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萬壽之後的心情本來是很不錯的,可是煩心的事兒卻又隨之而來,先是江南科場案那邊送來了新消息,曹寅遞上密折,大致意思就是說張鵬翮沒有用心審案,隻關注考生個人代筆、夾帶之事,而不願意觸及主考官與江南官員收賄舞弊內幕;噶禮在鄉試案中是清白的;張伯行是挾怨報複噶禮,並非為科場公平起見;督撫互參,不過是以此結黨營私,各博虛名而已。
康熙這次倒沒象剛開始得知此事一般的憤怒,隻是跟王公大臣評價了下噶禮和張伯行,“噶禮有辦事之才,用心緝拿賊盜,然其操守則不可保。張伯行為人老成,操守廉潔,然盜劫伊衙門附近人家尚不能查拿”,“據張伯行參疏雲,噶禮得銀五十萬兩,未必全實,亦未必全虛。即噶禮所參張伯行之事,亦必有兩、三款是實”,算是將們各打了五十大板。
康熙說完這些話之後,就把這事兒暫時放下了,倒也沒讓他影響自己的心情,還應了三阿哥的奉請,到他的熙春園去進宴,自四十七年廢太子之後,三阿哥也是一直都很得聖寵的,借著這次康熙的到來,他還提出個建議,說以後每年康熙的壽誕之前,都要和自己的兄弟們在這個園子裏為康熙設壽宴,大家一起效仿康熙在太後七十大壽時跳蟒式舞的事兒,也來個彩衣娛親。
看看這三阿哥多精乖啊,如果康熙一高興答應了他,每年皇子為康熙辦的壽宴都在三阿哥的園子裏舉行,那對三阿哥來說,是多大的榮寵啊,所有人都會對他高看一眼的。隻可惜康熙也不是白給的,他不想讓自己那些個不省心的兒子們再多想什麽,所以隻是答應了提前辦壽宴的事兒,但具體地點卻說是到時候再議。
三阿哥沒達到自己的目的,雖然有些失望,但好在是辦壽宴的主意是通過了的,怎麽說他也算是個發起人了,再加上康熙對他這個園子的評價還是不錯的,這也讓三阿哥的心情舒暢了許多。
可是老康那兒卻又來事兒了,所以說這一國之君哪裏是那麽好當的,雖說康熙有個用公款旅遊的嗜好,但總的來說,他對朝政也還是很用心的。不過這次的事兒也不能全算是朝政,而是那個負責編纂《康熙字典》的陳廷敬去世了,本來這《康熙字典》康熙是讓他和張玉書負責的,可是張玉書卻在開始編纂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現在連陳廷敬也過世了,好在《康熙字典》大部分工作已經完成了,並沒有影響到這個大部頭字典的問世。
因為編纂《康熙字典》的拚音之時,四阿哥與這陳廷敬打過交道,也算是有點交情,所以就向康熙請旨要前去吊祭,康熙不隻同意四阿哥的請求,同時還令各部院滿、漢大臣也前往吊祭,並且他還親自率領大臣侍衛們為陳廷敬奠灑,又親寫了挽詩,賜祭葬典禮,諡曰文貞,老先生的身後事可算得是隆重之極,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最讓老康鬧心的還不是這個,而是他那個親自養育幾十載的太子又出狀況了,卻原來那個《南山集》案是他找人挑起來的。自他複立之後,結黨營私,對曾經保舉八阿哥的官員是肆意作踐,康熙屢次提醒於他,他皆不警覺,還口出怨言,“古今天下,哪有四十年的太子”,所以康熙才借著托合齊結黨“會飲”案,來處分黨附他的人。
