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孫伯民又找上孫二叔,確定上學堂的事宜。
孫二叔不解地說:“大哥,真得讓山子去上學?”
大哥就一個寶貝兒子,平時寶貝得很,整天關在家裏,連去外祖父家也隻準一年去一次,怎麽忽然就讓上學了。
孫伯民歎氣地說:“老三家的德哥兒今年也入學了,山子吵著去,我想著兩兄弟一起學,有個照應。”
孫二叔讚同地點頭:“一起學也好,德哥兒長得高大又壯實,在學堂肯定能護著山子。”
也不知道大哥家怎麽養孩子的,四個女兒屬於瘦弱型,兒子更是,家裏不缺吃不缺喝,就是養不胖。
過兩天就要去鄭童生處報名了,除了給束修,還要準備拜師禮。
孫伯民約孫三叔去集市買蓮子,紅豆,紅棗,龍眼。
芹菜菜地有,肉幹要準備10條,家裏也有。
黃氏看到六禮齊了說道:“老大,老三,這裏有2兩銀子,你們兄弟各拿一兩,拿去交束修。”
黃氏整天呆在家裏,吃喝不缺,也不怎麽花錢,孫大姑每年給的養老錢能存起來,家裏的男丁去上學,黃氏都會出第一年的學費。
孫定德和孫山的也不例外。
孫三叔駕輕就熟地接過銀子,笑嘻嘻地說:“德哥兒,快過來謝謝阿奶,長大了,得要孝順阿奶。”
德哥兒也喜歡阿奶,喜歡來大伯家,阿奶的房間有好多吃的。
樂嗬嗬地說:“阿奶,等我長大了,給你買好吃的。”
頓了頓補充道:“也給你買漂亮的衣服。”
女孩子都喜歡新衣服,阿奶雖然年紀大了,也是女孩子,也肯定喜歡。
黃氏摸了摸德哥兒的大腦袋,欣慰地說:“阿奶什麽都不要,你們快高長大,平平安安,阿奶就滿足了。”
孫山挺了挺小胸膛說:“阿奶,你要長命百歲,我去學堂上學,考秀才,考狀元,給你掙誥命,讓官家給你發錢使。”
此話一出,屋內笑聲一片。
黃氏當小孩子亂說話,摸了摸孫山的小腦袋,心滿意足地說:“好,好,我等著乖孫給我掙誥命。”
要是以前,孫家人肯定不知道什麽是誥命,但有孫大姑的普及,家裏人多多少少就知道什麽意思。
孫三嬸撇了撇嘴,哼,山子看著老實,原來藏奸。
小小人兒,就會說大話。
又瞄了一眼笑得一臉幸福的黃氏,哼,婆婆存的銀錢肯定入大房的錢袋子。
又後悔當初年少無知,得罪了黃氏,弄得現在向她要錢異常的艱難。
蘇氏聽到山子說要考秀才,考狀元,知道不可能,但不妨礙做夢,盼著自己也能母憑子貴。
人啊,這一輩子總要有盼頭,萬一實現呢。
過了年二十,孫三叔說家裏的大兒二兒年二十五要開學。
兩人決定年二十三去鄭家村。
一大早,孫山被拉起來吃早飯,吃過後,蘇氏拿了一套嶄新的衣服出來,笑著說:“山子,今天去鄭童生處報名,咱們要穿好點,給夫子留個好印象。”
蘇氏問過孫二嬸,上學堂並不需要穿書生款式的衣服,平時穿什麽上學穿什麽。
鄭家學堂都是方圓百裏的農家子,穿衣樸素,或多或少衣服上還有補丁呢。
蘇氏決定不搞特殊,趕緊做了兩套新的上衣和褲子,讓孫山上學有衣服輪換。
穿好衣服,大概早上9點左右,孫伯民收好六禮,帶上束修,拉著孫山去孫三叔家。
一進門,就喊道:“老三,可以了沒,不要太遲。”
孫伯民很緊張,忐忑不安,也不知道山子將來在學堂怎樣。
至於鄭童生拒絕孫山入學這個問題,從未想過。
因為農家能讀書的本來就少,鄭童生一直缺生源,怎麽會拒絕金主呢。
孫三叔淡定多了,安撫孫伯民:“大哥,別著急,鄭童生這兩天都會在學堂的了,他那邊一直規定,年二十到年二十五是報名的時段,想去上學的,這時段去報名就行,他會一直在家等。”
孫三叔已經送了2個兒子去學堂,對這方麵熟得不能再熟了。
但也理解大哥的緊張,想當初自個帶著定廣去報名,也害怕在鄭童生那裏留個不好的印象。
事實是鄭童生對家長很隨和,但對學生就嚴厲了,不好好學的,打手板打屁股少不了。
等一切弄好,孫伯民和孫三叔出發。
