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蘭可沒錯過上首帝後二人的表情,她低著頭撿了一塊剝好的柚子來吃,酸酸甜甜的滋味在她的舌尖彌漫。
年世蘭嘴角噙著一絲淡笑,她就喜歡看烏拉那拉氏每次不得不隱忍的樣子。
蘇培盛也順著胤禛的目光看過去,他自然知道皇上這是想純元皇後了。
但現下還有許多妃嬪在此,蘇培盛輕輕咳了聲,俯在胤禛身邊笑道。
“哎喲,今兒這歌舞真好,奴才看著都歡喜。
奴才聽說,這舞可是皇後娘娘找了人精心排演的呢。
皇上您瞧,那領舞之人姿態曼妙,甚是好看呐。”
胤禛收回看向紅梅的目光,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酒杯,才抬頭看向殿中跳舞的人。
烏拉那拉氏笑道。
“皇上,您看今日這歌舞可還合意?”
胤禛轉著手中的酒杯,笑著說道。
“皇後有心,歌舞都是一樣的,也沒有什麽新意。
無非是圖個熱鬧喜新罷了,皇後辛苦了。”
烏拉那拉氏看著胤禛的動作,知道他此時有點心不在焉,便笑著示意身邊伺候的江福海。
江福海躬著身輕應了是,退了幾步,去了側殿。
恰好正殿那些舞娘一曲方罷退場,幽幽的絲竹聲由遠及近響起。
一襲紅衣的女子踏著絲竹聲,輕盈的身段隨樂而至,舞到了殿中。
胤禛隻覺眼前一亮,那女子跳舞之時仿佛是刻意用動作遮擋了臉麵,胤禛一時看不清那女子的樣子。
但年世蘭坐在側邊可是看得一清二楚,這樣的舞姿,除了甄常在,年世蘭還沒見人跳過。
那一舉一動,竟與上一世所跳驚鴻舞如出一轍。
胤禛興致被跳舞的女子吸引,烏拉那拉氏悄悄泛起一絲得意。
這甄常在會舞,是她早都知道的。
隻是甄常在時運不濟,進宮大半年了還不曾在皇上麵前露臉。
烏拉那拉氏便刻意安排了這支獨舞,至於能不能舞進皇上眼眸,端看甄常在的本事了。
沈貴人是知情的,所以此時也是毫不意外的帶了欣賞之色看向殿中跳舞的甄常在。
甄常在一曲近尾聲,才緩緩舞至胤禛眼前,伸手取了胤禛麵前的酒壺,為胤禛杯中添了佳釀。
“嬪妾願皇上身體安泰,康順萬年。祝大清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甄常在說完放了酒壺在桌案上,快步退至殿中央,深深拜了下去。
胤禛拍手大笑,高聲道。
“好!甄常在平身。”
甄常在謝了恩,緩緩站起身來,一身紅衣如一支傲立的紅梅,跌入胤禛眼中。
烏拉那拉氏看著胤禛眼神,滿意微笑。
別人不知,但她自己知道。
這可是烏拉那拉氏按著姐姐通身的氣質調理的人,她不信打動不了皇上。
胤禛道。
“卿舞曼妙,當賞珍品。蘇培盛,將朕那對白玉平安扣取來,賜予甄常在。”
胤禛原本就為著今夜是除夕,準備了許多東西賞賜。
蘇培盛聞言從旁取了白玉平安扣來,雙手奉與甄常在。
蘇培盛笑的真摯,道。
“小主好福氣,奴才恭喜小主,賀喜小主。”
甄常在又跪了下來,謝了恩,站起身來。
烏拉那拉氏笑著對胤禛道。
“甄常在不止善舞,才情也甚好。
從前臣妾隻知沈貴人通詩詞,
那日無意中聽見甄常在吟詩,
臣妾才知曉,甄常在家教嚴明,
雖為女子,也是跟著先生好好習過詩文的。”
胤禛興致勃勃看向甄常在,道。
“朕依稀記得,選秀之時就同你說過,你頗通詩書。”
甄常在溫順應道。
“是,皇上還記得。”
烏拉那拉氏又笑道。
“皇上,以後日子還長,甄常在的好,還要您去發掘。
臣妾聽聞,甄常在還準備了一支舞要獻給皇上,皇上且看看罷?”
胤禛靠向椅背,道。
“好。朕也想看看,甄常在還有什麽驚喜。”
甄常在輕甩了衣袖,隨著樂聲起舞。
隻是胤禛卻漸漸沉下了臉,這一舉一動,都像是在仿當年芸熙之姿態。
但當年有幸看過芸熙跳舞之人,眼下除了烏拉那拉氏,便沒有別人了。
胤禛不動聲色看了一眼烏拉那拉氏,心想,許是烏拉那拉氏也想讓他開懷罷。
甄常在一曲舞罷,沒有迎來想象中皇上的讚賞,隻聽皇上淡淡的道。
“甄常在適才的舞跳的不錯,且更衣入席罷。”
甄常在愣了愣,不知所措的看向烏拉那拉氏。
這舞是自己在家中時常習的,是自己的父親甄遠道特意請的舞師所教。
進宮以後,皇後也對她的舞誇讚不已,還提出了許多改動的地方,讓她自覺這支舞應很是驚豔才對。
怎麽皇上似乎看著不止不動心,反而帶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怒意。
但甄常在十分機敏,忙道。
“嬪妾多謝皇上誇獎,嬪妾先去更衣。”
說完就退下,將殿中地方讓給宮中的舞娘。
年世蘭閑閑的看著這一幕,自己斟了杯酒喝下,才道。
“皇上,臣妾不會跳舞,但看適才甄常在一舞,
翩若遊龍,宛若驚鴻。
皇上怎的不動心呢?”
