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顯卿眉眼,與德太後記憶中的少年重疊,德太後心底掀起驚濤颶浪,麵上努力維持著平靜。
“溫太醫當真是一副謙謙君子模樣,看著倒不像北方長起來的,你祖籍在何處?”
德太後狀似不經意問道,溫顯卿老老實實回道。
“回稟太後,微臣祖籍鎮江,隻是自微臣幼時,微臣的父親攜全家北上,一路到了京城,開醫館維生。”
德太後沒有再問下去,還有什麽好問的呢,這個姓氏,長相,出身,祖籍,還有來京的經曆,想必是故人之子罷。
當年隆科多將她送去江南一年多,讓江南的琴娘教了她怎麽俘獲男人的心,在那期間,她認識了一位姓溫的少年醫者,為她治好了多年的胃病。
她彼時生出不想再任隆科多擺布,不想進宮選秀的念頭,隻是多番打聽之下才知,那姓溫的少年已娶了妻子,她才歇了那萌動的心思。
德太後回過神來,笑著道。
“溫太醫原來是祖傳的醫術,如此,便在皇帝身邊好好效力罷。”
年世蘭敏銳的感覺出了德太後的態度變化,隻是她不知道其中的關竅。
溫顯卿來永和宮之前聽說皇上傳召他為太後診病,心裏還想不要多事,此刻終是鬆了一口氣。
他自請去與太醫院的同僚們為太後治藥方,退出了德太後寢殿。
待年世蘭回到翊坤宮,又叫小林子去請了溫顯卿來為她請平安脈。
“微臣給華妃娘娘請安,華妃娘娘吉祥。”
溫顯卿在翊坤宮便隨性了許多,給年世蘭請了安便自顧自找地方坐了下來。
年世蘭也習慣了他這隨性的樣子,左右這裏除了小林子與頌芝,再沒外人。
“你進了本宮的門,倒像是回了你自己的家。本宮還沒賜座呢,你便先找地方坐了,一點也不委屈自己呢。”
年世蘭斜睨了溫顯卿,招招手,頌芝便為溫顯卿奉上茶來。
溫顯卿嘻嘻笑著,渾不在意。
“華妃娘娘謬讚,微臣到你這,隻是覺得終於不用那麽壓著自己了。娘娘召微臣來,不知有何事?可不是為了請微臣喝茶罷。”
年世蘭正了神色,看向溫顯卿。
“你與本宮說實話,你今日給太後看診當真隻是血虛之症?本宮總覺得蹊蹺,太後那裏什麽樣的補品沒有,竟能血虛。”
溫顯卿咽下口中的茶,慢悠悠道。
“太後當真隻是血虛。隻是這症狀,卻不像是進補不夠,而是太過!微臣以前遊曆的時候見過一種不常見的藥草,能使人快速血虛。”
年世蘭道。
“是何藥草?”
溫顯卿搖搖頭。
“微臣還不確定,也無法去驗證太後的飲食,但是這個症狀,頗像是民間私下流傳的一種植物所致--血枯草。”
年世蘭聽這名字,微皺了眉頭。
“聽名字就不是什麽好東西。有何效力?”
溫顯卿凝重道。
“血枯草,常被心思陰毒之人用來給產婦下藥,輕則血虛,若發現及時還可調理。重則血崩致死。給平常人用,也可快速引起血虛之症,若沒有及時發現又好好調養,最後結局也逃不過一個死。”
年世蘭想,如果真是血枯草所致,這人能把藥下進德太後飲食中,也屬實是厲害,隻是會是誰呢?
原本還以為德太後又要出什麽針對自己的招數,沒想到竟是真的身子虛,這一世的事情,怎麽不按上一世的軌跡走,真是新鮮。
等溫顯卿告退,小林子才上前道。
“主子,今日奴才跟著您去永和宮,無意中撞見一個小宮女兒,奴才瞧著她笑起來好生麵熟,像是從前府裏那個被打死的玉螺,哦,就是您後來讓吳掌櫃著人去找的那個奴婢。隻是細看之下又不像,奴才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
年世蘭冷笑,烏拉那拉氏真是好手段,竟能讓“死人”複活,還送進宮裏。
“你去想辦法找永和宮的小宮女兒知樂,讓她盯著那宮女兒。”
小林子道。
“這個不用主子吩咐,奴才已經辦妥了。知樂也記著主子的恩情,總想著報答主子您呢。”
年世蘭不再說什麽,低頭喝著茶。
烏拉那拉氏午後又去了永和宮,這次她隻帶了剪秋。
“臣妾給太後娘娘請安。不知太後娘娘喝了藥可好點兒了?”
