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本森看來,即使海軍沒問題,那麽美國陸軍也絕對不適合跨越大半個太平洋和日本人在太平洋的島嶼上和新幾內亞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奪島戰役,
更重要的是,海軍能沒問題嗎?雖然現在的美國艦隊也算兵強馬壯,號稱世界第三,但是先不說和世界第一的英國海軍以及世界第二的德國海軍差多少,就是和同樣“號稱世界第三”的日本海軍相比都差的比較遠啊。先不說無畏艦數量和質量的問題了。單純就說艦隊構成來說,美國艦隊就很不“正常”。
比如說,美國艦隊幾乎沒有快速戰艦!這個快速戰艦不是說的戰列巡洋艦,畢竟現在的海軍中有戰巡的國家一共就三。英國、德國和日本,沒有戰巡或者說沒有快速戰列艦不算什麽丟人的事情。
但是你要是連航速在25節以上的輕巡洋艦都沒有的話,那就太說不過去了!而這個位麵的美國和曆史上一樣,一艘還算說得過去的新式輕巡洋艦都沒有!雖然不至於像曆史上那樣第一級純血統的輕巡洋艦奧馬哈級從1918年才開工吧。但是這個位麵,奧馬哈級輕巡洋艦依然正躺在圖紙上呢,目前美國海軍有4個建造方案,而因為經費問題,本森將軍傾向於選擇最便宜的那個。
你要說交戰的話,艦隊沒有輕巡洋艦作為偵查力量,那是一件多麽難堪的事情啊。沒有可靠的偵查力量,那麽一定會陷入被動之中。沒有輕巡洋艦防禦對方的驅逐艦雷擊,影響戰術發揮是一個方麵,說不定什麽時候一不小心直接被對方驅逐艦搞掉一艘主力艦那就虧大了。所以說,現在的美國艦隊是看主力艦隊還算可以,但是實際戰鬥力差了一些。
老實說,這個位麵的美國海軍江湖地位還不如曆史上呢。別的不說,如果曆史上以1919年畫條線的話,美國海軍的15艘主力艦,7艘超無畏,以及2打以上的前無畏拉出來還是很可怕的。世界排名第二強大的超無畏戰鬥群。雖然日本人有4艘金剛和4艘12炮超無畏,但是個人感覺,紙麵上還是美國人的鐵烏龜在死磕作戰中更強一些,別的不說,至少結實啊!
而這個位麵,美國人麵對依然強大的英國艦隊,開掛後的德國艦隊以及特大號的日本聯合艦隊,美國人是真的硬氣不起來啊。而造成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什麽呢?不是美國沒錢沒工業沒人,而是國會對海軍建設的撥款卡的太嚴了。
如果說的激進一些的話,那就是“敵在國會山”!羅斯福和曆史上一樣當上了美國總統,在他任上,也確實提高了海軍的軍費和待遇。但是按理說收到了菲律賓海戰刺激後的美國海軍應該奮起直追啊,民族仇恨應該產生資金加成的。主力艦的數量應該增加不少啊。
而實際上呢,美國海軍的表現確實比曆史上要好一些。但是和獲得了菲律賓並且一心備戰的日本相比還要差一些。美國海軍的軍費確實要比日本人高,但是考慮到這些軍費中很大一部分都用來修建夏威夷的海軍要塞了。所以都變成了鋼筋水泥已經岸炮這些“固定資產”了。所以主力艦隊方麵差一些反而是正常的。而當西奧多羅斯福卸任之後。美國海軍軍費再次大幅回落。所以在主力艦競爭方麵反而還不如英國人。
另外吐槽一句,美國人的戰艦造價其實不便宜的,以紐約號戰列艦為例,造價是583萬美元。按照當時美元和英鎊的兌換幣85比1的話,大概也就是120萬英鎊,感覺很低吧?但是這是不計算火炮和裝甲的!而裝甲的造價一般占到戰艦總經費的3成左右,加上火炮的話,恐怕直接翻翻了!
