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被孫山這麽一說,氣得跳腳,他也知道自己向路人甲和路人乙各借50兩,先各還10兩,回家後各還40兩。
可他手裏明明還有10兩,這算怎麽回事?
他就算不出來為什麽少10兩或者多10兩。
他要弄清楚為什麽,他要答案,而不是稀裏糊塗地還錢。
大叔沒好氣地說:“小兄弟啊,我是想問為什麽會少10兩,或者多10兩,不是問要還多少錢。這算來算去,總算不對。你給我算一下,解釋一下。”
吃瓜群眾也終於想起來他們是想知道為什麽,而不是單純地想知道欠債還錢。
路人甲大叔問道:“小兄弟,麻煩你從頭幫我們算一遍,為什麽我們算來算去,就是算不對賬?”
路人乙大叔也問道:“對,小兄弟,你給我們解釋一遍。我知道我借給他50兩,他要還我50兩,可途中的賬本,我搞不清楚。”
大家都看著孫山,希望他能好好解釋一下,不知道答案,心裏不舒服,老是想著呢。
孫山保持微笑,點了點頭說:“好,你們聽著,我給你們解釋一下。其實大叔你們那麽算,完全是想太多了,所以腦子發生混亂,把不必要的甩掉,就會算出來的。”
大家聽到孫山說大叔想太多,腦子進水,捂住嘴嘿嘿笑。
大叔臉一紅,不過他需要解釋,所以也忍了,孫山說什麽就什麽了,隻要把賬單算清楚,理明白就行。
孫山跟大家解釋道:“大叔你總共向兩個同族的兄弟借了100兩,對不對?”
又是這樣問!大家無奈地看了看孫山,覺得他說的廢話太多,好想把他叉出去。
不過吃瓜群眾還是很給麵子,起哄地說:“是,是100兩。”
孫山繼續說:“大叔,你進貨用了70兩,給自己留了10兩,對不對?”
這麽說,大家聽得非常明白,點了點頭說:“對,進貨的確花了70兩,自己留下10兩。”
有些吃瓜群眾嘀咕著:“大叔啊,你進了什麽貨啊,花了70兩,不少呢。”
大叔沒好氣地說:“我進了什麽貨,關你們什麽事。”
這話把大家弄得沒話說了,大叔進貨的確不關陌生人的事,隻不過大家好奇嘛,問問而已。
孫山無奈地看著吃瓜群眾,大叔之所以算錯,那是想太多。
跟吃瓜群眾一樣,扯來扯去,扯些與“本案”無關的事一樣,扯到自己的思路不清晰了,所以算錯賬了。
孫山咳嗽幾聲,把大家的思緒拉了回來。
吃瓜群眾也知道散發思維不好,連忙喊著:“小兄弟,繼續說下去。”
孫山非常給力地說:“進貨70兩,大叔留下10兩,那麽到大叔手裏是不是80兩了啊。”
三個大叔腦瓜子一轉,相視了一眼。
對啊,的確留在大叔手裏的隻有80兩了。
吃瓜群眾也算出來了,連忙說:“小兄弟,對,你說的對。”
孫山兩手一掰,笑著說:“到了大叔手裏80兩,又分別還了兩位同族兄弟10兩,共20兩。大叔手裏的+同族兄弟手裏的。80+20,是不是等於100兩啊。”
有些腦瓜子靈活的早就算出來了,三個大叔算了算,也弄懂了100兩。
孫山說得對,大叔手裏的80兩+同族兄弟20兩=借出的100兩。
這麽一算,就對得上賬單了。
孫山看到三個大叔驚訝的表情。
笑著說:“大叔,你剛才40兩+40兩+10兩=90兩,這麽算,完全是想錯,被迷了眼睛。你的算賬法子不對,所以算不出來。你這麽算,幹擾的條件太多了,往後算賬,不必要的東西不用想,直接扔掉就是。”
大叔又問:“小兄弟,多出10兩的這種算法,哪裏錯了,你給我理一理。”
孫山搖了搖頭說:“大叔,你總共還了兄弟20兩,那麽還剩下80兩未還,再加上你手裏的10兩,總共110兩。這種想法本來就錯,思緒混亂得出的結果,我們不應該這麽算。”
頓了頓,孫山繼續說:“大叔,你總共借了100兩,還了20兩,所以你要再還80兩。
這80兩包括你手裏的貨70兩+10兩的路費。
所以你手裏的10兩,根本不應該加上去。
要加也是這樣加。
還了兄弟20兩+需要還手裏的10兩+需要還進貨的70兩。這麽一算起來,就剛好100兩。對得上賬本了。”
眾人聽到後,恍然大悟。
未還債的80兩,是由貨物70兩+手裏的路費10兩組成的。
如果再+手裏的路費10兩,那是重複了。
怪不得多了10兩了。
大家佩服地看了看孫山,今日多謝這個小兄弟幫忙,大家的思路才清晰。
而且小兄弟說得對,算賬的時候想太多了,把不必要的算了進去,才會出差錯。
正如一開始說的那樣,欠債100兩,先還20兩,剩下還80兩就行,哪裏用的著算那麽多。
三個大叔連忙感謝孫山的幫忙。
桂哥兒和孫定南眼裏冒光地看著孫山,秀才公就是秀才公,那麽聰明,怪不得能考上秀才了。
可他手裏明明還有10兩,這算怎麽回事?