沒想到對康熙這次嚴厲的警告,太子的回應居然是挑起了《南山集》案,他是想用這個案子來緩和康熙對他這方的注意,並且還讓他的黨羽在江南與他桴鼓相應,儼然有要以武力為後盾逼宮的架式,康熙反應也是迅速,馬上將太子手中握有兵權的危險人物全部革退的革退,監禁的監禁,砍頭的砍頭。
至於太子本人,康熙則是帶著他去巡塞避暑了,當然這肯定不是表示對他還有寵愛之意,而是一種監視,一種防範,還有一個和太子有同樣待遇的就是八阿哥。
據說這八阿哥在良妃娘娘過世百日之時,猶令二人扶掖,匍匐而行,至半年之時,還需令人扶掖而行,雲錦在現代看書時每看到這樣的描寫,就覺得很有些不可思議,就說是為母親過世傷心,好象也不至於到這個樣子,後來聽十三阿哥和四阿哥說道,開始的時候,八阿哥確實是病了,也瘦的厲害,可是到後來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以會同送飯為名,在八阿哥府中大設筵席,日宰豬羊二三十,兼備各肴,等到八阿哥痊愈之時,非但瘦下去的肉長回來了,比起得病之前,還見胖了。
康熙對八阿哥借良妃娘娘一事做出此種情態也沒客氣,當著眾阿哥的麵降旨切責八阿哥,“孝者惟在誠心,欲沽孝名,即為虛偽,即為不孝,人子不盡孝於父母生前,而欲盡孝於歿後乎?譬有乞丐,告其曰:爾死我為爾焚祭金銀萬萬兩。彼雖乞丐,隻欲生耳,斷不願死也。”因為康熙對八阿哥還有所疑慮,其實說疑慮還有些輕了,應該是有所戒備,所以這次出巡,康熙也不管八阿哥的身體到底如何,隻是命他扈從做數。
另外,因為現在十三阿哥的腿已經讓葉大夫治好了,並不象曆史所說的一般落了殘疾,所以他還是如往常一般的扈從出行,隻是不知康熙現在召十三阿哥扈從是因為象以前一樣的寵愛他,還是因為對十三阿哥在軍中的實力也有顧忌,叫雲錦想來應該是兼而有之吧。
而三阿哥和四阿哥,這次還是留京駐守,有鑒於之前留京三阿哥並沒有給四阿哥什麽實際的差事來做,所以這次康熙直接把一個任務交給四阿哥,就是派遣使臣出使土爾扈特部的事宜。
這土爾扈特部雲錦並不了解,還是聽四阿哥介紹才知道,原來他們本是我國的厄魯特蒙古人,後遷往伏爾加河流域,今年年初,土爾扈特部的首領阿玉奇汗,派遣了使臣,帶了好多禮物來到京城,要與清朝交好,康熙見了之後也想了解下他們的情況,所以就決定要派人前往該部慰問,正好原禮部牛羊群事務總管圖裏琛,因為缺牲被控革職,賦閑在家中已達七年之久,聽說了這個事兒之後,以待罪閑散之身,具呈康熙,自請出使遠疆,康熙已經同意了他的請求,
“既然皇上都已經定下人選了,那還讓您負責什麽?”雲錦一邊逗弄著元壽,一邊問四阿哥。
元壽現在已經能扶著東西自己站著了,雲錦讓他在炕上扶著自己慢慢的練習行走,四阿哥本來看雲錦保護的還算周到,也就沒有製止。
“隨行的人員啊,所帶的物品啊,”四阿哥坐在炕桌前,閑適的看著雲錦和元壽,“也不少事兒呢?”
