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揚帆,起航
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 作者:文盲寫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要和建奴搞軍備競賽,而且是建奴不太熟悉的水師賽道上。
當年鷹醬就是用類似的方法搞垮了毛熊。
曆史上,在崇禎十七年以前,皇太極數次派人要求與大明朝廷議和。
除了自認為軍事力量不足外,還有經濟因素。
打仗打的是錢糧。
首先是錢。
努爾哈赤遷都遼陽後鑄造過天命銅錢,由於缺銅和技術不過關,六年後的天命十年,後金政權以銀子豐富,不必用銅的原因禁止鑄造銅錢。
他們的銀子從哪兒來?
掠奪+貿易!
掠奪遼東漢民,掠奪蒙古人,掠奪朝鮮人。
攻下的地方越多,搶到的銀子也就越多。
一旦停止劫掠,建奴的財政就會出現問題。
因為他們沒有收入來源。
征收賦稅?
開玩笑!
征誰的稅?
底層百姓都是奴隸,除了口糧外什麽都沒有。旗人的糧食是旗內私產,不可能上交。
除了掠奪外,隻能通過商人把遼東的人參,皮草換成銀子。
黑土固然肥沃,但隻能種一季。
小冰河氣候帶來幹旱和寒冷氣候導致的糧食減產嚴重。
遼東物價最高時一石糧能賣八兩銀子!
比中原最高物價高一倍。
大明財政緊張可以抄官員、富商的家。
建奴財政緊張抄誰的家?
錢都在旗人手裏,抄他們的家等於自尋死路。
等他們見識到大明水師的戰力後,無論為了防守還是進攻,都不得不在水師身上耗費大量資金。
這對建奴財政將是一項巨大的考驗。
登州。
大明立國初期,登州是萊州府治下的一個州。
洪武九年,朝廷下旨:時以登、萊二州皆瀕大海,為高麗、日本往來要道,非建府治,增兵衛,不足以鎮之。
自此升州為府,治所蓬萊。
崇禎二十一年六月十三。
登州府城北麵的海麵上,新到任不久的登萊巡撫袁樞,關遼登津水師總兵黃蜚,副將楊展,副將曾英等人正在一艘大船上觀看新兵操練。
一個將領站在船頭大喊道:“按照朝廷最新旨意,水師不但要習水戰,還要習陸戰。”
“從今以後每月初一,初五,初九,十三,十七,二十一,二十五,二十九練習水戰。”
“每月初七,十一,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七訓練陸戰。”
“水戰又分單船訓練和艦隊合練,今天進行單船訓練。水戰的關鍵是在戰鬥前占據上風,然後順風進攻”
當時主流戰術都是占據上風發動進攻。
不過也有例外,法國水師習慣待在下風的位置,以便能在戰敗後及時撤退。
陣陣炮聲過後,海麵上一艘艘簡易的靶船被擊沉。
操練結束後,士兵們操控著風帆將戰船駛回港口。
一行人離船登岸,騎馬返回登州府城內。
簡單吃完午飯後,眾人圍坐在一起開始討論。
黃蜚輕咳一聲站起來說道:“巡撫大人,諸位同僚,咱們剛才登上的那艘船是工部最新建造的龍骨炮船。此船比與我軍之前的主力戰艦福船大一些,整船全長十四丈左右,舷寬三丈,船艙深不到兩丈,上麵寬闊適合作戰,尖底適合深海航行。”
“此船和雙甲板福船還有什麽區別?”袁樞問。
雙甲板福船是在大福船的基礎上增加一層甲板,下麵的甲板布置重炮,發射大彈丸用於擊沉敵船。
上麵的甲板布置佛朗機等輕型火炮,發射百子連珠彈殺傷地方甲板上的士兵。
黃蜚介紹:“此船比雙甲板福船的火炮多很多,且更抗揍,行船速度也快一些,其他的相差無幾。”
見眾人沒有提問,黃蜚繼續介紹:“龍骨炮船要兵百餘名,裝有紅夷大炮八門,無敵神飛炮,發熕(gong),迅雷炮十二門,百子炮、佛朗機二十門。”
(並非虛構,大明天啟年寧紹副總兵何汝賓所著《兵錄》一書中有記載。)
呼——
眾人雖然在現場見過了實物,但還是被四十門輕重型火炮的配置驚豔到了。
尤其是裝上了紅夷大炮!
這玩意的射程為所有火炮之最。
當時明軍最大的福船因為結構承重問題沒法裝備紅夷大炮。
有了紅夷大炮,他們可以在海岸邊隨意航行。
岸炮固定,艦炮移動,對射時高下立現!
“這麽說吧,”黃蜚頓了頓,“此船可稱海戰之利器!”
