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太挽起管沅的手半開玩笑道:「你可別想逃,說辦接風宴,咱們這裏有誰能比你辦得好?」
馬太太也附和,「就是,咱們可不敢班門弄斧!」
管沅抿唇而笑,「靖安侯世子沒有帶女眷前來,我一個未出閣的姑娘怎麽好出麵操辦?」一來禮製上說不過去,二來她也不想過於尷尬。接風宴定然要分內外院兩席,如果管府主辦,父親定會插手,到時候父親如果來問東問西,她怕自己露了端倪。
周太太這才恍然大悟,「也是,確實不太妥當。罷了罷了,這回被你逃過去了!不過你得幫我們出主意呀,靖安侯世子好歹是京城來的,喜惡什麽我們都不知道。」
「我也隻能按京城的習慣出些主意,到底靖安侯世子有什麽喜惡,我也愛莫能助。」管沅的語氣帶了幾分歉意。
馬太太調侃,「自然就是該如此,靖安侯世子的喜惡,你一個未出閣的姑娘怎麽會知道?」接著便開始商討接風宴的細節。
管沅放下手中剝了一半的桔餅,以更衣的藉口暫時退了下去,才掩飾掉美眸含著的淚光。
她是不知盛陽在吃食上的喜惡,但其他關於他的一切她再清楚不過——
他從不過生辰—— 因為他的生辰,便是他母親忌日。
他從小熟讀醫書,旁人隻道他騎射絕群倫,卻不知他在醫術上的精湛造詣—— 隻緣當日他母親難產,他父親進宮請旨把整個太醫院都叫到靖安侯府,卻還是沒能挽救他母親的性命,他懂事後便開始鑽研醫書,隻求親近之人不再抱憾終生。
他慣用左手,從握筆到彎弓到用刀—— 在廬陵時他還慣用右手,可前世去西北大營前,劉瑜就已經下暗手廢了他的右手,這輩子,他再沒改掉用左手的習慣。
瑟瑟的寒風吹得管沅越發淚盈於睫,終究生生忍住。
他的資料是靖恭坊查的,而背後原因卻不是旁人可以查到的,現在這些,除了他外,大概隻有她知道了。
到了休沐日,盛陽的接風宴就設在馬參將府上。
昨夜飄了些小雪,今早太陽一出,薄雪隱隱有化開的跡象。
管沅下了車,便見著馬太太上前迎接。
「管姑娘來的真早,待會兒怕是要多等一刻了。」馬太太帶了幾分歉意。
「不妨事,我先前沒幫上你們多少忙,這回總要幫著馬太太多看顧幾圈。」管沅一邊捧著手爐,一邊走進馬府。
待幫著打點過一些事宜後,管沅才發現人都陸陸續續到了。
席麵一開,兩邊的戲台子便唱了起來,男丁和女眷之間隔了一堵牆,便也不算違製。
盛陽坐在席間,看到擺在左手邊的筷子,又看到鳳臨閣的點心,了然於心這是阿沅的心思,他不自禁抬頭看向粉白的牆麵,那邊是女眷所在。
不知道她現下又在做什麽……
這般想著,管進已經和他敘起話來,「我聽說你住在縣棱街,離管府不遠。你在大同也沒什麽親友,有時間常來坐坐。」
盛陽淡然而有禮地謝過,「多謝管大人體恤。」
那邊馬參將又開始盡地主之誼招呼道:「盛世子點幾出戲吧!」
盛陽推拒,「我在京中就不常聽戲,也不大會點,還是幾位大人先來。」
周指揮使又來勸了一番,盛陽才點了兩出。
他記得阿沅也不愛聽戲,不過時下風尚如此,去哪裏宴飲都少不了戲班子,倒難為她每每受罪。
而那邊管沅被馬太太拉著點戲時,卻直接推拒了,「我對這些一竅不通,拉我點戲,不如罰我寫點什麽,還是幾位太太來。」