一直不曾說話的莞貴人突然開口道。
“華妃娘娘眼光絕佳,這支舞便是鼎鼎有名的驚鴻舞。”
年世蘭驚訝反問。
“驚鴻舞?本宮記得,莞貴人好似也跳過驚鴻舞?
隻是本宮無緣得見,今日一見才知,這名字真是恰當。”
莞貴人笑笑,看了一眼胤禛,道。
“不怨華妃娘娘驚訝,這驚鴻舞乃唐玄宗的寵妃梅妃所創。
傳說梅妃起舞之時,猶如鴻雁翱翔之姿,又兼輕盈灑脫之態。
唐玄宗曾當著諸王的麵稱讚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
更有詩人慨歎,唯恐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華妃娘娘說,聽聞嬪妾也曾作此舞。
嬪妾自幼不在家中居住,曾在莊子上救了一位女娘。
她見嬪妾彼時身輕,便教了嬪妾這舞。
及至那女娘離開之時,才告知嬪妾此舞名驚鴻舞。
女娘還說,驚鴻舞原本已失傳,但她酷愛舞蹈,苦心孤詣鑽研了來。
雖不知梅妃所舞何如,女娘所教卻是讓嬪妾受益匪淺。
隻是不知,甄常在是在何處學得。”
年世蘭恍若大悟狀,說道。
“這倒奇了,怪不得你識得此舞。”
胤禛早在莞貴人當初在梅樹下跳舞之時,便聽過這段話,今日一聽,更堅定了他剛才的猜想。
定是烏拉那拉氏為著自己歡心,刻意調教了甄常在。
但是想到甄常在那張與莞貴人有幾分相像的臉,如今再跳著這刻意學習的舞蹈,胤禛隻覺索然無味。
若說菀菀類卿猶可讓胤禛思念芸熙之心稍解,那甄氏類莞,便讓人覺得乏味。
年世蘭嘴角噙著一絲淡笑,她就喜歡看烏拉那拉氏每次不得不隱忍的樣子。
蘇培盛也順著胤禛的目光看過去,他自然知道皇上這是想純元皇後了。
但現下還有許多妃嬪在此,蘇培盛輕輕咳了聲,俯在胤禛身邊笑道。
“哎喲,今兒這歌舞真好,奴才看著都歡喜。
奴才聽說,這舞可是皇後娘娘找了人精心排演的呢。
皇上您瞧,那領舞之人姿態曼妙,甚是好看呐。”
胤禛收回看向紅梅的目光,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酒杯,才抬頭看向殿中跳舞的人。
烏拉那拉氏笑道。
“皇上,您看今日這歌舞可還合意?”
胤禛轉著手中的酒杯,笑著說道。
“皇後有心,歌舞都是一樣的,也沒有什麽新意。
無非是圖個熱鬧喜新罷了,皇後辛苦了。”
烏拉那拉氏看著胤禛的動作,知道他此時有點心不在焉,便笑著示意身邊伺候的江福海。
江福海躬著身輕應了是,退了幾步,去了側殿。
恰好正殿那些舞娘一曲方罷退場,幽幽的絲竹聲由遠及近響起。
一襲紅衣的女子踏著絲竹聲,輕盈的身段隨樂而至,舞到了殿中。
胤禛隻覺眼前一亮,那女子跳舞之時仿佛是刻意用動作遮擋了臉麵,胤禛一時看不清那女子的樣子。
但年世蘭坐在側邊可是看得一清二楚,這樣的舞姿,除了甄常在,年世蘭還沒見人跳過。
那一舉一動,竟與上一世所跳驚鴻舞如出一轍。
胤禛興致被跳舞的女子吸引,烏拉那拉氏悄悄泛起一絲得意。
這甄常在會舞,是她早都知道的。
隻是甄常在時運不濟,進宮大半年了還不曾在皇上麵前露臉。
烏拉那拉氏便刻意安排了這支獨舞,至於能不能舞進皇上眼眸,端看甄常在的本事了。
沈貴人是知情的,所以此時也是毫不意外的帶了欣賞之色看向殿中跳舞的甄常在。
甄常在一曲近尾聲,才緩緩舞至胤禛眼前,伸手取了胤禛麵前的酒壺,為胤禛杯中添了佳釀。
“嬪妾願皇上身體安泰,康順萬年。祝大清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甄常在說完放了酒壺在桌案上,快步退至殿中央,深深拜了下去。
胤禛拍手大笑,高聲道。
“好!甄常在平身。”
甄常在謝了恩,緩緩站起身來,一身紅衣如一支傲立的紅梅,跌入胤禛眼中。
烏拉那拉氏看著胤禛眼神,滿意微笑。
別人不知,但她自己知道。