他就算不出來為什麽少10兩或者多10兩。
他要弄清楚為什麽,他要答案,而不是稀裏糊塗地還錢。
大叔沒好氣地說:“小兄弟啊,我是想問為什麽會少10兩,或者多10兩,不是問要還多少錢。這算來算去,總算不對。你給我算一下,解釋一下。”
吃瓜群眾也終於想起來他們是想知道為什麽,而不是單純地想知道欠債還錢。
路人甲大叔問道:“小兄弟,麻煩你從頭幫我們算一遍,為什麽我們算來算去,就是算不對賬?”
路人乙大叔也問道:“對,小兄弟,你給我們解釋一遍。我知道我借給他50兩,他要還我50兩,可途中的賬本,我搞不清楚。”
大家都看著孫山,希望他能好好解釋一下,不知道答案,心裏不舒服,老是想著呢。
孫山保持微笑,點了點頭說:“好,你們聽著,我給你們解釋一下。其實大叔你們那麽算,完全是想太多了,所以腦子發生混亂,把不必要的甩掉,就會算出來的。”
大家聽到孫山說大叔想太多,腦子進水,捂住嘴嘿嘿笑。
大叔臉一紅,不過他需要解釋,所以也忍了,孫山說什麽就什麽了,隻要把賬單算清楚,理明白就行。
孫山跟大家解釋道:“大叔你總共向兩個同族的兄弟借了100兩,對不對?”
又是這樣問!大家無奈地看了看孫山,覺得他說的廢話太多,好想把他叉出去。
不過吃瓜群眾還是很給麵子,起哄地說:“是,是100兩。”
孫山繼續說:“大叔,你進貨用了70兩,給自己留了10兩,對不對?”
這麽說,大家聽得非常明白,點了點頭說:“對,進貨的確花了70兩,自己留下10兩。”
有些吃瓜群眾嘀咕著:“大叔啊,你進了什麽貨啊,花了70兩,不少呢。”
大叔沒好氣地說:“我進了什麽貨,關你們什麽事。”
這話把大家弄得沒話說了,大叔進貨的確不關陌生人的事,隻不過大家好奇嘛,問問而已。
孫山無奈地看著吃瓜群眾,大叔之所以算錯,那是想太多。
跟吃瓜群眾一樣,扯來扯去,扯些與“本案”無關的事一樣,扯到自己的思路不清晰了,所以算錯賬了。
孫山咳嗽幾聲,把大家的思緒拉了回來。
吃瓜群眾也知道散發思維不好,連忙喊著:“小兄弟,繼續說下去。”
孫山非常給力地說:“進貨70兩,大叔留下10兩,那麽到大叔手裏是不是80兩了啊。”
三個大叔腦瓜子一轉,相視了一眼。
對啊,的確留在大叔手裏的隻有80兩了。
吃瓜群眾也算出來了,連忙說:“小兄弟,對,你說的對。”
孫山兩手一掰,笑著說:“到了大叔手裏80兩,又分別還了兩位同族兄弟10兩,共20兩。大叔手裏的+同族兄弟手裏的。80+20,是不是等於100兩啊。”
有些腦瓜子靈活的早就算出來了,三個大叔算了算,也弄懂了100兩。
孫山說得對,大叔手裏的80兩+同族兄弟20兩=借出的100兩。
這麽一算,就對得上賬單了。
孫山看到三個大叔驚訝的表情。
笑著說:“大叔,你剛才40兩+40兩+10兩=90兩,這麽算,完全是想錯,被迷了眼睛。你的算賬法子不對,所以算不出來。你這麽算,幹擾的條件太多了,往後算賬,不必要的東西不用想,直接扔掉就是。”
大叔又問:“小兄弟,多出10兩的這種算法,哪裏錯了,你給我理一理。”
孫山搖了搖頭說:“大叔,你總共還了兄弟20兩,那麽還剩下80兩未還,再加上你手裏的10兩,總共110兩。這種想法本來就錯,思緒混亂得出的結果,我們不應該這麽算。”
頓了頓,孫山繼續說:“大叔,你總共借了100兩,還了20兩,所以你要再還80兩。
這80兩包括你手裏的貨70兩+10兩的路費。
所以你手裏的10兩,根本不應該加上去。
要加也是這樣加。
還了兄弟20兩+需要還手裏的10兩+需要還進貨的70兩。這麽一算起來,就剛好100兩。對得上賬本了。”
眾人聽到後,恍然大悟。
未還債的80兩,是由貨物70兩+手裏的路費10兩組成的。
如果再+手裏的路費10兩,那是重複了。
怪不得多了10兩了。
大家佩服地看了看孫山,今日多謝這個小兄弟幫忙,大家的思路才清晰。
而且小兄弟說得對,算賬的時候想太多了,把不必要的算了進去,才會出差錯。
正如一開始說的那樣,欠債100兩,先還20兩,剩下還80兩就行,哪裏用的著算那麽多。
三個大叔連忙感謝孫山的幫忙。
桂哥兒和孫定南眼裏冒光地看著孫山,秀才公就是秀才公,那麽聰明,怪不得能考上秀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