國仇是不會忘記的,但是就算想報也要看時機,這就好比普法戰爭打完之後,法國人一直都沒有忘記,然後等到近半個世紀之後,才在英俄的幫助下找回場子。美國也是這樣,雖然仇恨一直在延續,但是在明顯沒有勝算的情況下,美國人可不會頭腦一熱就動手。
“那麽如果我們想要改變現在的情況的話,那麽應該怎麽做呢?”羅伯特培根問道。
“很簡單,我可以給那些大佬們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那就是等,或者每天向上帝禱告德國人不要輸掉這場戰爭。哪怕是一個平手的結果,我們也可以獲得整個原德屬遠東殖民地。”本森說道。
“那麽有沒有一種可能,在德國贏得戰爭後,又想毀約呢?”羅伯特培根想了想問道。
“可能性很小,他們已經不可能拿回這些地方了,因為現在這裏處於我們和日本人的控製之下,如果德國人想要進來,這其中的投入和風險是無法想象的。而且筋疲力盡的德國人也沒有力量去這樣做。”本森說道。
“但是德國支持我們拿到遠東的殖民地的好處是什麽呢?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做對自己無益的事情的。”羅伯特說道。
“這個問題,羅斯福應該會回答你的,他是堅信德國人是會這樣做的,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同意和德國之間的準同盟關係的。我隻是一個軍人,討論政治不是我的工作,您現在想要的答案已經有了,還有別的事情嗎?如果我沒有的話,我需要給西姆斯收拾一下爛攤子了。”本森已經準備下逐客令了。
他現在是真的沒心情理會白宮和國會山的那些政客們了,西姆斯打了這麽一個爛仗最後還要他來收場。兩艘戰艦都被重創,從俾斯麥海到珍珠港,好幾千公裏的距離,這船拉回來都是個問題啊,尤其是紐約號,鍋爐爆了一半!想要弄回來的話,先找幾艘大馬力拖船吧。然後是回到珍珠港後的維修安排問題,以及對消息的封鎖,這些都要他親自過問。
“這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當羅伯特培根離開之後自語道。
第三更奉上~~~!求訂閱求打賞~~~!!!!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更重要的是,海軍能沒問題嗎?雖然現在的美國艦隊也算兵強馬壯,號稱世界第三,但是先不說和世界第一的英國海軍以及世界第二的德國海軍差多少,就是和同樣“號稱世界第三”的日本海軍相比都差的比較遠啊。先不說無畏艦數量和質量的問題了。單純就說艦隊構成來說,美國艦隊就很不“正常”。
比如說,美國艦隊幾乎沒有快速戰艦!這個快速戰艦不是說的戰列巡洋艦,畢竟現在的海軍中有戰巡的國家一共就三。英國、德國和日本,沒有戰巡或者說沒有快速戰列艦不算什麽丟人的事情。
但是你要是連航速在25節以上的輕巡洋艦都沒有的話,那就太說不過去了!而這個位麵的美國和曆史上一樣,一艘還算說得過去的新式輕巡洋艦都沒有!雖然不至於像曆史上那樣第一級純血統的輕巡洋艦奧馬哈級從1918年才開工吧。但是這個位麵,奧馬哈級輕巡洋艦依然正躺在圖紙上呢,目前美國海軍有4個建造方案,而因為經費問題,本森將軍傾向於選擇最便宜的那個。
你要說交戰的話,艦隊沒有輕巡洋艦作為偵查力量,那是一件多麽難堪的事情啊。沒有可靠的偵查力量,那麽一定會陷入被動之中。沒有輕巡洋艦防禦對方的驅逐艦雷擊,影響戰術發揮是一個方麵,說不定什麽時候一不小心直接被對方驅逐艦搞掉一艘主力艦那就虧大了。所以說,現在的美國艦隊是看主力艦隊還算可以,但是實際戰鬥力差了一些。
老實說,這個位麵的美國海軍江湖地位還不如曆史上呢。別的不說,如果曆史上以1919年畫條線的話,美國海軍的15艘主力艦,7艘超無畏,以及2打以上的前無畏拉出來還是很可怕的。世界排名第二強大的超無畏戰鬥群。雖然日本人有4艘金剛和4艘12炮超無畏,但是個人感覺,紙麵上還是美國人的鐵烏龜在死磕作戰中更強一些,別的不說,至少結實啊!