推拒完才落坐,便聽見後麵兩個十三、四歲的姑娘竊竊私語。
「聽我父親說,那盛世子很得管大人賞識呢!」穿紅衣的姑娘滿目豔羨。
「怎麽可能不得賞識,謙虛有禮不說,武藝還十分了得。」綠衣姑娘顯然已經掩不住仰慕之情。
「那都不是緊要的,一來就提出要怎麽加布防,還說得頭頭是道,又把功勞拿出來和大家均分,誰不賞識這樣的人!」紅衣姑娘撇嘴。
綠衣姑娘試探道:「姊姊不怕他這個孤煞嗎?」
「你作死呀!」紅衣姑娘拍了一下綠衣姑娘,「管大人都說,不許再談孤煞!」
「你沒看見管姑娘的態度嗎,管大人這麽說了,她今日還不是照樣冷冷淡淡的,肯定是忌憚著呢!」綠衣姑娘不以為然。
紅衣姑娘沉吟片刻才道:「也是……管姑娘都冷冷淡淡的,莫非管大人也隻是說說,若真讓他把自家女兒許配給盛世子,還不一定答應呢!」
「哎,真是可惜了,好好的如意郎君……」綠衣姑娘歎惋。
紅衣姑娘點了點綠衣姑娘的太陽穴,「不知羞,要不是因為這個,還輪得到你胡思亂想?」
坐在前方的管沅,哂然一笑,不知該說什麽—— 她的表現太過冷冷淡淡?
管沅哭笑不得,也實在無奈,她不過是尋常應對,怎麽就被人看成瞧不起盛陽了?或許她的反應,著實不像一個快及笄的姑娘吧?
然而她對盛陽似乎從來沒有過其他姑娘的那種情緒,許是初次相識就冷語相向,事後反倒沒有那種他高高在上的意識?不過令她奇怪的是,當日在廬陵,以盛陽的驕傲和自尊,居然沒有因為她的當眾否定而甩臉色,這又是為什麽呢?
現下顯然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因為靈修走到她身邊,低聲說:「王伯安王大人來大同了。」
管沅心中驚異,連忙問道:「王大人不是要去貴州龍場嗎?為什麽反而北上來了大同?他現在可安全?」
「魚叔說,王大人先前被劉瑜追殺,跳水逃脫。現在已經安全了,劉瑜也失去了王大人的行蹤,但王大人大約以為當初提點他的是老爺,所以來感謝的同時一並來討主意了,幸而魚叔機敏將人截住,沒有讓衛叔和其餘人知曉。」靈修說清楚事情始末。
管沅思索了一陣—— 大表哥自然不可能把她供出來,因此為遮掩她插手朝中事,隻能讓同在大同的父親背黑鍋,這也是無可避免的事,但現下她也不可能讓父親去見王伯安。
「我寫張字條讓魚叔交給他,他若是聰明人自會明白。」
管沅問馬太太借了筆墨,斟酌著寫了幾個字—— 隱忍待發,事孝父母。
字跡則模仿盛陽的顏楷,她雖不擅長,卻因這段時間日夜觀視而悟出幾分,此時寫來雖存形缺意,但也足夠。
前世,她並不知道王伯安結局如何,但京中早已沒有了山陰王家的名頭。
這輩子或許能保存這些江南大族的實力,以期日後能隱忍待發,對抗劉瑜,乃至劉瑜之後能重整朝綱。
擱筆,晾墨,封起,送出—— 但望山陰王家能明白。
王伯安收到這八個字,尋思良久,突然一聲長噫,便動身去了南京尋父親王華。
王華是成化十七年的狀元,他對兒子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
於是王伯安拜謝辭別父母,前往貴州龍場上任,在那裏潛心讀書,悟道《大學》。
整個山陰王家也隱忍低調起來,潛心讀書。
十年後,王伯安起複。