德太後看著烏拉那拉氏行了禮,道。
“快起來罷。哀家自己覺得精神好多了,你此時不去休息,倒來哀家這伺候。”
烏拉那拉氏被剪秋扶著站起身來,笑著坐在一邊的板凳上。
“隻要太後娘娘覺得精神好,那臣妾就放心了。原本臣妾還擔心您,現下倒是一百個放心了。臣妾用過午膳去看了三阿哥,那孩子現在會哭會笑,又學會了翻身坐起,可愛的緊呢。”
德太後歎口氣,說道。
“看樣子,你對那孩子是真疼,當自己的親子一般養育了。”
烏拉那拉氏臉上笑容不變,但卻拿著帕子仿佛擦淚般擦了擦自己的眼角。
“太後娘娘知曉的,臣妾的大阿哥去的早,現在有了三阿哥,臣妾覺得日子又有了盼頭。”
德太後不讚同烏拉那拉氏的話,她一臉嚴肅道。
“你這就覺得滿足了?照哀家說,你還年輕,大可以與皇帝再生一個嫡子。”
烏拉那拉氏苦笑。
“哪有那麽容易呢,皇上現在除了初一十五來臣妾宮中,日常要麽宿在華妃的翊坤宮,要麽便宿在福貴人那裏,臣妾便是想見一麵也難呐。”
德太後麵上帶了怒色。
“荒唐,那華妃狐媚子迷了皇帝也就罷了,福貴人又是誰?”
烏拉那拉氏忙稟道。
“太後娘娘息怒,福貴人是才進宮不久的滿軍旗步軍副尉索綽絡音圖之女索綽絡薩仁娜。太後娘娘知道,現下宮中滿軍旗的嬪妃不多,隻有臣妾與福貴人兩人。”
德太後心下明白,這是烏拉那拉氏想留著福貴人分掉華妃的寵愛。
正當德太後想說什麽,永和宮的小宮女兒楠珠端著一碗血燕進來。
“請太後娘娘用燕窩。”
烏拉那拉氏伺候著德太後吃了燕窩,又躺下休息了,她才告退。
烏拉那拉氏一出永和宮的門,江福海便來稟報。
“皇後娘娘,紫荊找著了。”
“溫太醫當真是一副謙謙君子模樣,看著倒不像北方長起來的,你祖籍在何處?”
德太後狀似不經意問道,溫顯卿老老實實回道。
“回稟太後,微臣祖籍鎮江,隻是自微臣幼時,微臣的父親攜全家北上,一路到了京城,開醫館維生。”
德太後沒有再問下去,還有什麽好問的呢,這個姓氏,長相,出身,祖籍,還有來京的經曆,想必是故人之子罷。
當年隆科多將她送去江南一年多,讓江南的琴娘教了她怎麽俘獲男人的心,在那期間,她認識了一位姓溫的少年醫者,為她治好了多年的胃病。
她彼時生出不想再任隆科多擺布,不想進宮選秀的念頭,隻是多番打聽之下才知,那姓溫的少年已娶了妻子,她才歇了那萌動的心思。
德太後回過神來,笑著道。
“溫太醫原來是祖傳的醫術,如此,便在皇帝身邊好好效力罷。”
年世蘭敏銳的感覺出了德太後的態度變化,隻是她不知道其中的關竅。
溫顯卿來永和宮之前聽說皇上傳召他為太後診病,心裏還想不要多事,此刻終是鬆了一口氣。
他自請去與太醫院的同僚們為太後治藥方,退出了德太後寢殿。
待年世蘭回到翊坤宮,又叫小林子去請了溫顯卿來為她請平安脈。
“微臣給華妃娘娘請安,華妃娘娘吉祥。”
溫顯卿在翊坤宮便隨性了許多,給年世蘭請了安便自顧自找地方坐了下來。
年世蘭也習慣了他這隨性的樣子,左右這裏除了小林子與頌芝,再沒外人。
“你進了本宮的門,倒像是回了你自己的家。本宮還沒賜座呢,你便先找地方坐了,一點也不委屈自己呢。”
年世蘭斜睨了溫顯卿,招招手,頌芝便為溫顯卿奉上茶來。
溫顯卿嘻嘻笑著,渾不在意。
“華妃娘娘謬讚,微臣到你這,隻是覺得終於不用那麽壓著自己了。娘娘召微臣來,不知有何事?可不是為了請微臣喝茶罷。”
年世蘭正了神色,看向溫顯卿。
“你與本宮說實話,你今日給太後看診當真隻是血虛之症?本宮總覺得蹊蹺,太後那裏什麽樣的補品沒有,竟能血虛。”
溫顯卿咽下口中的茶,慢悠悠道。
“太後當真隻是血虛。隻是這症狀,卻不像是進補不夠,而是太過!微臣以前遊曆的時候見過一種不常見的藥草,能使人快速血虛。”
年世蘭道。
“是何藥草?”