“可惜啊”一片讚揚聲中,袁樞歎了口氣。
“船堅炮利,袁大人為何歎息?”楊展問。
“船堅炮利是實戰打出來的,而不靠工部那些官員吹出來的。”袁樞認真表示。
眾人表情雖然各不相同,但十分認可袁樞的話。
“要不咱們請旨出海打一仗?”曾英提議。
“打誰?”
“打建奴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此前都是毛文龍部下,不但擅長陸戰,水戰更是一把好手。此前他們就在遼南一帶幫著建奴打造水師,布置岸防,現在是時候打他們的臉了。”
在眾人商議請旨時,門外衛兵前來報信:“報,有旨意。”
一行人急忙起身去外麵接旨。
聽完旨意的內容後,所有人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崇禎二十一年六月十八。
登州府北麵的海麵上。
兩艘龍骨炮船,兩艘雙甲板福船,四艘大福船,一百多艘哨船,冬船,鳥船仿佛一片海洋森林,帆影蔽日。
高大的戰船上,大明國旗和帥旗迎風飄揚。
戰船隨著海浪的波濤起起伏伏,卻又因為船錨的存在而穩如磐石。
“大人,您是登萊巡撫,隻需運籌帷幄之中就行,不必上前線!”黃蜚攔著袁樞不讓他上船。
“我不去前線看如何知道建奴的布防情況?”
“屬下會將所看到的一切都寫下來,畫下來,大人隻需看圖即可。”黃蜚繼續勸。
“隻看圖不去前線,豈不是紙上談兵?”袁樞不顧眾人阻攔登上一艘龍骨炮船。
他站在船頭上,在海風的吹拂下心潮澎湃。
“二十七年前,家父曾在此訓練陸戰水師收複遼南。”
袁樞頓了頓,望著遠方的海麵,仿佛能看到當年紛飛的戰火。
“今日,我袁樞站在這裏向家父發誓,定要收複遼東,複我大明河山!”
船上的士兵們看著袁樞的背影,眼睛裏充滿了敬仰和崇拜。
袁樞的父親袁可立巡撫登萊期間治軍嚴明,所過之處雞犬不擾,又斬殺貪官汙吏,平反冤獄,被當地百姓稱為袁青天。
如今,他的後人就站在眼前做著同樣的事。
“明軍威武!”士兵們的呼嘯聲在海麵上回蕩。
袁樞精神為之一振,他右手高高舉在空中,對著傳令官喊道:“傳令,揚帆,啟航!”
當年鷹醬就是用類似的方法搞垮了毛熊。
曆史上,在崇禎十七年以前,皇太極數次派人要求與大明朝廷議和。
除了自認為軍事力量不足外,還有經濟因素。
打仗打的是錢糧。
首先是錢。
努爾哈赤遷都遼陽後鑄造過天命銅錢,由於缺銅和技術不過關,六年後的天命十年,後金政權以銀子豐富,不必用銅的原因禁止鑄造銅錢。
他們的銀子從哪兒來?
掠奪+貿易!
掠奪遼東漢民,掠奪蒙古人,掠奪朝鮮人。
攻下的地方越多,搶到的銀子也就越多。
一旦停止劫掠,建奴的財政就會出現問題。
因為他們沒有收入來源。
征收賦稅?
開玩笑!
征誰的稅?
底層百姓都是奴隸,除了口糧外什麽都沒有。旗人的糧食是旗內私產,不可能上交。
除了掠奪外,隻能通過商人把遼東的人參,皮草換成銀子。
黑土固然肥沃,但隻能種一季。
小冰河氣候帶來幹旱和寒冷氣候導致的糧食減產嚴重。
遼東物價最高時一石糧能賣八兩銀子!
比中原最高物價高一倍。
大明財政緊張可以抄官員、富商的家。
建奴財政緊張抄誰的家?
