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卸甲歸田
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 作者:文盲寫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先進入校場的不是崇禎,而是兩麵大旗。
一麵大明國旗,一麵象征皇權的九旒(liu二聲)黃龍旗。
兩麵大旗進入校場後停了一下,隨後調轉方向直奔高台而去。
“咱們大明的國旗果然威武!”
“是啊,以後咱們大明的軍隊都可以用這種旗了。”
“旁邊那麵黃色的旗是什麽旗?”有不懂的人問。
在場的老兵都經曆過京師保衛戰,有不少人見過崇禎和九旒龍旗。
一幫人開始興奮地大喊:“九旒龍旗,是陛下!”
“陛下來了!”
在兩萬多老兵的注視下,崇禎邁步走進校場,登上了高台。
嘈雜的校場先是陷入短暫的安靜,隨後爆發出震耳的歡呼聲。
畢竟誰也沒料到大明皇帝會親臨校場。
這歡呼聲讓眾人沸騰的同時,也把李憲忠嚇壞了。
他立刻將手放到佩刀上,凝神戒備。
身為勇衛營一把手,要對陛下的安全負責到底。
此番出宮隨行的將士隻有一千多人,而校場下卻站著兩萬多人。
如果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歡呼過後,崇禎雙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
“朕聽說,京營最近正在裁撤老兵,所以來校場看看。”
崇禎的話被提前站在台下的太監聽在耳朵裏,隨後用盡全力重複喊了出去。
像這樣的太監有幾百個,他們依次分散在軍中,將崇禎說過的每句都重複一遍。
校場上兩萬多老兵沉默不語。
那些提前準備好的話已經到了嘴邊,可就是說不出來。
如果站在台上的是官員,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將心中訴求說出來,喊出來。
但是現在站在台上的是大明皇帝!
他們沒有膽量當著他的麵放肆。
偌大的校場,安靜得隻有風聲和呼吸聲。
崇禎當然知道他們心中所想。
昨日上半夜,錦衣衛在軍中安插的眼線就將這個消息送進了皇宮。
李邦華和劉文耀的意思是強硬鎮壓!
把城外的戰兵調進城,隻要堵住校場進出口,裏麵就算掀翻了天也影響不到京師大局。
崇禎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否決了他們的方案。
把城外的戰兵調進城隻會激化矛盾,甚至造成雙方火拚。
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麵就是自相殘殺。
崇禎穩了穩心神,繼續說道:“在遼東打過建奴的,全都站出來去校場西麵空地上。”.z.
聽完這句話後,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因為他們不知道崇禎要幹什麽。
見沒人動彈,太監們開始大聲催促。
“都別愣著了,凡是打過建奴的,趕緊麻溜兒的過去!”
“快快快,跑步前進!”
一個士兵拍著前麵人的肩膀說道:“走啊二哥,咱們都在遼東打過建奴,陛下讓咱們過去呢!”
“不去,準沒好事。”
旁邊有人附和道:“對啊,肯定沒好事,有好事也輪不到咱們這些臭當兵的!”
“照我說啊,陛下怕裁兵時發生嘩變,這才親臨校場。他這麽做就是分散咱們的兵力,然後各個擊破。”
聽到其他人這麽說,剛才那個士兵停下腳步,轉身又回到了隊伍裏。
由於士兵們疑心重,導致西邊的空地上沒什麽,顯得很是冷清。
崇禎也不著急,站在高台上靜靜地看。
他倒要看看軍中這些將領都是些什麽成色。
劉芳名的方陣與馬科的方陣挨著,他們兩人悄悄湊到一起。
“老馬,你不在遼東打過仗嗎,快點過去啊!”劉芳名說道。
“哎,別提了!”馬科歎了口氣,“當年隨洪承疇支援錦州,結果先後在塔山和錦州敗給建奴,最後搭上黃蜚的船從海上敗歸。”
“陛下此舉可能是算舊賬!”
馬科麾下士兵見主將不動,也不敢亂動,隻能站在原地靜觀其變。
眼看現場局勢愈發尷尬,劉文耀派人給京營嫡係部隊送信。
劉文耀嫡係將領接到消息後立刻站在各自方陣前大喊:“陛下有旨,凡是在遼東打過建奴的都去西麵空地上。”
“無論勝敗,都必須去!”
在他們的指揮下,整齊的方陣開始鬆動。
一個...兩個...十個...