“皇上讓他們過去,就沒交待什麽?”雲錦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元壽身上,對四阿哥的問話也顯得很隨意。
“有哇,怎麽會沒有。”四阿哥臉上的神情有些異樣,“不外乎是囑咐言語之間如何應對,要注意國體,不得隨意收受禮物什麽的。”
雲錦因為眼睛一直盯著元壽,所以沒看到四阿哥的神情,更不知道,其實老康對這次出使所下的聖諭,可謂是長篇大論,囑咐的事件也是精細之極,方方麵麵基本都考慮到了,連應答之法也巨細靡遺的全都寫到了,那囉嗦勁兒簡直可以與唐僧有一拚。
在聖訓中,康熙把見阿玉氣汗要用什麽禮儀,說什麽話,在他提出要求時,如何對答,都一一列明了,連應對的話也替他們寫好了,他們隻要照著老康的劇本說就是了。另外,康熙還想到這次出使,也許俄羅斯察罕汗也想見使節,康熙允準使臣們可以去見他,又將察罕汗可能會問什麽,而使臣們要如何回答的台詞也一並寫好了,大致內容概括起來倒也和四阿哥說的差不太多,隻是四阿哥用了一句話,而老康用了三千多字。
“為什麽不能收禮物?”雲錦一邊問四阿哥,一邊叫來奶媽,讓她把元壽帶到他自己的屋子裏睡覺,元壽平時雖然一直是跟著雲錦睡,可是現在四阿哥來了,他當然就不能在這兒了。
奶媽來抱元壽時,他哼哼唧唧的有些不太願意,雲錦怎麽哄都不成,紮在雲錦的懷裏,晃著他那大頭殼一個勁兒的蹭著,雲錦讓他搓揉的無可奈何,當著四阿哥的麵,自己也不好訓他,更不能體罰了,奶媽在一旁也是好話說盡,可是也不敢硬扯元壽出去。
“象個什麽樣子?”四阿哥把臉一板,衝元壽一瞪眼,“還不趕緊鬆開你額娘。”
四阿哥這一聲喊出來,元壽這小子立馬就老實了,雲錦本來還擔心他讓四阿哥突然的一嗓子嚇著了,忙用手扶著他的頭硬是從自己懷裏抬起來,結果發現他的眼神是清明的很,見自己被雲錦弄出了遮蔽的懷抱,遂扭頭看看雲錦,又扭頭看看四阿哥,仿佛是審時度勢了一番,然後癟了癟嘴,無聲的伸出兩隻胖胳膊給奶媽,奶媽卻是有些讓四阿哥嚇著了,抱起元壽,就急急的出去了,連行禮告退都忘了。
雲錦那兒也是被元壽的表現驚著了,萬沒想到這麽點兒的孩子居然就會看人眼色了,真是太不思議了,是小孩子都這樣,還是說唯有元壽天賦異稟,這樣看來自己給他製定的教育計劃,是不是應該提前了啊。
“你想什麽呢?”四阿哥見雲錦看著門口發呆,剛才元壽就是從那裏抱出去的。
“沒什麽,”雲錦回過頭來看著四阿哥,“剛才說到哪了?”
“說到你埋怨皇阿瑪不讓收禮物。”四阿哥沒好氣的看著雲錦。
“哪有?”雲錦睜大了眼睛,“爺可別亂說,雲錦隻是問為什麽不讓收禮物而已,哪裏有埋怨皇上的意思。”
“我們泱泱大國,哪裏好占那些個番外之國的便宜。”四阿哥瞅了瞅雲錦說道,“皇阿瑪說了,‘若饋送爾等物件,毋遽收受,必須再三卻辭,但言我等不曾帶得佳品送察罕汗,汗所饋遺,如何收得,倘再三懇乞,或止收一二,將爾等帶去錦緞回送察罕汗,但言路途遙遠,不曾帶得佳物,此係相見之微儀。若不來請見,或差人到時,即將所帶錦緞給與,亦言路遠,並無佳品,些須薄物,聊表微意耳。’”
瞧瞧,隻一個收禮問題,康熙就說了這麽一大堆,也就可以想見他那諭旨裏得囉嗦成什麽樣了。不過這番話倒也讓雲錦明白了,不收禮其實還是麵子問題,要顯示自己大國的風度,不能讓人家小瞧了。
“聽起來,皇上也不是說什麽都不讓收啊。”雲錦品了品話裏的意思。
“你是不是想要什麽東西啊?”四阿哥盯著雲錦看,“怎麽總問這個?”
