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丫鬟的稟報,寧熙景與葉樂樂不由麵麵相覷。
說實話,兩人都將這號人物拋諸腦後了。
說起來,要結姻緣,肯定不能糊裏糊塗的結,夏家事前對寧熙景已有所了解。
榮國公府其實知道要與寧熙景結這門其實十分不智,且不說寧熙景一介江湖草莽,對榮國公府於朝庭上毫無助力。就是皇帝沒明說,他們也知道這陣仗來得奇怪,皇帝那語氣,跟讓他們獻女遠嫁和親差不離兒。
但寧熙景怎麽說也是英國公之後,小門小戶的女兒配不上,既是賜婚,就隻能從高門裏選。
能是高門,一家家的女兒都養得尊貴,就是庶女,嫁個新科進士,以後在朝中也有股新生勢力。大多都舍不得折出去。
偏榮國公府早兩代前就犯了聖怒,多年不得聖眷,什麽好事都沒他們的一份,旁人看著也是跟高踩低的,這些年來沒少受苦,府裏早已是外強中幹,底子被掏空,隻剩個空架子了。
榮國公早就對外宣稱不再理事,實際等新君一上位,他便緊密的盯著,以期能重得帝心。
此次皇帝拋了個橄欖枝下來,他如何能不接住?別說隻是個嫡長孫女兒,就是想要他的老妻,那也得洗洗送上去。不論這嫡長孫女兒嫁得如何,就是死了也不要緊。這是榮國公府給皇帝陛下的一份投誠書,
未料到婚禮上一場巨變,寧熙景甩甩袖子走了。
皇帝沉著一張臉,誰也不敢去撈他心中那顆海底針,再去逼問他:這新娘子可怎麽辦呢?
榮國公府也為了難,說起來雖然匆忙,但三媒六聘都做全了的,新娘也是八抬的大轎上了門的。雖然最後沒能禮成,但在世人眼中,這夏氏身上的標簽就已經是寧家婦了。
再把這夏氏另許他人?也要有人敢受,也要有人肯受啊!
正是閻王打架,小鬼遭殃,炮灰的就是這夏氏了。
寧熙景本身對這夏氏並無個人喜惡,一切三媒六聘都是官方替他操辦的,他不過是坐等到那一刻再行發動,壓根沒有想到這個人。
此時也不知她一個女子是如何千裏迢迢的找上門來的。
寧熙景看著葉樂樂,有些不自在:“說來她也有些可憐,日後可嫁給誰去呢?”
葉樂樂聽著不對,斜著眼看他:“寧大俠莫不是動了惻隱之心,想著將錯就錯,把她迎進門來?”寧熙景的優點就是心善,但此刻這也不全是好事。
寧熙景聽得葉樂樂這話裏風雲欲動,連忙否認:“當然不是!我隻是想,也可見她一麵,看看她是自己來的,還是榮國公府的意思。總之先回絕了她,再看若有能幫手的地方就幫她一把,免得她在島外徘徊不去,耽擱了年華。”
葉樂樂看了他半天,心中暗暗思忖,若不讓他見,他心中掛著這麽件事,反倒不好。不若就見見這夏氏,看看是何方神聖。當日在禮堂上匆匆一瞥,就覺這夏氏十分鎮定。不過,葉樂樂如今對寧熙景絕對有信心,這女人與女人的戰爭裏,其實關鍵還是男人,任夏氏如何厲害,料想也翻不出天去。
當下便沒好氣的哼了一聲:“那咱們一起去看看。”
葉樂樂狐假虎威的傳令,讓人派船接了夏氏上島,再一路送到佩華廳去。
寧熙景聽了笑看著她,本可就在山腳相見,她卻非讓人繞著島向上盤行幾圈,這樣沿途的紅綢裝飾俱落入人眼裏,不用親自開口,這夏氏也可明白寧會長已大婚。
當下寧熙景捏了捏她的耳珠:“還沒看出你這般小心眼,你夫君是這樣的人麽?”
