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閣下需要的話嗎,在德皇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仔細的探討一下這個計劃,在您了解之前,就否認這個計劃並不好。”伯爵說道。
“相關的演習計劃和兵棋推演的資料我看過一些,這份計劃確實是一份堪稱完美的兵棋推演,在演習中也可以獲得成功,但是在實際中意義十分有限,因為它太苛刻,太複雜了,以至於根本無法允許出現一絲一毫的差錯。”
“我相信國內的鐵路完全可以完成這個任務,但是問題是,您如何保證部隊可以成功的接收比利時和荷蘭的鐵路係統?您又如何保證鐵路部隊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修理工作?麵對塌方的隧道和炸斷的橋梁,您打算怎麽辦?”魯普雷希特問道。
“我們準備了60個連以上的鐵道兵連還有民用鐵路的修理人員,他們將伴隨部隊前進。”施裏芬說道。
“破壞速度遠比推進速度快,而且比利時的要塞也會延緩我們的推進速度。即使我們可以勉強接收部分鐵路,等我們跨過比利時之後,疲敝不堪的軍隊恐怕就要麵對法國人的主力了。”王子搖搖頭說道。
“法國人不會知道我們的計劃的,他們的主力應該集中在左翼。而我們隻用少量的兵力就可以拖住對手,即使暫時損失一些領土也沒關係。”施裏芬反駁道。
“這隻是理論計算,你能想象有一種專門破壞鐵路的列車,可以以每小時25千米以上的速度將整段路基徹底摧毀嗎?如果戰爭開始的話,估計比利時國內3000千米的鐵路線我們能夠成功接受的不會超過800千米,而對於這個問題您如何解決?60個鐵道兵連隊可以在多長時間內修複這個鐵路線?”王子問道。
“而且即使一切都順利,在我們成功的通過了比利時,那麽從法國和比利時邊境地區進入巴黎的最後一段距離怎麽走?這段距離平均有80到120千米左右!沒有鐵路,隻有公路,所有的部隊、給養和彈藥武器都需要用公路運輸。在沒有鐵路的情況下,大兵團每天前進的極限距離是25千米以內。那麽你告訴我,這個又該如何解決?”
即使德國人的戰略意圖隱蔽的再好,即使法國人再遲鈍,當德軍主力越過比利時之後,法國人肯定已經發現了德國的戰略企圖,然後有充分的時間來利用鐵路線完成部隊的調動。曆史上雙方在邊境地區的交戰以法國人的失敗而告終,但是法國主力軍團損失並不大,甚至連小毛奇都承認,法國軍團主力尚在,因為如果是德國獲得決定性勝利的話,那麽應該抓住大量的俘虜,但是實際上很少。
而法國人的阻擊成功的拖慢了德國人的步伐,同時消耗了德軍的給養。有人說隨後的馬恩河戰役救了法國,其實即使德國人擋住了法國人的反擊,筋疲力盡的德國軍團依然會選擇撤退,縮短補給,因為他們的車輛損失一半以上,能用的戰馬也急劇下降,而此時比利時的4000千米鐵路線才恢複了600千米,43座大型鐵路建築中隻有3座修複完成,沒了補給的德軍必須撤退。
而且曆史上一戰的施利芬計劃是經過修改後的,左右兩翼的兵力比例從原有的15比100變成了42比100。有人說小毛奇把施利芬計劃的精髓給改沒了,其實仔細研究一下戰史和後勤情況的話就可以發現,馬恩河戰役的失敗不是兵力不夠,而是部隊太過疲勞。
縱然有更多的軍隊又能如何?沒有足夠的運力把他們運往前線,運過去之後也沒有足夠的補給,而且小毛奇在修改施利芬計劃的同時也縮小了攻擊麵,放棄了對荷蘭的攻擊,這就意味著不用考慮對付荷蘭本土的9萬部隊。至少節省了2個軍的兵力,而在發動攻擊後,經過協調的德國本土運輸線也沒在運輸兵力方麵出現延誤,攻擊麵太窄不夠部隊展開的情況也不存在。
所以說,小毛奇的計劃其實比原來施利芬的計劃更合理,小毛奇的計劃都失敗了,那麽施利芬的原有計劃更不可能成功。相對於純作圖整出計劃的施利芬來說,小毛奇還是意識到了後勤對於軍隊的限製,並且極力改善了,不過可惜的是,他是在和這個時代的限製作戰,最終的結果隻能是失敗!