“雲錦是什麽人,哪有那個資格跟使臣要東西啊,再說現在雲錦也沒什麽缺的,”雲錦搖搖頭,“隻是雲錦倒想為十三阿哥要點東西。”
“老十三?”四阿哥的眉頭皺了起來,“這跟他又扯上什麽關係了?再說,他什麽時候跟你說想跟俄羅斯那邊要東西了?”
“十三爺當然是沒跟雲錦說過的,”雲錦衝四阿哥笑著,“其實嚴格說起來,雲錦這禮物也不是為十三阿哥要的,而是為咱們大清要的。”
“怎麽又說到大清了?”四阿哥有些不耐煩了,“你到底想說什麽?”
“雲錦是說皇上讓十三阿哥弄的火器營啊,戴梓雖然是個奇才,但也要了解下外麵的情況,才好有所進益啊,”雲錦提醒四阿哥,“那火器老外也造了很多,可以看看俄羅斯那邊有沒有,有的話,拿過來參考一下也好哇。”
“火器營?”四阿哥明顯有些心動了,“其實皇阿瑪對火器之事,也囑咐過使臣了,皇阿瑪說,‘朕思俄羅斯國必言及火炮之類,倘若懇求,爾等言路途遙遠,難於行走,沿途皆高山峻嶺,林木叢藪,險隘之處甚多,我國並無如此地方,亦不曾見此道路,致之甚難,且中國法禁,凡火器物件,不許擅自出境,法令森嚴,雖我皇上恩賜,斷難至此。伊若求爾等轉奏,爾等隻言,我等俱係特遣往土爾扈特國阿玉氣汗處去,奉使之事各異,此等情節,難於奏聞。至鄂羅斯等國習尚矜誇,必出陳其所有之物以示爾等,倘若出視,爾等不可驚訝,亦不可輕藐。但言此等物件,我中國或有或無,我等職司各異,有我所見而眾未見者,亦有眾見,而我未見者,所以不能盡知。’隻是卻沒有說,如果俄羅斯將火器做為禮物,使臣們是否應該收下?如果俄羅斯沒有用火器送禮的意思,使臣們又是否要開口要求呢?”(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www.qidian.com</a>,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康熙這次倒沒象剛開始得知此事一般的憤怒,隻是跟王公大臣評價了下噶禮和張伯行,“噶禮有辦事之才,用心緝拿賊盜,然其操守則不可保。張伯行為人老成,操守廉潔,然盜劫伊衙門附近人家尚不能查拿”,“據張伯行參疏雲,噶禮得銀五十萬兩,未必全實,亦未必全虛。即噶禮所參張伯行之事,亦必有兩、三款是實”,算是將們各打了五十大板。
康熙說完這些話之後,就把這事兒暫時放下了,倒也沒讓他影響自己的心情,還應了三阿哥的奉請,到他的熙春園去進宴,自四十七年廢太子之後,三阿哥也是一直都很得聖寵的,借著這次康熙的到來,他還提出個建議,說以後每年康熙的壽誕之前,都要和自己的兄弟們在這個園子裏為康熙設壽宴,大家一起效仿康熙在太後七十大壽時跳蟒式舞的事兒,也來個彩衣娛親。
看看這三阿哥多精乖啊,如果康熙一高興答應了他,每年皇子為康熙辦的壽宴都在三阿哥的園子裏舉行,那對三阿哥來說,是多大的榮寵啊,所有人都會對他高看一眼的。隻可惜康熙也不是白給的,他不想讓自己那些個不省心的兒子們再多想什麽,所以隻是答應了提前辦壽宴的事兒,但具體地點卻說是到時候再議。
三阿哥沒達到自己的目的,雖然有些失望,但好在是辦壽宴的主意是通過了的,怎麽說他也算是個發起人了,再加上康熙對他這個園子的評價還是不錯的,這也讓三阿哥的心情舒暢了許多。
可是老康那兒卻又來事兒了,所以說這一國之君哪裏是那麽好當的,雖說康熙有個用公款旅遊的嗜好,但總的來說,他對朝政也還是很用心的。不過這次的事兒也不能全算是朝政,而是那個負責編纂《康熙字典》的陳廷敬去世了,本來這《康熙字典》康熙是讓他和張玉書負責的,可是張玉書卻在開始編纂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現在連陳廷敬也過世了,好在《康熙字典》大部分工作已經完成了,並沒有影響到這個大部頭字典的問世。
