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金榜題名,成為進士之事,不會兒就傳遍十裏八鄉。
鄭家村的村長也好,楊家村的村長也好,十裏八鄉有頭有麵的所謂“大人物”不是親自過來送上薄禮就是派人過來討一杯喜茶喝。
特別是楊家村的村長,族老,楊大郎得知孫山高中後的那一刻,心有靈犀地跑到孫家老宅祝賀。
楊家族老看了看虎鳴,不錯。
在孫進士家裏養得挺好的,白白淨淨,還穿著一身小小書生的衣服,一看就是精心照料。
楊大郎看了看自家侄兒,眼睛酸澀。
虎鳴留在孫家比留在楊家好,自己是沒本事的,自家婆娘更是凶殘,虎鳴留在楊家不是被打罵,就是被說克親。
自家媳婦害怕虎鳴不僅克雙親,克祖父母,還把他們這些吃一鍋飯的親人都克上,家裏的孩子更不準跟虎鳴接觸。
楊大郎的媳婦特意找了算命先生算,還真算出虎鳴生辰八字不好,克他們楊家。
如今到孫家,楊大郎安心不少。
楊大郎想著孫進士是個得天獨厚,福澤延綿,平步青雲,有大運道之人。
虎鳴這種克親命也隻有孫進士這種貴格命才能壓住,把虎鳴交給孫進士撫養,是最好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孫進士給虎鳴的教育資源會更好,虎鳴留在孫家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他們楊家村說不定也能走出一位進士,就算不是進士,一位秀才,一位舉人也可以。
要是以前楊家村哪裏敢這樣大頭想,自從身邊的孫山蟾宮折桂,楊家村覺得走科舉之路也不是很難。
不,不僅楊家村這樣想,十裏八鄉也這樣想,甚至黃陽縣也會這樣想。
農家小子孫山行,他們家的小子也一樣行。、
孫家老宅一片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十裏八鄉有名望有地位有點錢的鄉紳聚集在一起,不停地恭維孫伯民。
孫伯民紅光滿麵,人生在這一刻得到升華。
想當初連生四個閨女,受盡嘲諷,好不容易生了一個小子,又提心吊膽,直到小子立足,生活才有盼頭。
本以為和跟村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著自家小子娶妻生子,平平庸庸地過完一生。
誰知道千辛萬苦得到的,最終不是自己的,孫伯民忍著酸楚,決定跟孫山割裂,自我絕後。
孫伯民惶恐過,孫伯民害怕死後成為孤魂野鬼,沒有人給他上香燒著。
隨著孫山讀書,越讀越出息,在讀書的路上一騎絕塵,先成為孫家村最出息的兒郎,然後成為黃陽縣最高不可攀的兒郎,最後竟然成為漳州府雲端之巔的兒郎。
孫伯民這一刻當初的惶恐已經沒有了。
絕後就絕後,隻要他的山子飛得更快更遠更高。
孫伯民現在無比相信孫半仙的話,兒子的確是半路被阿爹攔截下來,他應該要去達官貴人家裏投胎,是阿爹心疼自己沒後,略施法術,讓孫山成為自己的兒子。
隻不過總歸不是自己的,孫伯民不敢逆天而行,強行要下孫山這個兒子。
如果強要了,不僅他的運道不好,連孫山的運道也不會好。
如今這樣就很好,自己好好地做陽間的老太爺,孫山好好做自己陽間的兒子。
他好,孫山好,他們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至於死後的事,就死後再算。
孫伯民這一刻前所未有的輕鬆,對著鄉親們的誇讚,老農民的臉蛋黝紅黝紅。
憨厚地笑著說:“不敢當,不敢當。我家山子自小就乖巧,自小就知道讀書的好處,他自個去讀書的。我當初都沒想過要他走科舉。哪知道小人兒人小主意大,自個要走科舉之路。我做阿爹的,兒子想走這條路,隻能讓他走這條路。我家山子比我有主意,比我出息多了。”
孫伯民一點也沒有說謊,實話實說。
