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給皇阿瑪請安。”四阿哥與十三阿哥他們聊沒幾句,就趕緊到行宮來拜見康熙了。


    “你來了,”康熙看了看明顯有些消瘦的四阿哥,想到這次清洗,基本上沒他什麽人,語氣中就帶了幾分欣慰之情,“這些日子累壞了吧?”


    “為皇阿瑪分憂,本是兒臣份內之事,豈敢說累?”四阿哥對著康熙就不象與十三阿哥那般隨意了,而是恭恭敬敬,一板一眼的。


    “行了,”康熙對四阿哥這副樣子也已經習慣了,當然不會指望四阿哥做什麽承歡膝下的小兒女之態,“京城現在會是什麽樣子,我能想得出來,你能讓它一直沒出什麽大亂子,肯定也是花了很多心思,費了很多精力的,又怎麽可能不累呢?”


    “回皇阿瑪的話,”四阿哥態度依然恭敬的說道,“累是累了些,但兒臣還能受得住。”


    “這次朕叫你過來,”康熙笑著問四阿哥道,“雲錦怕是很不高興吧。”


    “回皇阿瑪,”四阿哥彎了彎腰說道,“她不會也不敢。”


    “不敢才有鬼了,”康熙搖著頭笑了笑,“那丫頭麵上看著膽小,其實真正能讓她害怕的沒幾個人。好了,不說她了,你現在把京城裏的情況跟我說說吧,雖然嵩祝也稟報過,可是我還想聽聽你怎麽說。”


    “是。”四阿哥應了一聲,一臉認真的跟康熙稟報著。


    “嗯,我知道了,”康熙聽完了四阿哥的稟報,又跟他討論了一會兒,然後點頭對四阿哥說道,“你先下去休息吧,把身子好好的養一養,省得雲錦擔心之下又埋怨我不盡人情。”


    “雲錦怎麽會埋怨,”四阿哥解釋著,“其實她是很感謝皇阿瑪的,她說皇阿瑪是為了體恤兒臣的身子,這才讓我離開京城,到熱河來安心休養的。”


    “哦,”康熙挑了挑眉看著四阿哥說道,“她真的這麽說?對你不能參加安之和樂之的抓周,她也沒說什麽?”


    “兒臣不敢欺瞞皇阿瑪,”四阿哥趕緊欠腰行禮說道,“安之和樂之的抓周,雲錦看得很重,兒臣不能參加,自然會有些失望,但她也明白,兒臣既是安之和樂之的阿瑪,也是皇阿瑪的兒子,兩下相比,盡孝才是最主要的。兒臣這次來,雲錦還準備了禮物給皇阿瑪呢,當然還有給皇太後祖母的,就放在行在外麵的車上,兒臣一會兒就送進來。”


    四阿哥這話當然是在說謊,雲錦根本就沒給康熙準備什麽禮物的,隻是在康熙麵前,四阿哥卻不能這麽說,在府裏的時候,他可以由得雲錦以這種方式來表示對康熙的不滿,可是在路上卻早就將禮物打散重新分配過了,康熙所占的份額隻比太後略少一點兒。


    “既是她的心意,朕就收下了,”康熙對四阿哥點了點頭說道,“那你就下去休息吧,這幾天就不用當差了,也不用過來請安,還有那禮物,也派人來送就好了,也省得你再跑一趟,你現在主要是把身子調理好再說。”


    康熙沒覺得得四阿哥這話是在騙自己,就他想,雲錦就算是對他再不滿,也不會光給別人禮物,而唯獨漏了自己的,要說是光給自己而漏了別人還差不多。實際上康熙這麽想也沒問題,雲錦要不是知道四阿哥肯定會在路上給康熙攢出一份禮物來的話,她也不會這麽任性了,為方便四阿哥給康熙攢禮物,她可是有意將其他人的禮物都加厚了幾分呢。


    “謝皇阿瑪關心,”四阿哥聽康熙說完話之後,向他行了一禮說道,“那兒子告退了。”


    ***********************************************************************


    四阿哥與康熙密談一番之後,就回到了他在熱河的園子獅子園休養,外人是一個也不見,這又讓大家猜測了好一陣,上次康熙和那個嵩祝也是密談,結果談完之後,卻掀起了如此大的風波,康熙現在又與人密談了,不知道接下來他還會做什麽。


    其實康熙也沒做什麽,隻不過是在接見過四阿哥之後,又應三阿哥的邀請,到他的園子裏逛了逛並用了一頓膳,然後就開始著手處置這次被參的那些人了。


    不過在處置這些人之前,康熙卻先處置了內務府總管赫奕,理由是禮部本來已經將大雨沾足停止祈雨的事兒報上來了,可是這個赫奕卻錯把以前祈雨的折子報了上來,“奏事如此疎忽,殊屬不合”,將他的工部尚書以及內務府總管之職一並革去,其恩詔所得的蔭生也一並革退。


    赫奕的事兒,隻是為這次康熙大麵積處置官員開了個頭,在此之後,康熙又下旨,以在奏折上“妄書不勝忻幸之語,祈雨處又不親到”為由,將戶部尚書趙申喬、工部尚書王頊齡、左都禦史範時崇、吏部侍郎傅紳、刑部侍郎李華之、學士蔡升元、王之樞彭始搏、詹事王奕清俱著降三級留任,恩詔所得蔭生俱著革退。


    以“祈雨乃其專責,並不虔心祈禱,而雨澤曾否沾足之處又不明白具奏”為由,將禮部尚書赫碩谘革職,恩詔所得蔭生著革退;陳詵、侍郎二鬲、王思軾、胡作梅俱著降五級留任。恩詔所得蔭生俱著革退。


    以“祈雨處雖曾親到,奏折妄稱不勝忻幸之語亦屬不合”為由,將大學士蕭永藻、學士星峨泰、長壽、吏部尚書張鵬翮、侍郎孫柱、李旭升、湯右曾、戶部侍郎傅爾笏納、呂履恒、兵部尚書殷特布、侍郎黨阿賴、田從典、刑部尚書賴都、張廷樞、工部侍郎王度昭、左副都禦史董弘毅、郝林、通政使周道新俱著降二級留任。恩詔所得蔭生俱著革退。


    至於那個倒黴蛋大學士嵩祝,則是以“不將在京諸臣不虔誠祈雨即行指名參奏”為由,將其革職留任了,當然恩詔所得的蔭生,也是一樣的著革退。嵩祝最終能落個留任,也算是頂這個黑鍋所得的寬免了,隻是不知道這個寬免對他來說是幸還是不幸了,因為這樣一來,大家就更加不待見他了。


    其實真要論起寬免,嵩祝並不是罰得最輕的,對他康熙雖然是留了任,卻是革職留任,而對另一個人,康熙卻是什麽都沒追究,這個人就是大學士王掞。(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www.qidian.com</a>,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朝求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之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之錦並收藏清朝求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