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娘,”默之睜大了眼睛看著雲錦,“您是在逗我嗎?”


    “是啊,”雲錦笑吟吟的承認著,“逗默默會讓額娘很開心呢,默默開不開心呢?”


    “額娘開心,默默也開心。”看默之那樣子,應該是沒太弄清什麽回事,但聽雲錦這麽說卻還是連連點頭。


    “看看默默有多乖,”母後皇太後對雲錦搖了搖頭,“你這個當額娘的真應該覺得慚愧。”


    “母後皇太後,您可不能偏心,”雲錦對母後皇太後笑著說道,“要說慚愧,臣妾覺得最該慚愧的應該是皇上才是,他是怎麽誇默之的,剛才您可是聽到的。”


    “嗯,皇帝那邊,我自會找時候跟他說的,”母後皇太後點了點頭,神情間也有些無奈的說道,“他對子女也是太嚴肅了些,這樣可不好。”


    “皇太後祖母,我皇阿瑪很好的。”默之趕緊仰起頭來看著母後皇太後說道。


    “是嗎?”母後皇太後笑著看著默之,“那默默說說,你皇阿瑪哪裏好啊?”


    “他哪裏都好。”默之不假思索的說道,然後想想又加了一句,“就是現在他太忙了,默默都很少見到他了。”


    “默默,”母後皇太後撫摸著默之的小臉,“你皇阿瑪有很多事情要做,等他忙過這陣子,皇太後祖母讓他多來跟默默在一起,好不好?”


    “好。”默之乖巧的點了點頭。


    “還是母後皇太後說話好使,默之跟我吵著要見他皇阿瑪已經有些時候,偏您這一說,他就聽了,”雲錦搖了搖頭,又對母後皇太後笑著說道,“對了,上次雲錦做的那個點心,母後皇太後說好吃,雲錦今兒個又做了帶過來了,您要不要進點兒?”


    “是嗎?那就快擺上來吧,”母後皇太後吩咐著一邊的宮女,又笑著對雲錦說道,“我這兒還正想著呢,你做的那些個點心味道確實不錯,樣子也漂亮。”


    “母後皇太後喜歡吃,臣妾天天給您做。”雲錦趕緊表態。


    “那可用不著,”母後皇太後搖著頭笑著,“再好的東西也架不住天天吃,再說你現在也是忙的緊,能隔三岔五的做點兒,我也就有口福了。”


    “派個人去看看,”說笑之後,母後皇太後吩咐平兒道,“如果皇帝散朝了,就請他過來。”


    “樂之,”等平兒領命退下之後,母後皇太後又對樂之說道,“你且帶默之到別處玩吧,我跟你額娘有話要說。”


    “樂之,”雲錦見樂之牽著默之準備離去,遂笑著說道,“額娘給你帶了些書和繡樣來,在外麵綠語那兒呢,你自去找她拿吧。”


    雲錦給樂之帶過來的書,可不是一般的女戒之類的,而是她特意為女兒挑出來的,又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上麵加注了好多批語,因為這些個批語往往是天馬行空,或者是些調侃之詞,樂之倒是比對正文還要喜歡,至於繡樣,也多是些小女孩比較喜歡的趣致圖案,所以樂之聽到雲錦這話,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但麵上卻還是一派嫻靜的姿態,乖巧的答應一聲,牽著默之的小手離去了。


    這時候宮女們也開始將點心擺上來了,除了點心之外,還有茶水和幹果。


    “去把這兩盤送到公主屋裏去,”母後皇太後指著其中兩盤點心吩咐著一個宮女,“我記著她愛吃這個。”


    “母後皇太後真是對樂之太疼愛了,”雲錦語帶感激的對母後皇太後說道,“吃個點心也惦記著她。”


    “象樂之這麽乖巧的孩子,我如何能不疼愛呢?”母後皇太後笑了笑,然後看著雲錦說道,“好了,咱們現在來說說正事吧。”


    “請母後皇太後示下。”雲錦趕緊起身衝母後皇太後行禮。


    “坐下坐下,你跟我還這麽客氣做什麽?”母後皇太後擺了擺手,然後收起笑容,正色說著,“大行皇帝的大事已經將過百日了,皇帝有沒有跟你說起過冊封皇後的事兒。”


    “現在皇上實在是太忙,”雲錦溫和的說道,“與臣妾見麵也說不了幾句話,尚還沒說到這個事兒。”


    “冊封皇後是大事,你怎麽也不著急呢?”母後皇太後輕責著雲錦。


    “皇上日理萬機,雲錦不想為這個去煩他,”雲錦溫婉的笑笑,“再說,皇上心裏肯定早已經有了定數,雲錦多說也是無宜。”


    “這倒是,”母後皇太後點了點頭,“我隻是擔心你吃虧。”