鄭家村就在隔壁,離孫家村不遠,走半個小時就到。
德哥兒拉著孫山走在後麵,一路上,德哥兒手不停,腳不停,嘴巴也不停。
一會兒跑到小溪流捉石螺,一會兒跑到路邊摘花。
嘴裏嘰嘰喳喳地像隻小鳥,沒完沒了地說話。
孫山無奈地跟著他走,確定無疑德哥兒患上少兒多動症,想到以後他坐在學堂上一動不動的慘景,心裏嘿嘿笑。
很快,就走到鄭家村村口。
德哥兒指了指不遠處的農家小院說:“我外祖父就在那住。山子,我帶你去外祖父家玩”
孫三嬸是鄭家村的,德哥兒的外祖家自然在鄭家村。
孫三叔輕輕地拍了一巴掌德哥兒,笑罵道:“今天不去外祖家,我們要去報名。”
德哥兒還想著去外祖父家吃飯呢,結果阿爹說不去,不去就不去了,打我幹嘛。
德哥兒今天也是穿了一件全新的衣服,料子款式和孫山的一模一樣,隻是顏色不同。
外人看上去,就知道他們是一家的。
四人走進鄭家村,路過村道,走了一會兒,就到鄭童生家了。
鄭童生家在村中央,八九間青磚瓦屋,用圍牆圈了一個大院子,看不到裏麵的情況。
孫伯民和孫三叔走到院子門口,有一個蒼蒼白發的老人在守。
孫三叔笑著說:“鄭伯,我們是來報名讀書的。”
鄭伯缺牙,笑起來露出牙床,慈愛地說:“好,你們跟我進來,我去通知老爺。”
孫家四人被帶入一個會客廳,鄭伯去尋鄭童生了。
孫三叔悄悄地說:“鄭伯不是鄭童生的下人,是鄭家村人,鄭童生見他無妻無兒,便收留他。”
孫山暗想鄭童生為人不錯,應該是個純善之人。
不到一會兒,鄭童生出來了。
孫伯民四人趕緊站起來行禮。
鄭童生點了點頭,坐在上方,溫和地說:“孫季叔,你是帶小兒來報名的嗎?”
鄭童生和鄭氏是未出五服的親戚,鄭氏成親自然來喝喜酒,自然認得孫三叔。
何況廣哥兒,永哥兒已經上了好幾年學,鄭童生對孫三叔熟得不能再熟了。
孫三叔一改嬉皮笑臉,認真地說:“是的,夫子,今天帶小兒來報名。”
指了指孫伯民和孫山:“這是我大哥,這是他兒子,今天也是一起來報名的。”
孫二叔不解地說:“大哥,真得讓山子去上學?”
大哥就一個寶貝兒子,平時寶貝得很,整天關在家裏,連去外祖父家也隻準一年去一次,怎麽忽然就讓上學了。
孫伯民歎氣地說:“老三家的德哥兒今年也入學了,山子吵著去,我想著兩兄弟一起學,有個照應。”
孫二叔讚同地點頭:“一起學也好,德哥兒長得高大又壯實,在學堂肯定能護著山子。”
也不知道大哥家怎麽養孩子的,四個女兒屬於瘦弱型,兒子更是,家裏不缺吃不缺喝,就是養不胖。
過兩天就要去鄭童生處報名了,除了給束修,還要準備拜師禮。
孫伯民約孫三叔去集市買蓮子,紅豆,紅棗,龍眼。
芹菜菜地有,肉幹要準備10條,家裏也有。
黃氏看到六禮齊了說道:“老大,老三,這裏有2兩銀子,你們兄弟各拿一兩,拿去交束修。”
黃氏整天呆在家裏,吃喝不缺,也不怎麽花錢,孫大姑每年給的養老錢能存起來,家裏的男丁去上學,黃氏都會出第一年的學費。
孫定德和孫山的也不例外。
孫三叔駕輕就熟地接過銀子,笑嘻嘻地說:“德哥兒,快過來謝謝阿奶,長大了,得要孝順阿奶。”
德哥兒也喜歡阿奶,喜歡來大伯家,阿奶的房間有好多吃的。
樂嗬嗬地說:“阿奶,等我長大了,給你買好吃的。”
頓了頓補充道:“也給你買漂亮的衣服。”
女孩子都喜歡新衣服,阿奶雖然年紀大了,也是女孩子,也肯定喜歡。
黃氏摸了摸德哥兒的大腦袋,欣慰地說:“阿奶什麽都不要,你們快高長大,平平安安,阿奶就滿足了。”
孫山挺了挺小胸膛說:“阿奶,你要長命百歲,我去學堂上學,考秀才,考狀元,給你掙誥命,讓官家給你發錢使。”
此話一出,屋內笑聲一片。
黃氏當小孩子亂說話,摸了摸孫山的小腦袋,心滿意足地說:“好,好,我等著乖孫給我掙誥命。”
要是以前,孫家人肯定不知道什麽是誥命,但有孫大姑的普及,家裏人多多少少就知道什麽意思。
孫三嬸撇了撇嘴,哼,山子看著老實,原來藏奸。