錢都在旗人手裏,抄他們的家等於自尋死路。
等他們見識到大明水師的戰力後,無論為了防守還是進攻,都不得不在水師身上耗費大量資金。
這對建奴財政將是一項巨大的考驗。
登州。
大明立國初期,登州是萊州府治下的一個州。
洪武九年,朝廷下旨:時以登、萊二州皆瀕大海,為高麗、日本往來要道,非建府治,增兵衛,不足以鎮之。
自此升州為府,治所蓬萊。
崇禎二十一年六月十三。
登州府城北麵的海麵上,新到任不久的登萊巡撫袁樞,關遼登津水師總兵黃蜚,副將楊展,副將曾英等人正在一艘大船上觀看新兵操練。
一個將領站在船頭大喊道:“按照朝廷最新旨意,水師不但要習水戰,還要習陸戰。”
“從今以後每月初一,初五,初九,十三,十七,二十一,二十五,二十九練習水戰。”
“每月初七,十一,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七訓練陸戰。”
“水戰又分單船訓練和艦隊合練,今天進行單船訓練。水戰的關鍵是在戰鬥前占據上風,然後順風進攻”
當時主流戰術都是占據上風發動進攻。
不過也有例外,法國水師習慣待在下風的位置,以便能在戰敗後及時撤退。
陣陣炮聲過後,海麵上一艘艘簡易的靶船被擊沉。
操練結束後,士兵們操控著風帆將戰船駛回港口。
一行人離船登岸,騎馬返回登州府城內。
簡單吃完午飯後,眾人圍坐在一起開始討論。
黃蜚輕咳一聲站起來說道:“巡撫大人,諸位同僚,咱們剛才登上的那艘船是工部最新建造的龍骨炮船。此船比與我軍之前的主力戰艦福船大一些,整船全長十四丈左右,舷寬三丈,船艙深不到兩丈,上麵寬闊適合作戰,尖底適合深海航行。”
“此船和雙甲板福船還有什麽區別?”袁樞問。
雙甲板福船是在大福船的基礎上增加一層甲板,下麵的甲板布置重炮,發射大彈丸用於擊沉敵船。
上麵的甲板布置佛朗機等輕型火炮,發射百子連珠彈殺傷地方甲板上的士兵。
黃蜚介紹:“此船比雙甲板福船的火炮多很多,且更抗揍,行船速度也快一些,其他的相差無幾。”
見眾人沒有提問,黃蜚繼續介紹:“龍骨炮船要兵百餘名,裝有紅夷大炮八門,無敵神飛炮,發熕(gong),迅雷炮十二門,百子炮、佛朗機二十門。”
(並非虛構,大明天啟年寧紹副總兵何汝賓所著《兵錄》一書中有記載。)
呼——
眾人雖然在現場見過了實物,但還是被四十門輕重型火炮的配置驚豔到了。
尤其是裝上了紅夷大炮!
這玩意的射程為所有火炮之最。
當時明軍最大的福船因為結構承重問題沒法裝備紅夷大炮。
有了紅夷大炮,他們可以在海岸邊隨意航行。
岸炮固定,艦炮移動,對射時高下立現!
“這麽說吧,”黃蜚頓了頓,“此船可稱海戰之利器!”
“可惜啊”一片讚揚聲中,袁樞歎了口氣。
“船堅炮利,袁大人為何歎息?”楊展問。
“船堅炮利是實戰打出來的,而不靠工部那些官員吹出來的。”袁樞認真表示。
眾人表情雖然各不相同,但十分認可袁樞的話。
“要不咱們請旨出海打一仗?”曾英提議。
“打誰?”
“打建奴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此前都是毛文龍部下,不但擅長陸戰,水戰更是一把好手。此前他們就在遼南一帶幫著建奴打造水師,布置岸防,現在是時候打他們的臉了。”
在眾人商議請旨時,門外衛兵前來報信:“報,有旨意。”
一行人急忙起身去外麵接旨。
聽完旨意的內容後,所有人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崇禎二十一年六月十八。
登州府北麵的海麵上。
兩艘龍骨炮船,兩艘雙甲板福船,四艘大福船,一百多艘哨船,冬船,鳥船仿佛一片海洋森林,帆影蔽日。
高大的戰船上,大明國旗和帥旗迎風飄揚。
戰船隨著海浪的波濤起起伏伏,卻又因為船錨的存在而穩如磐石。
“大人,您是登萊巡撫,隻需運籌帷幄之中就行,不必上前線!”黃蜚攔著袁樞不讓他上船。
“我不去前線看如何知道建奴的布防情況?”
“屬下會將所看到的一切都寫下來,畫下來,大人隻需看圖即可。”黃蜚繼續勸。
“隻看圖不去前線,豈不是紙上談兵?”袁樞不顧眾人阻攔登上一艘龍骨炮船。
他站在船頭上,在海風的吹拂下心潮澎湃。
“二十七年前,家父曾在此訓練陸戰水師收複遼南。”
袁樞頓了頓,望著遠方的海麵,仿佛能看到當年紛飛的戰火。
“今日,我袁樞站在這裏向家父發誓,定要收複遼東,複我大明河山!”
船上的士兵們看著袁樞的背影,眼睛裏充滿了敬仰和崇拜。
袁樞的父親袁可立巡撫登萊期間治軍嚴明,所過之處雞犬不擾,又斬殺貪官汙吏,平反冤獄,被當地百姓稱為袁青天。
如今,他的後人就站在眼前做著同樣的事。
“明軍威武!”士兵們的呼嘯聲在海麵上回蕩。
袁樞精神為之一振,他右手高高舉在空中,對著傳令官喊道:“傳令,揚帆,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