十三年後,王伯安平定寧王叛亂,屢立軍功,封新建伯。
此是後話。
馬太太也附和,「就是,咱們可不敢班門弄斧!」
管沅抿唇而笑,「靖安侯世子沒有帶女眷前來,我一個未出閣的姑娘怎麽好出麵操辦?」一來禮製上說不過去,二來她也不想過於尷尬。接風宴定然要分內外院兩席,如果管府主辦,父親定會插手,到時候父親如果來問東問西,她怕自己露了端倪。
周太太這才恍然大悟,「也是,確實不太妥當。罷了罷了,這回被你逃過去了!不過你得幫我們出主意呀,靖安侯世子好歹是京城來的,喜惡什麽我們都不知道。」
「我也隻能按京城的習慣出些主意,到底靖安侯世子有什麽喜惡,我也愛莫能助。」管沅的語氣帶了幾分歉意。
馬太太調侃,「自然就是該如此,靖安侯世子的喜惡,你一個未出閣的姑娘怎麽會知道?」接著便開始商討接風宴的細節。
管沅放下手中剝了一半的桔餅,以更衣的藉口暫時退了下去,才掩飾掉美眸含著的淚光。
她是不知盛陽在吃食上的喜惡,但其他關於他的一切她再清楚不過——
他從不過生辰—— 因為他的生辰,便是他母親忌日。
他從小熟讀醫書,旁人隻道他騎射絕群倫,卻不知他在醫術上的精湛造詣—— 隻緣當日他母親難產,他父親進宮請旨把整個太醫院都叫到靖安侯府,卻還是沒能挽救他母親的性命,他懂事後便開始鑽研醫書,隻求親近之人不再抱憾終生。
他慣用左手,從握筆到彎弓到用刀—— 在廬陵時他還慣用右手,可前世去西北大營前,劉瑜就已經下暗手廢了他的右手,這輩子,他再沒改掉用左手的習慣。
瑟瑟的寒風吹得管沅越發淚盈於睫,終究生生忍住。
他的資料是靖恭坊查的,而背後原因卻不是旁人可以查到的,現在這些,除了他外,大概隻有她知道了。
到了休沐日,盛陽的接風宴就設在馬參將府上。
昨夜飄了些小雪,今早太陽一出,薄雪隱隱有化開的跡象。
管沅下了車,便見著馬太太上前迎接。
「管姑娘來的真早,待會兒怕是要多等一刻了。」馬太太帶了幾分歉意。
「不妨事,我先前沒幫上你們多少忙,這回總要幫著馬太太多看顧幾圈。」管沅一邊捧著手爐,一邊走進馬府。
待幫著打點過一些事宜後,管沅才發現人都陸陸續續到了。
席麵一開,兩邊的戲台子便唱了起來,男丁和女眷之間隔了一堵牆,便也不算違製。
盛陽坐在席間,看到擺在左手邊的筷子,又看到鳳臨閣的點心,了然於心這是阿沅的心思,他不自禁抬頭看向粉白的牆麵,那邊是女眷所在。
不知道她現下又在做什麽……
這般想著,管進已經和他敘起話來,「我聽說你住在縣棱街,離管府不遠。你在大同也沒什麽親友,有時間常來坐坐。」
盛陽淡然而有禮地謝過,「多謝管大人體恤。」
那邊馬參將又開始盡地主之誼招呼道:「盛世子點幾出戲吧!」
盛陽推拒,「我在京中就不常聽戲,也不大會點,還是幾位大人先來。」
周指揮使又來勸了一番,盛陽才點了兩出。
他記得阿沅也不愛聽戲,不過時下風尚如此,去哪裏宴飲都少不了戲班子,倒難為她每每受罪。
而那邊管沅被馬太太拉著點戲時,卻直接推拒了,「我對這些一竅不通,拉我點戲,不如罰我寫點什麽,還是幾位太太來。」
推拒完才落坐,便聽見後麵兩個十三、四歲的姑娘竊竊私語。
「聽我父親說,那盛世子很得管大人賞識呢!」穿紅衣的姑娘滿目豔羨。