也許有人又要問了,為何小毛奇明知道這個計劃可能失敗,卻依然堅持這個計劃呢?這個問題王子沒法回答,不過從目前來看,極大的可能是德國人對俄國這個龐然大物有一種天然的恐懼,他們不怕法國,但是懼怕俄國!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北極熊給人一種無法戰勝的感覺。以至於德國人根本沒想過先打趴下俄國然後再解決法國。
同時一種速戰速決的思想彌漫在德軍高層,他們將戰爭看成了一種短時間內的交手。沒有意識到總體戰的重要性,後來魯登道夫意識到了,德國1戰也算拚的油盡燈枯了,但是結果最終還是失敗了,1戰開始前,德國一直認為戰爭將在3個月內結束,但是實際上,整整打了4年!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這個在演習中都已經驗證過了,鐵道兵部隊完全可以完成這個任務。”施利芬擦了一把頭上的冷汗,不用問,今天開會的內容在不久之後肯定會出現在德皇的桌麵上。
和威廉二世的半吊子軍事水平不同的是,眼前這兩位一個資曆比自己還老,一個是進入80年代後,德國陸軍中唯一製定過實戰戰略的人。藍色軍團打得不錯,背後的王子功不可沒,這不是你能無視的。如果自己不能給出要給解釋的話,那麽皇帝對施利芬計劃的懷疑會更加嚴重。
“而且閣下對軍隊需要的彈藥和補給的估計太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您的計劃中,炮彈備彈量是普法戰爭中的三倍。但是實際上在遠東那場並不激烈的戰鬥中,每一門火炮的彈藥消耗達到了普法戰爭量的5倍左右!而如果考慮人數變化的話,一旦再次開戰,子彈的消耗總量將是普法戰爭中子彈消耗量的15倍左右!你計算的基礎就有問題。”王子隨後補了一槍。
第三更奉上~~~!求訂閱求打賞~~~!(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相關的演習計劃和兵棋推演的資料我看過一些,這份計劃確實是一份堪稱完美的兵棋推演,在演習中也可以獲得成功,但是在實際中意義十分有限,因為它太苛刻,太複雜了,以至於根本無法允許出現一絲一毫的差錯。”
“我相信國內的鐵路完全可以完成這個任務,但是問題是,您如何保證部隊可以成功的接收比利時和荷蘭的鐵路係統?您又如何保證鐵路部隊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修理工作?麵對塌方的隧道和炸斷的橋梁,您打算怎麽辦?”魯普雷希特問道。
“我們準備了60個連以上的鐵道兵連還有民用鐵路的修理人員,他們將伴隨部隊前進。”施裏芬說道。
“破壞速度遠比推進速度快,而且比利時的要塞也會延緩我們的推進速度。即使我們可以勉強接收部分鐵路,等我們跨過比利時之後,疲敝不堪的軍隊恐怕就要麵對法國人的主力了。”王子搖搖頭說道。
“法國人不會知道我們的計劃的,他們的主力應該集中在左翼。而我們隻用少量的兵力就可以拖住對手,即使暫時損失一些領土也沒關係。”施裏芬反駁道。
“這隻是理論計算,你能想象有一種專門破壞鐵路的列車,可以以每小時25千米以上的速度將整段路基徹底摧毀嗎?如果戰爭開始的話,估計比利時國內3000千米的鐵路線我們能夠成功接受的不會超過800千米,而對於這個問題您如何解決?60個鐵道兵連隊可以在多長時間內修複這個鐵路線?”王子問道。
“而且即使一切都順利,在我們成功的通過了比利時,那麽從法國和比利時邊境地區進入巴黎的最後一段距離怎麽走?這段距離平均有80到120千米左右!沒有鐵路,隻有公路,所有的部隊、給養和彈藥武器都需要用公路運輸。在沒有鐵路的情況下,大兵團每天前進的極限距離是25千米以內。那麽你告訴我,這個又該如何解決?”