因為編纂《康熙字典》的拚音之時,四阿哥與這陳廷敬打過交道,也算是有點交情,所以就向康熙請旨要前去吊祭,康熙不隻同意四阿哥的請求,同時還令各部院滿、漢大臣也前往吊祭,並且他還親自率領大臣侍衛們為陳廷敬奠灑,又親寫了挽詩,賜祭葬典禮,諡曰文貞,老先生的身後事可算得是隆重之極,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最讓老康鬧心的還不是這個,而是他那個親自養育幾十載的太子又出狀況了,卻原來那個《南山集》案是他找人挑起來的。自他複立之後,結黨營私,對曾經保舉八阿哥的官員是肆意作踐,康熙屢次提醒於他,他皆不警覺,還口出怨言,“古今天下,哪有四十年的太子”,所以康熙才借著托合齊結黨“會飲”案,來處分黨附他的人。
沒想到對康熙這次嚴厲的警告,太子的回應居然是挑起了《南山集》案,他是想用這個案子來緩和康熙對他這方的注意,並且還讓他的黨羽在江南與他桴鼓相應,儼然有要以武力為後盾逼宮的架式,康熙反應也是迅速,馬上將太子手中握有兵權的危險人物全部革退的革退,監禁的監禁,砍頭的砍頭。
至於太子本人,康熙則是帶著他去巡塞避暑了,當然這肯定不是表示對他還有寵愛之意,而是一種監視,一種防範,還有一個和太子有同樣待遇的就是八阿哥。
據說這八阿哥在良妃娘娘過世百日之時,猶令二人扶掖,匍匐而行,至半年之時,還需令人扶掖而行,雲錦在現代看書時每看到這樣的描寫,就覺得很有些不可思議,就說是為母親過世傷心,好象也不至於到這個樣子,後來聽十三阿哥和四阿哥說道,開始的時候,八阿哥確實是病了,也瘦的厲害,可是到後來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以會同送飯為名,在八阿哥府中大設筵席,日宰豬羊二三十,兼備各肴,等到八阿哥痊愈之時,非但瘦下去的肉長回來了,比起得病之前,還見胖了。
康熙對八阿哥借良妃娘娘一事做出此種情態也沒客氣,當著眾阿哥的麵降旨切責八阿哥,“孝者惟在誠心,欲沽孝名,即為虛偽,即為不孝,人子不盡孝於父母生前,而欲盡孝於歿後乎?譬有乞丐,告其曰:爾死我為爾焚祭金銀萬萬兩。彼雖乞丐,隻欲生耳,斷不願死也。”因為康熙對八阿哥還有所疑慮,其實說疑慮還有些輕了,應該是有所戒備,所以這次出巡,康熙也不管八阿哥的身體到底如何,隻是命他扈從做數。
另外,因為現在十三阿哥的腿已經讓葉大夫治好了,並不象曆史所說的一般落了殘疾,所以他還是如往常一般的扈從出行,隻是不知康熙現在召十三阿哥扈從是因為象以前一樣的寵愛他,還是因為對十三阿哥在軍中的實力也有顧忌,叫雲錦想來應該是兼而有之吧。
而三阿哥和四阿哥,這次還是留京駐守,有鑒於之前留京三阿哥並沒有給四阿哥什麽實際的差事來做,所以這次康熙直接把一個任務交給四阿哥,就是派遣使臣出使土爾扈特部的事宜。
這土爾扈特部雲錦並不了解,還是聽四阿哥介紹才知道,原來他們本是我國的厄魯特蒙古人,後遷往伏爾加河流域,今年年初,土爾扈特部的首領阿玉奇汗,派遣了使臣,帶了好多禮物來到京城,要與清朝交好,康熙見了之後也想了解下他們的情況,所以就決定要派人前往該部慰問,正好原禮部牛羊群事務總管圖裏琛,因為缺牲被控革職,賦閑在家中已達七年之久,聽說了這個事兒之後,以待罪閑散之身,具呈康熙,自請出使遠疆,康熙已經同意了他的請求,
“既然皇上都已經定下人選了,那還讓您負責什麽?”雲錦一邊逗弄著元壽,一邊問四阿哥。
元壽現在已經能扶著東西自己站著了,雲錦讓他在炕上扶著自己慢慢的練習行走,四阿哥本來看雲錦保護的還算周到,也就沒有製止。
“隨行的人員啊,所帶的物品啊,”四阿哥坐在炕桌前,閑適的看著雲錦和元壽,“也不少事兒呢?”