人都有從眾心理,隻要有人帶頭,他們就會放下心中的顧慮,跟著帶頭的人走。
不多時,西麵空地上聚集了兩千來人。
寒風之中。
他們頂盔摜甲,手拿武器,心情忐忑。
畢竟誰也不知道迎接他們的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過大部分人都覺得應該是好事。
崇禎繼續下令:“在草原打過蒙古人的,也去西麵空地上集結。”
校場上,士兵們從各個方陣裏走出來,一步三回頭地去往西麵。
一刻鍾後。
西麵空地上聚集了很多士兵,打過建奴和蒙古人的士兵加起來,粗略一數竟有四五千之眾。
在得知這些人的數量後,崇禎心裏有底了。
他繼續下令:“流賊圍城前,凡是打過流賊的,包括降兵,繼續去西麵空地上集結。”
隨著太監們傳達完旨意後,整個校場開始忙碌起來。
這次動起來的士兵最多,也最慢。
直到兩刻鍾後,校場上才再次恢複平靜。
“那邊有多少人?”崇禎懶得數,問身邊的李憲忠。
李憲忠掃了兩眼後得出劫掠:“回陛下,大約有萬餘人,具體的話還得詳細數一數。”
“不必細數了,讓他們列好隊,朕要檢閱!”
旨意傳達後不久,萬人的軍陣便以最快的速度排列整齊。
他們都是老兵。
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戰鬥力下降,但是基本的軍事素養還是有的。
在勇衛營的護送下,崇禎來到軍陣前麵。
劉文耀站在崇禎旁邊,對著第一排的士兵喊道:“第一排的說說都在哪打過仗!”
“大淩河...”
“鬆山,錦州!”
“寧遠!”
“大同!”
“宣府!”
“甘肅!”
“潼關南原!”
“朱仙鎮!”
......
士兵們用盡全身力氣,將自己征戰過的地方喊了出來。
聽著這些地名,崇禎眼圈紅了一下。
這些人曾經在這些地方經曆過一場甚至多場血戰!
無論勝敗,最終都活了下來。
轉戰千裏後又回到京師,充入京營。
與那些降兵相比,他們更值得讓人尊敬。
崇禎高聲道:“自今日起,年輕力壯者可繼續在軍中服役,老弱病殘需卸甲歸田。”
一麵大明國旗,一麵象征皇權的九旒(liu二聲)黃龍旗。
兩麵大旗進入校場後停了一下,隨後調轉方向直奔高台而去。
“咱們大明的國旗果然威武!”
“是啊,以後咱們大明的軍隊都可以用這種旗了。”
“旁邊那麵黃色的旗是什麽旗?”有不懂的人問。
在場的老兵都經曆過京師保衛戰,有不少人見過崇禎和九旒龍旗。
一幫人開始興奮地大喊:“九旒龍旗,是陛下!”
“陛下來了!”
在兩萬多老兵的注視下,崇禎邁步走進校場,登上了高台。
嘈雜的校場先是陷入短暫的安靜,隨後爆發出震耳的歡呼聲。
畢竟誰也沒料到大明皇帝會親臨校場。
這歡呼聲讓眾人沸騰的同時,也把李憲忠嚇壞了。
他立刻將手放到佩刀上,凝神戒備。
身為勇衛營一把手,要對陛下的安全負責到底。
此番出宮隨行的將士隻有一千多人,而校場下卻站著兩萬多人。
如果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歡呼過後,崇禎雙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
“朕聽說,京營最近正在裁撤老兵,所以來校場看看。”
崇禎的話被提前站在台下的太監聽在耳朵裏,隨後用盡全力重複喊了出去。
像這樣的太監有幾百個,他們依次分散在軍中,將崇禎說過的每句都重複一遍。
校場上兩萬多老兵沉默不語。
那些提前準備好的話已經到了嘴邊,可就是說不出來。
如果站在台上的是官員,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將心中訴求說出來,喊出來。
但是現在站在台上的是大明皇帝!
他們沒有膽量當著他的麵放肆。
偌大的校場,安靜得隻有風聲和呼吸聲。
崇禎當然知道他們心中所想。
昨日上半夜,錦衣衛在軍中安插的眼線就將這個消息送進了皇宮。
李邦華和劉文耀的意思是強硬鎮壓!