葉樂樂笑眯眯的:“防範於未然啊,說給你聽,若是叫我與人共事一夫,你還不如趁早休了我。”說完了自己心中也有些緊張,也不知這個想法,寧熙景能不能包容。
寧熙景果然有些訝異的挑了挑眉,卻隻是道:“知道了。”
兩人攜手,先在院裏轉了一圈,碰到人就發喜錢,樂得院子裏的大小丫鬟雜役都搶著往前來恭賀。寧熙景又叫來付管事,讓將院子裏的下人叫到一處,正式將帳冊和管事權全交到葉樂樂手裏。
葉樂樂拿著帳冊和鑰匙,很滿意,這才有點女主人的範嘛,當下也像模像樣的給人訓話,寧熙景一邊看著直樂,得了葉樂樂好幾個白眼。
忙完這些瑣事,兩人便一起往佩華廳去。
佩華廳在半山腰,是會中各堂主長老議事的地方,夏氏已在此靜靜等候,往來的丫鬟雜役都拿奇怪的眼神打量著她,能不奇怪嗎?昨天會長剛成婚,今日又找來了一個!
偏這夏氏隻是靜坐著,不言不語。
她身邊老仆不免滿是怒氣:“小姐,您看這是什麽意思?明明咱們手中也有姑爺送來的‘紅綠紙書’,八抬的轎子也抬進了門,怎麽如今咱們千辛萬苦的找了來,姑爺不說遠迎,反倒把咱們晾在這兒?”
夏氏淡淡的看了這廳內的一派喜慶裝飾,隻微微歎了口氣:“生伯,莫再言語,教人看了笑話去。”
生伯本還欲再說,一看自家小姐臉上神情黯淡,不免壓下了話頭去。
待葉樂樂和寧熙景進來,就看到大廳內有位風姿楚楚的弱質女子靜坐在側,旁邊一個年約五旬歲的老仆,腳邊放著副扁帶,下頭壓著一對木箱。
聽到有人進來,夏氏抬頭打量一番,款款站起身來行了個萬福:“夏氏見過寧會長、會長夫人。”
她一口道破了寧熙景與葉樂樂的身份,並無半點遲疑不甘,語氣平淡得像與自己無關。那老仆一時驚得張大了嘴盯著葉樂樂看。
葉樂樂一怔,不由上下打量她一番。
這夏氏生得一副眉目風流態,削肩柳腰,偏麵上神情冷清,一路按說是風塵仆仆的,卻全身潔淨精致,看著使葉樂樂不由想起五個字:任是無情也動人。
明知對方來者不善,葉樂樂仍是緩和了口氣:“夏姑娘請坐。”
夏氏方坐了下來,將手交疊在膝頭。
寧熙景與葉樂樂雙雙入內,坐在上座。
葉樂樂始終有些好奇,忍不住發問:“夏姑娘如何尋到了此處?”
夏氏道:“多得吏部尚書莊大人的指點。”葉樂樂心口一悶,同這人不能計較啊。
寧熙景也神情古怪,半晌,口氣很溫和的道:“不知夏姑娘不遠千裏的尋來,所為何事?”
那老仆終於忍不住:“姑爺說這話,未免太過生分!我家小姐與姑爺是太皇太後親賜的姻緣,得了姑爺送來的婚書,八抬轎子進了門。世人皆知我家小姐是寧家人,正是前來尋了姑爺成禮!”
寧熙景輕咳了一聲,不理會這激動的老仆,卻是對著夏氏道:“無故將夏姑娘牽扯至中,寧某亦覺十分抱歉,隻當時寧某身不由己,一切均由皇家做主。當日夏姑娘也在場,當知寧某與皇家如今隻不過是麵兒上還留著一層皮,自是不會再聽從其擺布。且寧某現已娶了妻子,隻有對不住夏姑娘了。不若寧某寫一份退婚書予夏姑娘,言名是因寧某的過錯導致退婚,夏姑娘另尋別家婚嫁便是。若是因為寧某夏姑娘懼再尋不到好人家,寧某願補貼兩萬兩銀子給夏姑娘添妝,夏姑娘看意下如何?”
兩萬兩銀子不是小數!榮國公府全盛時期姑娘出嫁四五萬兩也使得,如今拿一萬兩銀子也是費力。庶女更是幾千兩銀子就嫁了。
夏氏若有了這筆銀子,也添了不少說親的資本!