“皇上讓他們過去,就沒交待什麽?”雲錦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元壽身上,對四阿哥的問話也顯得很隨意。
“有哇,怎麽會沒有。”四阿哥臉上的神情有些異樣,“不外乎是囑咐言語之間如何應對,要注意國體,不得隨意收受禮物什麽的。”
雲錦因為眼睛一直盯著元壽,所以沒看到四阿哥的神情,更不知道,其實老康對這次出使所下的聖諭,可謂是長篇大論,囑咐的事件也是精細之極,方方麵麵基本都考慮到了,連應答之法也巨細靡遺的全都寫到了,那囉嗦勁兒簡直可以與唐僧有一拚。
在聖訓中,康熙把見阿玉氣汗要用什麽禮儀,說什麽話,在他提出要求時,如何對答,都一一列明了,連應對的話也替他們寫好了,他們隻要照著老康的劇本說就是了。另外,康熙還想到這次出使,也許俄羅斯察罕汗也想見使節,康熙允準使臣們可以去見他,又將察罕汗可能會問什麽,而使臣們要如何回答的台詞也一並寫好了,大致內容概括起來倒也和四阿哥說的差不太多,隻是四阿哥用了一句話,而老康用了三千多字。
“為什麽不能收禮物?”雲錦一邊問四阿哥,一邊叫來奶媽,讓她把元壽帶到他自己的屋子裏睡覺,元壽平時雖然一直是跟著雲錦睡,可是現在四阿哥來了,他當然就不能在這兒了。
奶媽來抱元壽時,他哼哼唧唧的有些不太願意,雲錦怎麽哄都不成,紮在雲錦的懷裏,晃著他那大頭殼一個勁兒的蹭著,雲錦讓他搓揉的無可奈何,當著四阿哥的麵,自己也不好訓他,更不能體罰了,奶媽在一旁也是好話說盡,可是也不敢硬扯元壽出去。
“象個什麽樣子?”四阿哥把臉一板,衝元壽一瞪眼,“還不趕緊鬆開你額娘。”
四阿哥這一聲喊出來,元壽這小子立馬就老實了,雲錦本來還擔心他讓四阿哥突然的一嗓子嚇著了,忙用手扶著他的頭硬是從自己懷裏抬起來,結果發現他的眼神是清明的很,見自己被雲錦弄出了遮蔽的懷抱,遂扭頭看看雲錦,又扭頭看看四阿哥,仿佛是審時度勢了一番,然後癟了癟嘴,無聲的伸出兩隻胖胳膊給奶媽,奶媽卻是有些讓四阿哥嚇著了,抱起元壽,就急急的出去了,連行禮告退都忘了。
雲錦那兒也是被元壽的表現驚著了,萬沒想到這麽點兒的孩子居然就會看人眼色了,真是太不思議了,是小孩子都這樣,還是說唯有元壽天賦異稟,這樣看來自己給他製定的教育計劃,是不是應該提前了啊。
“你想什麽呢?”四阿哥見雲錦看著門口發呆,剛才元壽就是從那裏抱出去的。
“沒什麽,”雲錦回過頭來看著四阿哥,“剛才說到哪了?”