這可是烏拉那拉氏按著姐姐通身的氣質調理的人,她不信打動不了皇上。
胤禛道。
“卿舞曼妙,當賞珍品。蘇培盛,將朕那對白玉平安扣取來,賜予甄常在。”
胤禛原本就為著今夜是除夕,準備了許多東西賞賜。
蘇培盛聞言從旁取了白玉平安扣來,雙手奉與甄常在。
蘇培盛笑的真摯,道。
“小主好福氣,奴才恭喜小主,賀喜小主。”
甄常在又跪了下來,謝了恩,站起身來。
烏拉那拉氏笑著對胤禛道。
“甄常在不止善舞,才情也甚好。
從前臣妾隻知沈貴人通詩詞,
那日無意中聽見甄常在吟詩,
臣妾才知曉,甄常在家教嚴明,
雖為女子,也是跟著先生好好習過詩文的。”
胤禛興致勃勃看向甄常在,道。
“朕依稀記得,選秀之時就同你說過,你頗通詩書。”
甄常在溫順應道。
“是,皇上還記得。”
烏拉那拉氏又笑道。
“皇上,以後日子還長,甄常在的好,還要您去發掘。
臣妾聽聞,甄常在還準備了一支舞要獻給皇上,皇上且看看罷?”
胤禛靠向椅背,道。
“好。朕也想看看,甄常在還有什麽驚喜。”
甄常在輕甩了衣袖,隨著樂聲起舞。
隻是胤禛卻漸漸沉下了臉,這一舉一動,都像是在仿當年芸熙之姿態。
但當年有幸看過芸熙跳舞之人,眼下除了烏拉那拉氏,便沒有別人了。
胤禛不動聲色看了一眼烏拉那拉氏,心想,許是烏拉那拉氏也想讓他開懷罷。
甄常在一曲舞罷,沒有迎來想象中皇上的讚賞,隻聽皇上淡淡的道。
“甄常在適才的舞跳的不錯,且更衣入席罷。”
甄常在愣了愣,不知所措的看向烏拉那拉氏。
這舞是自己在家中時常習的,是自己的父親甄遠道特意請的舞師所教。
進宮以後,皇後也對她的舞誇讚不已,還提出了許多改動的地方,讓她自覺這支舞應很是驚豔才對。
怎麽皇上似乎看著不止不動心,反而帶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怒意。
但甄常在十分機敏,忙道。
“嬪妾多謝皇上誇獎,嬪妾先去更衣。”
說完就退下,將殿中地方讓給宮中的舞娘。
年世蘭閑閑的看著這一幕,自己斟了杯酒喝下,才道。
“皇上,臣妾不會跳舞,但看適才甄常在一舞,
翩若遊龍,宛若驚鴻。
皇上怎的不動心呢?”
一直不曾說話的莞貴人突然開口道。
“華妃娘娘眼光絕佳,這支舞便是鼎鼎有名的驚鴻舞。”
年世蘭驚訝反問。
“驚鴻舞?本宮記得,莞貴人好似也跳過驚鴻舞?
隻是本宮無緣得見,今日一見才知,這名字真是恰當。”
莞貴人笑笑,看了一眼胤禛,道。
“不怨華妃娘娘驚訝,這驚鴻舞乃唐玄宗的寵妃梅妃所創。
傳說梅妃起舞之時,猶如鴻雁翱翔之姿,又兼輕盈灑脫之態。
唐玄宗曾當著諸王的麵稱讚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
更有詩人慨歎,唯恐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華妃娘娘說,聽聞嬪妾也曾作此舞。
嬪妾自幼不在家中居住,曾在莊子上救了一位女娘。
她見嬪妾彼時身輕,便教了嬪妾這舞。
及至那女娘離開之時,才告知嬪妾此舞名驚鴻舞。
女娘還說,驚鴻舞原本已失傳,但她酷愛舞蹈,苦心孤詣鑽研了來。
雖不知梅妃所舞何如,女娘所教卻是讓嬪妾受益匪淺。
隻是不知,甄常在是在何處學得。”
年世蘭恍若大悟狀,說道。
“這倒奇了,怪不得你識得此舞。”
胤禛早在莞貴人當初在梅樹下跳舞之時,便聽過這段話,今日一聽,更堅定了他剛才的猜想。
定是烏拉那拉氏為著自己歡心,刻意調教了甄常在。
但是想到甄常在那張與莞貴人有幾分相像的臉,如今再跳著這刻意學習的舞蹈,胤禛隻覺索然無味。
若說菀菀類卿猶可讓胤禛思念芸熙之心稍解,那甄氏類莞,便讓人覺得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