那老仆忍不住道:“沒聽說過皇家賜婚還能退的!姑爺欺人太甚!”
夏氏輕喝:“生伯,閉嘴。”
這生伯像是十分聽從她的話,立即靜立不語。
夏氏又站起身來道:“寧會長既已喜結良緣,我自不會從中作梗。那便依會長所言,煩請出具退婚書,我即刻就走。銀子卻不必提起。”
這麽一說,寧熙景便不落忍:“夏姑娘何必急著走,這一路舟車勞頓,先往客院小住幾日再走,寧某自會將退婚書與銀票一齊奉上,再派人一路相送,夏姑娘切莫推辭。”
夏氏微微偏過了頭,應了一聲,似微有哽咽之聲。
葉樂樂瞧著寧熙景對她一臉同情,心知他是覺得因他的順勢而為害了一個女子心中內疚。
雖然不免心中有些不適,但想起這夏氏不過是一封建社會無法自主的女子,這場局中若有誰最無辜,就是她最無辜。此刻再是不喜,容她三日兩日也還是使得。因此也在一旁不置可否。
當下叫了人來,把夏氏安置在別院,這才同寧熙景離去。兩人一同到了書房,葉樂樂磨墨,寧熙景執筆,寫了份退婚書下來。
待寧熙景揮筆寫就,葉樂樂拿起來邊看邊吹幹墨跡,一麵忍不住笑出聲來:“這退婚書,你都快寫成罪己書了。”
寧熙景一看也笑出聲來,又道:“唯願她能嫁個好人家,也不算我的罪過了。”
“咦,這話悟性十足,莫非你真入過少林?”
寧熙景轉過臉來一本正經的看著葉樂樂:“我是在積德,好讓我娘子快快替我生個孩兒。”
葉樂樂也正經道:“菩薩說你還不夠心誠。”
寧熙景取走她手中的紙放到一邊,再把她圈在懷裏:“如何才算心誠?”
葉樂樂眯了眯眼拉著他的領口:“光許願不上香如何能成?”
寧熙景悶悶一笑,低頭含住了她的耳珠:“那為夫便來上三柱香。”
說實話,兩人都將這號人物拋諸腦後了。
說起來,要結姻緣,肯定不能糊裏糊塗的結,夏家事前對寧熙景已有所了解。
榮國公府其實知道要與寧熙景結這門其實十分不智,且不說寧熙景一介江湖草莽,對榮國公府於朝庭上毫無助力。就是皇帝沒明說,他們也知道這陣仗來得奇怪,皇帝那語氣,跟讓他們獻女遠嫁和親差不離兒。
但寧熙景怎麽說也是英國公之後,小門小戶的女兒配不上,既是賜婚,就隻能從高門裏選。
能是高門,一家家的女兒都養得尊貴,就是庶女,嫁個新科進士,以後在朝中也有股新生勢力。大多都舍不得折出去。
偏榮國公府早兩代前就犯了聖怒,多年不得聖眷,什麽好事都沒他們的一份,旁人看著也是跟高踩低的,這些年來沒少受苦,府裏早已是外強中幹,底子被掏空,隻剩個空架子了。
榮國公早就對外宣稱不再理事,實際等新君一上位,他便緊密的盯著,以期能重得帝心。
此次皇帝拋了個橄欖枝下來,他如何能不接住?別說隻是個嫡長孫女兒,就是想要他的老妻,那也得洗洗送上去。不論這嫡長孫女兒嫁得如何,就是死了也不要緊。這是榮國公府給皇帝陛下的一份投誠書,
未料到婚禮上一場巨變,寧熙景甩甩袖子走了。
皇帝沉著一張臉,誰也不敢去撈他心中那顆海底針,再去逼問他:這新娘子可怎麽辦呢?
榮國公府也為了難,說起來雖然匆忙,但三媒六聘都做全了的,新娘也是八抬的大轎上了門的。雖然最後沒能禮成,但在世人眼中,這夏氏身上的標簽就已經是寧家婦了。
再把這夏氏另許他人?也要有人敢受,也要有人肯受啊!
