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何家人,孫山時不時接到新科進士的邀請函。


    嗬嗬,看來自己挺受歡迎的,不少人都請自己去參加宴席。


    本著有殺錯冒放過的原則,孫山一一應宴。


    而孫山自己,一直都沒有想過舉辦宴席。


    沒辦法實力有限,費力費錢傷不起。


    接著朝考成績出了,孫山依舊得了個三等。


    對於接個結果,無所謂了,反正已經決定擺爛,像條鹹魚那樣躺平。


    韓解元考入了庶吉士,孫山真的好羨慕,還吃了韓解元的宴席。


    至於陳進師兄,嗬嗬,很不幸落榜,跟孫山一樣等著謀官。


    沒辦法了,競爭太激烈了,不是你想考就能考得上。


    那些沒被選上的,都一一跟孫山等待等待吏部的銓選。


    所謂銓選,就是等待在京各衙門以及各省州縣的官位出現空缺。


    如果幸運的話,正好有一批崗位空缺,那麽可能很快就能授職。


    如果沒有空缺,就必須一直等待下去。


    孫山也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好的官位不僅要關係,還要運氣,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狀元,榜樣,探花,以及被選入翰林院實習的新科進士隨著一係列的慶祝活動結束,開始陸陸續續衣錦還鄉。


    朝廷會發放一筆銀子,讓新科進士在當地建造進士碑,並給予一段時間的假期,回到家鄉炫耀“顯擺”一番。


    新科進士歸鄉除了接受無上的榮譽,更重要的是回鄉“拉讚助”。


    新科進士衣錦還鄉不僅僅是為了光宗耀祖,而且成了一個撈錢的好時機。


    傳聞曾國藩被賜同進士出身後回鄉。有人考證,曾國藩此次返鄉共呆了296天,而其中有198天沒在家裏。而這一半多的時間其實去“打秋風”。


    如果出身大戶人家或者富商巨賈之家,不需要走這些路線,但錢,誰都不嫌多,不少新科進士一回鄉,就設計好“打秋風”路線。


    由內及外,由近及遠,由親及疏,由親及官,由官及商,士農工商四業,但凡是有錢的,新科進士都會去“拜訪拜訪”。


    比如孫山回到孫家村,先從家裏出發,在村裏遊蕩一圈,一戶一戶地挨家拜訪。


    二叔,三叔給十兩,村長給五兩,族佬們給幾百蚊,村民給十幾二十文。


    打完村裏的秋風後,就向外家打,比如蘇外公蘇二姨,雲姐兒娘家,幾個姐妹的夫家等等。


    外戚打完後,就在十裏八鄉打秋風,向鄭家村,楊家村等找些地主,富戶拜訪。


    之後出村,到縣城比如洪秀才,黃秀才,縣城的商戶,地主打秋風。


    孫山身邊除了何家,大多數是窮親戚,不過別把親戚不當窮親戚,這裏幾十文,那裏幾兩銀子,加加埋埋就不少了。


    這筆錢留著上任使用,可以做生活費,可以用來為前途打點打打點。


    如果孫山把黃陽縣所有的親戚,富戶,商家,官家打秋風後,錢還很少,那麽就要到漳州府打秋風。


    像府學的好友黎信筠就是孫山打秋風的重點對象了,之後府學曾經教導過自己的夫子等等,這些都是打秋風的好對象。


    一戶不要太多,給一兩,加起來也是一筆大數目。


    孫山也可以挨個當鋪、藥店、布店、酒廠、茶廠、鐵匠鋪等,上門拜訪,打秋風。


    由頭就是自己是漳州府人(孫山的學籍就是在漳州府),好不容易考上進士了,得出來走走,讓大家認識認識。


    至於這些商戶,自然知道怎麽做,或多或少都會包個利是給孫山。


    如果不包,還擔心會被穿小鞋。


    要是漳州府打完秋風後,覺得還是偏少,或者臉皮太厚,貪得無厭,孫山可以到廣州府打秋風。


    從廣州買的二進院子為起點,附近範圍內打秋風。


    打探清楚,看準時機,上門拜訪,或者拿幾塊不值錢的糕點,一家一戶拎過去。


    嗬嗬,新科進士老爺給你送禮了,怎麽也要回禮回禮。


    通常回禮,一般就包個利是。


    從街頭走到街尾,從東巷子走到西巷子也不少戶了,幾塊不值錢的糕點,能得到幾倍或者幾十倍的回報,這是投資小利潤高的買賣。


    孫山隻不過需要臉皮厚些,腳步走勤快些即可。


    等打完廣州二進宅院街坊的秋風後,孫山可以到對麵的何家村裏打秋風。


    誰叫自己是何家的半個兒子,誰叫自己有孫大姑在。


    特別是主街的商戶,孫山一步一步地走去“拜訪”,人家多少回個利是。


    嗬嗬,特別是何家村富戶多,孫山更有機會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打秋風”這樣的行為不提倡,但這是難得光明正大“要錢”的好機會。


    這樣做既不犯法,也不會被人罵,還合理合規,成為慣例。


    隻要孫山臉皮夠厚,舍得下身子,走走停停一趟去打秋風,荷包保證滿滿,


    據考證,曾國藩在老家湘鄉縣打秋風,得到的銀錢可以買上五十畝良田,或者四萬斤豬肉。


    而曾國藩走出老家,上京報到的過程,一路打秋風,總共得了兩千兩左右。


    孫山想著等自己官職下來,衣錦還鄉要不要去“打秋風”呢?


    特別是何家村,簡直是孫山“拜訪”的重要對象。


    一圈走下來,不說賺個幾千兩,幾百兩也應該有。這樣自己上任就有一筆錢,不用捉襟見肘。


    這種“撈錢”的行為是新科進士的套路,是隨大流,跟風行為,孫山如果真的做,也不會遺臭萬年。


    畢竟大家都默認的潛規則,你做或者不做都不會在官場上有負麵影響。


    而且有些新科進士會做出更過分的行為,利用自己的身份公然敲詐勒索。


    一般的商戶,農戶,哪裏敢與“官”身的進士老爺對抗,在極限拉扯容忍的範圍內一般都會選擇息事寧人。


    畢竟新科進士數量少,就算被敲詐勒索,也就認了。


    孫山猛猛地搖頭,這樣的行為打死他也做不出來,他這個人臉皮薄,最講“仁義道德”。


    別說他去拜訪撈好處,就算別人上門給他好處,孫山還不敢要。


    他的膽子小得很,怕要了錢,惶惶不可終日,得不償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孫山,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七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七仔並收藏我,孫山,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