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試著用最簡單的話把乘法描述一遍,隻是穿越這種事不能隨便泄漏,她隻好把自己當成九九乘法的發源人。


    可她越說皇帝越吃驚,這孩子不是一般的聰明,誰都想不出來的事在她腦子裏轉過幾圈就能形成某種道理?


    解釋到後來,皇帝玩心大起,找來靖國公府的帳房先生,與餘敏再賽一場。


    要比撥算盤,襄譯敢自承第二,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第一名,連襄譯對她都要甘拜下風,何況是帳房先生?


    比到後來,皇帝突發奇想——如果讓小丫頭進戶部,朝堂會不會掀起風浪?


    讚歎之餘,皇帝說道:「小丫頭,這次你立了大功,告訴朕,想要朕賞你什麽?」


    賞?皇帝的話讓餘敏發傻。


    賞什麽呢?食衣住行,她樣樣不缺,有爺在,連人身安全都有人保護著。


    銀子嗎?不是她嫌棄,這裏的錢這麽重,想腰纏萬貫的話還需要好體能,何況他們家的爺已經替她爭取到不少鋪子的「兩成股份」,這輩子吃穿是不會愁了,所以……賞什麽?


    她歪著頭想半天,真想不出來該讓皇帝賞啥?


    「想這麽久?是不知道要賞什麽,還是不敢獅子大開口?」皇上看著擠眉弄眼、一臉嬌憨的她,被逗樂了。


    「我什麽都不缺啊……」


    突然,她想起璟叡說過,皇帝剛上位六年,已有幾名成年皇子,那些皇子成日對皇帝的寶座虎視眈眈,因此皇帝性子多疑,生怕被人分權。


    為了與金人交戰,把兵符交到爺手上,純屬不得已。


    所以日後要怎樣不動聲色把兵權歸還,既讓皇帝覺得爺忠心,又不致讓其他不肯交出虎符的將軍們認為爺標新立異、巴結矯情,進而心生怨恨、排擠爺,這件事得好好琢磨。


    一彈指,她揚眉笑問:「要不,皇上可不可以答應小魚一件事?」


    叫皇帝答應她一件事?這是挾恩求報嗎?韓薔想死的心都有了!


    「說說看,如果不太過分的話。」皇帝望著她的一派天真,笑答。


    「我們家爺好辛苦呢,成天都要練兵,夜裏還得對著一張莫名其妙的圖畫來畫去,睡不安穩、吃不香,日子過成這樣真可憐。皇上可不可以等爺把兵練好了,就把兵給通通收回去,讓爺能夠睡個安穩覺?」


    把兵通通收回去?


    此語一出,驚動四座,這聽來隻是一個小丫頭的憨言傻語,但在座的都是朝堂上的老江湖,她說的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啊。


    當武官的最高境界,除了官位品級、爵位封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兵權了。讓皇帝把兵權收回去?這是吃裏扒外的惡奴呐。


    璟叡垂眉,卻樂得心情飛揚,嘴角忍不住勾起,真是幸運啊,有這樣一條好小魚,不疼她,疼誰?


    趁這回,在眾多官員與皇帝跟前把事情定下,一來讓皇帝明白,自己無擁兵自重之意,唯有為國賣命之心,耿耿忠心可昭日月。


    二來,日後將虎符交回,不至於惹得其他武官心生厭恨,隻會覺得他倒黴,讓一個隻丫頭在皇帝麵前胡言亂語,把到手的兵權又交回去。果然,皇帝龍心大悅,笑問:「這是你的想法,還是你家主子的想法?」


    「是我的想法啊,可我想得不對嗎?爺真的很辛苦,他最喜歡吃的蒸蛋,現在連半盤都吃不下。」


    「你也不問問就亂說話,萬一你家主子不樂意朕把兵通通收回去,回府後狠狠打你五十大板,把小丫頭給打壞了,怎麽辦才好?」


    講到這裏,璟叡再不跳出來表態,就代表他戀棧兵權,想擁兵自重了。


    他不得不「硬著頭皮」上前,跪在皇帝麵前,深深一揖,道:「稟皇上,兵符乃國家之大器,戰時歸將,戰後本該收歸皇上掌握。」


    璟叡的回答讓皇帝非常滿意,就算武官不滿,可他們也明白,在這種狀況下,璟叡除了這樣回答別無選擇。


    「既然如此,丫頭,等你家主子忙完後,朕讓他休假一個月,好不?」


    「謝謝皇上,您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


    餘敏笑得一派天真,其他官員卻對璟叡投以同情的目光,有這樣的傻丫頭,可抵得過千萬敵軍。


    日子過得飛快,馬上就要過年了。


    這段日子,好消息多過壞消息,好事也多過壞事。


    璟叡和錢盈盈已經和離,錢盈盈成為璟華的小妾。


    韓薔本打算等璟華考過鄉試、中了舉之後,身價水漲船高,再替他尋一門好親事,如今知道叔嫂亂倫一事的夫人不少,生怕此事傳揚太快,韓薔和老國公夫人不得不降低標準,急忙托媒替韓璟華議親,盼著能趁韓璟叡之勢,找到不太差的親家。