不過一眾鄉親連連表示不信。
小娃子懂什麽,不是大人逼著,他哪裏會自覺地讀書。
孫伯民肯定有什麽秘訣才能培養出進士兒子。
哼~這個孫伯民看著老實憨厚,其實一點也不老實,收收埋埋,就是不告訴他們成功的方子。
呸~好狡猾。
肯定害怕把秘訣說出來,他們照著做,然後培養出好兒子,搶了他的風頭。
好奸詐的孫伯民~
大家雖然這樣想,但話可不敢這麽說,臉上堆滿笑容,連連稱是。
暗地裏想著要想方設法把秘訣挖出來,好讓自家小子照著做,好讓家裏也出進士老爺。
孫伯民在男客這邊接受眾人的恭喜賀喜,黃氏和蘇氏在女客那樣接受眾人的恭維奉承。
鄭童生媳婦握著黃氏的雙手,感歎地說:“阿山這孩子,我自小看到大,一開始就覺得他有出息,想不到竟然那麽有出息。山子他奶,我真的好羨慕你,有這麽一個好孫子。”
黃氏雙手帶的正是孫山從金陵給她買的大金鐲子,笑容就沒停過,聽到鄭童生媳婦的恭維,笑得更開心了。
連忙擺手說:“你也很好,你家的兩個孫子也是好小子,我看著都喜歡,所以趕緊把家裏的孫女嫁給你家大孫子,嗬嗬,這麽好的小子,我可不會錯過。”
這話一出,大家哈哈大笑。
鄭童生媳婦也高興。
沒錯哩,如果不是自家孫子好,孫家就不會把孫女嫁過來。
她家的孫子還真不賴,隻是比不過孫山而已。
旁邊的李嬸子表情浮誇,言語誇張地說:“要我說,山子他奶在十裏八鄉都是一等一的好命。女兒嫁府城,還有一個官老爺的外孫,如今即將有一個官老爺的親孫子。
哎呦,這命啊,不,我看黃陽縣都比不上山子阿奶。
哎呦,我要是有這樣的好孫子,叫我做什麽都做,天天吃齋念佛都可以。
隻可惜,我家的那幾個孫子,一看就上不了台麵。跟山子比,簡直一個天一個地。山子是天上的大鳥,我家那幾個,是地裏的蚯蚓呢。”
這麽一說,大家又一陣哄笑。
不過認識李嬸子的人都認為李嬸子說得對。
孫大力的那幾個化骨龍,嘖嘖~
一看就知道吃吃吃,要叫他們讀書,恐怕比登天都難了。
鄭家村的村長也好,楊家村的村長也好,十裏八鄉有頭有麵的所謂“大人物”不是親自過來送上薄禮就是派人過來討一杯喜茶喝。
特別是楊家村的村長,族老,楊大郎得知孫山高中後的那一刻,心有靈犀地跑到孫家老宅祝賀。
楊家族老看了看虎鳴,不錯。
在孫進士家裏養得挺好的,白白淨淨,還穿著一身小小書生的衣服,一看就是精心照料。
楊大郎看了看自家侄兒,眼睛酸澀。
虎鳴留在孫家比留在楊家好,自己是沒本事的,自家婆娘更是凶殘,虎鳴留在楊家不是被打罵,就是被說克親。
自家媳婦害怕虎鳴不僅克雙親,克祖父母,還把他們這些吃一鍋飯的親人都克上,家裏的孩子更不準跟虎鳴接觸。
楊大郎的媳婦特意找了算命先生算,還真算出虎鳴生辰八字不好,克他們楊家。
如今到孫家,楊大郎安心不少。
楊大郎想著孫進士是個得天獨厚,福澤延綿,平步青雲,有大運道之人。
虎鳴這種克親命也隻有孫進士這種貴格命才能壓住,把虎鳴交給孫進士撫養,是最好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孫進士給虎鳴的教育資源會更好,虎鳴留在孫家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他們楊家村說不定也能走出一位進士,就算不是進士,一位秀才,一位舉人也可以。
要是以前楊家村哪裏敢這樣大頭想,自從身邊的孫山蟾宮折桂,楊家村覺得走科舉之路也不是很難。
不,不僅楊家村這樣想,十裏八鄉也這樣想,甚至黃陽縣也會這樣想。
農家小子孫山行,他們家的小子也一樣行。、
孫家老宅一片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十裏八鄉有名望有地位有點錢的鄉紳聚集在一起,不停地恭維孫伯民。
孫伯民紅光滿麵,人生在這一刻得到升華。