    “有您護著,誰敢讓雲錦吃虧呢?”雲錦展對著母後皇太後開了笑容,“就是聖母皇太後,她對雲錦夠厭惡了吧?不也沒把雲錦怎麽樣嗎?這也是她忌憚您顧慮您的緣故。”


    “這是她識時務,”母後皇太後淡淡的說道,“要不是她聽了我的話,從此安分下來,不給皇帝麻煩了,又去勸著老十四服了軟,皇帝也不會給了她和老十四那樣的恩典。”


    在正月初一的時候,聖母皇太後本來也差點兒鬧出事兒來,在見過十四阿哥之後,她居然又想要拒絕受禮了,幸好讓母後皇太後即時發現,把她叫去狠狠的教訓了一頓,具體說了什麽沒人知道,隻知道母後皇太後是發了好大一通火,最後聖母皇太後出來的時候,整個人就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其實母後皇太後與聖母皇太後說了什麽也並不難猜,無非就是跟她分析局勢,讓她看清楚現在的情況,如果她和十四阿哥繼續這麽不知所謂的頂撞雍正,吃虧的會是誰。


    當時雍正已經打下一定基礎了,朝中的主要位置大多換上了自己人,內務府的事務也讓十六阿哥全權掌控了,後宮的眼線也布上了,重點就是監視聖母皇太後那裏,所以她有意在新朝伊始就拒絕受禮的事兒,馬上就讓母後皇太後知道了。


    有了這些做後盾,母後皇太後說話自然也就很是硬氣,再加上之前雍正對兄弟們進行封賞的時候,獨獨把一母同胞的十四阿哥放在一旁不予理會,更是給了她嚴詞威脅聖母皇太後提供了非常好的憑證,她甚至可以擺出康熙對寵愛了三十年的太子是如何處置的例子,來讓聖母皇太後自己去想,如果她和十四阿哥再不識時務,再去挑釁四阿哥的帝王尊嚴,那等著他們的會是什麽樣的後果。


    “皇上會給他們恩典,也是因為您說服了聖母皇太後,”雲錦看著母後皇太後,滿臉感激的說道,“說起來皇上和臣妾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麽感謝母後皇太後才好,這也就是您,要是換了別人,任她費再多力氣也是勸不住聖母皇太後的。”


    雲錦這話說的是誠心誠意的,因為事實就是這樣,聖母皇太後的身份地位在那兒呢,除了母後皇太後能壓得住她,其他人不管是誰去勸她,她都未見得會去聽,更別說會聽進去了,上次雲錦對她的直接威脅或許會對她有所觸動,但也是有賴於後來聖母皇太後又對她進行了一番告誡,這才安分的。


    這次也是一樣,經過母後皇太後與她的一番談話也好、訓斥也罷,總之聖母皇太後乖乖的在正月初一,與母後皇太後一起受了雍正的禮,然後在十四阿哥前來請安的時候,母子倆又關起門來好長一段時候,再後來,十四阿哥的身段終於放了下來,對雍正也開始有了一個臣子的認知了。


    雍正對此較為滿意,雖然沒有馬上對十四阿哥進行封賞,卻將他的兒子弘春封為固山貝子,然後又把聖母皇太後的全族都抬了旗,還把她的曾祖、祖父、和父親均追封為一等公,並讓她的弟弟白啟襲封了一等公,而且除對隆科多之外,雍正也把白啟稱為舅舅。


    這些個恩典雖然比不上佟佳氏,但也是很重的,聖母皇太後的母家是在下五旗,按照祖製,皇太後的母家抬旗是唯本支子孫方準抬的,其胞兄弟仍錄原旗,可是雍正卻破了例,不僅僅是聖母皇太後的母家本支抬入了正黃旗,而且還給予烏雅氏全族俱準入旗的特殊“恩典”。


    當然,雍正這麽做,也未見得全是因為對聖母皇太後和十四阿哥識時務的讚賞,還有他要抬高自己母家地位的意思,畢竟聖母皇太後是他的生身額娘,她的母家也就是雍正的母家,地位太低了,雍正心裏也會覺得不舒服。


    “這有什麽的,本就是我應該做的,我總不能讓她毀了咱們皇家的名聲吧?”母後皇太後不以為然的笑了笑,她對雍正的做法應該也是能理解的,所以烏雅氏全族抬旗有破例之處,她也沒多說什麽,反正雍正對佟佳氏的恩典是隻有更多的,“我隻希望德妃以後能真的安分下來,對得起皇帝給她的這些個恩典。”


    “太後,皇上往這邊來了。”這時有人來報。


    “嗯,去請他進來吧,”母後皇太後點了點頭,又對雲錦說道,“今兒個我怎麽著也得讓他把皇後冊封的事兒定下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www.qidian.com</a>,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朝求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之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之錦並收藏清朝求生記最新章節