正是閻王打架,小鬼遭殃,炮灰的就是這夏氏了。
寧熙景本身對這夏氏並無個人喜惡,一切三媒六聘都是官方替他操辦的,他不過是坐等到那一刻再行發動,壓根沒有想到這個人。
此時也不知她一個女子是如何千裏迢迢的找上門來的。
寧熙景看著葉樂樂,有些不自在:“說來她也有些可憐,日後可嫁給誰去呢?”
葉樂樂聽著不對,斜著眼看他:“寧大俠莫不是動了惻隱之心,想著將錯就錯,把她迎進門來?”寧熙景的優點就是心善,但此刻這也不全是好事。
寧熙景聽得葉樂樂這話裏風雲欲動,連忙否認:“當然不是!我隻是想,也可見她一麵,看看她是自己來的,還是榮國公府的意思。總之先回絕了她,再看若有能幫手的地方就幫她一把,免得她在島外徘徊不去,耽擱了年華。”
葉樂樂看了他半天,心中暗暗思忖,若不讓他見,他心中掛著這麽件事,反倒不好。不若就見見這夏氏,看看是何方神聖。當日在禮堂上匆匆一瞥,就覺這夏氏十分鎮定。不過,葉樂樂如今對寧熙景絕對有信心,這女人與女人的戰爭裏,其實關鍵還是男人,任夏氏如何厲害,料想也翻不出天去。
當下便沒好氣的哼了一聲:“那咱們一起去看看。”
葉樂樂狐假虎威的傳令,讓人派船接了夏氏上島,再一路送到佩華廳去。
寧熙景聽了笑看著她,本可就在山腳相見,她卻非讓人繞著島向上盤行幾圈,這樣沿途的紅綢裝飾俱落入人眼裏,不用親自開口,這夏氏也可明白寧會長已大婚。
當下寧熙景捏了捏她的耳珠:“還沒看出你這般小心眼,你夫君是這樣的人麽?”
葉樂樂笑眯眯的:“防範於未然啊,說給你聽,若是叫我與人共事一夫,你還不如趁早休了我。”說完了自己心中也有些緊張,也不知這個想法,寧熙景能不能包容。
寧熙景果然有些訝異的挑了挑眉,卻隻是道:“知道了。”
兩人攜手,先在院裏轉了一圈,碰到人就發喜錢,樂得院子裏的大小丫鬟雜役都搶著往前來恭賀。寧熙景又叫來付管事,讓將院子裏的下人叫到一處,正式將帳冊和管事權全交到葉樂樂手裏。
葉樂樂拿著帳冊和鑰匙,很滿意,這才有點女主人的範嘛,當下也像模像樣的給人訓話,寧熙景一邊看著直樂,得了葉樂樂好幾個白眼。
忙完這些瑣事,兩人便一起往佩華廳去。
佩華廳在半山腰,是會中各堂主長老議事的地方,夏氏已在此靜靜等候,往來的丫鬟雜役都拿奇怪的眼神打量著她,能不奇怪嗎?昨天會長剛成婚,今日又找來了一個!
偏這夏氏隻是靜坐著,不言不語。
她身邊老仆不免滿是怒氣:“小姐,您看這是什麽意思?明明咱們手中也有姑爺送來的‘紅綠紙書’,八抬的轎子也抬進了門,怎麽如今咱們千辛萬苦的找了來,姑爺不說遠迎,反倒把咱們晾在這兒?”
夏氏淡淡的看了這廳內的一派喜慶裝飾,隻微微歎了口氣:“生伯,莫再言語,教人看了笑話去。”
生伯本還欲再說,一看自家小姐臉上神情黯淡,不免壓下了話頭去。
待葉樂樂和寧熙景進來,就看到大廳內有位風姿楚楚的弱質女子靜坐在側,旁邊一個年約五旬歲的老仆,腳邊放著副扁帶,下頭壓著一對木箱。
聽到有人進來,夏氏抬頭打量一番,款款站起身來行了個萬福:“夏氏見過寧會長、會長夫人。”
她一口道破了寧熙景與葉樂樂的身份,並無半點遲疑不甘,語氣平淡得像與自己無關。那老仆一時驚得張大了嘴盯著葉樂樂看。
葉樂樂一怔,不由上下打量她一番。
這夏氏生得一副眉目風流態,削肩柳腰,偏麵上神情冷清,一路按說是風塵仆仆的,卻全身潔淨精致,看著使葉樂樂不由想起五個字:任是無情也動人。
明知對方來者不善,葉樂樂仍是緩和了口氣:“夏姑娘請坐。”
夏氏方坐了下來,將手交疊在膝頭。
寧熙景與葉樂樂雙雙入內,坐在上座。
葉樂樂始終有些好奇,忍不住發問:“夏姑娘如何尋到了此處?”
