經過兩百多年的揮發後,皇宮裏的汞揮發的差不多了。
第二個答案是滿清皇帝並不是一直待在皇宮裏麵。
在炎熱的夏天,也就是汞揮發速度最快的時候,滿清的皇帝會去圓明園甚至承德避暑山莊避暑。
他們好巧不巧的避開了這個危險時間段。
春天秋天和冬天,揮發不嚴重,受到的影響也就不大。
射出最後一支箭後,崇禎忽然有了主意:“傳旨,讓嘉定伯進宮來見朕。”
嘉定伯周奎此時正在家裏數銀子!
自從接手晉商的生意後,他的財富肉眼可見的增長起來。
再加上有李邦華暗中幫助,周氏商號的隊伍所到之處暢行無阻。
“有一個當皇帝的姑爺就是好,銀子就跟大風刮來的似的,嘿嘿!”
“一箱是一萬兩,這裏總共有六十多箱!”
“六十萬兩啊,發財了,發財了!”周奎激動地差點蹦起來。
此前崇禎從他那搶了二十多萬兩家產,現在不但掙回了本錢,還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簡直不要太開心。
就在周奎有些得意忘形時,門外傳來下人的聲音:“老爺,宮裏來人送信了。”
“是皇後想家了嗎?”
“不是,是陛下讓您進宮敘事。”
京師各方勢力反應各不相同。
有的人高興,有的人難過,還有一些人覺得可惜。
最高興的莫過於新建伯王先通和左都督劉文耀。
這場大火顯然是皇帝有意而為之。
目的就是告訴他們:不管薛濂手裏有什麽證據,都燒沒了。
劉文耀給自己的酒杯倒滿酒,對著空氣說道:“以後再也不用過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日子了。”
難過的人不多。
除了薛濂暗自神傷外,隻有王世德的家人哭的死去活來。
“嗚嗚嗚,都說錦衣衛的差事好,怎麽還能出人命呢?”
“王世德啊王世德,沒了你我怎麽活啊!”
王世德妻子王氏癱坐在地上,不停地抽泣。
“王大嫂,節哀啊!”負責送消息的錦衣衛低頭勸道。
“家裏的老爺們死了,你讓我怎麽節哀?”王氏淚流滿麵。
錦衣衛從懷裏拿出一個包裹:“王大嫂,這是朝廷發放的撫恤銀。隻要王大嫂不改嫁,朝廷以後每個月都會發撫養費。”
王氏立刻不哭了,拿著銀子將屍體抬回了家。
亂世之下,現實在中間,親情兩邊站。
“哎,好端端的怎麽會著火呢?”京師一座茶樓包廂內,定國公徐允禎搖頭歎息,“證據都燒沒了,薛濂再怎麽折騰也沒用了。”
“是啊,陛下這把火放的恰到好處...”喬裝打扮的永康侯徐錫登同樣搖頭。
定西侯蔣秉忠,武安侯鄭之俊,臨淮侯李弘濟,安鄉伯張光燦等人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薛濂已然廢了,不出意外的話他會被削爵抄家,咱們該怎麽應對?”徐錫登看向徐允幀。
徐允幀想了想:“不急,三法司還沒給薛濂定罪,陛下也沒下令削爵抄家,咱們還能再等等。”
“最起碼也得等建奴出關後再說。”
“也隻能這樣了。”
勳貴有勳貴的想法,大臣們有自己的主意。
三位審案官員在得知薛濂府中起火後,立刻達成了共識:拖!
為什麽要拖?
因為他們沒有得到皇帝催促的旨意。
如果皇帝真著急,肯定會派太監傳旨或者送口信,讓他們盡快結案。
皇帝隻是在審案的第一天去順天府衙待了一會,除此之外沒有過問過任何案情。
就連薛濂的口供都不曾看過一眼。
至於拖的到什麽時候,他們也已經想好了。
建奴出關!
建奴前腳出關,後腳他們就結案!
對於薛濂和王敖永誰是主謀的判定,三人一直存在爭議。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拖延的方案。
於是乎,好不容易熱鬧起來的京師又冷了下來。
乾清宮內。
聽到李若璉的匯報後,崇禎麵沉似水:“你是說,細鹽的製作方法很有可能已經泄露出去了?”
李若璉點頭:“這隻是臣的猜測。”
“依據呢?”
“京師食用細鹽的勳貴,官員和富商越來越多,細鹽的銷量卻沒有明顯增加。所以臣猜測,細鹽的製作方法可能泄露了,有人在暗中賣鹽。”
怕崇禎誤會,李若璉補充道:“周商(周皇後商號的名字)裏麵有許多錦衣衛暗衛,臣隻是例行公事詢問銷量是增還是減,並未詢問具體數額。”
崇禎沒有誤會李若璉,而是皺著眉說道:“這件事...沒法查啊!”
確實沒辦法查。
怎麽查?
自從細鹽問世之後,京師上到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都爭相購買。
需求大於供給,導致細鹽價格飆升。
當然。
周商一手細鹽的售價始終不變,變的是二手鹽的價格。
一部分人買了之後自己吃。
一部分人買完之後送禮。
還有一些人既舍不得吃,也沒人送禮,於是轉賣二手鹽掙差價。
就算抓到販賣之人,對方也隻會承認賣的是二手鹽,查不出對方細鹽的真正來曆。
這件事,得換個思路解決。
吃了午飯後,崇禎坐在院子裏曬太陽順便鍛煉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對自己的身體愈發重視起來。
崇禎覺得,明朝皇帝短命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與牆壁上的朱砂有關。
在建造北京皇宮時,為了防腐和防蟲,各個宮殿內部塗抹了大量的朱砂。
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
汞這玩意是有毒的,接觸時間長了身體多多少少都會出問題。
大明朝這些皇帝中,朱元璋一輩子都在南京皇宮居住辦公,沒有受到毒害。
朱棣大部分時間都在南京,受到的影響不大。
到了仁宗,宣宗和英宗,情況就比較厲害了。
死的一個比一個早。
或許有人會說,滿清的皇帝為什麽沒受影響?
答案大致有兩個。
一個是經過兩百多年的揮發後,皇宮裏的汞揮發的差不多了。
第二個答案是滿清皇帝並不是一直待在皇宮裏麵。
在炎熱的夏天,也就是汞揮發速度最快的時候,滿清的皇帝會去圓明園甚至承德避暑山莊避暑。
他們好巧不巧的避開了這個危險時間段。
春天秋天和冬天,揮發不嚴重,受到的影響也就不大。
射出最後一支箭後,崇禎忽然有了主意:“傳旨,讓嘉定伯進宮來見朕。”
嘉定伯周奎此時正在家裏數銀子!
自從接手晉商的生意後,他的財富肉眼可見的增長起來。
再加上有李邦華暗中幫助,周氏商號的隊伍所到之處暢行無阻。
“有一個當皇帝的姑爺就是好,銀子就跟大風刮來的似的,嘿嘿!”
“一箱是一萬兩,這裏總共有六十多箱!”
“六十萬兩啊,發財了,發財了!”周奎激動地差點蹦起來。
此前崇禎從他那搶了二十多萬兩家產,現在不但掙回了本錢,還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簡直不要太開心。
就在周奎有些得意忘形時,門外傳來下人的聲音:“老爺,宮裏來人送信了。”
“是皇後想家了嗎?”
“不是,是陛下讓您進宮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