而這個位麵,美國人麵對依然強大的英國艦隊,開掛後的德國艦隊以及特大號的日本聯合艦隊,美國人是真的硬氣不起來啊。而造成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什麽呢?不是美國沒錢沒工業沒人,而是國會對海軍建設的撥款卡的太嚴了。
如果說的激進一些的話,那就是“敵在國會山”!羅斯福和曆史上一樣當上了美國總統,在他任上,也確實提高了海軍的軍費和待遇。但是按理說收到了菲律賓海戰刺激後的美國海軍應該奮起直追啊,民族仇恨應該產生資金加成的。主力艦的數量應該增加不少啊。
而實際上呢,美國海軍的表現確實比曆史上要好一些。但是和獲得了菲律賓並且一心備戰的日本相比還要差一些。美國海軍的軍費確實要比日本人高,但是考慮到這些軍費中很大一部分都用來修建夏威夷的海軍要塞了。所以都變成了鋼筋水泥已經岸炮這些“固定資產”了。所以主力艦隊方麵差一些反而是正常的。而當西奧多羅斯福卸任之後。美國海軍軍費再次大幅回落。所以在主力艦競爭方麵反而還不如英國人。
另外吐槽一句,美國人的戰艦造價其實不便宜的,以紐約號戰列艦為例,造價是583萬美元。按照當時美元和英鎊的兌換幣85比1的話,大概也就是120萬英鎊,感覺很低吧?但是這是不計算火炮和裝甲的!而裝甲的造價一般占到戰艦總經費的3成左右,加上火炮的話,恐怕直接翻翻了!
國仇是不會忘記的,但是就算想報也要看時機,這就好比普法戰爭打完之後,法國人一直都沒有忘記,然後等到近半個世紀之後,才在英俄的幫助下找回場子。美國也是這樣,雖然仇恨一直在延續,但是在明顯沒有勝算的情況下,美國人可不會頭腦一熱就動手。
“那麽如果我們想要改變現在的情況的話,那麽應該怎麽做呢?”羅伯特培根問道。
“很簡單,我可以給那些大佬們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那就是等,或者每天向上帝禱告德國人不要輸掉這場戰爭。哪怕是一個平手的結果,我們也可以獲得整個原德屬遠東殖民地。”本森說道。
“那麽有沒有一種可能,在德國贏得戰爭後,又想毀約呢?”羅伯特培根想了想問道。
“可能性很小,他們已經不可能拿回這些地方了,因為現在這裏處於我們和日本人的控製之下,如果德國人想要進來,這其中的投入和風險是無法想象的。而且筋疲力盡的德國人也沒有力量去這樣做。”本森說道。
“但是德國支持我們拿到遠東的殖民地的好處是什麽呢?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做對自己無益的事情的。”羅伯特說道。
“這個問題,羅斯福應該會回答你的,他是堅信德國人是會這樣做的,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同意和德國之間的準同盟關係的。我隻是一個軍人,討論政治不是我的工作,您現在想要的答案已經有了,還有別的事情嗎?如果我沒有的話,我需要給西姆斯收拾一下爛攤子了。”本森已經準備下逐客令了。
他現在是真的沒心情理會白宮和國會山的那些政客們了,西姆斯打了這麽一個爛仗最後還要他來收場。兩艘戰艦都被重創,從俾斯麥海到珍珠港,好幾千公裏的距離,這船拉回來都是個問題啊,尤其是紐約號,鍋爐爆了一半!想要弄回來的話,先找幾艘大馬力拖船吧。然後是回到珍珠港後的維修安排問題,以及對消息的封鎖,這些都要他親自過問。
“這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當羅伯特培根離開之後自語道。
第三更奉上~~~!求訂閱求打賞~~~!!!!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