夏氏道:“多得吏部尚書莊大人的指點。”葉樂樂心口一悶,同這人不能計較啊。
寧熙景也神情古怪,半晌,口氣很溫和的道:“不知夏姑娘不遠千裏的尋來,所為何事?”
那老仆終於忍不住:“姑爺說這話,未免太過生分!我家小姐與姑爺是太皇太後親賜的姻緣,得了姑爺送來的婚書,八抬轎子進了門。世人皆知我家小姐是寧家人,正是前來尋了姑爺成禮!”
寧熙景輕咳了一聲,不理會這激動的老仆,卻是對著夏氏道:“無故將夏姑娘牽扯至中,寧某亦覺十分抱歉,隻當時寧某身不由己,一切均由皇家做主。當日夏姑娘也在場,當知寧某與皇家如今隻不過是麵兒上還留著一層皮,自是不會再聽從其擺布。且寧某現已娶了妻子,隻有對不住夏姑娘了。不若寧某寫一份退婚書予夏姑娘,言名是因寧某的過錯導致退婚,夏姑娘另尋別家婚嫁便是。若是因為寧某夏姑娘懼再尋不到好人家,寧某願補貼兩萬兩銀子給夏姑娘添妝,夏姑娘看意下如何?”
兩萬兩銀子不是小數!榮國公府全盛時期姑娘出嫁四五萬兩也使得,如今拿一萬兩銀子也是費力。庶女更是幾千兩銀子就嫁了。
夏氏若有了這筆銀子,也添了不少說親的資本!
那老仆忍不住道:“沒聽說過皇家賜婚還能退的!姑爺欺人太甚!”
夏氏輕喝:“生伯,閉嘴。”
這生伯像是十分聽從她的話,立即靜立不語。
夏氏又站起身來道:“寧會長既已喜結良緣,我自不會從中作梗。那便依會長所言,煩請出具退婚書,我即刻就走。銀子卻不必提起。”
這麽一說,寧熙景便不落忍:“夏姑娘何必急著走,這一路舟車勞頓,先往客院小住幾日再走,寧某自會將退婚書與銀票一齊奉上,再派人一路相送,夏姑娘切莫推辭。”
夏氏微微偏過了頭,應了一聲,似微有哽咽之聲。
葉樂樂瞧著寧熙景對她一臉同情,心知他是覺得因他的順勢而為害了一個女子心中內疚。
雖然不免心中有些不適,但想起這夏氏不過是一封建社會無法自主的女子,這場局中若有誰最無辜,就是她最無辜。此刻再是不喜,容她三日兩日也還是使得。因此也在一旁不置可否。
當下叫了人來,把夏氏安置在別院,這才同寧熙景離去。兩人一同到了書房,葉樂樂磨墨,寧熙景執筆,寫了份退婚書下來。
待寧熙景揮筆寫就,葉樂樂拿起來邊看邊吹幹墨跡,一麵忍不住笑出聲來:“這退婚書,你都快寫成罪己書了。”
寧熙景一看也笑出聲來,又道:“唯願她能嫁個好人家,也不算我的罪過了。”
“咦,這話悟性十足,莫非你真入過少林?”
寧熙景轉過臉來一本正經的看著葉樂樂:“我是在積德,好讓我娘子快快替我生個孩兒。”
葉樂樂也正經道:“菩薩說你還不夠心誠。”
寧熙景取走她手中的紙放到一邊,再把她圈在懷裏:“如何才算心誠?”
葉樂樂眯了眯眼拉著他的領口:“光許願不上香如何能成?”
寧熙景悶悶一笑,低頭含住了她的耳珠:“那為夫便來上三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