小小人兒,就會說大話。
又瞄了一眼笑得一臉幸福的黃氏,哼,婆婆存的銀錢肯定入大房的錢袋子。
又後悔當初年少無知,得罪了黃氏,弄得現在向她要錢異常的艱難。
蘇氏聽到山子說要考秀才,考狀元,知道不可能,但不妨礙做夢,盼著自己也能母憑子貴。
人啊,這一輩子總要有盼頭,萬一實現呢。
過了年二十,孫三叔說家裏的大兒二兒年二十五要開學。
兩人決定年二十三去鄭家村。
一大早,孫山被拉起來吃早飯,吃過後,蘇氏拿了一套嶄新的衣服出來,笑著說:“山子,今天去鄭童生處報名,咱們要穿好點,給夫子留個好印象。”
蘇氏問過孫二嬸,上學堂並不需要穿書生款式的衣服,平時穿什麽上學穿什麽。
鄭家學堂都是方圓百裏的農家子,穿衣樸素,或多或少衣服上還有補丁呢。
蘇氏決定不搞特殊,趕緊做了兩套新的上衣和褲子,讓孫山上學有衣服輪換。
穿好衣服,大概早上9點左右,孫伯民收好六禮,帶上束修,拉著孫山去孫三叔家。
一進門,就喊道:“老三,可以了沒,不要太遲。”
孫伯民很緊張,忐忑不安,也不知道山子將來在學堂怎樣。
至於鄭童生拒絕孫山入學這個問題,從未想過。
因為農家能讀書的本來就少,鄭童生一直缺生源,怎麽會拒絕金主呢。
孫三叔淡定多了,安撫孫伯民:“大哥,別著急,鄭童生這兩天都會在學堂的了,他那邊一直規定,年二十到年二十五是報名的時段,想去上學的,這時段去報名就行,他會一直在家等。”
孫三叔已經送了2個兒子去學堂,對這方麵熟得不能再熟了。
但也理解大哥的緊張,想當初自個帶著定廣去報名,也害怕在鄭童生那裏留個不好的印象。
事實是鄭童生對家長很隨和,但對學生就嚴厲了,不好好學的,打手板打屁股少不了。
等一切弄好,孫伯民和孫三叔出發。
鄭家村就在隔壁,離孫家村不遠,走半個小時就到。
德哥兒拉著孫山走在後麵,一路上,德哥兒手不停,腳不停,嘴巴也不停。
一會兒跑到小溪流捉石螺,一會兒跑到路邊摘花。
嘴裏嘰嘰喳喳地像隻小鳥,沒完沒了地說話。
孫山無奈地跟著他走,確定無疑德哥兒患上少兒多動症,想到以後他坐在學堂上一動不動的慘景,心裏嘿嘿笑。
很快,就走到鄭家村村口。
德哥兒指了指不遠處的農家小院說:“我外祖父就在那住。山子,我帶你去外祖父家玩”
孫三嬸是鄭家村的,德哥兒的外祖家自然在鄭家村。
孫三叔輕輕地拍了一巴掌德哥兒,笑罵道:“今天不去外祖家,我們要去報名。”
德哥兒還想著去外祖父家吃飯呢,結果阿爹說不去,不去就不去了,打我幹嘛。
德哥兒今天也是穿了一件全新的衣服,料子款式和孫山的一模一樣,隻是顏色不同。
外人看上去,就知道他們是一家的。
四人走進鄭家村,路過村道,走了一會兒,就到鄭童生家了。
鄭童生家在村中央,八九間青磚瓦屋,用圍牆圈了一個大院子,看不到裏麵的情況。
孫伯民和孫三叔走到院子門口,有一個蒼蒼白發的老人在守。
孫三叔笑著說:“鄭伯,我們是來報名讀書的。”
鄭伯缺牙,笑起來露出牙床,慈愛地說:“好,你們跟我進來,我去通知老爺。”
孫家四人被帶入一個會客廳,鄭伯去尋鄭童生了。
孫三叔悄悄地說:“鄭伯不是鄭童生的下人,是鄭家村人,鄭童生見他無妻無兒,便收留他。”
孫山暗想鄭童生為人不錯,應該是個純善之人。
不到一會兒,鄭童生出來了。
孫伯民四人趕緊站起來行禮。
鄭童生點了點頭,坐在上方,溫和地說:“孫季叔,你是帶小兒來報名的嗎?”
鄭童生和鄭氏是未出五服的親戚,鄭氏成親自然來喝喜酒,自然認得孫三叔。
何況廣哥兒,永哥兒已經上了好幾年學,鄭童生對孫三叔熟得不能再熟了。
孫三叔一改嬉皮笑臉,認真地說:“是的,夫子,今天帶小兒來報名。”
指了指孫伯民和孫山:“這是我大哥,這是他兒子,今天也是一起來報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