溫顯卿搖搖頭。
“微臣還不確定,也無法去驗證太後的飲食,但是這個症狀,頗像是民間私下流傳的一種植物所致--血枯草。”
年世蘭聽這名字,微皺了眉頭。
“聽名字就不是什麽好東西。有何效力?”
溫顯卿凝重道。
“血枯草,常被心思陰毒之人用來給產婦下藥,輕則血虛,若發現及時還可調理。重則血崩致死。給平常人用,也可快速引起血虛之症,若沒有及時發現又好好調養,最後結局也逃不過一個死。”
年世蘭想,如果真是血枯草所致,這人能把藥下進德太後飲食中,也屬實是厲害,隻是會是誰呢?
原本還以為德太後又要出什麽針對自己的招數,沒想到竟是真的身子虛,這一世的事情,怎麽不按上一世的軌跡走,真是新鮮。
等溫顯卿告退,小林子才上前道。
“主子,今日奴才跟著您去永和宮,無意中撞見一個小宮女兒,奴才瞧著她笑起來好生麵熟,像是從前府裏那個被打死的玉螺,哦,就是您後來讓吳掌櫃著人去找的那個奴婢。隻是細看之下又不像,奴才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
年世蘭冷笑,烏拉那拉氏真是好手段,竟能讓“死人”複活,還送進宮裏。
“你去想辦法找永和宮的小宮女兒知樂,讓她盯著那宮女兒。”
小林子道。
“這個不用主子吩咐,奴才已經辦妥了。知樂也記著主子的恩情,總想著報答主子您呢。”
年世蘭不再說什麽,低頭喝著茶。
烏拉那拉氏午後又去了永和宮,這次她隻帶了剪秋。
“臣妾給太後娘娘請安。不知太後娘娘喝了藥可好點兒了?”
德太後看著烏拉那拉氏行了禮,道。
“快起來罷。哀家自己覺得精神好多了,你此時不去休息,倒來哀家這伺候。”
烏拉那拉氏被剪秋扶著站起身來,笑著坐在一邊的板凳上。
“隻要太後娘娘覺得精神好,那臣妾就放心了。原本臣妾還擔心您,現下倒是一百個放心了。臣妾用過午膳去看了三阿哥,那孩子現在會哭會笑,又學會了翻身坐起,可愛的緊呢。”
德太後歎口氣,說道。
“看樣子,你對那孩子是真疼,當自己的親子一般養育了。”
烏拉那拉氏臉上笑容不變,但卻拿著帕子仿佛擦淚般擦了擦自己的眼角。
“太後娘娘知曉的,臣妾的大阿哥去的早,現在有了三阿哥,臣妾覺得日子又有了盼頭。”
德太後不讚同烏拉那拉氏的話,她一臉嚴肅道。
“你這就覺得滿足了?照哀家說,你還年輕,大可以與皇帝再生一個嫡子。”
烏拉那拉氏苦笑。
“哪有那麽容易呢,皇上現在除了初一十五來臣妾宮中,日常要麽宿在華妃的翊坤宮,要麽便宿在福貴人那裏,臣妾便是想見一麵也難呐。”
德太後麵上帶了怒色。
“荒唐,那華妃狐媚子迷了皇帝也就罷了,福貴人又是誰?”
烏拉那拉氏忙稟道。
“太後娘娘息怒,福貴人是才進宮不久的滿軍旗步軍副尉索綽絡音圖之女索綽絡薩仁娜。太後娘娘知道,現下宮中滿軍旗的嬪妃不多,隻有臣妾與福貴人兩人。”
德太後心下明白,這是烏拉那拉氏想留著福貴人分掉華妃的寵愛。
正當德太後想說什麽,永和宮的小宮女兒楠珠端著一碗血燕進來。
“請太後娘娘用燕窩。”
烏拉那拉氏伺候著德太後吃了燕窩,又躺下休息了,她才告退。
烏拉那拉氏一出永和宮的門,江福海便來稟報。
“皇後娘娘,紫荊找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