把城外的戰兵調進城,隻要堵住校場進出口,裏麵就算掀翻了天也影響不到京師大局。
崇禎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否決了他們的方案。
把城外的戰兵調進城隻會激化矛盾,甚至造成雙方火拚。
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麵就是自相殘殺。
崇禎穩了穩心神,繼續說道:“在遼東打過建奴的,全都站出來去校場西麵空地上。”.z.
聽完這句話後,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因為他們不知道崇禎要幹什麽。
見沒人動彈,太監們開始大聲催促。
“都別愣著了,凡是打過建奴的,趕緊麻溜兒的過去!”
“快快快,跑步前進!”
一個士兵拍著前麵人的肩膀說道:“走啊二哥,咱們都在遼東打過建奴,陛下讓咱們過去呢!”
“不去,準沒好事。”
旁邊有人附和道:“對啊,肯定沒好事,有好事也輪不到咱們這些臭當兵的!”
“照我說啊,陛下怕裁兵時發生嘩變,這才親臨校場。他這麽做就是分散咱們的兵力,然後各個擊破。”
聽到其他人這麽說,剛才那個士兵停下腳步,轉身又回到了隊伍裏。
由於士兵們疑心重,導致西邊的空地上沒什麽,顯得很是冷清。
崇禎也不著急,站在高台上靜靜地看。
他倒要看看軍中這些將領都是些什麽成色。
劉芳名的方陣與馬科的方陣挨著,他們兩人悄悄湊到一起。
“老馬,你不在遼東打過仗嗎,快點過去啊!”劉芳名說道。
“哎,別提了!”馬科歎了口氣,“當年隨洪承疇支援錦州,結果先後在塔山和錦州敗給建奴,最後搭上黃蜚的船從海上敗歸。”
“陛下此舉可能是算舊賬!”
馬科麾下士兵見主將不動,也不敢亂動,隻能站在原地靜觀其變。
眼看現場局勢愈發尷尬,劉文耀派人給京營嫡係部隊送信。
劉文耀嫡係將領接到消息後立刻站在各自方陣前大喊:“陛下有旨,凡是在遼東打過建奴的都去西麵空地上。”
“無論勝敗,都必須去!”
在他們的指揮下,整齊的方陣開始鬆動。
一個...兩個...十個...
人都有從眾心理,隻要有人帶頭,他們就會放下心中的顧慮,跟著帶頭的人走。
不多時,西麵空地上聚集了兩千來人。
寒風之中。
他們頂盔摜甲,手拿武器,心情忐忑。
畢竟誰也不知道迎接他們的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過大部分人都覺得應該是好事。
崇禎繼續下令:“在草原打過蒙古人的,也去西麵空地上集結。”
校場上,士兵們從各個方陣裏走出來,一步三回頭地去往西麵。
一刻鍾後。
西麵空地上聚集了很多士兵,打過建奴和蒙古人的士兵加起來,粗略一數竟有四五千之眾。
在得知這些人的數量後,崇禎心裏有底了。
他繼續下令:“流賊圍城前,凡是打過流賊的,包括降兵,繼續去西麵空地上集結。”
隨著太監們傳達完旨意後,整個校場開始忙碌起來。
這次動起來的士兵最多,也最慢。
直到兩刻鍾後,校場上才再次恢複平靜。
“那邊有多少人?”崇禎懶得數,問身邊的李憲忠。
李憲忠掃了兩眼後得出劫掠:“回陛下,大約有萬餘人,具體的話還得詳細數一數。”
“不必細數了,讓他們列好隊,朕要檢閱!”
旨意傳達後不久,萬人的軍陣便以最快的速度排列整齊。
他們都是老兵。
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戰鬥力下降,但是基本的軍事素養還是有的。
在勇衛營的護送下,崇禎來到軍陣前麵。
劉文耀站在崇禎旁邊,對著第一排的士兵喊道:“第一排的說說都在哪打過仗!”
“大淩河...”
“鬆山,錦州!”
“寧遠!”
“大同!”
“宣府!”
“甘肅!”
“潼關南原!”
“朱仙鎮!”
......
士兵們用盡全身力氣,將自己征戰過的地方喊了出來。
聽著這些地名,崇禎眼圈紅了一下。
這些人曾經在這些地方經曆過一場甚至多場血戰!
無論勝敗,最終都活了下來。
轉戰千裏後又回到京師,充入京營。
與那些降兵相比,他們更值得讓人尊敬。
崇禎高聲道:“自今日起,年輕力壯者可繼續在軍中服役,老弱病殘需卸甲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