即使德國人的戰略意圖隱蔽的再好,即使法國人再遲鈍,當德軍主力越過比利時之後,法國人肯定已經發現了德國的戰略企圖,然後有充分的時間來利用鐵路線完成部隊的調動。曆史上雙方在邊境地區的交戰以法國人的失敗而告終,但是法國主力軍團損失並不大,甚至連小毛奇都承認,法國軍團主力尚在,因為如果是德國獲得決定性勝利的話,那麽應該抓住大量的俘虜,但是實際上很少。
而法國人的阻擊成功的拖慢了德國人的步伐,同時消耗了德軍的給養。有人說隨後的馬恩河戰役救了法國,其實即使德國人擋住了法國人的反擊,筋疲力盡的德國軍團依然會選擇撤退,縮短補給,因為他們的車輛損失一半以上,能用的戰馬也急劇下降,而此時比利時的4000千米鐵路線才恢複了600千米,43座大型鐵路建築中隻有3座修複完成,沒了補給的德軍必須撤退。
而且曆史上一戰的施利芬計劃是經過修改後的,左右兩翼的兵力比例從原有的15比100變成了42比100。有人說小毛奇把施利芬計劃的精髓給改沒了,其實仔細研究一下戰史和後勤情況的話就可以發現,馬恩河戰役的失敗不是兵力不夠,而是部隊太過疲勞。
縱然有更多的軍隊又能如何?沒有足夠的運力把他們運往前線,運過去之後也沒有足夠的補給,而且小毛奇在修改施利芬計劃的同時也縮小了攻擊麵,放棄了對荷蘭的攻擊,這就意味著不用考慮對付荷蘭本土的9萬部隊。至少節省了2個軍的兵力,而在發動攻擊後,經過協調的德國本土運輸線也沒在運輸兵力方麵出現延誤,攻擊麵太窄不夠部隊展開的情況也不存在。
所以說,小毛奇的計劃其實比原來施利芬的計劃更合理,小毛奇的計劃都失敗了,那麽施利芬的原有計劃更不可能成功。相對於純作圖整出計劃的施利芬來說,小毛奇還是意識到了後勤對於軍隊的限製,並且極力改善了,不過可惜的是,他是在和這個時代的限製作戰,最終的結果隻能是失敗!
也許有人又要問了,為何小毛奇明知道這個計劃可能失敗,卻依然堅持這個計劃呢?這個問題王子沒法回答,不過從目前來看,極大的可能是德國人對俄國這個龐然大物有一種天然的恐懼,他們不怕法國,但是懼怕俄國!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北極熊給人一種無法戰勝的感覺。以至於德國人根本沒想過先打趴下俄國然後再解決法國。
同時一種速戰速決的思想彌漫在德軍高層,他們將戰爭看成了一種短時間內的交手。沒有意識到總體戰的重要性,後來魯登道夫意識到了,德國1戰也算拚的油盡燈枯了,但是結果最終還是失敗了,1戰開始前,德國一直認為戰爭將在3個月內結束,但是實際上,整整打了4年!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這個在演習中都已經驗證過了,鐵道兵部隊完全可以完成這個任務。”施利芬擦了一把頭上的冷汗,不用問,今天開會的內容在不久之後肯定會出現在德皇的桌麵上。
和威廉二世的半吊子軍事水平不同的是,眼前這兩位一個資曆比自己還老,一個是進入80年代後,德國陸軍中唯一製定過實戰戰略的人。藍色軍團打得不錯,背後的王子功不可沒,這不是你能無視的。如果自己不能給出要給解釋的話,那麽皇帝對施利芬計劃的懷疑會更加嚴重。
“而且閣下對軍隊需要的彈藥和補給的估計太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您的計劃中,炮彈備彈量是普法戰爭中的三倍。但是實際上在遠東那場並不激烈的戰鬥中,每一門火炮的彈藥消耗達到了普法戰爭量的5倍左右!而如果考慮人數變化的話,一旦再次開戰,子彈的消耗總量將是普法戰爭中子彈消耗量的15倍左右!你計算的基礎就有問題。”王子隨後補了一槍。
第三更奉上~~~!求訂閱求打賞~~~!(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