    呂襄譯「閉門讀書」期間,在汾河以東又開設不少鋪子,賣的都是餘敏做出來的小東西,生意不錯,其中經營得最好的是飯館。


    因此餘敏除掌家裏事之外,還得負責訓練廚師,忙得她一個頭兩個大。


    她的理念:賺錢是用來讓自己過好日子,不是用來替存款簿增加數字的。


    因此她決定挑三個天分不錯的廚子,親自訓練過後,讓他們巡回全國,到呂襄譯開的飯館裏指導眾廚師手藝。


    「點睛坊」也開幕了,它竄起的速度比眾人想象中更快。


    當然,皇後娘娘暗暗助的一臂之力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寶珍坊還沒有出現虧損現象,但呂襄譯預估,三個月,三個月內他會逼得寶珍坊關門。


    大齊皇子相爭、皇帝吐血、朝堂不穩的情事,屢見不鮮,消息一路順暢地傳至金人統領劄爾拜耳裏,終於挑動他的好戰神經。


    即使金人部落之間,爭地盤、搶主導權等不和現象已顯,並非攻打大齊的最好時機,然而錯過這次,下次不知得等到什麽時候?


    消息傳來,金人已經開始集結部隊,如無意外,戰事將在預估中的二月份開打。


    聽到消息的皇帝龍心大悅,興奮不已,成天盤算著要花多久的時間讓「龍體康複」。


    不過他沒康複,已經有本事讓璟叡和呂襄譯忙得團團轉,要是他康複,還讓不讓人活啊?


    霍秋幗在前天率領精英部隊前往屠虎關,物資供應充足,再加上足夠的禦寒衣物,大軍精神奕奕,氣勢如虹。


    過完年後,璟叡也將領兵前往袞州,他們預估這場仗會在六個月之內結束,這是計劃,至於戰場上的變化,就得靠領頭人去應變。


    餘敏習慣把事情往壞了看,不怕一萬隻怕萬一,所以不求神的她開始拜佛了,沒做過軍裝的她,把時間用在研發「更強效、有抵禦力、重量更輕」的盔甲。


    除了忙璟叡的事之外,為籌備國公夫人移居叡園一事,她不但將西院重新打理粉刷,連係統家具和沙發都弄了出來。


    國公夫人發了準話——過完年就要搬到叡園,理由是兒子出征,卻尚未娶媳婦,當娘的不過來幫著打理,難道能假手外人?


    至於搬過來之後,還要不要搬回去?到時候再說,反正靖國公見到長子像老鼠見到貓,大氣也不敢喘一個。


    整理屋子,購足年禮,備好過年所需物事之外,還有件相當重要的事——年終大算帳。


    各處的莊子管事進了叡園,點收一年收入,這些雜事璟叡早早交代餘敏。


    皇帝賜給璟叡的田畝不少,過去這種事都得拜托呂襄譯幫忙,現在出現一個算術比呂襄譯更好的餘敏,何必假手他人?


    即使如此,呂襄譯也在昨兒個搬進叡園。


    他還在「生病」呢,自然不方便回平王府,因此他待在叡園裏,與各大鋪子的掌櫃見麵對帳。


    這兩天叡園接待了不少客人,門庭馬車來來往往,大夥兒都盡量低調了,還是一番熱鬧。


    莊子的帳對餘敏而言是小事,不過是加加減減,把送上來的米糧銀票入庫,花不了大功夫。呂襄譯發現她三兩下就把事情給厘清了,竟抓她公差,幫忙對鋪子的帳。


    基於自己也是小股東之一,餘敏沒有拒絕,反而樂陶陶地盤算著,今年的第二桶金會有多大一桶。


    餘敏的日子過得很忙碌,也很充實,雖然掛念著在京畿大營練兵的璟叡,卻也很期待,待把皇帝的大事給辦了,皇帝金口允諾,要給璟叡一個月的休沐,到時有錢有閑,她打定主意規劃一個三十天的完美旅遊計劃。


    不過有件事,餘敏始終參不透。


    國公夫人霍秋樺有三處陪嫁莊子和五個鋪麵,聽說過去幾年這些管事都會進靖國公府與夫人對帳,可是今年夫人竟然命他們到叡園,找自己對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驕管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尋並收藏驕管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