想當初連生四個閨女,受盡嘲諷,好不容易生了一個小子,又提心吊膽,直到小子立足,生活才有盼頭。
本以為和跟村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著自家小子娶妻生子,平平庸庸地過完一生。
誰知道千辛萬苦得到的,最終不是自己的,孫伯民忍著酸楚,決定跟孫山割裂,自我絕後。
孫伯民惶恐過,孫伯民害怕死後成為孤魂野鬼,沒有人給他上香燒著。
隨著孫山讀書,越讀越出息,在讀書的路上一騎絕塵,先成為孫家村最出息的兒郎,然後成為黃陽縣最高不可攀的兒郎,最後竟然成為漳州府雲端之巔的兒郎。
孫伯民這一刻當初的惶恐已經沒有了。
絕後就絕後,隻要他的山子飛得更快更遠更高。
孫伯民現在無比相信孫半仙的話,兒子的確是半路被阿爹攔截下來,他應該要去達官貴人家裏投胎,是阿爹心疼自己沒後,略施法術,讓孫山成為自己的兒子。
隻不過總歸不是自己的,孫伯民不敢逆天而行,強行要下孫山這個兒子。
如果強要了,不僅他的運道不好,連孫山的運道也不會好。
如今這樣就很好,自己好好地做陽間的老太爺,孫山好好做自己陽間的兒子。
他好,孫山好,他們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至於死後的事,就死後再算。
孫伯民這一刻前所未有的輕鬆,對著鄉親們的誇讚,老農民的臉蛋黝紅黝紅。
憨厚地笑著說:“不敢當,不敢當。我家山子自小就乖巧,自小就知道讀書的好處,他自個去讀書的。我當初都沒想過要他走科舉。哪知道小人兒人小主意大,自個要走科舉之路。我做阿爹的,兒子想走這條路,隻能讓他走這條路。我家山子比我有主意,比我出息多了。”
孫伯民一點也沒有說謊,實話實說。
不過一眾鄉親連連表示不信。
小娃子懂什麽,不是大人逼著,他哪裏會自覺地讀書。
孫伯民肯定有什麽秘訣才能培養出進士兒子。
哼~這個孫伯民看著老實憨厚,其實一點也不老實,收收埋埋,就是不告訴他們成功的方子。
呸~好狡猾。
肯定害怕把秘訣說出來,他們照著做,然後培養出好兒子,搶了他的風頭。
好奸詐的孫伯民~
大家雖然這樣想,但話可不敢這麽說,臉上堆滿笑容,連連稱是。
暗地裏想著要想方設法把秘訣挖出來,好讓自家小子照著做,好讓家裏也出進士老爺。
孫伯民在男客這邊接受眾人的恭喜賀喜,黃氏和蘇氏在女客那樣接受眾人的恭維奉承。
鄭童生媳婦握著黃氏的雙手,感歎地說:“阿山這孩子,我自小看到大,一開始就覺得他有出息,想不到竟然那麽有出息。山子他奶,我真的好羨慕你,有這麽一個好孫子。”
黃氏雙手帶的正是孫山從金陵給她買的大金鐲子,笑容就沒停過,聽到鄭童生媳婦的恭維,笑得更開心了。
連忙擺手說:“你也很好,你家的兩個孫子也是好小子,我看著都喜歡,所以趕緊把家裏的孫女嫁給你家大孫子,嗬嗬,這麽好的小子,我可不會錯過。”
這話一出,大家哈哈大笑。
鄭童生媳婦也高興。
沒錯哩,如果不是自家孫子好,孫家就不會把孫女嫁過來。
她家的孫子還真不賴,隻是比不過孫山而已。
旁邊的李嬸子表情浮誇,言語誇張地說:“要我說,山子他奶在十裏八鄉都是一等一的好命。女兒嫁府城,還有一個官老爺的外孫,如今即將有一個官老爺的親孫子。
哎呦,這命啊,不,我看黃陽縣都比不上山子阿奶。
哎呦,我要是有這樣的好孫子,叫我做什麽都做,天天吃齋念佛都可以。
隻可惜,我家的那幾個孫子,一看就上不了台麵。跟山子比,簡直一個天一個地。山子是天上的大鳥,我家那幾個,是地裏的蚯蚓呢。”
這麽一說,大家又一陣哄笑。
不過認識李嬸子的人都認為李嬸子說得對。
孫大力的那幾個化骨龍,嘖嘖~
一看就知道吃吃吃,要叫他們讀書,恐怕比登天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