「怎麽可能不得賞識,謙虛有禮不說,武藝還十分了得。」綠衣姑娘顯然已經掩不住仰慕之情。
「那都不是緊要的,一來就提出要怎麽加布防,還說得頭頭是道,又把功勞拿出來和大家均分,誰不賞識這樣的人!」紅衣姑娘撇嘴。
綠衣姑娘試探道:「姊姊不怕他這個孤煞嗎?」
「你作死呀!」紅衣姑娘拍了一下綠衣姑娘,「管大人都說,不許再談孤煞!」
「你沒看見管姑娘的態度嗎,管大人這麽說了,她今日還不是照樣冷冷淡淡的,肯定是忌憚著呢!」綠衣姑娘不以為然。
紅衣姑娘沉吟片刻才道:「也是……管姑娘都冷冷淡淡的,莫非管大人也隻是說說,若真讓他把自家女兒許配給盛世子,還不一定答應呢!」
「哎,真是可惜了,好好的如意郎君……」綠衣姑娘歎惋。
紅衣姑娘點了點綠衣姑娘的太陽穴,「不知羞,要不是因為這個,還輪得到你胡思亂想?」
坐在前方的管沅,哂然一笑,不知該說什麽—— 她的表現太過冷冷淡淡?
管沅哭笑不得,也實在無奈,她不過是尋常應對,怎麽就被人看成瞧不起盛陽了?或許她的反應,著實不像一個快及笄的姑娘吧?
然而她對盛陽似乎從來沒有過其他姑娘的那種情緒,許是初次相識就冷語相向,事後反倒沒有那種他高高在上的意識?不過令她奇怪的是,當日在廬陵,以盛陽的驕傲和自尊,居然沒有因為她的當眾否定而甩臉色,這又是為什麽呢?
現下顯然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因為靈修走到她身邊,低聲說:「王伯安王大人來大同了。」
管沅心中驚異,連忙問道:「王大人不是要去貴州龍場嗎?為什麽反而北上來了大同?他現在可安全?」
「魚叔說,王大人先前被劉瑜追殺,跳水逃脫。現在已經安全了,劉瑜也失去了王大人的行蹤,但王大人大約以為當初提點他的是老爺,所以來感謝的同時一並來討主意了,幸而魚叔機敏將人截住,沒有讓衛叔和其餘人知曉。」靈修說清楚事情始末。
管沅思索了一陣—— 大表哥自然不可能把她供出來,因此為遮掩她插手朝中事,隻能讓同在大同的父親背黑鍋,這也是無可避免的事,但現下她也不可能讓父親去見王伯安。
「我寫張字條讓魚叔交給他,他若是聰明人自會明白。」
管沅問馬太太借了筆墨,斟酌著寫了幾個字—— 隱忍待發,事孝父母。
字跡則模仿盛陽的顏楷,她雖不擅長,卻因這段時間日夜觀視而悟出幾分,此時寫來雖存形缺意,但也足夠。
前世,她並不知道王伯安結局如何,但京中早已沒有了山陰王家的名頭。
這輩子或許能保存這些江南大族的實力,以期日後能隱忍待發,對抗劉瑜,乃至劉瑜之後能重整朝綱。
擱筆,晾墨,封起,送出—— 但望山陰王家能明白。
王伯安收到這八個字,尋思良久,突然一聲長噫,便動身去了南京尋父親王華。
王華是成化十七年的狀元,他對兒子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
於是王伯安拜謝辭別父母,前往貴州龍場上任,在那裏潛心讀書,悟道《大學》。
整個山陰王家也隱忍低調起來,潛心讀書。
十年後,王伯安起複。
十三年後,王伯安平定寧王叛亂,屢立軍功,封新建伯。
此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