“說到你埋怨皇阿瑪不讓收禮物。”四阿哥沒好氣的看著雲錦。
“哪有?”雲錦睜大了眼睛,“爺可別亂說,雲錦隻是問為什麽不讓收禮物而已,哪裏有埋怨皇上的意思。”
“我們泱泱大國,哪裏好占那些個番外之國的便宜。”四阿哥瞅了瞅雲錦說道,“皇阿瑪說了,‘若饋送爾等物件,毋遽收受,必須再三卻辭,但言我等不曾帶得佳品送察罕汗,汗所饋遺,如何收得,倘再三懇乞,或止收一二,將爾等帶去錦緞回送察罕汗,但言路途遙遠,不曾帶得佳物,此係相見之微儀。若不來請見,或差人到時,即將所帶錦緞給與,亦言路遠,並無佳品,些須薄物,聊表微意耳。’”
瞧瞧,隻一個收禮問題,康熙就說了這麽一大堆,也就可以想見他那諭旨裏得囉嗦成什麽樣了。不過這番話倒也讓雲錦明白了,不收禮其實還是麵子問題,要顯示自己大國的風度,不能讓人家小瞧了。
“聽起來,皇上也不是說什麽都不讓收啊。”雲錦品了品話裏的意思。
“你是不是想要什麽東西啊?”四阿哥盯著雲錦看,“怎麽總問這個?”
“雲錦是什麽人,哪有那個資格跟使臣要東西啊,再說現在雲錦也沒什麽缺的,”雲錦搖搖頭,“隻是雲錦倒想為十三阿哥要點東西。”
“老十三?”四阿哥的眉頭皺了起來,“這跟他又扯上什麽關係了?再說,他什麽時候跟你說想跟俄羅斯那邊要東西了?”
“十三爺當然是沒跟雲錦說過的,”雲錦衝四阿哥笑著,“其實嚴格說起來,雲錦這禮物也不是為十三阿哥要的,而是為咱們大清要的。”
“怎麽又說到大清了?”四阿哥有些不耐煩了,“你到底想說什麽?”
“雲錦是說皇上讓十三阿哥弄的火器營啊,戴梓雖然是個奇才,但也要了解下外麵的情況,才好有所進益啊,”雲錦提醒四阿哥,“那火器老外也造了很多,可以看看俄羅斯那邊有沒有,有的話,拿過來參考一下也好哇。”
“火器營?”四阿哥明顯有些心動了,“其實皇阿瑪對火器之事,也囑咐過使臣了,皇阿瑪說,‘朕思俄羅斯國必言及火炮之類,倘若懇求,爾等言路途遙遠,難於行走,沿途皆高山峻嶺,林木叢藪,險隘之處甚多,我國並無如此地方,亦不曾見此道路,致之甚難,且中國法禁,凡火器物件,不許擅自出境,法令森嚴,雖我皇上恩賜,斷難至此。伊若求爾等轉奏,爾等隻言,我等俱係特遣往土爾扈特國阿玉氣汗處去,奉使之事各異,此等情節,難於奏聞。至鄂羅斯等國習尚矜誇,必出陳其所有之物以示爾等,倘若出視,爾等不可驚訝,亦不可輕藐。但言此等物件,我中國或有或無,我等職司各異,有我所見而眾未見者,亦有眾見,而我未見者,所以不能盡知。’隻是卻沒有說,如果俄羅斯將火器做為禮物,使臣們是否應該收下?如果俄羅斯沒有用火器送禮的意思,使臣們又是否要開口要求呢?”(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www.qidian.com</a>,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